青島農村垃圾分類新面貌:從「扔進一個筐」到「細分四個桶」

2020-12-18 身邊24小時

青島新聞網11月27日訊(記者 朱穎)從「扔進一個筐」到「細分四個桶」,近年來,垃圾分類已經逐漸步入青島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並在農村地區落地開花。2018-2020年,市、區(市)兩級財政累計投入20個億,用於城鄉環衛一體化和農村垃圾分類工作。2018年農村垃圾分類覆蓋率只有26%,今年截止11月15日,已建成農村生活垃圾鎮級終端處置站10處,打造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達標示範村100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

全市村莊垃圾分類覆蓋率100%

今年以來,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積極籌謀,應勢而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垃圾分類。

截至10月底,全市5439個村莊(社區)開展垃圾分類,覆蓋率為100%。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組織全市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達標創建,經綜合評選100個村莊(社區)獲得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榮譽稱號。

垃圾智能稱重,線上能兌換積分

2020年,各區市加大垃圾分類資金保障力度,建設垃圾分類收集房、增配垃圾分類運輸車,保障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其中膠州市共建成垃圾分類收集房267處,集成式垃圾分類收集站107座,分類收集亭2367個,分類運輸車輛895輛、配備廚餘垃圾收運車6輛。

城陽區實行「集中撤桶並點、定時定點投放」,在農村社區試點建成多處集垃圾智能稱重、線上積分兌換、多媒體宣傳、人臉識別監控等功能於一體的智能化四分類密閉垃圾收集房,有效解決傳統垃圾集中投放點異味擴散、垃圾桶暴露、管理不便等問題。

嶗山區2020年投資3000餘萬元用於垃圾分類,探索實施定時、定點投放模式,配備垃圾分類收運車51輛,優化調整收運線路18條,實施分類收運。

農村「溼垃圾」不出村,儘量就地消納

為解決餐廚垃圾處理難題,2020年,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全面啟動鎮級垃圾終端處置站建設。10個鎮級生活垃圾終端處置站建設完工,完工率100%。西海岸新區、城陽區正在建設3處10噸鎮級廚餘垃圾處置終端,預計年底前超額完成任務。

萊西市成功爭創全省農村垃圾分類示範縣,目前正在積極建設村級廚餘垃圾處理終端,探索農村「溼垃圾」不出村。

下一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進一步探索農村廚餘垃圾就地消納辦法,完善長效管護和常態化監管機制,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創出「青島模式」。

【來源:青島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江蘇垃圾分類「鄉村試驗」蹚新路 共興「新農村」
    「新農村要美起來,這個汙點必須擦掉。」豐利鎮黨委書記秦剛介紹,2018年,豐利鎮組織鎮相關部門、村居黨組織、村民代表等開了個「諸葛亮會」,最終決定:拆掉垃圾池,配置垃圾桶入戶,改由保潔員上門收集垃圾,在光榮、環漁、環農、張家園4個村先行試點。
  • 垃圾分類 如何克服「障礙」
    障礙一:從「抗議」到「歡迎」,「撤桶並點」選址不易從「扔進一個筐」到「細分四個桶」,垃圾分類離不開 「撤桶並點」,就是將多餘的、分散的垃圾桶撤除,合併放置在專門的點位,實現分類垃圾桶精準投放、集中管理。
  • 杭州生活垃圾分類簡化細分表來了
    根據《條例》中操作指南的內容,快報貼心地製作了這張「杭州生活垃圾分類簡化細分表」。來,把今天這張快報貼起來,會讓你一目了然地搞清楚 「它是什麼垃圾」,幫助你儘快成為垃圾分類的內行人士。喝剩的珍珠奶茶到底該怎麼扔?
  • 濟南公園(景區)垃圾分類方案「出爐」:設置四個分類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實習生 魏楚夢9月27日,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官網發布《關於加強公園(景區)垃圾分類工作的指導意見》,園區應至少設置一處垃圾集中收集點,內含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四類垃圾桶
  • 浦江農村試行垃圾分類城市化
    撤桶設點 兩定四分| 浦江農村試行垃圾分類城市化 撤桶設點 兩定四分|
  • 新聞調查|垃圾要分類,那分類垃圾桶準備好了嗎
    在石景山區八寶山街道遠洋沁山水小區南區,有一個社區垃圾分類投放積分站,這裡設置了四種顏色的垃圾桶:3個綠色的廚餘垃圾桶,灰色的其它垃圾桶、藍色的可回收物桶和紅色的有害垃圾桶各一個。石景山區遠洋沁山水小區設置了四種顏色的垃圾桶,圖為小區南門細分的「可回收物」桶和「有害垃圾」桶。
  • 「三大革命」改變青島鄉村舊面貌
    進入12月的青島,清晨氣溫已接近零度,之前都在城裡孩子家住著的楊本武,今年卻早早地回到老家膠州李哥莊鎮四甲村,打掃好老家的房子住了進去。「前幾年不行,我們農村都是土茅房、旱廁連著茅圈,門前垃圾成堆、一到夏天臭味燻天,蚊子蒼蠅到處飛。
  • 青島老城區推進「智慧」垃圾分類
    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委書記張新竹告訴記者,對此,市北區對標國內先進城市,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引進市場競爭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成立了由交運集團(青島)有限公司、市北區北潔環衛公司、深圳市粵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參股的混改企業——交運北潔(青島)環境有限公司參與垃圾分類運營,走出了一條老城區「智慧」垃圾分類創新之路。
  • 婁底市初步構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處理體系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志偉 記者 張海波)日前,婁底市城鄉再生資源公司委託具備處置有害垃圾資質的公司對雙峰縣、冷水江市等集散中心有害垃圾實施集中規範處置,真正實現農村有害垃圾無害化處理目標,避免有害垃圾的二次汙染。
  • 青島完成垃圾分類年度目標 4738個小區172萬居民實現生活垃圾分類
    據工作人員介紹,自2013年,市南區便選取該樓院和綠島花園作為開放式樓院與封閉式小區代表,率先打造垃圾分類示範點。經過6年的總結經驗,目前市南區66個封閉式小區、75個開放式樓院、7家黨政機關、4家商場、10家樓宇物業一樓一冊、一院一定製。162個樓院打造打擊分類示範點175處,設置大件垃圾、裝修垃圾標識牌81處,實現轄區內垃圾分類工作全覆蓋。
  • 四桶電動環衛車上線!從化垃圾分類、收運更精準
    「這讓我們的工作更加便利,提高了保潔效率,不僅可以加大垃圾清掃頻次,更有助於做好垃圾分類的清運工作。」9月,從化的環衛工人喜提新的四桶電動環衛保潔車。記者了解到,這輛保潔車配有4個240升的垃圾桶,按照垃圾分類收集,可運輸四種生活垃圾,一車可裝運生活垃圾1900斤,電池充滿續航裡程可達50公裡。
  • 垃圾分類後 撤桶矛盾怎麼破?
    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工作中,居民區撤桶並點、定時投放,是較為普遍的一種做法。然而,因為撤桶引發的居民異議也時有發生。如何在撤桶一事上讓居民們取得共識,連日來,市人大常委會赴徐匯、靜安等區實地調研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情況和水汙染防治法實施情況,並召開座談會。部分常委會委員和市人大代表參加活動。
  • 青島今起率先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生活垃圾分為這四類
    青島今起率先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生活垃圾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建立垃圾分類工作協調機制1月6日,《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正式施行,繼上海率先強制推行垃圾分類後,青島成為山東「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進入了生活垃圾管理的法治時代。
  • 羊肉串變"羊肉呂"——上海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滿月" 對青島有何啟示?
    這一個月來,「垃圾分類」旋風從上海席捲全國,「你是什麼垃圾」這句調侃的段子也逐漸成為更多城市居民的生活必答題。  隨著包括青島在內的諸多試點城市給出了垃圾分類時間表,城市生活垃圾分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始走入市民家庭。  垃圾分類是一個需要所有人共同參與、共同完成的議題。它關係到每一個城市成員,觸動所有人的利益和生活方式。上海是如何推進這項工作的?
  • 莫讓垃圾分類成了「垃圾桶分類」生活垃圾處理中的那些「做不到」
    垃圾分類可以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減少垃圾數量達60%以上,可以減少土地侵蝕、減少環境汙染,更可以實現可利用資源再回收、摺疊變廢為寶、循環利用。在垃圾分類已經成為新時尚的今天,我卻發現有很多小區的垃圾分類變成了「垃圾桶分類」。以我所在的小縣城為例,光環照耀、榮譽加身。
  •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的誤區,你踩過幾個?
    確認過眼神 垃圾要投放到對的桶 喝過的奶茶杯屬於什麼垃圾? 難啃的豬筒骨屬於什麼垃圾? 大家可能下意識都認為乾電池都是有害垃圾,但是目前出售的一號、五號、七號乾電池都已經實現無汞,按照國家的垃圾分類標準來分,是屬於其他垃圾。
  • 長沙縣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 社區覆蓋率年內達到100%
    長沙縣所有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四分類垃圾桶均已配備到位,綠藍灰紅四色垃圾桶,分別對應溼垃圾、可回收物、幹垃圾、有害垃圾。 均為章帝 攝在長沙縣農村,垃圾分類成為村民生活新時尚。小藍屋是長沙縣去年「垃圾分類」試點年的一項創新舉措。
  • 普通垃圾桶全部換成四分類垃圾桶,還有智能垃圾分類箱——萬錦觀悅...
    近日,萬錦觀悅小區原來設置的垃圾桶全部退出了「舞臺」,由「單桶」變成了「四桶」。小區物業通過推廣垃圾分類改變居民的垃圾投放習慣,提升小區物業管理服務水平,使小區整體環境面貌得到改善。採訪當日,記者走進玉泉區萬錦觀悅小區,看到主幹道上都放置了嶄新的四分類垃圾桶,還有專門的宣傳欄用於宣傳垃圾分類知識,便於居民了解垃圾分類相關內容。在小區一單元門口,物業的工作人員正在調試新投入的智能垃圾分類箱。物業還購置了一批垃圾分類專用的垃圾袋發放給業主。
  • 繪就美麗宜居新畫卷——甘肅省清水縣著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近年來,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城鄉公路全部實現綠化,全域無垃圾治理成效顯著,生態效應全面彰顯,城鄉面貌由往昔的「髒亂差」變為如今的「整潔美」,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 北京:宛平城三招走出平房區垃圾分類新路徑
    記者從豐臺區宛平城地區辦事處獲悉,為了解決宛平城內居民、遊人垃圾分類問題,他們通過引進生物處理設備、定時上門回收垃圾和設置智能分類垃圾桶站三招,讓垃圾分類在這個古城裡成了新時尚。讓王金麗吃驚的黑水虻廚餘垃圾處理設備在宛平城內街醒獅廣場的東南側,佔地大約3平方米,左側是三個橘色白色相間的養殖櫃,右側是一個三層的除臭塔。別看它個子不大胃口卻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