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抱琵琶半遮面 淺談日本遊戲文化中的藝妓

2020-12-25 電玩巴士

作者:老菜(巴士速攻)
來源:TGBUS.com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藝妓,我們應該將其看成是一種文化現象。儘管這種文化現象正如夕陽般徐徐落下……

  手抱三弦上畫樓,低聲拜手謝纏頭。

  朝朝歌舞春風裡,只說歡娛不說愁。------黃遵憲

  很多玩家應該對藝妓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但是藝妓這種文化現象是何時起源,起源於何方,其文化內涵如何,而它又與日本的遊戲文化能夠發生怎樣的聯繫,我想,並不是每個玩家都能夠熟悉的吧。

  藝妓這個稱呼,源於日本明治時代的官方,在東京,人們稱其為藝者,而京都大阪一帶,迄今仍然稱呼其為藝子。在辭書裡人們能夠找到它的含義:藝妓是用歌舞樂器在筵席上陪客助興的女人。但是藝妓文化的產生,卻源自中國明代。

  日本自唐代以來便與中國有商貿往來,由唐至宋,由宋至元明,由元明至清代,中日通商日益興盛。而在古中國,很早便有賣藝不賣身的女子出現,而這些女子多為達官貴族服務。日本的商人自然要把古中國達官享樂的人物事物帶回日本。古時的日本也分士農工商四大階層,工商階層一般難以升入武士階層,於是所賺之錢便用於日常享樂。而江戶城人口過百萬,大多數都是單身武士,自然也要尋歡作樂,聊慰羈旅。於是以娛樂為特色的市人文化興起了,其中花街和遊廊最負盛名。儘管其中不無暗度陳倉,但是日本法律是明禁藝妓賣身的,所以花街不屬於娼樓妓館,娼妓們工作的地方叫做遊廊,這是比花街要低檔的地方。花街與遊廊的分工起源與17世紀末,也就是日本戰國後期吧,那時候娼妓除了賣身,沒有技藝,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在娼妓中漸漸出現了太鼓女郎(太鼓達人?=.=),街巷出現了舞蹈女孩(勁舞團?=.=)。直到18世紀中葉才演進為藝妓,以歌舞彈奏為主,在當時的日本十分流行。而藝妓們憑藉自己的姿色,技藝,服務態度等來贏得顧客。在當時的日本,身穿和服的新娘外出走路的時候,是用右手提起下擺,藝妓則反之用左手,據說是表明賣藝不賣身。

  日本人做事分工細,各管一攤,花街由三個行當構成:一是藝妓所屬的妓樓,二是提供場所的茶屋,三是供應酒餚的菜館,所以花街又叫三業地。客人到一家茶屋,酒餚向菜館要,藝妓從妓樓招,這三業互相關聯,協同作戰。鼓樓與茶屋之間還有人搭橋,負責聯絡,代行結帳。上世紀50年代東京當局把可以招妓的地方定名為料亭;一般料亭也兼營菜館,三業變為兩業。現在東京有料亭六十多家,街巷幽深,門牆森嚴,是政客豪商出入的秘境。陳規舊習,神秘兮兮,生人免進,先要有熟人帶領兩回,第三回才當上回頭客。

  筵席上,老妓端坐彈弦,小妓輕歌曼舞。客人談事則默然斟酒,客人取樂就要陪著談笑遊戲。京都把纏頭叫做花代,東京叫玉代或香代,源於江戶時代以燃盡一根香計算時間,現在大都按兩小時算帳。招妓花費不菲,平民這輩子都難得受用,只能偶然在花街瞥見或者呆看她們。賞花或廟會,藝妓也出來搞社區活動,得以近距離接觸,卻到底不同於侑酒。

  藝妓從少女開始受訓,學會了擊鼓跳舞就成為雛妓,主要負責給客人斟酒。京都把雛妓叫做舞妓,東京叫半玉,意思是出場只能得一半代玉。按現行法律,18歲以上才允許接客,所以不會有王韜見過的「年僅十四五許」。技藝純熟者,20歲前後便當上藝妓。三弦則藝無止境,一位年高的老妓說:不天天彈三弦就成了老太婆。不過,無論大小,對藝妓應該一律稱呼「姐」。

  但是江戶幕府時代,藝妓是不被政府看重的。在1867年的時候,日本政府應拿破崙三世的邀請,拿出瓷器珠寶等珍品到巴黎博覽會參展,同時派遣了三名藝妓,無意間將藝妓推為日本文化的代表。明治年間日本人渡海到美國演戲,6歲進入花柳界的藝妓貞奴上臺跳舞,便成為日本第一個女優。之後她在巴黎的表演,震撼當地,使得許多貴族婦女開始模仿她的歌舞伎服裝。

  京都的袛園,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花街。據說那兒有個14歲出道的藝妓,名為阿雪,很是擅長胡琴,美國大亨摩根的外甥對她的嬌小身軀和黑髮一見鍾情。但是阿雪有戀人,只能拒絕了他。這個大亨的外甥用了4萬日元的天價(當時日本教師的工資起薪12日元),軟磨硬泡了三年,終於抱得美人貴。此事在當時的日本也是十分轟動。也難怪如龍見參會選擇袛園作為遊戲的主舞臺了。

相關焦點

  • 猶抱琵琶半遮面 變幻莫測的剪影風遊戲推薦
    剪影,總有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我們看得清它的輪廓,卻猜不透它的真相,這也就給予了遊戲聖手們廣闊的揮灑空間,既可把它打造得另類犀利,亦能文藝優美;既可讓它陰鬱壓抑,亦能逗趣可愛。變幻莫測如是,非剪影風遊戲莫屬。
  • 世界名畫中的裸背女人,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優雅銷魂!
    威廉·梅裡特·蔡斯作品  女性背部的曲線是一種藝術  它與直面赤裸的性感不同  這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    今天就來看看世界名畫中  那些令人難忘的裸背美人  感受欲遮還羞的含蓄之美  安格爾《瓦平松的浴女》
  • 史詩級貂蟬cos神還原,猶抱琵琶半遮面,回眸一笑百媚生
    每次的更新,王者峽谷就會有新人降臨,不過遊戲組還是很有良心的,有了新歡也不會忘記給舊愛整點「新衣服」穿。提起貂蟬,第一反應就是絕代美人、紅顏禍水。王者峽谷裡的貂蟬絲毫不輸歷史盛名。華裳配佳人,貂蟬的皮膚必定是只多不少。這次ACG次元飯君就帶各位小夥伴看看由coser走路搖帶來的貓舞幻影還原。
  • 熊虎課堂|「猶抱琵琶半遮面」復工潮中戴口罩的你也可以很美!
    戴上口罩的張天愛,雖然被口罩遮去了半張臉,卻看起來格外的美麗。就好像古裝劇裡那些戴著面紗的女子,那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更讓人印象深刻。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看一個完美的「口罩妝」要注意哪些要點?眼妝是靈魂,但不要過度口罩妝中最重要的就是眼妝了,不過它雖然是重點,但並不代表要畫得重。清爽自然的妝容和口罩更協調,更加讓人舒服。千萬別畫那種五彩斑斕的濃妝,會使得你上半張臉看起來很突兀。
  • 世界名畫中那些令人難忘的裸背美人,?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
    威廉·梅裡特·蔡斯作品  女性背部的曲線是一種藝術  它與直面赤裸的性感不同  這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    今天就來看看世界名畫中  那些令人難忘的裸背美人  感受欲遮還羞的含蓄之美  安格爾《瓦平松的浴女》  安格爾是著名的古典主義繪畫大師,他的畫以嚴密的構圖、強大的素描功底和驚人的細節描繪著稱。上面這幅瓦平松的浴女,是其最出名的代表作之一。
  • 日本藝妓-傳統文化的一枝「奇葩」
    日本藝妓產生於17 世紀的東京和大阪。最初的藝妓全部是男性,他們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表演舞蹈和樂器為生。18 世紀中葉,藝妓職業漸漸被女性取代,這一傳統也一直沿襲至今。藝妓並非妓女。藝妓,意味著以藝術為生。每個藝妓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學習茶道、書法、樂器、舞蹈、禮節等等。舞蹈是她們向大眾展現才華的唯一形式。在私人的宴會上,藝妓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完全是另一回事。男人們用餐時,她們跪在旁邊斟酒上菜,微笑著和他們調情。待到酒過三旬,藝妓開始表演一些遊戲活躍氣氛,或是彈奏樂器,或是演唱豔情歌曲。
  • 日本熱海藝妓世博會舞臺展示日本傳統文化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王婧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消息,日本靜岡縣熱海市是著名的溫泉旅遊之鄉,距東京兩小時車程。上世紀50年代,這裡的藝妓迎來了她們的鼎盛時期,其後隨著時代的變化,藝妓行業漸漸失去活力。近年來,為發展旅遊業,熱海市開始重視這一古老的傳統行業,使沉寂了半個世紀的藝妓行業又復甦起來。
  • 日本箱根推出「藝妓套餐」借傳統文化攬客
    2015年2月15日訊,據日本媒體報導,在訪日外國遊客逐年增加的背景下,日本箱根一家老字號旅館近日推出一種名為「藝妓藝能體驗套餐」的服務,頗受歡迎。 圖為體驗「宴席遊戲」的外國遊客們。 據報導,這家創辦於1630年、位於神奈川縣箱根町的「一之湯本館」,希望通過當地的傳統藝能「宴席助興遊戲」,讓更多的人了解日本文化。在這項服務中,在由金屏風圍起的約30張榻榻米大小(約50平方米)的宴會廳裡,兩名藝妓配合三味線的演奏,在外國的住宿客人前翩翩起舞。
  • 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香港色情業:​被孤立的小姐
    各種色情場所,處於「猶抱琵琶半遮面」狀態。  明代名妓馬守真,能詩善畫,聲名遠播。清代學者兼駢文高手汪中,寓居南京時曾觀瞻馬守真故居,只見荒草支離、怪石嶙峋。他感慨之餘,寫下著名的《經舊苑吊馬守真文》,文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人生實難,豈可責之以死。婉孌倚門之笑,綢繆鼓瑟之娛,諒非得已。」
  • 日本藝妓文化
    日本藝妓    在日本人的心靈家園——京都,日本遊客逛茶道館、花道館不止是觀光,有的還會有板有眼地學習,恭敬又興奮地與傳統親密接觸。至於花街藝妓,那是京都一大招牌,卻又不僅是招牌——藝妓不僅要接受琴棋書畫、禮儀姿態的嚴格培訓,還必須長年遵守一整套嚴謹的生活方式。    日本藝妓(Geisha)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最初的藝妓全部是男性,他們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表演舞蹈和樂器為生。18世紀中葉,藝妓職業漸漸被女性取代,這一傳統也一直沿襲至今。
  • 日本箱根推出「藝妓套餐」 借傳統文化攬客(圖)
    圖為體驗「宴席遊戲」的外國遊客們。中新網2月15日電據日本媒體報導,在訪日外國遊客逐年增加的背景下,日本箱根一家老字號旅館近日推出一種名為「藝妓藝能體驗套餐」的服務,頗受歡迎。據報導,這家創辦於1630年、位於神奈川縣箱根町的「一之湯本館」,希望通過當地的傳統藝能「宴席助興遊戲」,讓更多的人了解日本文化。
  • 日本文化兩大奇蹟-藝妓和寶冢
    藝妓大多美豔柔情,服飾華麗,知書識禮,尤其擅長歌舞琴瑟,主業是陪客飲酒作樂。但是,藝妓從事的是藝術表演,不是賣弄色情,更不賣身。通常,與她們交易的都是上層社會有錢有勢的男人。  寶塚歌劇團於1913年成立於日本神戶附近的寶塚市,是一個學習和表演西洋古典歌劇的藝術團體,所有演員都是未婚女子,劇目中的男性角色須由女演員扮演。
  • 日本首相拿2年半薪水,給她買套衣服:藝妓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要知道,作為明治政府第一當家的伊藤博文月薪雖然高達500日元,但為這套衣服,伊藤也需要不吃不喝工作兩年半。而彼時,普通老百姓每月的收入也就10日元左右。她,叫江良加代,是當時京都祗園的一名藝妓(伎為男性,妓為女性,以前分開使用)。
  • 數亞洲夜生活最豐富的國家,日本歌舞伎町一條街,到底是怎樣的呢
    大和文化是怎樣的存在?因為是一個隱忍的民族,連性感都不能大膽的宣洩釋放,只能在夜幕中藉由,五彩斑斕的霓虹燈緩緩滲透。但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猶抱琵琶半遮面,更讓人體會到別有一番風味,日本的那些藝妓或許就是這樣火起來的。日本又是怎樣的存在?
  • 日本藝妓不是「妓」,你別想多了!
    但是事實是,就像中國古代的「娼」和「妓」含義不同一樣,日本文化中,「藝妓」也不是妓女。「藝妓」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幕府時代,如果要想了解這一群體,浮世繪再好不過了。今天的小講堂就從浮世繪中看看什麼是「藝妓」,以及「藝妓」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子。藝妓賣春嗎?首先要弄清楚兩個概念:「藝妓」和「遊女」。「遊女」即妓女。
  • 日本靜岡留學生向藝妓學習禮儀體驗日本傳統文化
    日本靜岡縣立大學2日開辦禮儀講座,向5名留學生介紹了日本傳統接待客人的文化。留學生們身著和服,向伊東溫泉的藝妓(右二)學習正確坐姿。(共同社) 中新網11月3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靜岡縣立大學(位於靜岡市)2日邀請伊東溫泉的6位藝妓在大學內開辦講座,讓留學生親自體驗日本傳統接待客人的文化。當日藝妓們給中國、土耳其 、菲律賓等國的5位女留學生穿上和服並給她們化妝,教授榻榻米的禮儀。最後留學生們穿著還不太適應的和服大方地給客人們行禮。
  • 京都——藝妓故鄉 風雅中的清規戒律
    日本京都——祇園區茶社62歲的老闆身穿珍珠灰色和服,向賓客們深深鞠躬,然後領著客人來到二樓,讓藝妓和舞妓(即學徒藝妓)招待他們。
  • 圖文:日本靜岡縣熱海市 兩名藝妓在接受訓練
    圖文:日本靜岡縣熱海市 兩名藝妓在接受訓練 NEWS.SOHU.COM  2004年03月24日17:25  來源:新華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 圓明園12生肖銅像,仍有5尊未現身,龍首「猶抱琵琶」引爭議!
    圓明園12生肖銅像,仍有5尊未現身,龍首「猶抱琵琶」引爭議!圓明園作為我國古代規模最浩大,裝修最豪華的皇家園林,裡面曾有過無數的奇珍異寶,然而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滿園的珍寶都成了為他人做的嫁衣。被劫掠到海外的珍貴文物難以計數,其中最受人們關注的自然是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十二生肖獸首。前些年一部由成龍指導和主演的電影《十二生肖》令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再一次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不過這些文物的處境並不像電影中描述的那樣,追回的過程也要比電影中更艱難。截止今天十二生肖獸首依然有5尊未曾在國際上現身,這5尊分別是雞首、狗首、羊首、蛇首和龍首。
  • 日本藝妓:15張罕見上色彩照,看看19世紀的日本藝妓有多美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組1900年日本藝妓上色彩照。藝妓又稱藝伎,在日語中還有別名芸妓、芸者等稱謂,這個稱謂通常指的是日本特有的藝術表演女性工作者。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與之對等職業有歌姬、舞姬。藝妓一詞源自漢語,她們的主要工作內容為在宴席上表演舞蹈、演唱歌曲、演奏樂器等藝術性表演,在當時的日本社會體系中,日本藝妓所具有的社會地位是非常高的。日本最開始的藝妓文化始於京都,京都位於日本西部近畿京都府南部,是一座內陸城市,從公元794年至公元1868年為止,京都都是日本的首都,歷史文化氣氛非常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