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縣北部山洞中發現的八個遼代三彩羅漢,目前珍藏於海外博物館

2020-12-12 拓古傳今

1913年,波森斯基(Friedrich Perzensky)發表了對河北易縣北部山洞的考察報告,這是最早在西方刊出的有關易縣羅漢的文章。佛像被從洞窟中取出後,幾經商人們的轉手,被運到西方的博物館。這是倫敦大英博物館藏的易縣羅漢佛像。

位於北京西南方向約六十裡的易縣發現的八個等身三彩羅漢是遼代著名的陶瓷佛像。這是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藏的易縣陶瓷羅漢像。

這些佛像是三彩陶瓷製品中的傑作,但對佛像的製作年代和地點,中西方藝術史家均無定論。許多人曾經試圖解答這些問題,但都沒有成功。這是吉美博物館藏易縣陶瓷羅漢像。

這是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藏易縣陶瓷羅漢像。

這是多倫多安大略博物館藏易縣陶瓷羅漢像。

這是大都會美術館藏易縣陶瓷羅漢像。

這是大都會美術館藏易縣陶瓷羅漢像。

這是納爾遜博物館藏易縣陶瓷羅漢像。

相關焦點

  • 易縣博物館開館 12月6日500多件文物與公眾見面
    12月6日上午,歷經8個月建設、集中展現易水河畔8000多年歷史的易縣博物館開館。曾列2004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榜首的北福地遺址出土的,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陶製面具(複製)和500多件文物與公眾見面,該館呈現出來的長達800多年的燕文化以及被列強盜運出境的遼三彩羅漢復原像等引人注目,來自京津冀的數百名文物專家和愛好者參加了開館儀式。
  • 【遺珍】易縣八佛窪三彩羅漢像
    其中完整的一尊后來輾轉入藏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另一尊羅漢的碎片其後則不知所終(參見金申先生譯,原田淑人著,《關於原屬直隸省易縣的陶羅漢》,《文物春秋》,2003年第2期)。貝氏1912年11月間的八佛窪之行,親眼目睹或確知下落的羅漢造像共6尊,當地原住民提供的訊息中所涉及的羅漢像則多達9至10尊!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到底珍藏了多少中國的文物?
    從日本人寺澤鹿之助那裡獲悉此尊造像出自北京西南130公裡的河北易縣八佛窪之後,貝氏就馬不停蹄趕往現場實地考察,借「養病」為名住進距八佛窪僅20餘華易縣八佛窪遼三彩羅漢組像(19張)裡的清西陵永福寺,隨即與同行的「高參」及攝影師僱用當地的嚮導乘騾子前往目的地。
  • 潘捷分享: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之夜-造像藝術一瞥
    該博物館佔地面積為13萬平方米,它是與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羅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齊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截至目前,該館目前共收藏有300萬件展品。現在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館。明軒位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北翼,佔地46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平方米。
  •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百件中國文物高清詳解
    易縣三彩羅漢 遼代從日本人寺澤鹿之助那裡獲悉此尊造像出自北京西南130公裡的河北易縣八佛窪之後,貝氏就馬不停蹄趕往現場實地考察,借「養病」為名住進距八佛窪僅20餘華易縣八佛窪遼三彩羅漢組像(19張)裡的清西陵永福寺,隨即與同行的「高參」及攝影師僱用當地的嚮導乘騾子前往目的地。
  • 走進大都會博物館,100多件中國珍品高清詳解,必看!
    易縣三彩羅漢 遼代20世紀30年代由紹興人壽鵬飛總纂成書的《易縣誌稿》載:「八佛窪在峨眉寺溝底之東北支,亦稱百佛洞、百佛山……峨磨山在州西北五十裡,有崖南俯,俗名白臉山……山半有洞名百佛窪」;《志稿》又載:「寺中舊有佛像七十二
  • 大都會博物館丨100多件中國藝術珍品!
    實際上貝爾契斯基曾於1912年夏秋兩度「考察」八佛窪,兩次「考察」間隙貝氏尚處心積慮,多次派人前往易縣打探情報,謀求收購這批羅漢造像瑰寶。據貝氏所記,貝氏1912年11月間的八佛窪之行,親眼目睹或確知下落的羅漢造像共6尊,當地原住民提供的訊息中所涉及的羅漢像則多達9至10尊!
  •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精美佛造像,寶相莊嚴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戴家灣的村民們發現了這套青銅器,後來被當時最著名的收藏家端方買下來。端方去世後,家道逐漸中落。1924年,其家族決定將這套青銅器賣掉。當時大都會博物館正好聘請有名的「中國通」—— 加拿大傳教士福開森做中國的收購代理。在與日本人的競爭中,福開森最終將這套青銅器以約20萬兩白銀的價格成功拿下。
  • 大都會博物館:百件中國文物珍品(高清詳解)
    從日本人寺澤鹿之助那裡獲悉此尊造像出自北京西南130公裡的河北易縣八佛窪之後,貝氏就馬不停蹄趕往現場實地考察,借「養病」為名住進距八佛窪僅20餘華易縣八佛窪遼三彩羅漢組像(19張)裡的清西陵永福寺,隨即與同行的「高參」及攝影師僱用當地的嚮導乘騾子前往目的地。
  • 多圖實拍:打卡大英博物館,裡頭的中國珍寶,美
    博物館,是最接地氣的藝術課堂。有統計稱如果大英博物館每年把展出的藏品更換一遍需要一百多年才能全部展完古希臘式主樓大英博物館,又稱不列顛博物館,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四大博物館之一明亮的大中庭據統計,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所有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
  • 【鑑賞】大都會博物館:百件中國文物珍品(高清詳解)
    從日本人寺澤鹿之助那裡獲悉此尊造像出自北京西南130公裡的河北易縣八佛窪之後,貝氏就馬不停蹄趕往現場實地考察,借「養病」為名住進距八佛窪僅20餘華易縣八佛窪遼三彩羅漢組像(19張)裡的清西陵永福寺,隨即與同行的「高參」及攝影師僱用當地的嚮導乘騾子前往目的地。
  • 賞析: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
    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
  • 走進大都會博物館丨100多件中國珍品高清詳解
    從日本人寺澤鹿之助那裡獲悉此尊造像出自北京西南130公裡的河北易縣八佛窪之後,貝氏就馬不停蹄趕往現場實地考察,借「養病」為名住進距八佛窪僅20餘華易縣八佛窪遼三彩羅漢組像(19張)裡的清西陵永福寺,隨即與同行的「高參」及攝影師僱用當地的嚮導乘騾子前往目的地。
  •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經典中國藏品!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戴家灣的村民們發現了這套青銅器,後來被當時最著名的收藏家端方買下來。  端方去世後,家道逐漸中落。  1924年,其家族決定將這套青銅器賣掉。  當時大都會博物館正好聘請有名的「中國通」—— 加拿大傳教士福開森做中國的收購代理。
  • 從唐天馬行空到遼三彩羅漢:木一古美術分享吉美博物館造像藝術
    法國吉美博物館造像藝術系列吉美博物館是西方收藏中國文物最多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據統計,吉美博物館藏有伯希和帶回的中國文物有繪畫(220卷)、木雕(21件)、三角幡頭、紡織飾品殘片、絲錦和竹編經帙等。吉美博物館收藏的亞洲藝術品中,中國文物有2萬件左右,約佔1/3。在雕塑領域,除了一些展現佛教藝術的大件作品之外(在佛教館及中亞部),也有由卡爾曼(Calmann),魯塞(Rousset),雅各布(Jacob),伯蘭(Polain)等人捐贈而組成的漢,唐明器收藏。
  • 大英博物館裡的極品中國文物,美到心痛!
    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
  • 行在博物館(六)|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博物館最初的磚牆大樓與現代建築緊緊相連,嚴絲合縫得讓人覺得有些金屬和玻璃仿佛是從舊牆裡衝出來的。至此,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新舊混搭的模樣。目前,整個博物館共有40個展廳,除經常更換的特展外,還有恐龍化石、古代埃及木乃伊、加拿大礦產寶石、中國區等多個永久性展區,其中中國區就佔了5個展廳的面積,還包含中國境外最大的中國建築展廳。
  • 探尋易縣歷史文化,巴西裡約孔子學院代表團走進易縣博物館!
    在一年的某些日子太陽穿過洞穴的小孔,產生的光束照亮山洞長達數個小時,很多潛水愛好者也會到這裡來探險。陽光大教堂 斑斕美妙的透明教堂▼關注我們,通曉易縣旅遊那些事;加入我們,搭上旅遊致富直通車!
  • 2020廣東省博物館遼代文物精品展(時間+展覽看點)
    6月16日,《契丹印象:遼代文物精品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與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廣東省博物館和內蒙古博物院承辦,展覽共分「草原帝國」「幽幽文明」「多元兼容」三個部分,全面展示了在今內蒙古境內發現出土的遼代精品文物共128件/套,其中一級文物76件/套,諸如陳國公主金面具、雲紋鎏金銅馬具、乳釘紋玻璃盤、遼白釉人首摩羯形提梁注壺、貼銀花鳥紋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