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晉元故居,一個普通客家民居走出了五位黃埔生,實屬罕見

2020-12-12 木木醬ai愛旅行

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播,大家對謝晉元將軍都不陌生,但是對於他的故居,很多人可能都不太了解,雖然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客家民居,卻培養出了五位黃埔生,在歷史上非常鮮見,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便是謝晉元將軍的故居。

謝晉元故居位於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尖坑村, 是謝晉元的曾祖父在鹹豐年間所建。

故居坐西北向東南,結構為三幢合面兩門樓,佔地面積1080平方米,共有23間房,俗稱三幢屋,正面有兩座大門,分別命名為「儒林第」和「荊樹居」,文化氣息濃鬱。

從其屋名便可看出,「儒林第」是彰顯祖上儒士如林,是書香門第,「荊樹居」是以田氏紫荊樹典故,教育子孫要兄弟團結。故居從遠處望去,顯得格外寧靜,古樸。

謝晉元出生於故居「儒林第」,他在這裡度過了童年時期。謝氏家族崇文重教,良好的風氣使他受到了很好的薰陶,他從小就發奮讀書,考上了廣東大學,即現今的中山大學,後來又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

他的堂弟謝晉通、謝晉榮和堂侄謝漢勳、謝漢忠均以他為榜樣,先後考入黃埔軍校,投身於革命之中,可以說一個屋子先後走出了五個黃埔生,有「一屋五黃埔」之美譽。

英雄已逝,精神長存,為弘揚愛國精神,焦嶺縣政府在1998年撥專款修繕謝晉元的故居,2000年的時候又撥專款興建了謝晉元紀念館,與故居相連互映。2002年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核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謝晉元將軍的故居雖然簡單,只是一座普通的客家民居,但是背後的故事卻不簡單。每年都有大量海內外華裔同胞和國際友人來參觀。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焦點

  • 山清水秀的世界長壽鄉,走出兩位抗日將領!
    丘逢甲和謝晉元,兩個似乎都已經不太熟悉了的名字,兩座貌似也風馬牛不相及的故居,其實這兩者還是有很多共同點的,丘逢甲和謝晉元都是廣東梅州蕉嶺縣人,兩人都是抗日將領,兩座故居都是國保單位,都是免費參觀,民居建築風格類似,但分別位於蕉嶺縣城一南一北,相距約28公裡。
  • 看《八佰》電影,遊梅州謝晉元紀念園
    」之故居。玩友四人,結遊謝晉元紀念園,參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謝晉元故居,緬懷抗日英雄謝晉元。紀念園坐東北向西南,由謝晉元故居、謝晉元紀念館及功能廣場組成。上廊正廳,掛有「謝晉元故居五位黃埔軍校生簡介」,列有謝晉元、謝晉通、謝晉榮、謝漢勳、謝漢忠五位黃埔軍校生之簡介。因儒林第走出五位黃埔軍校生,故有「一屋五黃埔」之美譽。據屋主、謝氏後人謝越生介紹,此三幢屋為謝氏祖先相祥公建造。相祥公乃清末人士,生四子,名政拔、有拔、和拔、康拔。謝晉元、謝晉通、謝晉榮分別為政拔、康拔之孫,謝漢勳、謝漢忠分別為和拔、有拔之曾孫。
  • 客家民居古建有20多座
    村內古民居建築密集,至今保存完好的有元、明、清和民國各個時期的客家民居古建築共計20多座。張弼士故居位於西河鎮車龍村,通過整合車龍村及黃堂村的山水田園景色和獨特的客家風情,打造集歷史名人文化、客家古民居觀賞、普通酒文化體驗、生態鄉村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旅遊景區。位於西河鎮漳北村的禾肚裡稻田民宿,以大埔歷史悠久的農耕文化為載體,以稻田、溪流、植物、蜜柚等為主題特色,是一個別具風情的民宿田園綜合體景區。
  • 廣東梅州石方樓,罕見的客家方形圍屋,號稱「世界民居建築奇葩」
    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的梅州市,是客家人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這裡除了傳承著客家民俗文化之外,還保留著許多客家特色民居古建築,尤其是在梅州的大埔縣,可以看到客家建築的多種形式,從客家圓樓到方樓,從走馬樓到圍龍屋,都可以找得到。
  • 廣東梅州石方樓,罕見的客家方形圍屋,號稱「世界民居建築奇葩」
    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的梅州市,是客家人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這裡除了傳承著客家民俗文化之外,還保留著許多客家特色民居古建築,尤其是在梅州的大埔縣,可以看到客家建築的多種形式,從客家圓樓到方樓,從走馬樓到圍龍屋,都可以找得到。
  • 客家風格與西洋元素結合的獨特民居 「九井十八廳」
    在南康區麻雙鄉圩下村麻溪下,有贛南頗為出名的一座「九井十八廳」客家民居,此民居靠山傍水,門前有禾坪(原有池塘)和小溪,溪水前有古橋、古油槽,整個村子安靜又乾淨。據了解,該建築始建於清朝嘉慶辛未年,因門面呈現西洋格調,而內屋又保留客家祠堂的風格,令許多研究學者和遊人驚嘆。
  • 梅州客家民居建築:何為客家名居,客家民居類型簡介
    在吾梅之客家住宅建築,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公宅,在清以前只建給「官爺」居住,所以又叫「官宅」(或稱「官窩」),在民國時期均稱為「官寓」(房產業權為官府所有)。建國後實行官民同等,統稱為「宿舍」。二是私宅。
  • 感受民居魅力 享受客家美食
    ●本報記者 劉 巧 陳思傑 吳麗伶 欣賞綠色的田園風光,感受古色的民居魅力,享受多樣的客家美食,體驗不同的鄉村情趣……「五一」小長假期間,我市旅遊亮點紛呈,吸引了八方遊客前來參觀、體驗。 欣賞田園風光 感受民居魅力 記者昨日在興寧市龍田鎮金星村看到,種植的數百畝玉米已綠意盎然,在一片「綠海」之中有一小湖,碧波蕩漾,映襯著周邊的美景。環顧村子四周,保存完好的圍龍屋連片分布,一座座修舊如舊的古建築成為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其中一棟獨具民國風情的兩層洋樓吸引了眾多遊客,這是抗日將領廖慷的故居「將軍樓」。
  • 到「客家民居第一村」茶山村感受客家風情
    找一個有傳統民居和淳樸村民的古村落,避開人群,過一個有滋有味的鄉村周末吧!【山環水繞,寧靜致遠】「深山藏古村,茶山有古屋」,距離梅州城區三十公裡,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客家古村落——茶山古村。這裡山環水繞,碧水潺潺,整座山村都被綠色所包圍。
  • 打起客家平板唱起歌 兩岸媒體梅縣憶往昔
    車行在蕉嶺前往梅州的路上,富有梅州客家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築逐漸躍入眼帘,白色的牆黛青色的瓦片屋頂、屋前有一個半圓形的池塘。梅州是千年客都,是歷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終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從這裡走出去的客家人超過360萬,足跡遍布全世界各地。
  • 【客家建築】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有味道的客家建築
    儘管客家不是一個種族概念,但客家文化卻獨樹一幟。在海外,有人將客家人譽為「東方猶太人」,客家精神在諸多客家名人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地體現,如丁日昌、何子淵、丘逢甲、葉劍英、範漢傑等梅州客家籍將領,旅外成功的客家人也有張裕葡萄酒創始人張弼士、領帶大王曾憲梓、皮革大王田家炳等人。
  • 梅州大埔保存大量名人祖宅故居,張弼士故居卻被質疑:缺口塘
    廣東梅州大埔縣是一個山川秀美,風光旖旎的地方,雖有有客家香格裡拉之稱,卻因為地處偏遠山區,長期交通不便,猶如靜養深閨,鮮為人知。自2019年6月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認定為全球第八個「世界長壽之鄉」,再加上這幾年連接大埔的交通網絡越來越發達,前往大埔旅行的人越來越多。
  • 梅州大埔保留大批名人故居,張弼士故居卻被質疑,缺一口水塘
    廣東梅州大埔縣是一個山川秀美,風光旖旎的地方,雖有有客家香格裡拉之稱,卻因為地處偏遠山區,長期交通不便,猶如靜養深閨,鮮為人知。自2019年6月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認定為全球第八個「世界長壽之鄉」,再加上這幾年連接大埔的交通網絡越來越發達,前往大埔旅行的人越來越多。
  • 探訪客家民居,追隨客家人的腳步
    《廣西客家民居研究》是梁志敏近年民居研究的扛鼎之作,本書對於研究廣西歷史、族群遷徙、民族融合、建築藝術、客家文化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對玉林的客家歷史研究、民居研究,環境保護、旅遊開發利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讓客家民居煥發生機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遇見一本好書,領略一種文化玉林市地處桂東南,是一個典型的客家人聚居地區。
  • 客家世界之客家圍屋民居門樓裝飾
    客家民居門樓裝飾的目的,首先是為了使門樓建築物美觀悅目,並不是隨意使用裝飾就能表達出來的。因而也是客家民居外觀裝飾最重點部位,無論在裝飾題材,用料工藝、色彩,甚至尺度處理上都是最突出和隆重的。客家民居門樓外觀屬比較莊重樸實的屋簷式,較富裕的住宅常對大門兩側牆面進行裝飾,牆裙、牆基、門楣用麻石雕飾。簷下梁枋用木雕,木雕裝飾結合實用功能在建築構件上進行裝飾,增加了建築的精巧與美觀,大門上方的梁柱木雕通常採用通雕或空雕法,外觀表現簡樸粗獷,適合於遠視。門屏等雕飾則用淺浮雕、工藝精緻,適合於近觀。門樓裝飾中的收口部位,通常進行雕飾處理,既藏拙又美觀。
  • 梅州客家最大、最高、最老的圍龍屋都在哪?
    圍龍屋的客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從建築風格到民風民俗處處展示了客家的人文歷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被眾多國內外專家譽為東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築奇葩、一部讀不完的百科全書,且開始啟動客家圍龍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 惠陽這座131年的客家圍屋太驚豔了,還是「吉隆坡之父」的故居
    去惠陽旅遊除了大亞灣看海,看葉挺故居,其實還有一個地方也是人們常常光顧的地方,這裡就是位於惠陽周田村的碧豔樓,也是「吉隆坡之父」葉亞來的故居。碧豔樓是一座非常典型的客家民居,客家民居分為三種,一種是土樓
  • 走近廣東留存的21處名人故居,感悟南粵大地敢為人先的文化基因
    廣東,一直是一個人傑地靈、名人薈萃的熱土,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許許多多璀璨奪目的風流人物,其中影響深遠的有近200人。客家圍屋,坐東朝西偏南,平面布局為長方形,正立面設大門,大門兩邊對稱築廂房,灰瓦面,三合土牆體,共有15間房屋,進故居左側后角邊兩間是葉劍英少年時的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