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石方樓,罕見的客家方形圍屋,號稱「世界民居建築奇葩」

2021-01-20 彈指間行攝

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的梅州市,是客家人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這裡除了傳承著客家民俗文化之外,還保留著許多客家特色民居古建築,尤其是在梅州的大埔縣,可以看到客家建築的多種形式,從客家圓樓到方樓,從走馬樓到圍龍屋,都可以找得到。

因此,大埔縣也被稱作「客家建築大觀園」,這裡的客家民居建築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變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圍龍屋」。作為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圍龍屋從建築風格到民風民俗,都展現了客家的人文歷史,被譽為「世界民居建築奇葩」。

位於大埔縣湖寮鎮龍崗村的泰安樓,就是客家圍龍屋的代表作。與多數圓形土圍樓不同,泰安樓是一座方形石圍樓客家民居,造型獨特,在國內極為罕見,因此也有著「客家水立方」之美譽,在梅州客家民居裡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如果把土樓比作浩瀚的書海,那麼泰安樓就是最經典書卷。這座土樓歷史悠久,規模雄偉粗獷,布局合理科學,文化底蘊深厚,豐富了人們對客家建築文化的理解,它是客家建築的一大奇觀,也是中國與世界民居建築史上的文化瑰寶。

泰安樓,名字寓意為「國泰民安」,它建於清高宗乾隆二十八年(公元 1764年),距今已有255年的歷史。整個建築坐東北向西南,呈四方形,長49米,寬52.6米,門口有寬闊的門坪和水塘。

泰安樓共有上下三層,一樓廚房,二樓糧倉,三樓臥室。鼎盛時期,土樓住過300多人。大大小小二百個房間,走廊相接房間,迂迂迴回相貫相通,上堂走下堂,錯落極有致,走廊、屋簷、屏風、梁、柱、鬥拱,哪怕簡單幾筆,也很有意趣。

作為客家人引為自豪的傳統建築形式,泰安樓堪稱「天、地、人」完好融合的縮影。一座土樓,共有數十戶、幾百人同往其中,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而且大多數土樓的命名也蘊涵著雋永綿長的寓意。因此,有人說,一部土樓史,便是一部鄉村家族史。

泰安樓外表看起來樸實無華,內裡一磚一石一瓦,都散發著厚重的歷史氣息,顯得有些冷峻和嚴肅。樓內燈籠高掛,搖曳的紅色衝淡了青磚的冰冷,帶來喜氣。

隨著歷史的變遷,泰安樓也在不斷變化,很多房間早已人去樓空。如今走進古老的泰安樓,時光仿佛凝滯在某處,一切都是悠長寧靜。沿著樓梯走上去,來到環形的狹窄走廊,繞樓而行,一層層都有不一樣的風景。

現在的泰安樓,已成為大埔一處熱門的人文旅遊景觀,每天吸引無數遊客慕名前來參觀遊覽。樓裡被改造成「客家風情博覽館」, 集中地展現了大埔客家人情風貌,包括客家人生產、生活用具,客家服飾,節慶活動用具等等,詳細地記載了千年來大埔客家人的發展、生產、生活情況,近年正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原創作品,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敬請關注我,與您分享更多精彩旅行

相關焦點

  • 廣東梅州石方樓,罕見的客家方形圍屋,號稱「世界民居建築奇葩」
    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的梅州市,是客家人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這裡除了傳承著客家民俗文化之外,還保留著許多客家特色民居古建築,尤其是在梅州的大埔縣,可以看到客家建築的多種形式,從客家圓樓到方樓,從走馬樓到圍龍屋,都可以找得到。
  • 國慶長假出行,梅州旅遊景點圍龍屋,又稱為客家圍屋,建築奇葩
    圍龍屋又被稱為客家圍屋,是傳統客家民居(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三大樣式之一。 圍龍屋主要分布於廣東、福建、江西等省。廣東地區即遍布於梅州、河源、惠州、深圳、韶關,一般都有三百年乃至八九百年歷史。福建地區則出現在龍巖市的新羅區、永定區、上杭縣。
  • 客家文化 | 客家建築為什麼是「圍屋」的建築?
    客家圍屋,又稱圍屋、客家圍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之一,是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塢堡的活化石」,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
  • 山谷中的飛碟 梅州客家圍屋的光陰故事
    一說到客家人的建築,最多人知道的也許就是福建永定的土樓,一個個像散落在山谷中圓形的飛碟,曾經被美國人驚呼是中國對付臺灣的飛彈發射基地!但殊不知,有一處地方,幾乎涵蓋了你想要了解的任何一種客家民居建築,2萬餘座客家圍屋遍布於各鄉鎮——那就是梅州。梅州圍屋
  • 梅州,那些環繞在圍屋裡的客家文化
    一說到客家人的建築,最多人知道的也許就是福建永定的土樓,一個個像散落在山谷中圓形的飛碟,曾經被美國人驚呼是中國對付臺灣的飛彈發射基地!但殊不知,有一處地方,幾乎涵蓋了你想要了解的任何一種客家民居建築,2萬餘座客家圍屋遍布於各鄉鎮——那就是梅州。  眾所周知,客家四州為贛州、梅州、惠州、汀州。
  • 梅州大埔圍屋遊
    圍屋是客家土樓的一種,客家土樓以悠久的歷史、奇特的風格、巧妙的構築、恢宏的規模,被譽為世界民居建築的奇葩。現存的圓樓、方樓、五角樓、八角樓、吊腳樓等各式土樓有30多種23000多座,形成一個個依山偎翠、錯落有致、布局合理的土樓群。
  • 梅州250多年的石方樓,形似巨型古堡,堪稱客家建築一大奇觀
    梅州之旅,我對那裡客家的古建築非常喜歡,尤其喜歡大埔的花萼樓和泰安樓,前面的文章已經共享過蠟樓,這篇文章是向大家分享的泰安樓,泰安樓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湖寮鎮龍崗村,建於清高宗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4年),從現在開始有255年的歷史。
  • 客家圍屋,最具科學性和藝術感的中國古建築代表,客家文化之一
    旅行途中各地獨具風格的古代建築和古老民居是最吸引我的,廣東梅州、河源和江西贛州等地區最常見的就是圍屋,白牆灰瓦,錯落有致,或獨家小院,或豪華大宅,坐落在田間、山川,客家人講究風水倫理,因此選擇住宅的位置極為嚴謹,要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廣東梅州,位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是全球客家人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之一。
  • 世界客都,慢享梅州(三)大埔百侯鎮,客家古建築群中的瑰寶
    肇慶堂、企南軒、海源樓、太史第、南麓公祠、通議大夫第等建築,都是有名的客家文化古建築群。肇慶堂,位於百侯鎮侯南村,是一座既傳承客家民居建築風格,又融入西方建築精華的中西合璧式建築。整座建築全部磚土木結構雕梁畫棟,屋頂屋簷等用瓷片及粘泥和木工雕塑而成,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風格獨特,令人耳目一新。
  • 走近客家建築,感受濃濃客家文化
    客家建築即是客家民居。客家民居有三種樣式:客家排屋、客家圍屋、福建土樓,在建築美學視野中,客家民居有千姿百態的建築造型。客家民居與其他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一樣有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簷口見長。
  • 【客家建築】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有味道的客家建築
    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漢族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素有「世界客都」之城。在梅州,除了極少數的畲族等少數民族和潮汕人外,絕大部分屬於客家人,因而「原汁原味的客家生活習俗」被保留得較為完好。儘管客家不是一個種族概念,但客家文化卻獨樹一幟。
  • 廣東梅州大埔,號稱客家版「香格裡拉」,遊客:以前太忽略它了
    這裡有三河壩戰役紀念園為主的紅色景區;有泰安樓、百侯古鎮2個國家4A級景區;有西巖茶鄉、坪山梯田、張弼士故居等7個國家3A級景區;還有全國最早建成的三河中山紀念堂、客家民居大東花萼樓、茶陽古鎮等,是「中國特色旅遊休閒度假勝地」、「十佳中國最美的小城」、「中國最美麗縣」。故地重遊,梅州大埔,截取幾處走過的景點,與大家分享。
  • 鮮為人知的風水寶地--廣東梅州大埔世界長壽鄉
    梅州廣東省轄地級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也是港澳臺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梅州大埔的泰安樓是國內極少見的石方樓,用磚石木搭成的四方形,坐東北面西南,內有戲臺,祠堂等設備,並有防禦的功能。
  • 長汀塗坊圍屋—客家民居中典型的全圍式傳統古民居
    塗坊圍屋位於長汀縣塗坊鎮塗坊村,是塗氏塗大郎公後裔六代孫塗才中公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有近三百年歷史。2009年1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前福建省委書記項南在《客家文化叢書》一書的序言中寫到:「廣東梅州的多層圍壠屋、永定土樓、長汀圍屋等典型的客家古建築,既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葩』,也是客家人團結奮進的象徵。」長汀圍屋即指塗坊圍屋。
  • 廣東梅州低調縣城,卻是客家文化寶庫,風景人文建築美食各自精彩
    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的梅州,是客家人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這裡雖然沒有北上廣深等大都市的摩登時尚和車水馬龍,卻有著都市人遍尋不著而無限嚮往的絕佳生態環境、深厚人文底蘊,以及美麗的鄉村田園風光和多彩的客家民俗風情。
  • 假日遊蹤|梅州過大年:大埔城中百年圍龍屋,雄偉壯觀泰安樓!
    廣東有一個地方,被譽為「客家建築大觀園」,這就是梅州市大埔縣,大埔的客家民居綜合了福建客家和梅州客家的建築特色,民居建築形式多樣、種類齊全。圓樓、方樓、走馬樓、半圓樓和圍龍屋屬於豪宅型,屬於商人巨賈居住的地方;普通小戶人家以簡樸實用為主,如「三堂屋」、「下山虎」和「鎖頭屋」等。
  • 江西少有人知的圍屋,卻是我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門票30元
    提起圍屋,相信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陌生,又稱為客家圍屋、圍龍屋,為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且是客家傳統民居的三大樣式之一,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巖、廣西賀州、廣東惠州等地非常常見,如今一些比較特色的圍屋除了有居民居住外,還發展成了旅遊景點。
  • 走進「世界客都」,感受正宗客家人文化,嘗盡地道客家美食!
    景區以客家文明為核心,是我們了解客家文化、歷史變遷的一個載體,帶你領略客家文化,走進客家人的世界,讓你感受客家人的熱情。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旅遊景點。攝影/小古人客天下乃梅州一大新亮點,這裡寧靜安詳,幽靜卻不失大方,是放鬆心情的好去處。特別的別墅和客家小鎮,盡顯客家人的人情和韻味。
  • 客家建築藝術——賀州客家圍屋
    因此,賀州民居建築式樣多變。四方桶圍屋圍龍屋賀州有客家人約80萬人,他們建造的民居均四方合圍,稱為客家圍屋。賀州客家圍屋共9種式樣,分別是四方營、圍龍屋、四點金、走馬樓、鎖頭屋、鎖頭屋擴間、四方桶、棋盤圍、中西合璧式。其中賀州最大的圍屋群分布在樟木林鎮和八步區蓮塘鎮。
  • 江西少有人知的圍屋,卻是我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門票30元
    提起圍屋,相信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陌生,又稱為客家圍屋、圍龍屋,為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且是客家傳統民居的三大樣式之一,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巖、廣西賀州、廣東惠州等地非常常見,如今一些比較特色的圍屋除了有居民居住外,還發展成了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