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少有人知的圍屋,卻是我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門票30元

2020-08-11 冷月印記

提起圍屋,相信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陌生,又稱為客家圍屋、圍龍屋,為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且是客家傳統民居的三大樣式之一,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巖、廣西賀州、廣東惠州等地非常常見,如今一些比較特色的圍屋除了有居民居住外,還發展成了旅遊景點。

東生圍,是江西贛州的特色圍屋建築之一,坐落在安遠縣城南20公裡處的鎮崗鄉老圍村,因此又稱之為「老圍」。如果你之前也曾見過圍屋,會發現圍屋建築外側的牆壁格外高聳且堅厚,牆壁上還設有炮眼、槍眼、瞭望塔,除了居民居住生活外,還具有很好的防禦功效。

東生圍始建於清道光22年,距今已170多年歷史,這座圍屋建築歷時8年時間建成,為當地名人陳朗庭所建。東生圍坐東朝西,整體呈長方形,佔地約14畝,規模非常龐大,是我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如今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周邊遊客常打卡的景點。

東生圍比較奇特的一點是,這裡的外牆全部用的磚結構、地面為鵝卵石鋪設,且炮樓也是實心建造而成的,這在我國眾多圍屋中的是絕對僅有的,堪稱贛南圍屋的典範。

歷史上的東生圍也遭遇過破壞,其中東生圍西北角的炮樓曾被拆除,後來當地縣政府撥款進行了修復。

走進圍屋內部,恍若走進了迷宮一般,一件件房屋圍成了一個院落,一個個院落又有鵝卵石小道相連,並設有長廊,俗稱「九井十八廳」,深入其中,四通八達,猶如迷宮一般。

東生圍整體保存得非常完好,且至今生活氣息濃鬱,天井下的古井依然可以正常使用,水井邊石頭地上遍布的青苔,也證明了這裡的水井內依然有水。

雖然東生圍是當地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但知道這裡的人實在太少了,以至於來這裡的遊客非常少,當地人也不算多,畢竟進去遊覽是收取門票的,門票30。

圍屋建築窗戶都非常小,這樣的設計在當時是有說法的,站在室內可以洞察到外面的一切動向,而在外面卻看不到裡面的任何事物,如果一旦有敵來犯,只需要關上大門,這裡就猶如一座碉堡一樣,非常堅固。

走進廳堂內,可以發現這裡的內部裝飾也格外的古色古香,無論是布局、設計都非常的美觀大方,彰顯了古代工匠的建築技藝之精湛高超。

圍廊可以說是東生圍內部的一道分界線,外側是一間間倉庫、馬廄或雜物室,內側則是居民居住生活的房間,無形中增加了其易守難攻的程度。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或聽說過江西贛州安遠縣的「東生圍」?對這座客家圍屋有什麼印象?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江西少有人知的圍屋,卻是我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門票30元
    提起圍屋,相信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陌生,又稱為客家圍屋、圍龍屋,為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且是客家傳統民居的三大樣式之一,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巖、廣西賀州、廣東惠州等地非常常見,如今一些比較特色的圍屋除了有居民居住外,還發展成了旅遊景點。
  • 江西客家圍屋之行,這個最大的方形圍屋,被譽為「中華民居一絕」
    客家文化源遠流長,不久前,江西安遠東生圍迎來了秋天的第一批研學團,是一群學生,而我就是這群學生中的一員。這次研學團體驗的項目眾多,我們首先來到的是東生圍,東生圍是全國最大的客家方形圍屋。圍屋高9.3米,牆體厚1.3米,為4層樓房,整座圍屋集防盜、防火、防水於一體,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堡」。圍內共有199間房間,有9個天井18個廳堂,俗稱「九井十八廳」。聽著講解員的解說,一路上我和我的團員們對東生圍精巧的建築藝術驚嘆不已,紛紛稱讚古人的智慧。
  • 東生圍,我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歷經170年風雨交加,保存完好
    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各地文化習俗各異,民居建築各具特色,如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等,這次到贛南來,更是領略了客家圍屋的風採。贛南客家圍屋是我國特色的一種民居建築形式,客家三大古典民居樣式之一,也是客家民居中保存較多且較為普遍的一種,可以這樣說:只要有客家圍屋存在的地方,就有圍屋存在。一般客家圍屋為方形或半圓形,其中福建圍屋以圓形為主,贛南圍屋以方形為主。
  • 關西新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方形圍屋,門票60元值不值?
    ,在境內坐落著370多座形態各異、各具特色的圍屋,其數量佔據了贛南客家圍屋百分之七十以上,基本包含了客家圍屋的所有建築形式,且保存相對比較完好,因此有著「世界圍屋之都」的美譽,還被列入了「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 龍南關西新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方形圍屋,門票60元值不值?
    龍南最著名的要數這裡的客家圍屋,在境內坐落著370多座形態各異、各具特色的圍屋,其數量佔據了贛南客家圍屋百分之七十以上,基本包含了客家圍屋的所有建築形式,且保存相對比較完好,因此有著「世界圍屋之都」的美譽,還被列入了「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 客家圍屋(江西篇)——贛南圍屋
    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贛南邊陲的贛南客家圍屋,建於明末清初及民國,尚存500餘座,結構形式為三合土、河卵石、青磚、條石。贛州龍南縣關西圩旁的關西新圍,佔地面積7700多平方米位於關西新圍東北部的西昌圍,為贛南圍屋中不規則型圍屋的代表,佔地面積約5257 平方米贛州龍南縣楊村鎮的燕翼圍,佔地面積1367.58平方米贛州市龍南縣裡仁鎮新裡村的漁仔潭圍
  • 梅州,那些環繞在圍屋裡的客家文化
    所以,可以說梅州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中心,其客家圍屋也是有2萬座之多。名氣雖不比福建土樓大,但梅州的客家風情來的更真、更切。  雖然都是客家人居住的圍屋,梅州的圍屋相比於福建那邊的圓樓還是不太一樣,有諸如府第式、方樓、半月形圍樓等等,樣式要豐富很多,格局也相對開放。圍屋可以說是客家文化的載體,優美屋脊線、樸素的外觀以及精緻的裝飾都展現出梅州客家人的智慧。
  • 山谷中的飛碟 梅州客家圍屋的光陰故事
    贛州則與客家民系形成有密切關係,被稱為「客家搖籃」。梅州則因其為客家人的最主要聚居區而被稱為「世界客都」。所以,可以說梅州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中心,其客家圍屋也是有2萬座之多。名氣雖不比福建土樓大,但梅州的客家風情來的更真、更切。雖然都是客家人居住的圍屋,梅州的圍屋相比於福建那邊的圓樓還是不太一樣,有諸如府第式、方樓、半月形圍樓等等,樣式要豐富很多,格局也相對開放。
  • 客家文化 | 客家建築為什麼是「圍屋」的建築?
    客家圍屋,又稱圍屋、客家圍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之一,是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塢堡的活化石」,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
  • 江西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客家四方圍屋,歷時29年耗資百萬建成
    談到龍南縣,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陌生的,龍南縣是江西贛州最南端的縣城,建於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以前到過龍南,會發現這裡的客家圍屋很多,境內有三百七十多間各具特色的圍屋,被譽為「中國圍屋」之鄉,世界圍屋之都。
  • 江西這座圍屋走紅,為贛南最大的方形圍屋,人稱「中華民居一絕」
    安遠,一個青山綠水的地方,有最純潔大自然的氣息,更有淳樸可人的人文氣息,可最吸引人眼球的還是充滿滄桑感的客家民居——東生圍。我與東生圍的第一次見面是一場意外,當時約了小夥伴在安遠國家森林公園三百山碰面,一起遊玩三百山,途經圍屋
  • 江西龍南,中國客家圍屋第一縣
    全球約有8000萬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江西、廣西、臺灣,以及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新加坡、美國等地。客家人主要聚居於贛南、閩西和粵東三角地帶。其中江西有18個純客家人居住縣、廣東有15個純客家人居住縣、福建8個純客家人居住縣。
  • 贛南客家圍屋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春水朝暮暮,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贛南客家圍屋的介紹。贛南客家圍屋在贛南與閩、粵三省交界的地區,有一種帶有防禦性質的「圍屋」民居。龍南圍屋在形式種類上也最全,除大量方形圍屋,還有半圓形的圍式圍屋、圓形圍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規則的村圍。結構上既有三合土和河卵石構築的,也有青磚、條石壘砌的;體量上既有贛南最大的方形圍屋——關西圍屋,也有最小的圍屋——裡仁白圍(俗稱「貓櫃圍」形容其小如養貓之籠)。
  • 客家建築藝術——賀州客家圍屋
    白花村江氏客家圍屋樟木林葉姓客家圍屋賀州是多民族聚集地,各民族分支眾多,形成三十七個族群,每個族群各有自己的文化背景
  • 江西被譽為「散落在民間的皇宮」,實際是座客家圍屋,列入4A景區
    說到江西,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城市,但說起江西龍南,應該就沒有幾個人聽過了吧,這裡並沒有讓人們熟知,龍南是在江西的最南端,地處龍頭上的附近,所以這裡就被叫做龍南,龍南的圍屋眾多,江西的一大半圍屋就都聚集在龍南,大約是有370多座的圍屋,來到龍南你會隨處看到這些客家圍屋,而且龍南有著「圍屋之都」的稱號。
  • 什麼是客家圍屋?
    相信看過《大魚海棠》的人都會被影片中的客家圍屋建築的氣派所吸引吧。無論是神婆的「開天」法術,還是椿和小夥伴們生活的日常,電影將場景幾乎都置於這獨特的建築場景中,客家圍屋的藝術美感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如今,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的交織再次引起了我對圍屋的興趣,當我們遊覽圍屋時,又應該帶著怎樣的眼光去感知客家圍屋的神秘和精彩呢?
  • 贛州龍南:客家圍屋之鄉
    客家圍屋是頗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載體,被建築學家譽為民俗建築史上的奇蹟。江西龍南縣以圍屋數量多、規模大、風格全、保存完好等特點,贏得了「客家圍屋之鄉」的聲譽,尤以關西圍、燕翼圍和烏石圍三大圍屋名揚世界。
  • 江西最南部的千年古村,客家圍屋極具特色,景色美如「世外桃源」
    作為一座客家傳統古村,錯落分布的客家圍屋是這裡最顯著的特色,這裡的客家圍屋很有特色,建築方正且帶有炮樓,如今也是遊客來這裡遊玩主要的觀賞對象,雅溪古村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近年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
  • 李梅連散文力作推送:《客家圍屋遊記》
    客家圍屋遊記文/江西李梅連 編輯/磐石 初夏的周末,我們去龍南,關西客家圍屋是我們此行的最終目的地。自駕出遊,三十多號人的隊伍一路歡快踏入龍南地界,群體中二十餘人系客家老鄉。圍屋是客家人的通行名片,所以,只要路邊遠遠近近出現圍屋,我們就停車前去探訪。圍屋的主人們招呼著我們,彼此用客家話攀談。進得屋內,才發現大有乾坤:圍屋大得很呢,裡面有棟房、院落、水井、祠堂、戲臺。一方圍屋,就是一個堡壘,就是一個封閉的世界。
  • 轄區客家圍屋最多的派出所
    右拐進比亞迪路,大萬世居,這座獨具客家特色的方形圍屋群映現在眼前。 作為全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之一,建於清乾隆年間的大萬世居距今250年,佔地1.5萬平方米,為古堡式客家圍龍屋建築,圍屋平面呈「回」字形,四角建有炮樓,由高高的圍牆相連,門樓上塑有「大萬世居」4個大字。由於圍屋保存完好,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價值,2002年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確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