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圍屋,相信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陌生,又稱為客家圍屋、圍龍屋,為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且是客家傳統民居的三大樣式之一,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巖、廣西賀州、廣東惠州等地非常常見,如今一些比較特色的圍屋除了有居民居住外,還發展成了旅遊景點。
東生圍,是江西贛州的特色圍屋建築之一,坐落在安遠縣城南20公裡處的鎮崗鄉老圍村,因此又稱之為「老圍」。如果你之前也曾見過圍屋,會發現圍屋建築外側的牆壁格外高聳且堅厚,牆壁上還設有炮眼、槍眼、瞭望塔,除了居民居住生活外,還具有很好的防禦功效。
東生圍始建於清道光22年,距今已170多年歷史,這座圍屋建築歷時8年時間建成,為當地名人陳朗庭所建。東生圍坐東朝西,整體呈長方形,佔地約14畝,規模非常龐大,是我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如今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周邊遊客常打卡的景點。
東生圍比較奇特的一點是,這裡的外牆全部用的磚結構、地面為鵝卵石鋪設,且炮樓也是實心建造而成的,這在我國眾多圍屋中的是絕對僅有的,堪稱贛南圍屋的典範。
歷史上的東生圍也遭遇過破壞,其中東生圍西北角的炮樓曾被拆除,後來當地縣政府撥款進行了修復。
走進圍屋內部,恍若走進了迷宮一般,一件件房屋圍成了一個院落,一個個院落又有鵝卵石小道相連,並設有長廊,俗稱「九井十八廳」,深入其中,四通八達,猶如迷宮一般。
東生圍整體保存得非常完好,且至今生活氣息濃鬱,天井下的古井依然可以正常使用,水井邊石頭地上遍布的青苔,也證明了這裡的水井內依然有水。
雖然東生圍是當地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但知道這裡的人實在太少了,以至於來這裡的遊客非常少,當地人也不算多,畢竟進去遊覽是收取門票的,門票30。
圍屋建築窗戶都非常小,這樣的設計在當時是有說法的,站在室內可以洞察到外面的一切動向,而在外面卻看不到裡面的任何事物,如果一旦有敵來犯,只需要關上大門,這裡就猶如一座碉堡一樣,非常堅固。
走進廳堂內,可以發現這裡的內部裝飾也格外的古色古香,無論是布局、設計都非常的美觀大方,彰顯了古代工匠的建築技藝之精湛高超。
圍廊可以說是東生圍內部的一道分界線,外側是一間間倉庫、馬廄或雜物室,內側則是居民居住生活的房間,無形中增加了其易守難攻的程度。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或聽說過江西贛州安遠縣的「東生圍」?對這座客家圍屋有什麼印象?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