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龍南縣,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陌生的,龍南縣是江西贛州最南端的縣城,建於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以前到過龍南,會發現這裡的客家圍屋很多,境內有三百七十多間各具特色的圍屋,被譽為「中國圍屋」之鄉,世界圍屋之都。
若到龍南看圍屋,關西鎮那是必去之地,距龍南縣城約22公裡,這裡分布著關西新圍、田心圍、西昌圍、福和圍等歷史悠久的圍屋,並於201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而在關西這眾多的客家圍屋中,「關西新圍」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座,它建於清嘉慶三年,至今已有220多年的歷史。關西新圍的工程量很大,佔地11畝,建築面積高達1.14萬平方米,耗時29年才完成,為當地名紳徐名鈞所建,為了區別舊圍房屋,故名新圍。
《關西新聞》整體呈長方形,平面呈「國」字型,長約95米,寬83米,為三層高土木建築,其中第二層外牆有厚50釐米的牆,第三層為35釐米的青磚牆,每層均設有炮眼,防禦力極強,至今看來堅不可摧。
圍屋的建造者是徐名鈞,他在當地做木料生意,賺了不少錢,後來又開了一家當鋪,開了一家藥鋪,資產從那時起就越來越多,為了方便生活,不惜花費數百萬元來建造圍屋。現在,這裡已經成為全國4A級旅遊景區,吸引了很多周邊的遊客前來參觀。
往關西新圍城內走去,可以看到這裡的牆特別高,據說牆高約9米,厚度約2米,四角還建有一座炮樓。關西新圍每層有圍屋79間,共237間,絕對是豪宅中的豪宅。
若從空中俯瞰,整個關西新圍的結構猶如一個巨大的「回」字形,核心建築均建在中央「口」字型的位置上,為典型的客家民居中的「九幢十八間」,亦可稱得上客家圍屋的典範,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好,功能最全的客家民居。
關西新圍城內的宅院,分門別類,有宅院、祠堂、書院、城堡等,在平常的日子裡,這裡是客家人日常生活的地方,而一旦遇上戰亂,這裡立刻又成了守衛這些宅院的守衛。
儘管這裡已成為旅遊景點,甚至還需要入場券,但到今天,在關西新圍仍居住和生活著許多人家,生活氣息格外濃鬱,同時也給遊客更直觀地展示了當時客家人在此的生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