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客家四方圍屋,歷時29年耗資百萬建成

2020-12-24 小莫莫帶你看世界

談到龍南縣,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陌生的,龍南縣是江西贛州最南端的縣城,建於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以前到過龍南,會發現這裡的客家圍屋很多,境內有三百七十多間各具特色的圍屋,被譽為「中國圍屋」之鄉,世界圍屋之都。

若到龍南看圍屋,關西鎮那是必去之地,距龍南縣城約22公裡,這裡分布著關西新圍、田心圍、西昌圍、福和圍等歷史悠久的圍屋,並於201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而在關西這眾多的客家圍屋中,「關西新圍」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座,它建於清嘉慶三年,至今已有220多年的歷史。關西新圍的工程量很大,佔地11畝,建築面積高達1.14萬平方米,耗時29年才完成,為當地名紳徐名鈞所建,為了區別舊圍房屋,故名新圍。

《關西新聞》整體呈長方形,平面呈「國」字型,長約95米,寬83米,為三層高土木建築,其中第二層外牆有厚50釐米的牆,第三層為35釐米的青磚牆,每層均設有炮眼,防禦力極強,至今看來堅不可摧。

圍屋的建造者是徐名鈞,他在當地做木料生意,賺了不少錢,後來又開了一家當鋪,開了一家藥鋪,資產從那時起就越來越多,為了方便生活,不惜花費數百萬元來建造圍屋。現在,這裡已經成為全國4A級旅遊景區,吸引了很多周邊的遊客前來參觀。

往關西新圍城內走去,可以看到這裡的牆特別高,據說牆高約9米,厚度約2米,四角還建有一座炮樓。關西新圍每層有圍屋79間,共237間,絕對是豪宅中的豪宅。

若從空中俯瞰,整個關西新圍的結構猶如一個巨大的「回」字形,核心建築均建在中央「口」字型的位置上,為典型的客家民居中的「九幢十八間」,亦可稱得上客家圍屋的典範,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好,功能最全的客家民居。

關西新圍城內的宅院,分門別類,有宅院、祠堂、書院、城堡等,在平常的日子裡,這裡是客家人日常生活的地方,而一旦遇上戰亂,這裡立刻又成了守衛這些宅院的守衛。

儘管這裡已成為旅遊景點,甚至還需要入場券,但到今天,在關西新圍仍居住和生活著許多人家,生活氣息格外濃鬱,同時也給遊客更直觀地展示了當時客家人在此的生活場景。

相關焦點

  • 江西少有人知的圍屋,卻是我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門票30元
    提起圍屋,相信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陌生,又稱為客家圍屋、圍龍屋,為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且是客家傳統民居的三大樣式之一,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巖、廣西賀州、廣東惠州等地非常常見,如今一些比較特色的圍屋除了有居民居住外,還發展成了旅遊景點。
  • 江西少有人知的圍屋,卻是我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門票30元
    提起圍屋,相信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陌生,又稱為客家圍屋、圍龍屋,為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且是客家傳統民居的三大樣式之一,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巖、廣西賀州、廣東惠州等地非常常見,如今一些比較特色的圍屋除了有居民居住外,還發展成了旅遊景點。
  • 它是贛南客家圍屋的代表,歷時29年時間建成,建築規制堪比皇宮
    贛州龍南市,地處江西省最南端,這是一座歷史悠久、客家圍屋眾多的城市,境內分布著376座各具特色的客家圍屋,是世界上擁有客家圍屋最多的市,被譽為「世界圍屋之都」。客家圍屋客家人的傳統居所,為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之一,如今不少也成了遊人青睞的景點。
  • 東生圍,我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歷經170年風雨交加,保存完好
    贛南客家圍屋是我國特色的一種民居建築形式,客家三大古典民居樣式之一,也是客家民居中保存較多且較為普遍的一種,可以這樣說:只要有客家圍屋存在的地方,就有圍屋存在。一般客家圍屋為方形或半圓形,其中福建圍屋以圓形為主,贛南圍屋以方形為主。
  • 客家建築藝術——賀州客家圍屋
    四方桶圍屋圍龍屋賀州有客家人約80萬人,他們建造的民居均四方合圍,稱為客家圍屋。賀州客家圍屋共9種式樣,分別是四方營、圍龍屋、四點金、走馬樓、鎖頭屋、鎖頭屋擴間、四方桶、棋盤圍、中西合璧式。其中賀州最大的圍屋群分布在樟木林鎮和八步區蓮塘鎮。
  • 江西關西新圍,客家圍屋的代表之作,被譽為「散落在民間的皇宮」
    江西省贛南地區,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地方,自秦漢時期這裡就有建立縣誌之說,唐末五代時期,因中原戰亂,而贛南地區地廣人稀,許多避亂的難民遷至此處,隨著時間的推移客家族孕育而生,至明末清初時期,客家人在此建造了特色的民居建築群,既客家圍屋,目前贛南地區的客家圍屋主要分布在龍南、全南、定南、安遠等地,
  • 江西客家圍屋之行,這個最大的方形圍屋,被譽為「中華民居一絕」
    客家文化源遠流長,不久前,江西安遠東生圍迎來了秋天的第一批研學團,是一群學生,而我就是這群學生中的一員。這次研學團體驗的項目眾多,我們首先來到的是東生圍,東生圍是全國最大的客家方形圍屋。東生圍俗稱老圍,建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落成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歷時26年,為當地「二品武功將」陳朗庭所建。
  • 關西新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方形圍屋,門票60元值不值?
    ,在境內坐落著370多座形態各異、各具特色的圍屋,其數量佔據了贛南客家圍屋百分之七十以上,基本包含了客家圍屋的所有建築形式,且保存相對比較完好,因此有著「世界圍屋之都」的美譽,還被列入了「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 龍南關西新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方形圍屋,門票60元值不值?
    龍南最著名的要數這裡的客家圍屋,在境內坐落著370多座形態各異、各具特色的圍屋,其數量佔據了贛南客家圍屋百分之七十以上,基本包含了客家圍屋的所有建築形式,且保存相對比較完好,因此有著「世界圍屋之都」的美譽,還被列入了「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 龍南有一座客家圍屋,被譽為「散落在民間的皇宮」,知道的人不多
    說起龍南,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熟悉,龍南是江西省轄縣級市,地處江西最南端,其歷史非常悠久,因位於龍頭山以南而得名。對於龍南,印象最深的是這裡的圍屋,贛南70%以上的客家圍屋都分布在龍南,約有376座,享有「世界圍屋之都」的美譽。
  • 江西龍南,中國客家圍屋第一縣
    全球約有8000萬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江西、廣西、臺灣,以及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新加坡、美國等地。客家人主要聚居於贛南、閩西和粵東三角地帶。其中江西有18個純客家人居住縣、廣東有15個純客家人居住縣、福建8個純客家人居住縣。
  • 贛州龍南:客家圍屋之鄉
    客家圍屋是頗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載體,被建築學家譽為民俗建築史上的奇蹟。江西龍南縣以圍屋數量多、規模大、風格全、保存完好等特點,贏得了「客家圍屋之鄉」的聲譽,尤以關西圍、燕翼圍和烏石圍三大圍屋名揚世界。
  • 江西被譽為「散落在民間的皇宮」,實際是座客家圍屋,列入4A景區
    說到江西,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城市,但說起江西龍南,應該就沒有幾個人聽過了吧,這裡並沒有讓人們熟知,龍南是在江西的最南端,地處龍頭上的附近,所以這裡就被叫做龍南,龍南的圍屋眾多,江西的一大半圍屋就都聚集在龍南,大約是有370多座的圍屋,來到龍南你會隨處看到這些客家圍屋,而且龍南有著「圍屋之都」的稱號。
  • 贛南圍屋,客家文化的特殊名片
    客家人的文化特色鮮明,他們的語言、建築、社會結構和風俗習慣等,保持著濃鬱的古漢遺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與北京四合院、陝西窯洞、廣西幹欄屋、雲南一顆印一起被中外建築學界並稱為「中國五大特色傳統居民建築物」的贛南客家圍屋,現已成為客家文化的一張特殊名片。
  • 客家文化 | 客家建築為什麼是「圍屋」的建築?
    客家圍屋,又稱圍屋、客家圍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之一,是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塢堡的活化石」,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
  • 李梅連散文力作推送:《客家圍屋遊記》
    客家圍屋遊記文/江西李梅連 編輯/磐石 初夏的周末,我們去龍南,關西客家圍屋是我們此行的最終目的地。自駕出遊,三十多號人的隊伍一路歡快踏入龍南地界,群體中二十餘人系客家老鄉。圍屋是客家人的通行名片,所以,只要路邊遠遠近近出現圍屋,我們就停車前去探訪。圍屋的主人們招呼著我們,彼此用客家話攀談。進得屋內,才發現大有乾坤:圍屋大得很呢,裡面有棟房、院落、水井、祠堂、戲臺。一方圍屋,就是一個堡壘,就是一個封閉的世界。
  • 【走遍江西100縣】龍南:這裡的萬種風情不止客家圍屋
    江西省十大特色美景關西新圍建於清朝嘉慶至道光年間(公元1798--1827年),距今有200多年歷史,佔地面積7800平方米,是贛南客家圍屋中建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功能最齊全、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
  • 海內外客屬鄉親「世界客家圍屋之都」江西龍南共敘客家情
    8日,中國·龍南客家圍屋高峰論壇在「世界客家圍屋之都」江西省龍南縣境內的百年客家圍屋關西新圍舉辦。 徐麗芸 攝中新網江西龍南12月8日電(記者 劉佔昆 蘇路程)8日,中國·龍南客家圍屋高峰論壇在「世界客家圍屋之都」江西省龍南縣境內的關西新圍舉辦。來自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海內外客屬社團代表共敘客家情誼,共謀客家發展。
  • 客家圍屋,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歷經滄桑可安好?
    這些圍屋大至上萬平米,內可居數百人,如龍南縣武當鎮的田心圍,最多時曾住過九百多人;小的僅二三百平方米,如龍南縣裡仁鄉的貓櫃圍,圍內僅住一戶人家。歲月如歌,滄海桑田。贛南圍屋如今尚存500餘座,其中地處「贛南之南」的龍南縣現存376座各具特色的圍屋,佔贛南客家圍屋的近80%,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風格之特別、保存之完好,均為全國之最,被譽為「中國圍屋之鄉」。
  • 客家圍屋,東方古羅馬城堡,歷經滄桑可安好?
    這些圍屋大至上萬平米,內可居數百人,如龍南縣武當鎮的田心圍,最多時曾住過九百多人;小的僅二三百平方米,如龍南縣裡仁鄉的貓櫃圍,圍內僅住一戶人家。歲月如歌,滄海桑田。贛南圍屋如今尚存500餘座,其中地處「贛南之南」的龍南縣現存376座各具特色的圍屋,佔贛南客家圍屋的近80%,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風格之特別、保存之完好,均為全國之最,被譽為「中國圍屋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