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建築藝術——賀州客家圍屋

2021-02-14 賀州旅遊

白花村江氏客家圍屋

樟木林葉姓客家圍屋

賀州是多民族聚集地,各民族分支眾多,形成三十七個族群,每個族群各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因此,賀州民居建築式樣多變。

四方桶圍屋

圍龍屋

賀州有客家人約80萬人,他們建造的民居均四方合圍,稱為客家圍屋。賀州客家圍屋共9種式樣,分別是四方營、圍龍屋、四點金、走馬樓、鎖頭屋、鎖頭屋擴間、四方桶、棋盤圍、中西合璧式。其中賀州最大的圍屋群分布在樟木林鎮和八步區蓮塘鎮。

江氏祖屋

江氏祖屋

蓮塘客家圍屋群分布於賀州市八步區蓮塘鎮蓮塘村、仁衝村、白花村以及長灣村等傳統村落,建於清代中後期至民國時期,現存8座家圍屋,包括仁衝村江氏客家圍屋、仁衝村新江屋、白花村江氏客家圍屋、白花村陳氏客家圍屋、長灣村白氏祖屋、蓮塘村江氏祖屋等。其中尤以仁衝村江氏客家圍屋體量最大,俗稱「大江屋」。它始建於清嘉慶年間,至清道光初年建成。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江家遷居蓮塘後,第五代江海清在鎮南關大捷中戰功顯赫,被晉升為三品朝官,出任雲南省鹽檢道臺,受賞白銀100萬兩和「萬寶來朝」牌匾一塊,回家後移走老屋,又在原址上重建新屋。

大江屋南北長73米,東西寬50餘米,建築佔地面積近4500平方米。圍屋以正門至上堂為中軸線,對稱布局,座東北朝西南,平面為四堂四橫(四縱四橫),天井18個,廳堂9個,房間90個單間。主體建筑西南面是前院,院外有一道高約2米的三合土圍牆,圍牆兩端各開一門,東南面建有一座門樓,上書「淮陽第」,說明這家江姓客家人自淮陽遷來。東北面背靠一土嶺,土嶺上茂林修竹,在圍屋與土嶺之間,原有一道圍牆,圍牆內有一口青石八角井,是江氏家族的取用水源。建築模式為硬山頂磚木結構,三合土牆基,泥磚牆,內外批灰,三合土天井,中軸線兩側配有廂房。廳堂主要用於家族的公共活動,如紅白喜事、祭祀、議事等,廂房就是主人的臥房或客房,各房及廳堂的窗、門、屏風、屋頂的挑首、卷棚、簷板均有木雕雕花,裝飾有十二生肖、麒麟、花鳥、龍鳳、仙鶴等吉祥圖案,雕工精美。仁衝村江氏客家圍屋是賀州市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清代客家民居之一,其建築源流清晰,布局規整,建造考究,是客家人遷入賀州的歷史見證物。

賀州各地客家圍屋雖然建築年代有所不同。但這些圍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外形都是方形圍牆、青磚青瓦一層建築,主體結構為「一進三廳兩廂一圍」,以主廳建築為中軸,兩邊對稱建造,前低後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規整,聚族而居。部分客家圍屋後有靠山,外有圍牆,有門樓、炮樓以及槍眼等防禦設施,前有半圓形池塘。客家圍屋是客家鄉土風格的歷史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價值。


原文轉載:賀州市博物館

轉載請註明原出處

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修改刪除

相關焦點

  • 廣西賀州客家圍屋,江南的紫禁城,是賀州的旅遊勝地
    廣西賀州的客家圍屋,代表了客家的文化,吸引了很多遊客前往。賀州客家圍屋位於廣西賀州市蓮塘鎮仁衝村。獨特的客家人,獨特的客家建築,都吸引了很多人對客家人的好奇之心,希望能夠通過客家圍屋,能夠了解到客家的一些文化。在旅遊中了解文化,就是通過旅遊把文化結合在一起,吸引了旅遊的力度。客家圍屋造型獨特,設計奇妙,賀州客家圍屋建於清乾隆末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 客家文化 | 客家建築為什麼是「圍屋」的建築?
    客家圍屋,又稱圍屋、客家圍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之一,是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塢堡的活化石」,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
  • 龍南客家圍屋將登陸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此次藝術展是贛南客家圍屋首次亮相世界建築藝術最高展會,是繼龍南成功申辦「世界客屬第32屆懇親大會」之後又一項文化盛事,對推動以圍屋為重要載體的贛南客家文化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鑑,唱響「世界圍屋之都」品牌具有開創性意義。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創始於1895年,距今已有120多年歷史,是世界三大當代藝術展中最具學術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展會。
  • 客家圍屋,最具科學性和藝術感的中國古建築代表,客家文化之一
    中國建築文化博大精深,經過幾千年發展璀璨奪目,從尋常百姓家到王公府邸,建築藝術發展到了極致。其中的推動者就是隱藏在中國各地的民間工匠,正是他們的智慧和技藝傳承讓中國的古建築藝術發揚光大。客家民居,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建築。
  • 什麼是客家圍屋?
    相信看過《大魚海棠》的人都會被影片中的客家圍屋建築的氣派所吸引吧。無論是神婆的「開天」法術,還是椿和小夥伴們生活的日常,電影將場景幾乎都置於這獨特的建築場景中,客家圍屋的藝術美感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如今,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的交織再次引起了我對圍屋的興趣,當我們遊覽圍屋時,又應該帶著怎樣的眼光去感知客家圍屋的神秘和精彩呢?
  • 龍南客家圍屋將登上世界頂級藝術殿堂!
    1月13日,龍南客家圍屋當代藝術展入展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新聞發布會在贛州召開。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四川美院二級教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藝術總監、深圳大學二級教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應天齊,龍南縣相關負責人以及新華網、鳳凰新聞、江西廣播電視臺、贛南日報、贛州廣播電視臺、客家新聞網等新聞媒體參加了本次新聞發布會。
  • 《坪山區客家圍屋歷史建築修繕導則》發布
    深圳晚報訊(記者 餘俊傑)為深入挖掘坪山區客家圍屋文物建築的價值,加強文物修繕保護,傳承文物建造技藝,延續傳統歷史風貌,增強全民參與文物保護的意識,坪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委託同濟大學、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編制《深圳市坪山區客家圍屋歷史建築修繕導則》。
  • 從龍南客家圍屋到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
    同時邀請十餘位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圍繞龍南客家圍屋以及由此形成的聚居生活方式這一創作母題,通過對歷史遺存中的客家圍屋建築營造、社區介入、空間重組及文化傳承等方面的深入發掘,呼應本屆建築雙年展的主題「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
  • 客家圍屋,守住惠陽的故土鄉愁
    ▲秋長街道官山村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是惠陽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築,它肇始於唐宋,興盛於明清。由於客家人不斷地遷徙,圍屋既保留了客家的古樸遺風,又融入了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成為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之一。 惠陽客家圍屋的樣式主要是方型圍屋和半圓形圍屋,圍屋通常背靠山坡而建,前面則有半圓形的池塘,主要分布在秋長、三和、良井、鎮隆等街鎮。散落在惠陽鄉村大地、青山綠水間的客家圍屋,以歷史悠久、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選址講究、結構科學、工藝精湛而聞名遐邇。
  • 《大魚海棠》的絕美客家元素--客家圍屋
    影片以客家圍屋作為故事場景,展現了濃鬱的客家風情與無處不在的圍屋元素!客家圍屋是《大魚海棠》裡最經典的文化符號。預告一開篇,海水下沉,夕陽餘暉籠罩下,那一圈一圈圓形的瓦片屋頂就像水波一樣環環相套,讓人感到隱隱的震撼。當一長排掛在樓角上的紅燈籠接連亮起,更有瞬間被擊中的感動。
  • 江西少有人知的圍屋,卻是我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門票30元
    提起圍屋,相信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陌生,又稱為客家圍屋、圍龍屋,為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且是客家傳統民居的三大樣式之一,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巖、廣西賀州、廣東惠州等地非常常見,如今一些比較特色的圍屋除了有居民居住外,還發展成了旅遊景點。
  • 江西少有人知的圍屋,卻是我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門票30元
    提起圍屋,相信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陌生,又稱為客家圍屋、圍龍屋,為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且是客家傳統民居的三大樣式之一,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巖、廣西賀州、廣東惠州等地非常常見,如今一些比較特色的圍屋除了有居民居住外,還發展成了旅遊景點。
  • 走近客家建築,感受濃濃客家文化
    客家建築即是客家民居。客家民居有三種樣式:客家排屋、客家圍屋、福建土樓,在建築美學視野中,客家民居有千姿百態的建築造型。客家民居與其他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一樣有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簷口見長。
  • 臺灣客家宗親民俗文化交流,有哪些有意思的活動?
    11月21日一大早,臺灣客家宗親就來到了享有「江南紫禁城」美譽的八步區蓮塘鎮客家圍屋。大家邊走邊看,邊聽講解。在參觀考察江氏客家圍屋,了解圍屋的歷史之後,大家直呼好神奇!劉阿姨還向記者說了她來到賀州的感受。
  • 轄區客家圍屋最多的派出所
    右拐進比亞迪路,大萬世居,這座獨具客家特色的方形圍屋群映現在眼前。 作為全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之一,建於清乾隆年間的大萬世居距今250年,佔地1.5萬平方米,為古堡式客家圍龍屋建築,圍屋平面呈「回」字形,四角建有炮樓,由高高的圍牆相連,門樓上塑有「大萬世居」4個大字。由於圍屋保存完好,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價值,2002年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確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贛南客家圍屋營造技藝保護與發展紀實
    初冬時節,天氣晴好,贛南圍屋營造技藝的省級非遺傳承人李明華更加忙碌,正加緊修繕維護客家圍屋。李明華說,客家圍屋集精巧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建築技藝於一身,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  贛南圍屋是整個客家民居的母體,它是一種把家、堡、祠三種功能融為一體的大型圍合型、防禦性傳統民居建築。
  • 坑梓客家圍屋亟待搶救
    深圳大學教授張衛東介紹說,龍田世居佔地近5000平方米,是深圳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客家圍屋民居之一,已經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圍屋的牌坊形制高大,上刻亭臺樓閣,頗為奢華。角樓和龍廳高達四層,兩側牆上建有鑊耳形風火山牆,整個建築顯得高大雄偉。龍田算是當年的「豪宅」,不僅建築用料講究,居住、防衛、教育、祭祀等功能也非常齊備。二百多年過去,圍屋四周的花園仍然曲徑通幽,別有洞天,令人陶醉。
  • 贛州龍南:客家圍屋之鄉
    客家圍屋是頗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載體,被建築學家譽為民俗建築史上的奇蹟。江西龍南縣以圍屋數量多、規模大、風格全、保存完好等特點,贏得了「客家圍屋之鄉」的聲譽,尤以關西圍、燕翼圍和烏石圍三大圍屋名揚世界。
  • 客家圍屋食盆菜宴.
  • 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贛南客家圍屋,被譽為民俗建築史上的奇蹟
    作為一個福建人,對於客家人所居住的房屋的印象只停留在了土樓,直到來到江西贛州,來到贛州的龍南,見到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客家圍屋--關西新圍,才真正的感受到客家圍屋的魅力所在。在這裡可以了解贛南客家文化,了解圍屋的歷史來源與人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