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車縣:特色林果成致富「金果」

2021-02-10 言江

「賣了2000多元,周末收入會更高。」6月9日下午,莎車縣米夏鎮託尕其村村民吐爾洪 • 努爾麥麥提打開手機查看一天賣櫻桃的收入。

4畝櫻桃是吐爾洪的「搖錢樹」,靠著賣櫻桃,他一年收入6萬多元。這是莎車縣發展特色林果業帶動增收的縮影。

莎車縣林果種植面積達136萬畝,近年來,該縣以巴旦木為支柱產業,探索種植櫻桃等新品種,並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特色林果業成為農民脫貧增收的重要來源。

引進新品種

櫻桃賣出好價錢

「要不要我給記者說下你以前的『糗事』?」米夏鎮夏瑪勒巴格村黨支部書記玉素普卡德爾 • 吐爾遜對村民阿布都拉 • 賽依麥提說。

「過去的事不提了,來,吃櫻桃。」阿布都拉抓了一把櫻桃塞到記者手中,試圖堵住記者的追問。

此前,莎車縣大面積種植巴旦木、核桃等,但在南疆,這些果樹比較常見,市場競爭力不強,帶動村民增收不明顯。

2002年,莎車縣委和縣政府考察市場時發現,櫻桃產業在內地效益很好,而疆內櫻桃種植剛起步,市場潛力大,於是果斷引進櫻桃新品種。

第一批試種地選在了有林果種植經驗的夏瑪勒巴格村,村委會向村民免費發放櫻桃樹苗,並派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種植。

阿布都拉種了5畝櫻桃,澆水、施肥、打藥,一年、兩年、三年、五年,櫻桃樹越長越大,可就是不見掛果,急得他圍著櫻桃樹轉圈圈。

阿布都拉狠下心拿起坎土曼,挖掉兩棵櫻桃樹,玉素普卡德爾聞訊後跑來,按住他的手:「縣上的技術員早說了,櫻桃掛果得七八年,掛果後收成肯定會好起來,你不要著急,再等等吧。」

阿布都拉扔掉坎土曼,嘆息一聲,搖頭離去。

第七年,櫻桃樹上零星地結了一些小紅果,阿布都拉摘下一顆放到嘴裡,甜酸爽口,他看到了希望。

2011年以後,櫻桃樹掛果逐年增多,阿布都拉把成熟的櫻桃摘下來拿到國道邊賣,1公斤竟然賣到了100元!阿布都拉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哪是水果啊,簡直是金果。」依靠5畝進入盛果期的櫻桃,他年收入近10萬元。

效益可觀,莎車縣逐年擴大櫻桃種植面積,目前已有4萬多畝,其中3000畝進入盛果期,畝均收益3萬多元,最高可達5萬元。

「現在不砍樹了吧?」玉素普卡德爾衝阿布都拉眨眼睛。「不砍了,今年我還擴大種植了4畝櫻桃。」阿布都拉笑著說。

延伸產業鏈

大力發展鄉村遊

趁櫻桃受市場熱捧,莎車縣大力發展櫻桃產業,成立櫻桃專業合作社,註冊「米夏紅」大櫻桃商標,舉辦櫻桃花節、櫻桃採摘節、美食節等,既吸睛又吸金。

2018年開始,莎車縣加大投入,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實現櫻桃由單一採摘向旅遊觀光轉型。

如今,米夏鎮櫻桃園內有特色採摘區、遊樂區、農家樂、民宿區、夜市、餐飲區等,遊客絡繹不絕,成了當地網紅景點。去年,櫻桃園累計吸引遊客超過20萬人次。

68歲的吐爾遜 • 依則木在櫻桃園中開了家商店,平時賣些飲料、零食等,每年旅遊旺季營業兩三個月,也有幾千元收入,「農活幹不動了,在這裡開商店也能補貼家用。」

遊客增多,櫻桃園內民宿、農家樂、餐飲攤位生意火爆,帶動400餘人實現就近就業,其中貧困戶250人。

夏日午後,櫻桃園中遊客漸多,貧困戶努爾艾力 • 艾爾肯駕駛觀光馬車,慢悠悠載著遊客享受休閒時光。

去年4月,努爾艾力投入1.5萬元買了輛觀光馬車,營業3個月,收入2.5萬元。今年,隨著櫻桃開花結果,來櫻桃園的遊客越來越多,他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今年脫貧沒問題。」他說。

莎車縣副縣長開色爾 • 艾來木夏說,縣裡依託136萬畝特色林果,打好「旅遊+」特色牌,讓特色林果業產生更大「溢出效應」,更好地推動產業發展,帶動脫貧增收。

提質增效

巴旦木煥發生機

「1畝櫻桃、3畝巴旦木、4畝核桃,今年林果預計能收入近萬元。」艾力西湖鎮其蘭格爾村村民阿布拉提 • 玉素普掰著指頭計算今年的收成。

幾年前,阿布拉提種了3畝巴旦木,由於不懂管理,巴旦木長得不好,1畝地算下來只有幾百元收益。「好多次想把樹砍掉。」他說。

目前莎車縣巴旦木種植面積達92萬畝,是該縣特色林果業中的「龍頭」。但以前農民缺少果樹施肥、疏花疏果、四季修剪、傳花授粉等技術,且管理粗放,導致巴旦木產量低,果品質量、品級不高。

2018年,自治區大力施行「推進南疆特色林果業提質增效,助力脫貧攻堅行動」,莎車縣積極響應,大力實施特色林果業提質增效工程,推動林果業發展方式由數量型、粗放型向質量效益型、科技創新型轉變。

莎車縣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張強說,該縣通過技術培訓,讓巴旦木種植戶掌握了秋施肥、春追肥、果樹整形修剪等種植技術,並組建了3862人的林果技術服務隊,採取1名技術服務隊隊員結對幫帶3—5名村民,幫助村民加強水肥、花期管理,組織村民施肥打藥、放蜂授粉,提高坐果掛果率。

依靠科學種植和管理,莎車縣林果業增收明顯,去年,該縣巴旦木增產2.6萬噸。「現在巴旦木每畝純收入增加了1000多元。」阿布拉提說。

相關焦點

  • 西華縣:特色林果成村民脫貧致富的「致富果」
    靠著退伍軍人吃苦耐勞的本色,以及科學種植、科學養殖,王騰飛富了,但他致富不忘退伍軍人本色,帶領村民一起致富。除草、施肥、收割艾草……每天都有40多位當地村民在鴻騰櫻桃李採摘園務工,一天也能掙80多元的工資。「俺在這裡一月能掙2000塊錢,主要負責果園管理,一年四季有活幹,打工顧家兩不誤。」
  • 【懷化市】芷江:金果致富新莊村
    2017年,新莊村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為契機,重點發展高山刺葡萄產業,積極探索「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將貧困戶利益緊緊聯結在產業鏈上,鋪築起村民穩定增收、快速致富的高速路。  新莊村黨支部書記曾凡雙介紹,村裡在2017年成立了綠佳特色水果專業合作社。作為合作社負責人的田年發,與黨支部成員組成葡萄管理技術服務隊,經常到村民葡萄園指導管理生產,幫助貧困戶聯繫葡萄銷售。
  • 農發行和田地區分行助推特色林果產業
    原標題:農發行和田地區分行助推特色林果產業   正是農忙時節,新疆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的和田地區核桃、紅棗等特色林果喜獲豐收,田間地頭一派豐收繁忙的景象。
  • 莎車縣:探索特色產業 村民喜收「黃金豆」
    天山網訊(通訊員周弋煊 郭娜娜報導)近年來,喀什地區莎車縣各鄉鎮因地制宜,精準發力,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鼓勵引導發展「一村一品」,實現特色種植戶增收致富奔小康。英吾斯塘鄉百合提村以此為依託,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特色產業發展新模式,大力發展豌豆種植產業,帶領更多的貧困戶增收、致富脫貧、踏上小康之路。對於如何發展豌豆種植,能否讓豌豆種植成為百合提村的致富路,工作隊與村「兩委」想辦法、找出路,聯繫技術人員總結以往種植經驗,提前整地施肥,選擇優良品種,計劃連片試種200畝豌豆。
  • 竹山:特色林果讓青山變金山
    獼猴桃豐收 程平攝        山上有核桃、油茶,山下有獼猴桃、桃子……在湖北竹山,特色林果遍地開花。近年來,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按照生態優先、產業至上、民本取向、增綠富民的思路,根據有基礎、有規模、有市場、有效益的定位,以林農增收、林業增效為目標,全方位推進「綠滿竹山」,實現綠色全覆蓋與精準脫貧有效對接,探索了一條以林果產業助推精準脫貧的新路徑。
  • 「扶貧印記」河北平泉茅蘭溝村|特色林果富農家
    茅蘭溝村位於承德平泉市西部深山區,近年來,該村著力發展特色林果產業,並延伸產業鏈條,趟出了一條春賞花、夏乘涼、秋採摘、冬蘋果的生態致富路。河北日報記者田明趙傑攝影報導茅蘭溝作為傳統果樹種植村,因為果品單一,品質差的原因,沒有銷售渠道。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金果致富新莊村
    2017年,新莊村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為契機,重點發展高山刺葡萄產業,積極探索「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將貧困戶利益緊緊聯結在產業鏈上,鋪築起村民穩定增收、快速致富的高速路。新莊村黨支部書記曾凡雙介紹,村裡在2017年成立了綠佳特色水果專業合作社。
  • 廣西百色:產業扶貧種銷聯動 老區芒果成致富「金果」
    今年7月芒果季,百色市右江區產業扶貧基地與企業種銷聯動,線上線下全方位拓寬芒果的銷售渠道,果園裡辦推介會,邀來經銷商與果農面對面溝通;當月又在芒果種植基地搞了數場扶貧助農直播,不僅能讓果農羅瑞英的心願得以實現,更助力老區芒果成為致富「金果」。百色市右江區產業扶貧基地的芒果種植基地位於廣西百色市右江區永樂鎮坡馬村。
  • 全村統一生產小花生,新技術品種成致富金果,靠花生走上致富路
    昔日的貧困村,依靠花生產業走上了致富路。嘗到甜頭的農民,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鄉裡及時樹立典型做示範,因勢利導,使花生產業在全鄉迅速發展壯大。新型耕種方式種花生為了提高花生產值,該鄉成功引進山東白沙1016新品種。
  • 莎車分指對莎車縣山區三鄉開展調研
    5月3日,上海援疆莎車分指領導對位於莎車縣山區的喀群鄉、霍什拉甫鄉、達木斯鄉3個鄉開展走訪調研脫貧攻堅相關工作,了解山區文化旅遊開發落實等情況。在山區三鄉調研時,莎車分指指揮長陳劍同志指出,相關鄉鎮要以打贏脫貧攻堅為基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邁出更大步子,做好特色農業與鄉村文化旅遊的結合文章。各鄉鎮要做好發揮項目帶動和輻射作用,進一步總結提煉好的經驗做法,推進多產業融合發展,把莎車縣山區建設成一道特色鮮明的靚麗鄉村文化旅遊風景線,不僅為全縣脫貧攻堅貢獻力量和經驗,更能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進一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林果產業成為肅州農民增收的「綠色銀行」
    近年來,肅州區大力發展特色林果產業,逐步形成了「南杏北桃」的產業格局,林果產業成為農民可持續提現的「綠色銀行」。 新引進的矮砧密植蘋果新品種具有易成花、產量高、果型好、效益高的優點,可實現「一年栽樹、兩年結果、三年初產、四年豐產、五年高產」。豐產期畝均產量8000到1萬斤,畝均產值可達3萬元以上。
  • 廣西百色:產業扶貧種銷聯動 老區芒果成致富「金果」
    今年7月芒果季,百色市右江區產業扶貧基地與企業種銷聯動,線上線下全方位拓寬芒果的銷售渠道,果園裡辦推介會,邀來經銷商與果農面對面溝通;當月又在芒果種植基地搞了數場扶貧助農直播,不僅能讓果農羅瑞英的心願得以實現,更助力老區芒果成為致富「金果」。百色市右江區產業扶貧基地的芒果種植基地位於廣西百色市右江區永樂鎮坡馬村。
  • 第三屆中國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博覽會首次設分會場
    中新網廣州12月21日電 (記者 程景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廣東省人民政府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21日在廣州市新疆大廈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第三屆中國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博覽會將於12月25日-27日在廣州市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C區16.2號館舉辦。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金果致富新莊村
    2017年,新莊村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為契機,重點發展高山刺葡萄產業,積極探索「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將貧困戶利益緊緊聯結在產業鏈上,鋪築起村民穩定增收、快速致富的高速路。新莊村黨支部書記曾凡雙介紹,村裡在2017年成立了綠佳特色水果專業合作社。
  • 第三屆中國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博覽會25日舉辦
    原標題:第三屆中國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博覽會25日舉辦   12月21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廣東省人民政府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廣州市新疆大廈舉辦了第三屆中國新疆特色林果
  • 捧出「大果盤」 送出好果品 阿克蘇特色林果已銷售一百一十三萬多噸
    與此同時,地區有關部門及各果品加工企業、合作社通過展會及線上線下等方式,加快果品銷售力度,切實讓特色林果成為農民的「致富果」。在阿克蘇市依幹其鄉巴格其村,前來收購蘋果的車輛停在地頭,來自外地的收購商阿布都拉·賽買提正是看中阿克蘇蘋果的品質,專門來收購500噸。「蘋果有銷路,我們增收就有希望。」
  • 新疆莎車縣:深山小香菇撐起「致富傘」
    近年來,新疆莎車縣不斷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鼓勵農民種植特色蔬菜,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有效帶動農民就業增收。 在莎車縣喀群鄉尤庫日恰木薩勒村香菇示範種植溫室大棚裡,一個個菌包排放整齊,員工們正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忙著培育、採摘新鮮花菇。
  • 新疆莎車縣:深山小香菇 撐起「致富傘」
    新疆莎車縣喀群鄉尤庫日恰木薩勒村香菇示範種植溫室大棚裡,菌包擺放整齊,員工們正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忙著培育、採摘新鮮花菇。     近年來,莎車縣不斷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鼓勵農民種植特色蔬菜,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有效帶動農民就業增收,2018年,經過多方協調,重點發展香菇種植產業。
  • 喀什地區多措並舉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持續提高農產品競爭力
    新疆新聞在線網12月14日消息(新疆臺記者李維、嶽普湖臺記者艾合麥提江):喀什地區不斷調優農業產業結構,延伸農業產業鏈,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培育壯大特色產業。眼下,嶽普湖縣12萬畝紅棗進入採收尾聲。這兩天,在嶽普湖縣鐵熱木鎮喀拉託格拉克村,棗農們忙著把初選後的紅棗裝筐,搬到運輸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