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遊戲簡報:史上最低增長率,騰訊網易是什麼操作?

2020-12-12 36氪

2018年1~6月,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1050.0億元,同比增長5.2%,創下了有史以來最低的增長。伽馬數據(CNG)認為,市場增長率的快速下滑與市場新品整體表現乏力有關。

伽馬數據(CNG)近日發布《2018年7月移動遊戲市場簡報(內參版)》,對7月遊戲市場基本狀況,TOP20產品收入流水、產品熱度、新遊收入、產品買量、企業新品發布計劃等數據進行監測與分析。

報告指出,雖然7月迎來了近幾個月來新遊表現最好的一個月份,前十齣現洗牌,多款新品進入收入榜前十,但頭部與腰部產品固化格局依然嚴重。為應對這種變化,遊戲企業在推出新品過程中,注重IP的使用,主要遊戲企業新品計劃中IP產品佔七成,類型則呈現多樣化,其中,RPG類型佔比約一半。

以下為《2018年7月移動遊戲市場簡報(內參版)》摘要,該報告僅為內部參考,還包括更全面的產品排名,流水推算等數據。

TOP10小幅洗牌《風之大陸》靠買量入榜

與過去幾個月相比,7月收入榜中新遊爆發明顯。其中,前20名中共有4款新遊入榜,並有2款進入前10,「端改手」新遊《自由幻想》衝到收入榜第三名,《風之大陸》藉助買量排名第五名。

類型方面,MMORPG類遊戲收入榜表現突出,在前20名中達9款,入榜的新遊也均為此類。這主要是由於暑期青少年用戶時間更為充裕,MMORPG類遊戲大多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精力,更為符合處於暑期遊戲用戶的娛樂需求,也使得這一類型遊戲收入增長的可能性得到了提高。除了MMORPG類新遊,《新劍俠情緣》《楚留香》等同類遊戲收入排名也得到了提升。

與此同時,《王者榮耀》《夢幻西遊》《QQ飛車》等老遊戲收入排名依然穩居前列,在流水方面的表現也與其他遊戲形成了明顯的梯度。

註:TOP10移動遊戲為CNG收入測算榜中排名前十產品。CNG收入測算榜是伽馬數據(CNG)通過調研、查閱財報、監測榜單、構建模型等方法測算而得的統計周期內產品收入排行,產品收入為iOS、Android及越獄等渠道分成前的總收入,不包含海外市場收入,數據僅供參考,下同。

「高熱度低收入」現象依然存在,社交媒體多月無爆款新遊

7月份,《王者榮耀》熱度依然佔據榜單第一,《陰陽師》熱度上升至第二,長線運營策略效果明顯。《第五人格》《荒野行動》等遊戲仍然存在「高熱度低收入」的現象,熱度雖然較高但收入偏低。與此同時,熱度榜前三中,已經連續三個月沒有出現過新遊,前五也僅出現過《雲裳羽衣》一款新遊,社交媒體關注度主要聚集在老遊戲中。

註:綜合熱度值為伽馬數據(CNG)根據產品IP在百度指數、微指數等平臺監控的量化數據作為指標,建立模型計算而得。

新遊容納依然較低,入榜作品騰訊代理一半

6月、7月份進入iOS日暢銷榜前500的新遊總計達到了137款。從新遊流水前10名觀察,遊戲類型分布較為集中,主要為RPG類遊戲,共有6款且排名靠前,其中MMORPG類佔5款。從企業角度觀察,研發商發布較為均衡,沒有出現明顯的集中表現,但發行商以騰訊代理發行較多。

註:上述為6月、7月上線的部分移動遊戲,並依據產品上線後三十日國內全平臺流水狀況進行排名,上線不足三十日的產品根據其目前流水狀況推算首月流水。數據來源於CNG收入測算榜,僅供參考。

百度、今日頭條等多平臺受遊戲發行商青睞

從廣告投放力度上觀察,紫龍遊戲發行的《風之大陸》和《夢幻模擬戰》近期累計投放的廣告數量較大,其中《風之大陸》更是憑藉較高的投放力度,位居移動遊戲收入榜月度第五。從投放平臺觀察,百度、今日頭條、阿里匯川(UC)受遊戲發行商青睞。

缺少新增用戶致市場腰部產品固化

與TOP10產品類似,2018年移動遊戲市場腰部產品格局也呈現固化的特徵。相較於2017年,進入iOS日暢銷榜TOP200的遊戲數量同比減少較多,整體也呈現出下降趨勢。這主要是因為,第一,遊戲產品越發精品化,頭部產品長期霸榜,新品競爭強度增高;第二,遊戲用戶紅利逐漸消失,進入「存量」時代,新遊獲取用戶需從「存量」用戶中挖掘,提高了用戶獲取難度。市場格局的固化,也是導致移動遊戲市場增長率下降的原因。

新品計劃:RPG佔比過半 IP佔比近七成

對市場上主要上市及準上市遊戲企業的新品計劃進行整理發現,MMORPG/ARPG類將成為預上線遊戲產品的主色調,同時解謎益智類與SLG類同樣受到遊戲企業的重視,預上線產品數量佔據了較高比例。同時基於IP帶來的優勢,IP產品仍為遊戲企業的重要選擇,七成計劃中的新品擁有IP。

註:新品計劃數據參考自伽馬數據(CNG)近期發布的《2018準上市遊戲企業競爭力報告》《2018上市遊戲企業競爭力報告》,

騰訊靠代理拿精品 網易近八成自研

新品計劃是移動市場發展的風向,同樣也是企業應對市場環境變化的重要手段。在市場增長放緩的情況下,騰訊網易的新品策略也呈現出不同的特徵。其中,騰訊新品計劃接近七成為代理,以藉此獲取市場的精品;網易新品計劃中代理比例則為27.0%,超過七成產品為自研。在IP分布上,騰訊對IP具備較強的偏好,七成產品擁有IP。

在類別上,騰訊產品以RPG為主,網易則更加多樣化,除了其擅長的RPG,競技類也是網易突破的重點,顯示出網易注重細分領域的挖掘。

相關焦點

  • 網路遊戲行業回暖 騰訊遊戲小幅「開閘」巨頭較量再起
    國泰君安證券(香港)在6月26日發布對騰訊控股的研報中稱,新遊戲的供應將成為2020年下半年手機遊戲市場的增長引擎。事實上,在遊戲業務猛增助推下,騰訊股價近期漲勢明顯,已從3月中旬約330港元的低點上漲至500港元附近,區間漲幅接近50%。截止29日收盤,騰訊報486港元/股,總市值約4.64萬億港元。
  • 遊戲史上最燒錢的遊戲,一款遊戲投進去幾千萬,到底是什麼概念?
    既然世界上沒有免費的遊戲,那麼到底哪些遊戲最燒錢呢?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遊戲史上最燒錢的遊戲吧!大家一起來看看!遊戲史上最燒錢的遊戲,一款遊戲投進去幾千萬,到底是什麼概念?TOP.5:徵途徵途是上海巨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款自主研發的網路遊戲,這款2D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類網遊。
  • 7月首批國產網路遊戲版號下發 騰訊、網易等過審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遊戲最新資訊 > 正文 7月首批國產網路遊戲版號下發 騰訊、網易等過審
  • 跟騰訊槓上了:網易2億收購英國遊戲公司股權,「遊戲之王」戰火燒到...
    細節方面,網易這次是參與了英國遊戲公司Bossa Studios的B輪融資,且已經對外確認正式成為了Bossa Studios的股東。據報導,網易在完成投資後,將致力於幫助Bossa Studios擴大其在中國遊戲市場的知名度,並幫助其進一步發展。Bossa Studios什麼來頭?
  • 史上最強遊戲春節檔?騰訊網易任天堂:是 中小遊戲公司:不是
    年後得知假期延長,小牟久違地打開了TAPTAP,尋找起了費時又「氪金」的重度養成類遊戲打發時間,他甚至玩起了曾多次嘲笑女友玩的網易旗下的《陰陽師》,為了培養一個心儀的SSR(稀有卡)「氪金」近1000塊,他將此形容為「為愛充值」。
  • 2020年第三批進口遊戲版號:騰訊網易均在在列
    2020年第三批進口遊戲版號發布,過審的遊戲共42款,包括34款移動遊戲,5款端遊,5款主機遊戲,部分產品同時獲得移動與端遊版號。值得一提的是,《星際戰甲》國服曾於今年11月5日拿到版號,並由深圳市創夢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出版運營。
  • 互動內容是什麼?騰訊網易中文在線都在做
    截至發稿,除了騰訊,國內還有網易、創夢天地、中文在線、巨人網絡等國內上市公司,以及4399、天津芸芸、阿基米遊、檸檬草互娛等公司入局了互動內容平臺。內容方面,除了個人作者,漫畫工作室、遊戲公司等也把目光投向了互動內容開發。但互動內容,真就那麼好做嗎?關於互動內容創作的幾個誤區什麼是互動內容?
  • 手握「絕密武器」,阿里遊戲如何叫板騰訊網易?
    簡單而言,所謂 「IP裂變計劃」,一方面是指阿里遊戲將會把包括阿里影業、阿里文學等在內的文化娛樂集團內的資源提供給廣大合作方;另一方面,則是把合作方的遊戲IP反哺到影視、文學、動漫等領域,從而實現IP價值的最大化。其實相較於騰訊和網易,阿里大文娛在IP上的儲備並不處於下風。
  • 騰訊遊戲的護城河是什麼?
    在中國遊戲市場,騰訊的地位無需多言。頭部玩家中,除了個別廠商,其他多數都與騰訊建立了合作關係。但是在這個看似融洽的市場環境背後,卻暗藏危機。一方面,是像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網際網路巨頭開始發力自研遊戲,他們有足夠的資金,也有龐大的流量池,自研自發的條件已經具備;另一方面是騰訊遊戲的腳步已走出國門,目光不再局限於國內,而海外的市場競爭要遠比國內激烈。
  • 三大關鍵詞解讀網易遊戲的2012
    今年,丁磊一反自己不愛拋頭露面的作風,頻繁活躍於遊戲媒體版面上。比如什麼《倩女幽魂》發布會,跟劉亦菲一起啟動儀式啦;《天下3》航母發布會,跟楊冪揭曉網易「海洋夢」啦,甚至借《武魂》的推出提出「轟炸遊戲行業,引領行業風騷」的新名詞「動作武俠」。
  • 3月遊戲直播排行:騰訊和網易遊戲幾乎霸榜,PC遊戲仍是主流
    近日外媒分析機構公布了今天三月份,中國各大直播平臺的遊戲流量數據,這些平臺包括了鬥魚,虎牙,bilibili,數據整合了3月份全天候24小時的流量數據,而在這些遊戲數據中,騰訊系和網易系的遊戲幾乎霸榜,國產遊戲寥寥無幾,其他的多為外服遊戲。
  • 字節跳動攻入騰訊腹地,拿什麼挑戰日賺20億的騰訊遊戲帝國?
    不能否認的是,遊戲的確陰差陽錯享受到了疫情帶來的流量,如果放在平時,遊戲的變現能力究竟有多強?一個鮮明的例子是,遊戲業務為騰訊和網易兩大巨頭貢獻了不少的營收。3月18日,騰訊發布了2019年度全年業績報告,其中全年總營收為3772.89億元,淨利潤為933.1億元,平均日賺2.56億元,而遊戲業務創下的營收為1147億元,佔總營收的30.4%。
  • 12月新一批國產遊戲版號下發,騰訊網易等在列
    站長之家(ChinaZ.com) 12月10日 消息:今天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官網更新國產遊戲版號名單,這些遊戲在12月9日通過審批,其中包含網易旗下的《有殺氣童話2》、騰訊旗下的《我叫MT自走棋》等多個大廠遊戲獲得版號。
  • 遊戲微信公眾號TOP10:網易騰訊三七開 LOL佔6席
    遊戲微信公眾號TOP10:網易騰訊三七開 LOL佔6席   速途網2月26日綜合(報導 解佳昕)你可能還不知道,遊戲媒體的閱讀遠不如一款遊戲的微信公眾號流量。
  • 騰訊遊戲逆轉口碑的計劃?網易:怕了怕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騰訊遊戲似乎一直給人靠氪金,和靠小學生群體撐起的公司,在核心技術上根本拿不出手,甚至在一些人眼裡覺得網易才是國內遊戲頂尖實力的代表。實則不然,騰訊在近幾年也漸漸意識到自身的缺點,並開始轉型。
  • 藍洞起訴網易真是表面上這麼簡單?背後其實是騰訊與網易的大戰!
    2018年的4月,註定是網易徹夜難眠的開始。先是網易旗下的網易雲音樂涉及侵權事件造成周杰倫歌迷的極度不滿,隨後騰訊音樂宣布暫停與網易雲音樂的合作。藍洞起訴網易,僅僅只是騰訊與網易兩家中國遊戲行業巨頭正面碰撞的揭幕戰。這或許也意味著,又一場「3Q大戰」,將再度打響。只是如今的騰訊早已不同往日,而對手也不是當時那個可以說與騰訊「勢均力敵」的360了。
  • 網易:郵箱+遊戲+電商,跨界龍頭未來何去何從_新財富網
    2018年我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144億元,同比增長僅5.3%。;遊戲用戶達6.26億,同比增長7.3%。2014年起我國遊戲市場規模增長率均維持在個位數。從細分市場格局來看,手遊在過去十年中強勢崛起。
  • 網易股價重回300,曇花一現還是漸入佳境?|海豚談估值
    而且,讓小企業致命的資本困境和技術短板,對頭號玩家網易來說,並不需要擔心。數據來源:騰訊及網易財報其次,網易加碼遊戲出海,目前有10%的遊戲收入來自海外市場。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11月中國發行商出海收入排行榜,網易再獲11月中國遊戲發行商「出海」冠軍。
  • 騰訊為了對抗網易的吃雞遊戲,卻因優化太差了,最終走向了涼涼
    現如今一提到吃雞手遊,想必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聯想到騰訊的《和平精英》吧,這款手遊幾乎統一了整個吃雞遊戲的市場,但你知道嗎?早些年真正統一吃雞遊戲的手遊並不是騰訊的這款遊戲,而是屬於網易的《荒野行動》和《終結者2》的天下,靠著這兩款遊戲,網易迅速取得了先發優勢。
  • 港股遊戲「龍虎鬥」網易二次上市需要新故事
    遊戲是網易的支柱業務,網易也是遊戲市場的重要力量。今年3月,App Annie依據過去一年應用商店收入估算發布的全球發行商52強榜單中,網易排名第二。暴雪、supercell、索尼等國外遊戲公司都位列它之後。但排在它前面的是騰訊。回歸港股也意味著,網易即將在香港資本市場直面比其遊戲業務規模大許多的騰訊控股(0700.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