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6月,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1050.0億元,同比增長5.2%,創下了有史以來最低的增長。伽馬數據(CNG)認為,市場增長率的快速下滑與市場新品整體表現乏力有關。
伽馬數據(CNG)近日發布《2018年7月移動遊戲市場簡報(內參版)》,對7月遊戲市場基本狀況,TOP20產品收入流水、產品熱度、新遊收入、產品買量、企業新品發布計劃等數據進行監測與分析。
報告指出,雖然7月迎來了近幾個月來新遊表現最好的一個月份,前十齣現洗牌,多款新品進入收入榜前十,但頭部與腰部產品固化格局依然嚴重。為應對這種變化,遊戲企業在推出新品過程中,注重IP的使用,主要遊戲企業新品計劃中IP產品佔七成,類型則呈現多樣化,其中,RPG類型佔比約一半。
以下為《2018年7月移動遊戲市場簡報(內參版)》摘要,該報告僅為內部參考,還包括更全面的產品排名,流水推算等數據。
TOP10小幅洗牌《風之大陸》靠買量入榜
與過去幾個月相比,7月收入榜中新遊爆發明顯。其中,前20名中共有4款新遊入榜,並有2款進入前10,「端改手」新遊《自由幻想》衝到收入榜第三名,《風之大陸》藉助買量排名第五名。
類型方面,MMORPG類遊戲收入榜表現突出,在前20名中達9款,入榜的新遊也均為此類。這主要是由於暑期青少年用戶時間更為充裕,MMORPG類遊戲大多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精力,更為符合處於暑期遊戲用戶的娛樂需求,也使得這一類型遊戲收入增長的可能性得到了提高。除了MMORPG類新遊,《新劍俠情緣》《楚留香》等同類遊戲收入排名也得到了提升。
與此同時,《王者榮耀》《夢幻西遊》《QQ飛車》等老遊戲收入排名依然穩居前列,在流水方面的表現也與其他遊戲形成了明顯的梯度。
註:TOP10移動遊戲為CNG收入測算榜中排名前十產品。CNG收入測算榜是伽馬數據(CNG)通過調研、查閱財報、監測榜單、構建模型等方法測算而得的統計周期內產品收入排行,產品收入為iOS、Android及越獄等渠道分成前的總收入,不包含海外市場收入,數據僅供參考,下同。
「高熱度低收入」現象依然存在,社交媒體多月無爆款新遊
7月份,《王者榮耀》熱度依然佔據榜單第一,《陰陽師》熱度上升至第二,長線運營策略效果明顯。《第五人格》《荒野行動》等遊戲仍然存在「高熱度低收入」的現象,熱度雖然較高但收入偏低。與此同時,熱度榜前三中,已經連續三個月沒有出現過新遊,前五也僅出現過《雲裳羽衣》一款新遊,社交媒體關注度主要聚集在老遊戲中。
註:綜合熱度值為伽馬數據(CNG)根據產品IP在百度指數、微指數等平臺監控的量化數據作為指標,建立模型計算而得。
新遊容納依然較低,入榜作品騰訊代理一半
6月、7月份進入iOS日暢銷榜前500的新遊總計達到了137款。從新遊流水前10名觀察,遊戲類型分布較為集中,主要為RPG類遊戲,共有6款且排名靠前,其中MMORPG類佔5款。從企業角度觀察,研發商發布較為均衡,沒有出現明顯的集中表現,但發行商以騰訊代理發行較多。
註:上述為6月、7月上線的部分移動遊戲,並依據產品上線後三十日國內全平臺流水狀況進行排名,上線不足三十日的產品根據其目前流水狀況推算首月流水。數據來源於CNG收入測算榜,僅供參考。
百度、今日頭條等多平臺受遊戲發行商青睞
從廣告投放力度上觀察,紫龍遊戲發行的《風之大陸》和《夢幻模擬戰》近期累計投放的廣告數量較大,其中《風之大陸》更是憑藉較高的投放力度,位居移動遊戲收入榜月度第五。從投放平臺觀察,百度、今日頭條、阿里匯川(UC)受遊戲發行商青睞。
缺少新增用戶致市場腰部產品固化
與TOP10產品類似,2018年移動遊戲市場腰部產品格局也呈現固化的特徵。相較於2017年,進入iOS日暢銷榜TOP200的遊戲數量同比減少較多,整體也呈現出下降趨勢。這主要是因為,第一,遊戲產品越發精品化,頭部產品長期霸榜,新品競爭強度增高;第二,遊戲用戶紅利逐漸消失,進入「存量」時代,新遊獲取用戶需從「存量」用戶中挖掘,提高了用戶獲取難度。市場格局的固化,也是導致移動遊戲市場增長率下降的原因。
新品計劃:RPG佔比過半 IP佔比近七成
對市場上主要上市及準上市遊戲企業的新品計劃進行整理發現,MMORPG/ARPG類將成為預上線遊戲產品的主色調,同時解謎益智類與SLG類同樣受到遊戲企業的重視,預上線產品數量佔據了較高比例。同時基於IP帶來的優勢,IP產品仍為遊戲企業的重要選擇,七成計劃中的新品擁有IP。
註:新品計劃數據參考自伽馬數據(CNG)近期發布的《2018準上市遊戲企業競爭力報告》《2018上市遊戲企業競爭力報告》,
騰訊靠代理拿精品 網易近八成自研
新品計劃是移動市場發展的風向,同樣也是企業應對市場環境變化的重要手段。在市場增長放緩的情況下,騰訊網易的新品策略也呈現出不同的特徵。其中,騰訊新品計劃接近七成為代理,以藉此獲取市場的精品;網易新品計劃中代理比例則為27.0%,超過七成產品為自研。在IP分布上,騰訊對IP具備較強的偏好,七成產品擁有IP。
在類別上,騰訊產品以RPG為主,網易則更加多樣化,除了其擅長的RPG,競技類也是網易突破的重點,顯示出網易注重細分領域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