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影像展將於6月15日開幕

2021-03-04 深圳藝文惠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通向世界其他地區的海上通道,

它把世界不同的文明連接起來,

促進了中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

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

對整個人類文明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由越眾歷史影像館(以下簡稱「影像館」)主辦的

「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影像展

將於2019年6月15日上午十時在越眾歷史影像館開幕。

展覽免費免票。

展覽名稱:「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影像展

展覽時間:2019年6月15日 — 2019年8月30日

展覽地點:越眾歷史影像館

主辦機構:越眾歷史影像館

策展團隊:黃麗平、梁秀青、劉健庚

展覽設計:一木設計

備     註:本展覽系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支持項目。

此次展覽以「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為題,透過200餘張攝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期的歷史影像,呈現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地的人物群像、生活百態、人文建築、自然風光等。其中,所涉及的國家包括中國、朝鮮、日本、緬甸、菲律賓、泰國、柬埔寨、越南、新加坡、印度、土耳其、敘利亞、希臘、義大利、荷蘭、法國、英國、巴西等。

本展展出的所有作品均選自於影像館近年來收集到的關於海上絲綢之路沿線上的城市、地區、國家的人文地貌等主題的影像匯集。基於對這些影像的系統整理,此次策展及研究團隊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資料,重點梳理了中國與沿線各國的邦交以及主要的文化交流傳播的載體,以期通過影像再現的城市景觀和文明風貌,為觀眾勾勒海上絲綢之路的輪廓,從視覺上讓「海上絲綢之路」變得具體可見。

展覽按照海上絲綢之路的航海線路和地域分為四大單元:「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與東亞文化交流」「東南亞的多元文化體驗」「印度與西亞北非的文明交會」「新航路開闢與中西方交流」。

「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與東亞文化交流」將展出東亞地區的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城市:自澳門開始,橫跨至廣州、廈門、泉州、福州、寧波、揚州、登州等地,最後停在朝鮮半島和日本。該部分包括了中國重要貿易港口的城市影像、19世紀末日本制茶業、制絲業的影像及朝鮮半島的建築景觀等。

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   1811年

廣州城全景   晚清   廣州

 「東南亞的多元文化體驗」則從越南、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地區影像著手,展現東南亞文化、中國文化、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等文明在東南亞地區交織的景觀,呈現東南亞地區多元文化的交融。該部分展現了華僑在菲律賓及新加坡等地區生活的情景,探討中國與東南亞的海上交流。

金邊王宮一隅  20世紀20年代  柬埔寨

三寶顏的銀行  20世紀20年代  菲律賓棉蘭老島

 「印度與西亞北非的文明交會」部分的展出內容包括了印度、斯裡蘭卡、土耳其、敘利亞以及埃及等地區,展示了斯裡蘭卡茶葉、兩河流域文明以及阿拉伯地區的繁榮與興盛。其中,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印度地區影像反映了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基督教文化、殖民文化的交會與融合。

舊法院街  19世紀60年代 印度加爾各答  薩繆爾•伯爾尼(Samuel Bourne)攝

亞當峰與茶園  19世紀80年代  斯裡蘭卡

「新航路開闢與中西方交流」則展現了雅典、羅馬、那不勒斯、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巴西等地區的影像,以歐美國家為基點,探索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此外,該部分著重展現了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西歐及美洲地區影像,並探討新航路開闢後中國與西方的文化交流及影響。

羅馬競技場  19世紀60年代  義大利

巴黎艾菲爾鐵塔  19世紀80年代  法國

此外,主辦方還將在開幕式後舉辦「海上萬象——『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影像展座談會」,與多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本次展覽及其相關的歷史影像領域的話題。

據悉,本次展覽將展至2019年8月30日


本項目由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資助,歡迎各位市民參與、監督並評價,您的意見和建議有助於項目的改進和提升。

相關焦點

  • 展覽 | 「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影像展
    「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影像展展期:2019.06.15-08.30地點:越眾歷史影像館
  • 「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影像展今日起在遵義美術館展出
    5月29日,「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影像展在遵義美術館展出,此次展出,由遵義市文體旅遊局指導,深圳市越眾歷史影像館與遵義市美術館聯合主辦,展出時間為5月29—6月28日。此次展覽從600多張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期的影像作品中,挑選出超過162張精品展出,是越眾歷史影像館近年來收集到的老照片中,關於海上絲綢之路沿線上的城市、地區、國家的人文地貌等主題的影像匯集。
  • 海上絲路 | 20世紀上半葉的菲律賓華人婚禮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通向世界其他地區的海上通道,它把世界不同的文明連接起來,促進了中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對整個人類文明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 海上絲路 | 1880年代,日本人是如何制茶的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通向世界其他地區的海上通道,它把世界不同的文明連接起來,促進了中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對整個人類文明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 南海水下文化遺產大展8月15日將在敦煌莫高窟開幕,展覽內容搶先看!
    敦煌研究院主辦,海南省博物館承辦的「漲海推舟 千帆競渡——南海水下文化遺產大展」將在敦煌莫高窟拉開展出序幕。展覽共分為「礁起礁沒」「帆起南溟」「千年守候」「舸楫齊揚」四個板塊內容,共展出重要出水文物及展品240餘件(套)它綜合性地展現了南海海洋文明,全方位展示了南海水下文化遺產,向公眾呈現海上絲綢之路的悠久歷史。
  • 海上絲路 | 20世紀上半葉的菲律賓華人婚禮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通向世界其他地區的海上通道,它把世界不同的文明連接起來,促進了中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對整個人類文明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 海上絲路 | 19世紀下半葉的土耳其與敘利亞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通向世界其他地區的海上通道,它把世界不同的文明連接起來,促進了中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對整個人類文明史產生了重要影響。近期,MoHI君將與各位分享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地的人物群像、生活百態、人文建築、自然風光等。
  • 「絲路寶藏」特展開幕 「絲路時間」窺探文明交融之美
    「絲路時間」窺探文明交融之美 「絲路寶藏」特展開幕,長沙市民:希望讓孩子看到世界文明的豐富與多彩 長沙市民葛琳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能夠讓女兒看到世界文明的豐富與多彩。 據了解,這192件(套)將陪伴長沙市民走過2020年的夏天。 本報長沙訊 6月13日,長沙博物館大廳熙熙攘攘,觀眾們拾階而上,直奔展廳。 當天,「從地中海到中國:絲路寶藏——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開幕,首日觀展人數達1507人。
  • 海上絲路|1880年代至1930年代的馬來西亞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通向世界其他地區的海上通道,它把世界不同的文明連接起來,促進了中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對整個人類文明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 「絲路啟航——廣西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特展」在南漢二陵博物館...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 張玉榮 通訊員 穗文考)2020年5月15日上午,「絲路啟航——廣西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特展」在南漢二陵博物館開幕。展覽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海絲申遺辦)指導,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聯合主辦。
  • 海上絲路|1880年代的新加坡與1920年代的印尼爪哇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通向世界其他地區的海上通道,它把世界不同的文明連接起來,促進了中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對整個人類文明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 海上絲路之柬埔寨金邊王宮 vs 越南順化皇宮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通向世界其他地區的海上通道,它把世界不同的文明連接起來,促進了中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對整個人類文明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 海上絲路 | 19世紀中期的雅典衛城&西班牙摩爾帝國宮殿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通向世界其他地區的海上通道,它把世界不同的文明連接起來,促進了中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對整個人類文明史產生了重要影響。近期,MoHI君將與各位分享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地的人物群像、生活百態、人文建築、自然風光等。
  • 看展覽聽講座,了解平山鬱夫與絲路文明及犍陀羅藝術,增長見識了
    13日下午,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湖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李蒲星應邀作了題為《平山鬱夫與絲路物語》的講座,7月4日下午,清華大學巴基斯坦文化傳播研究中心犍陀羅項目課題組特聘研究員何平,應邀作了題為《由平山鬱夫先生的收藏解析犍陀羅藝術》的講座。
  • 看展覽聽講座,了解平山鬱夫與絲路文明及犍陀羅藝術,增長見識了
    近期,筆者與許多熱心觀眾一樣,三進長沙博物館,通過看展覽、聽講座,了解平山鬱夫與絲綢之路文明及古老的犍陀羅藝術,大飽了眼福,也增長了知識。6月13日是2020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前一天,「絲路寶藏——從地中海到中國」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藏文物展」在長沙博物館開幕(筆者已寫過文章)。
  • 絲路與世界文明·2017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
    從2003·首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到2017·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的成功舉辦,走過了15年的金秋歲月。北京雙年展作為當代國際文化交流的藝術平臺,通過當代藝術展覽促進世界和諧的理念,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與東西方文化平等對話的主張,獲得了各國藝術家們的認同和擁護,15年來參展國家和地區從45 個增至102個,躍居世界國際藝術雙年展首位。
  • 海上絲路之柬埔寨金邊王宮 vs 越南順化皇宮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通向世界其他地區的海上通道,它把世界不同的文明連接起來,促進了中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對整個人類文明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 【雅昌專稿】絲路與世界文明的中國式表達: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
    開幕式現場2017年9月24日,「2017·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參展國共102個,參展藝術家共567人,參展作品共計601件,其中,外國(含特展)作品411件,中國作品190件。
  • 「絲路敦煌?幸福生存」展覽在滬開幕
    「絲路敦煌?幸福生存」展覽在滬開幕每日甘肅網5月3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記者 高宏梅)4月28日下午,由甘肅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甘肅省博物館、上海中心大廈商務運營有限公司、上海漾泱展示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絲路敦煌?幸福生存」展覽在中國最高建築、世界第二高樓上海中心大廈展覽館開幕。
  • 「漲海推舟 千帆競渡——南海水下文化遺產大展」在莫高窟開幕
    8月15日,由敦煌研究院、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主辦,海南省博物館承辦的「漲海推舟 千帆競渡——南海水下文化遺產大展」在莫高窟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開幕。一場陸地與海洋跨越時空的對話在陸上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塞敦煌拉開序幕,這是南海出水文物首次走進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