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掛號 讓看病不用排長隊

2020-12-21 北京日報客戶端
1984年,中日友好醫院各科室實行醫生掛牌門診,病人預約看病。 呂堅/攝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北京推行二級以上醫院非急診全面預約,全預約比例達到100%,對於疫情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從上世紀50年代起,北京的醫院就開始嘗試現場預約、單位統一預約,後來又推出電腦預約、電話預約、APP預約等多種掛號方式,經過一步步推動,終於實現二級以上醫院非急診全面預約,患者看病不用排長隊了。

1958年,積水潭醫院醫務人員為患者辦理掛號手續。馮文岡/攝

現場預約

頭天掛號次日看病

新中國成立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需求也隨之增加。據本報1953年1月22日2版《介紹北大醫院預約掛號的辦法》記載,1949年,北大醫院門診病人每天只有三四百人,到了1952年,增加到一千二三百人,門診部每天都擠滿了掛號的人。

為了緩解這種狀況,北大醫院實行了門診現場預約掛號的辦法,也就是第一天掛號,第二天看病。病人可以託別人去掛號,第二天再按照掛號時指定的時間去看病。預約掛號每天有一定限額,限額滿了就不能再掛。病人複診也可以預約。病人第一次到北大醫院看病,醫生可以根據病情的需要,將這位病人下次來複診的時間約好,替病人填寫好預約券。病人看完病後,拿著預約券到掛號處,把下次看病的門診號掛好。急病患者可以隨時掛急診號。從外省、外縣遠道來京的病人或者病情較重的病人,掛號處會酌情照顧,臨時增加一些名額。

現場預約掛號的實行,一定程度解決了門診擁擠的問題,但掛號手續比較麻煩,依舊會讓病人排好幾個小時的隊。為方便患者,1953年,市立同仁醫院推出了「流動掛號法」。掛號者不用先領牌子在院子裡排隊,只要到候診室按順序坐好,早上7點半,掛號員會按順序發給每個人一張初診登記單和一張預約條。掛號者在初診登記單上填好病人的姓名、年齡等,到7點45分,把掛號費、初診登記單和預約條交給掛號員,掛號員在兼作收據用的預約條上蓋個圖章還給掛號者,號就算掛上了。病人按預約條上寫明的日期,拿著預約條看病即可。複診病人掛號手續更簡單,他們把複診券和掛號費交給掛號員,就可以等著看病了。這種掛號辦法在當時便利了病人,提高了效率。此前,同仁醫院掛180個號大約用3小時,平均1分鐘掛1個號,實行「流動掛號法」後,掛80個號只用20分鐘,平均1分鐘掛4個號。(1953年11月29日《北京日報》2版,《同仁醫院實行「流動掛號法」》)

單位預約

患者攜通知單就診

上世紀50年代,一些醫院嘗試通過各自公費醫療單位有組織地開展預約掛號服務。

據本報1954年1月21日2版《實行電話預約掛號給病人帶來很大方便》報導,當年,中央衛生部直屬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醫院及市立同仁醫院等11家醫療單位,先後實行了電話預約掛號制度,具體手續是:各個公費醫療單位患病職工看病時,先由本機關保健員或本人用電話預約掛號,然後患者按時到醫院看病。比如,與同仁醫院訂有醫療合同的單位,其患病職工先在本單位填好「電話預約通知單」,統一由專人用電話把各科掛號人數告訴醫院掛號員,之後,職工就可以拿著「電話預約通知單」按時到醫院去看病了。

中央衛生部直屬第四醫院第二門診部也採取了類似辦法,醫院按照各單位的編制和需要,分配給一定的掛號名額及固定的掛號時間,使各單位得到均等的看病機會。

這種預約辦法推出後,大大減少了病人等候的時間。此前,北京電業局職工若要到同仁醫院看病,天不亮就得趕到醫院,等兩三個鐘頭才能掛上號,加上看病、取藥的時間,往往看一次病要花半天甚至一天。使用這種預約辦法後,病人看一次病最快只用15分鐘,一般一小時左右就夠了。市公共衛生局第三門診部患者的看病時間也由之前的五六個小時縮短到四五十分鐘,最快的20分鐘就能看完。

2009年,患者在人民醫院門診大廳內有序預約掛號、交費。戴冰/攝

電腦預約

足不出戶就能網上掛號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北京迎來了電腦與網絡時代,網上預約掛號走進人們的生活。

1993年,同仁醫院在全國率先實行電腦預約掛號。病人可以提前一周通過計算機管理系統,預約自己想看的科室和大夫,預約號註明醫生姓名、職稱、專長、就診日期等。(1993年5月21日《北京日報》6版,《同仁醫院實現計算機掛號》)

當年5月28日,一位看白內障的老人正為當天的號已掛完而嘆氣,忽然看到電腦預約掛號,馬上高興地掛了周五的預約號。他說:「這下就放心了,醫院讓星期五9點半到,不著急了。」另一位來自河北固安的患者,認準了眼科主任醫師張文華,他對掛號員小謝說:「我想掛張大夫的號,中不?」小謝一邊回答「中」,一邊在電腦上敲了一兩分鐘,給他掛了預約1號。(1993年6月4日《北京日報》6版,《電腦預約掛號》)

1999年,電腦掛號系統又進步了,患者在家就能預約掛號。由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和市衛生局聯合發起的本市「網上掛號」服務正式開通,人們只要擁有一張「北京市醫院預約掛號一卡通」,便可以通過當時的「北京衛生信息網」,足不出戶掛上天壇醫院、朝陽醫院、安貞醫院、北京婦產醫院等18家醫院的號。(1999年9月17日《北京日報》5版,《網上掛號一卡通》)後來,開通這項服務的醫院增加到24家。

花30元即可在相關醫院買到這種「一卡通」,每張卡可以掛10個號。它不但可以網上掛號,也可以電話預約;可以為自己掛號,也可以為親戚朋友預約。但是,在運行初期,預約掛號「一卡通」有些不順暢——醫院抱怨病人不認「一卡通」,患者則認為買了「一卡通」卻掛不上自己想要掛的號。原來,很多患者認為買「一卡通」是專為掛專家號用的,而實際上,「一卡通」是預約掛號「一卡通」,而不是預約專家號「一卡通」。作為一種方便的掛號方式,它只能改變過去那種看一次病得耗費幾個鐘頭掛號,去早了排大隊、去晚了掛不上的狀況。(1999年12月3日《北京日報》5版,《一卡通「卡」在哪兒》)

2011年,「114」運營中心設立了預約掛號服務席,有專門的話務員提供預約掛號服務。賈同軍/攝

電話預約

統一平臺提供醫院號源

在手機、固定電話普及的過程中,不少醫院嘗試以電話預約掛號的形式為患者提供便利,但因為預約號少、電話打不通等多種原因始終沒能推廣開來。2009年,這種狀況有了轉機。

那年9月1日起,市衛生局要求全市三級醫院開展預約掛號服務。預約掛號採用實名制,各醫院可以採取手工、電話、計算機網絡等多種途徑,但考慮到患者以老年人、外地人居多,所以電話預約是當時首推的初診預約方式。(2009年8月20日《北京日報》5版,《社區轉診患者預約掛號優先》)

三級醫院預約掛號全面推行首日,市衛生局網站公布了49家三級醫院的預約電話。兩個月後,市衛生局公布的數據顯示:電話預約掛號的比例為23.64%,多數患者還是喜歡到窗口預約。原來,有的醫院電話根本打不通,有的醫院電話雖然能打通,但患者因為沒有該醫院的診療卡,也不能進行下一步的預約。種種不方便造成了電話預約率上不來。(2009年11月4日《北京日報》7版,《通過預約患者看上病佔一成多》)

另外,當時各個醫院推出的預約電話號碼不一,患者想要記住這麼多電話非常困難。因此,衛生部門決定建一個統一的預約掛號平臺,實現全市預約掛號一個號碼、一個網頁。

2011年7月28日,北京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正式開通,患者撥打電話114(外地用戶撥打010-114)或登錄統一預約掛號網站,就可以預約上線醫院的普通號、專科號和專家號號源。預約服務是零收費,電話預約只收取市話費。(2011年7月28日《北京日報》5版,《114預約掛號平臺今啟用》)

截至2019年7月,北京預約掛號統一平臺可以提供北京市147家二級、三級以上公立醫院的預約掛號服務。此後,社會辦三級綜合醫院也接入平臺,患者可通過平臺預約社會辦三級綜合醫院號源。(2019年7月30日《北京日報》5版,《預約掛號統一平臺「上新」了》)

「移動」掛號

二級以上醫院非急診全面預約

近年來,隨著行動支付的發展,預約掛號增加了不少新方式,患者掛號就醫越來越便捷,為醫院實行非急診全面預約奠定了基礎。

2014年2月26日,北京中醫醫院成為本市首家開通微信掛號預約登記的大醫院。「您已經成功預約2014年3月4日的號,取號時間下午3點以前……」2月28日下午,一位患者通過微信成功掛上了號:「以前通過其他渠道預約普通號還得等一個月,這次約到了一周內的號,還是副主任醫師的號呢。」(2014年3月6日《北京日報》9版,《首位「微信掛號」患者成功就醫》)

2014年8月,友誼醫院成為北京第一家使用支付寶掛號的試點醫院。之後,廣安門醫院、西苑醫院和北醫六院也開始用支付寶預約掛號、繳費和查詢,節省了患者的排隊等候時間。(2015年4月25日《北京日報》5版,《4家醫院試點支付寶預約掛號繳費》)

2015年9月,協和醫院開通手機APP預約掛號,患者下載APP,註冊成功後,即可預約未來一周的號。用戶既可以為自己掛號,還能再綁定三名親屬或者摯友,幫親友掛號。(2015年9月17日《北京日報》6版,《協和醫院今起可手機預約掛號》)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本市推行二級以上醫院非急診全面預約。截至今年2月25日,北京市228家二、三級醫院全預約比例已從之前的81%增長到100%。患者預約掛號,按照提示的時間段前去就診,大大減少了看病排隊等候的時間。

來源 北京日報

本版文字:賈曉燕

歷史資料:京報集團圖文資料庫

流程編輯 王夢瑩

相關焦點

  • @河北人 看病掛號不用再排隊,來冀時辦APP預約吧!
    @河北人 看病掛號不用再排隊,來冀時辦APP預約吧!像預約掛號、醫保、社保、貸款、找工作、婚姻預約登記、異地就醫備案……這樣的業務,在「冀時辦」APP上足不出戶就能辦,省去排隊煩惱,預約辦事更高效!下面讓我們以辦理「預約掛號」為例,跟著小編用圖解的方式,一起了解如何使用「冀時辦」APP辦理看病預約掛號吧!
  • 預約掛號,找專家看病不再難
    一直以來,看病難的一個難點就在於掛號不易,掛一個專家號的艱難程度堪比買春運火車票,在專家資源集中的三甲大醫院,這樣的問題尤為突出。早前,衛生部在要求全面推行三級醫院開展預約診療服務的基礎上,再次發文,要求三甲醫院預約掛號須加快推進,到今年年底不少於85%的專家號要開放預約。預約掛號在廣州開展的情況如何呢?
  • 手機預約掛號看病很智能 但是老人不會操作怎麼辦?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為了方便患者,醫院在預約掛號及支付方面也日趨智能化,而這對於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來說,致使看病難上加難。,所以每次看病都是到醫院硬生生地排隊掛號,大不了多等會兒,但名專家號比較難掛,早早就滿了,很多號都是提前網上約的,但自己不會,所以每次看病折騰時間就比較長,也不想總是為這些事麻煩孩子。
  • 「我想看病,哪裡能預約?」「網上預約掛號」難倒老年人
    對不會網絡預約的老年人來說,想在醫院的自助預約機上約到,基本不可能。114電話預約掛號20元服務費不保證能約到同樣遭遇看病掛號難的還有王老伯。王老伯致電本報,講述了一件令他糟心的事。一直想去第九人民醫院口腔科補牙的王老伯,想掛號掛不到,反覆撥打九院總機後被轉接到口腔綜合科,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建議王老伯撥打114預約。
  • 醫院看病流程五步走,第四步:預約掛號到醫院後看病先取號再報到
    2016年春節還沒有過完,幫幫的媽媽因為持續了一段時間的尿血症狀,到北京的醫院看病被確診,腎上長了一個大大的惡性腫瘤。各項檢查診斷之後,確定治療方案:做手術切除掉長了瘤的左腎,然後慢慢的恢復調養,連續複查。術後第一年,每三個月去醫院做一次複查。
  • 全面預約掛號,網上也「堵」怎麼辦?
    ▲新華社發 朱慧卿 作  據新華社北京9月12日電(記者胡浩、肖思思、帥才、董小紅)全面預約掛號,現場不用等待;取消門診輸液,避免抗生素濫用……隨著醫改進入深水區,各地不斷落地的醫改措施在逐漸改變百姓以往的看病模式。
  • 看病掛號也能網上支付了 預約後未就診還可退費
    原標題:看病掛號也能網上支付了 預約後未就診還可退費   很多市民如今都習慣網上支付購物,是否想到,有一天看病住院也能網上支付。4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啟動「未來醫院」概念,凡到該院就診的患者,均可使用支付寶錢包,實現在線預約掛號、付費、查詢檢驗結果等功能。這也是我省乃至西北地區首家開通該服務的醫院。
  • 以後不預約就無法看病? 市衛計委:傳統掛號方式仍會保留
    市民在兒童醫院排隊掛號    東方網7月5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去上海的大醫院看病,讓患者很難忍受的問題之一就是掛號排隊長。從本月起,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的門診號源提供全預約服務,這樣的全面預約服務還將在上海醫院逐步推開。  針對市民擔心的「以後是不是不預約就無法看病」,市衛生計生委昨天明確表示,預約掛號是方便患者就醫、改善就診秩序的一種就診模式,可以減少患者等待時間,目前本市正有序穩妥推進預約掛號;但是不預約不代表看不了病,反而是更多的專家、普通醫生可被納入到預約掛號系統。
  • 掛號繳費排長隊消失了,武漢各大醫院流程全「自助」候診更有序
    從前掛號繳費窗口排長隊的現象已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市民在自助機前有序掛號。近日,長江日報記者走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武漢兒童醫院等多家大醫院,發現門診大廳已成為城市文明的窗口。在武漢同濟醫院導診臺,志願者為患者提供諮詢服務。
  • 去大醫院看病不一定現場掛號 教你線上預約專家號
    原標題:去大醫院看病不一定現場掛號 教你線上預約專家號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梁乾勝 實習生 黃婉茜   掛號難,專家更是一號難求,怎麼辦?預約掛號應運而生,這項便民就醫服務可以縮短看病流程,節約患者時間。這幾年,南寧很多醫院紛紛推出了電話、網絡預約掛號服務(簡稱線上預約),為患者就診提供了方便。
  • 龍山人去人民醫院、中醫院看病,可以在網上預約掛號,無需排隊……
    去醫院看病,比較麻煩的就是排隊掛號,人多時往往要排很久的隊,好不容易候輪到你了,但是醫院又下班了……冬天的時候更難,不僅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還要防寒防凍,特別是一個人去看醫生的,就一個字:慘! 不過看病有更便捷的辦法你知道嗎?
  • 一個是預約一個是當天掛號 兩個"1號"誰先看病?
    一個是預約一個是當天掛號 兩個"1號"誰先看病? 2008年04月17日 09:41 來源:北京日報 1號,怎麼在看病時卻又遇到一個「1號」?!  上周三,為了不耽誤工作,陳女士特意清晨5時多去排隊預約了第二天某專家的「1號」。但看病當天,她卻被排在了後面。當時,她理直氣壯地提醒大夫:「我是1號。」可大夫指著坐在面前的女患者說:「她也是1號。」陳女士大惑不解地問:「怎麼會有兩個1號呢?」大夫見慣不怪地說:「一個是預約的,一個是當天掛的。」
  • 怎麼網上預約掛號 電話預約掛號方法
    如何在網上預約掛號呢?如果直接到醫院就診就必須排長隊進行掛號......相信大家已厭倦這漫長的等待。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一下通過上網實現快速預約掛號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大家。電話預約掛號方法:最簡便、直接預約掛號的方法就是利用「12580」服務熱線。
  • 預約掛號升級到微信 傳統看病模式會被顛覆嗎?
    原標題:預約掛號從網頁版、手機端升級到微信,求醫問藥有了「雲上醫院」大數據傳統看病模式會被顛覆嗎  預約掛號一站付費,並不稀奇  近年來,利用移動終端,實現預約掛號、分時診療,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本市病人就診習慣。記者了解到,在與騰訊合作「微醫集團」前,掛號網已通過一站式服務模式,積累了豐富經驗。僅去年一年,掛號網就服務全國1.6億人次,平均為每名用戶節省1小時以上的排隊時間。
  • 江蘇省人民醫院實行預約掛號 發簡訊命中率最高-預約掛號 專家號...
    東方網3月2日消息:所有號源全部開放,六路通道同時預約,不用現場排隊就能掛到號,看就診號就能估摸時間不用在醫院傻等——昨天是江蘇省人民醫院實行預約看病重大調整的第一天。這也是南京地區第一家開放所有專家預約號源的三甲醫院。截至傍晚5點預約掛號的患者達到了500多人,是平時的兩三倍。
  • 天津市二三級醫院2011年可預約掛號
    記者從天津市衛生局獲悉,今年,天津市所有二、三級醫院必須開通預約掛號服務,通過網上預約、電話預約、現場預約、「醫指通」預約等多種形式讓市民可以預約大醫院專家號,實現按預約時段就醫,而不用再起大早、排長隊了。這是天津市為切實緩解看病難,改善患者就醫感受而推出的又一有力舉措。
  • 預約掛號、中央配送…濰坊市人民醫院推多項服務舉措
    濰坊齊魯網5月8日訊  掛號排長隊,候診時間長,住院陪護事情雜……到大醫院看病,患者經常遇到這些讓人頭疼的問題。近日,記者從濰坊市人民醫院了解到,為方便患者就醫,該院推出了預約掛號、精準醫療、專業護理、中央配送等服務新舉措,讓患者告別看病難題。
  • @家長,寶寶到兒童醫院看病,收好這份「非急診全預約」掛號攻略
    「看病難」成為近年來人們普遍反映的問題。在醫院就醫掛號時間長,等待時間長,繳費時間長,但真正到診室找醫生看病的時間短,患者、醫生都不滿意,獲得感和幸福感低。「一個患兒看病,至少兩個家長排隊,而且都集中在早上,大廳等待的患兒太多,十分擁擠。」
  • 安徽省中醫院門診可預約掛號
    記者昨天獲悉,省中醫院已正式推出門診預約掛號服務,患者就診將更加方便。另外,省中醫學院附屬針灸醫院將在夜間和節假日正常開設門診。而深受慢性病患者歡迎的「冬病夏治」也將於本月21日正式開始。
  • 帶寶寶看病就醫掛號攻略!
    (3)輕便推車我們在門診上經常看到家長抱著孩子衝來衝去,趕時間掛號、趕時間繳費、趕時間化驗,急起來找不著電梯,就蹭蹭蹭跑樓梯,一天下來,家長也累趴下了。所以,如果孩子尚不會走路,最好帶個輕便的推車,把娃放車裡,家長要輕鬆很多。如果娃睡著了也可以躺車上,不用抱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