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大師》出圈 粵菜文化出海 2021年:廣東率先打響粵菜文化品牌...

2020-12-15 中國日報網

12月10日,「粵菜文明,中國智慧」——粵菜文化工程及產業發展戰略發布會暨《粵菜大師》第二季發布會在花果山4K超高清視頻產業特色小鎮隆重召開。大會由郎琴傳媒科技與深圳衛視、廣州市廣播電視臺、溫氏食品等聯合發起,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作為《粵菜大師》指導單位出席會議,共同見證《粵菜大師》第二季啟動儀式,共商《粵菜大師》出圈,粵菜文化出海。

(深圳衛視、郎琴傳媒科技、廣州廣播電視臺聯合啟動《粵菜大師》第二季)

《粵菜大師》出圈,補位中國餐飲文化符號

近年來,隨著綜合國力的日益提升,中國不斷地向世界舞臺中心靠近,中國文化對外輸出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講好中國故事。飲食文化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分支,承擔著促進中國和世界文化交流,民心互通,向世界展現中國文明的重要作用。粵菜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中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菜系,無疑承載著傳播中華美食文化的重任。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資源開發處處長 臧麗華女士致詞)

粵菜產業蓬勃發展,而承載粵菜文明的粵菜文化符號卻缺位已久。作為粵菜發源地的廣東省,粵菜系門店的保有量雖達到4.5萬多家,但在廣東餐飲門店總體量中佔比較小,僅佔12.4%。且粵菜在全國範圍內市場滲透率低,全國粵菜門店總量近50%都分布在廣東地區,粵菜品牌全國影響力亟待提高。在海外市場,粵菜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孕育出一批走出國門的具有代表性的高端餐飲品牌,積累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及聲量。但是對外輸出的高度更多停留在打造中式快餐,大部分餐飲經營企業主要集中力量在烹調研發、店堂裝修等淺表層次,尚未能成為承載中國餐飲內涵、輸出中式生活方式的文化符號,粵菜文化輸出力度仍有待加強。

旨在打造粵菜文化品牌,擴大粵菜海外影響力,貫徹落實關於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重要講話精神,響應「一帶一路」與創建「文化強省」戰略,助推「粵菜師傅」工程,郎琴傳媒科技攜手深圳衛視,共同投資打造《粵菜大師》系列文化IP,高舉粵菜文化大旗,以粵菜美食開啟中國文化窗口,以粵菜精神鍛造中國文化名片。

(郎琴傳媒科技董事長 路暢之先生講解粵菜文化工程及產業發展戰略)

2020上半年,粵菜美食文化紀錄大片《粵菜大師》克服了疫情影響完成拍攝錄製。開播後,節目憑藉其中展現的廣東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風骨和 「敢為天下鮮」的粵菜文化強勢出圈。節目收視在省級衛視同時段中排名第五位,吸引了政府、企業、媒體等多方高度關注,「粵菜大師」IP影響力初顯,粵菜文化符號初見雛形。

深耕第二季節目內容,進一步推動粵菜 文化破圈出海

粵菜文化紀錄片《粵菜大師》作為IP核心項目將持續深入推進。《粵菜大師》第二季現已啟動,並在第一季基礎上進行了全面升級,深耕粵菜文化沃土,打造垂類精品,以優質內容打造IP品牌,進一步推動粵菜文化破圈出海。

首季《粵菜大師》聚焦粵菜特徵「先天下之鮮」。節目通過還原粵菜獨特的美食技藝,描繪粵菜大師的人物群像,暢聊食物中蘊藏的歷史故事和人文典故,展現廣東人的「敢為天下先」的風骨,以及美食方面「敢為天下鮮」的文化,初步推動粵菜出圈。

(南方日報出版社、郎琴傳媒科技、深圳衛視籤訂《粵菜大師》IP系列文化叢書聯合出版協議)

第二季主題內核將進階升級,以「粵菜文明,中國智慧」為主題,呈現粵菜文化演進及技藝傳承。粵菜源起於曾被中原稱為「南蠻」的廣東,粵菜飲食文化卻憑其獨特魅力聲譽遠播,不僅「南烹」,「南味」之名頻頻見諸於中國典籍和各類詩詞筆記,粵菜風味更是飲譽東南亞及歐美各地,且經久不衰。這在我國其他菜系乃至世界各大菜系的發展史上實為罕見。「藥食同源」、「靠山吃山」、「不時不食」等粵菜特有的飲食文明,也反映著中國的傳統智慧和先進文化。第二季將從粵菜文明中提煉十大關鍵詞,並依此作為切入點,以粵菜美食角度穿透廣東人文厚度,以粵菜為窗口展現中華傳統智慧,進一步擴大粵菜文化的社會影響力。

(南方日報出版社副總編輯 阮清鈺先生介紹《粵菜大師》新文創的未來布局)

同時,節目還將以粵菜為原點,加入廣東音樂、非遺風俗、方言鄉音等極具特色的「粵味」元素,立體呈現嶺南這一方水土的歷史脈絡與現狀。持守匠心的粵菜大師,緊連傳統的美食意向,煙火依舊的山河人海,向世界展現廣東更為豐富的文化側面。

構建多維 制播新模式 ,推動《粵菜大師》再起航

除節目內核,《粵菜大師》第二季更大的升級則來自節目在制播手段上融合化的探索,集結多方平臺資源,讓節目在多渠道之間實現價值連結,集結多方合力推動《粵菜大師》出海。

節目在製作理念和表現手法上進行了多維升級:第二季將由精於文化視頻節目製作的郎琴傳媒科技與深圳衛視聯合出品,致力於共同探索出全新的以粵菜為核心的垂直類視頻文化模式,精心打磨節目內容,為觀眾呈現吃的智慧,做透粵地文化,打造文化精品。

(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衛視頻道副總監 張丹女士進行節目解讀)

《粵菜大師》還將推進技術融合。為提高製作規格,達到國際水準,推動粵菜文化內容走向更廣闊的海外市場,《粵菜大師》第二季將與廣東省4K產業生產鏈重要企業創維OTT、深圳衛視4K頻道、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南國都市4K超高清頻道等優質4K內容分發平臺進行深度合作,聯手打造首檔4K超高清粵菜文化溯源與技藝傳承紀錄片。助力粵菜文化符號邁出國門,走向世界。

(廣州廣播電視臺 4K超高清南國都市頻道 總監 葉青先生為發布會致詞)

此外,節目還將進一步拓寬傳播渠道,擴大粵菜文化輻射半徑,以省內為根基,國內為延展,國際為延伸,實現粵菜扛旗,文化出海。節目屆時不僅在深圳衛視與愛奇藝獨家播出,還將實現海內外雙語同步聯播,這是粵菜題材紀錄片首次在中國及海外電視媒體實現同天首播,創行業之先河。通過與境外視頻平臺、境外電視臺合作,形成粵菜為核心的文化陣地,搶佔內容模式新藍海,打造粵菜文化超級品牌。

《粵菜大師》將以打造粵菜文化超級符號,建立文化軟實力窗口為己任,持續完善以粵菜文化引擎為內容驅動的粵菜內容生態,進一步實現粵菜出圈,文化出海,奏響灣區文化最強音。

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相關焦點

  • 廣東打響粵菜文化品牌戰略
    大會由郎琴傳媒科技與深圳衛視、廣州市廣播電視臺、溫氏食品等聯合發起,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作為《粵菜大師》指導單位出席會議,共同見證《粵菜大師》第二季啟動儀式,共商《粵菜大師》出圈,粵菜文化出海。   《粵菜大師》出圈,補位中國餐飲文化符號  粵菜產業蓬勃發展,而承載粵菜文明的粵菜文化符號卻缺位已久。
  • 《粵菜大師》第二季啟動,助推粵菜文化破圈出海
    大會由郎琴傳媒科技與深圳衛視、廣州市廣播電視臺、溫氏食品等聯合發起,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作為《粵菜大師》指導單位出席會議,共同見證《粵菜大師》第二季啟動儀式,共商《粵菜大師》出圈,粵菜文化出海。
  • 廣東美食紀錄片《粵菜大師2》發布會來了!內容+產業讓粵菜文化破圈...
    本次發布會由深圳衛視、廣州市廣播電視臺、溫氏食品、郎琴傳媒科技聯合發起,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提供指導。該節目將在第一季的基礎上全面升級,深耕粵菜文化沃土,打造垂類精品,以優質內容打造IP品牌,進一步推動粵菜文化破圈出海。
  • 打造粵菜文化品牌,《粵菜大師》第二季起航
    12月10日,「粵菜文明,中國智慧」——粵菜文化工程及產業發展戰略發布會暨《粵菜大師》第二季發布會在花果山4K超高清視頻產業特色小鎮隆重召開。粵菜產業蓬勃發展,在廣東粵菜系門店的保有量雖達到4.5萬多家,但在廣東餐飲門店總量中僅佔12.4%。且粵菜在全國範圍內市場滲透率低,全國粵菜門店總量近50%都分布在廣東地區,粵菜品牌全國影響力亟待提高。在海外市場,粵菜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孕育出一批走出國門的具有代表性的高端餐飲品牌,積累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及聲量。
  • 《粵菜大師》首季完美收官,系列文創IP持續打造廣東超級文化符號
    8月29日,由廣東省文旅廳指導,郎琴傳媒科技與深圳衛視、華錄百納聯合出品的粵菜文化紀實大片《粵菜大師》第一季迎來正式收官。該節目旨在通過記錄廣東美食和人文風物,描繪粵菜大師人物群像,解讀舌尖上的粵菜歷史,展現廣東人的「敢為天下先」的風骨,以及「先天下之鮮」的粵菜文化。
  • 投資3億打造文化谷 「粵菜大師」要做下一個「超級文和友」?
    就目前規劃來看,不禁讓人想起早前因排隊人流太大而上熱搜的「超級文和友」,從最初的文化救市到如今欲破圈出海,「粵菜大師」這個IP能否複製超級文和友的成功,甚至超越其、帶領粵菜進入更廣闊的天地?外界紛紛投來關注的目光。
  • 打造「深派粵菜」文化品牌 深圳已有12家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單位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鍾鴻冰 粵菜是一種民俗,一道色彩,既繼承了中原飲食文化傳統,又博採各方烹飪精華,形成了菜式繁多、烹調考究、質優味美的飲食特色。2018年以來,廣東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在傳承粵菜文化的同時,也促進著城鄉勞動者高質量就業。
  • 佛山禪城:孵化「粵菜名廚」抖音IP 傳承發展粵菜文化
    9月19日,在禪城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牽頭下,佛山市旅遊協會(高鐵經濟帶旅遊聯盟秘書處和辦事處)聯合第三方公司在抖音平臺發起「粵菜名廚」抖音IP孵化活動,利用抖音大流量優勢,通過培養粵菜師傅網絡達人,挖掘禪城餐飲界網紅達人,以美食彰顯「嶺南文脈、品味禪城」的城市品牌。
  • 穿越人間煙火,開啟「粵菜大師」探尋之旅!
    最近,新書《粵菜大師》震撼出版。不同派系的粵菜大師使用變幻萬千的烹調方式,開創了無數獨特的廣東美食詞條,成就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粵菜體系。本書以深圳衛視現有節目《粵菜大師》的素材為基礎,圍繞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三大廣東菜系深入挖掘粵菜的飲食文化內容價值。
  • 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揭牌儀式暨湛江飲食文化創新發展研討會...
    活動由湛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嶺南師範學院、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承辦,來自全國各地的飲食文化學術大師及湛江本地的粵菜專家、學者及相關部門代表和師生近百人參加了研討會。,進一步打響湛江的飲食品牌,推動旅遊業加快發展,隨後還舉行了客座教授、協同育人導師受聘儀式和實驗教學食材捐贈儀式。
  • 粵菜的文化
    番薯粥潮州人一般在早餐吃的.配上一些自家泡的鹹菜(酸菜)或者來一碟黑橄欖,風味無窮.粵菜組成粵菜系由廣州菜、潮州菜和東江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國外又稱「潮粵菜」,有「食在廣州,味在潮州,廚出鳳城」之說。[5]  榮譽2010年12月27日,「嶺南文化十大名片」評選結果在廣州星海音樂廳發布,粵菜入選「嶺南文化十大名片」。
  • 攜手美食名師 弘揚粵菜文化――中糧福掌柜「粵菜希望之星計劃...
    11月26日,由中糧餐飲油舉辦的「掌門駕道」——中糧福掌柜粵菜希望之星計劃高峰研討會在廣東順德國際美食文化交流中心舉行。本次活動旨在弘揚粵菜美食文化,發掘培養優秀粵菜廚師,凝聚餐飲界力量,助推粵菜行業高質量發展。
  • 溫氏佳味:《粵菜大師》牽手溫氏食品,展現原汁原味的中華美食
    這部專注於粵菜的系列文化記錄大片可以說是今年美食界最受矚目的超級文化符號,《粵菜大師》旨在通過記錄廣東美食和人文風物,描繪粵菜大師人物群像,解讀舌尖上的粵菜歷史,展現廣東人的「敢為天下先」的風骨,以及「先天下之鮮」的粵菜文化。
  • 學粵菜,看大師教材!廣東省「粵菜師傅」工程培訓教材正式首發!
    教材以粵菜的三大流派即廣府菜、客家菜、潮州菜為基礎編寫,重在傳承嶺南文化,培育「粵菜師傅」工匠精神,反映「粵菜」發展要求,並重點突出實際操作技能、操作規範、操作流程,符合我省「粵菜師傅」培訓實際。
  • 廣東人一年吃掉8億隻雞?《粵菜大師》帶你來看廣東雞文化!
    廣東人一年吃掉8億隻雞?《粵菜大師》帶你來看廣東雞文化!無論如何,都從側面印證了雞是廣東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上一期《粵菜大師》帶領觀眾領略廣東人湯盅裡的奧秘,那麼接下來的第四期,將為大家展現廣東人的另一面——無雞不歡。雞對廣東人來說有何種寓意?雞的每個部位又有何種獨門吃法?本周六晚21:30由溫氏食品獨家冠名播出的文化類美食紀實綜藝《粵菜大師》在深圳衛視帶你「吃雞」!
  • 一個展覽,翻閱近代粵菜文化
    廣州酒家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利平表示,本次展覽以歷經85載芳華的廣州酒家為縮影,一方面通過再現豐富多彩的歷史實物和檔案資料,詮釋近代粵菜文化的發展變遷;另一方面,通過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粵菜烹飪技藝的內容展陳,讓廣大市民進一步了解、領悟粵菜文化,認識粵菜烹飪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
  • 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在嶺南師院揭牌
    近日,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揭牌暨湛江飲食文化創新發展研討會在嶺南師範學院舉行。省內外的專家學者、粵菜大師到場見證並參加研討,共同把脈廣東「粵菜」發展大局。   近日,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揭牌暨湛江飲食文化創新發展研討會在嶺南師範學院舉行。
  • 粵菜名廚李耀蘇:要創建博物館傳承粵菜文化
    李耀蘇,順德均安人,因製作大板橋蒸豬在業界享有盛名,佛山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均安蒸豬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曾獲得「順德十大名廚」「中國烹飪大師」「中國美食大師」等稱號,以及「中華名廚金勺獎」。
  • 《粵菜大師》上菜啦!
    2020年粵菜美食文化紀錄片《粵菜大師》第一集於6月27日周六21:30在深圳衛視播出。前方高能,請你的味蕾準備好迎接寵愛!他會從專業角度對其他粵菜大師作出什麼評價呢?酈波教授儒雅翩翩、學識淵博,在螢屏內外都具備一定的文化影響力,曾參與《詩意中國》節目拍攝,擔任文化學者。他的北方味蕾會與粵菜風味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又會給我們留下哪些帶有文化印記的詩意點評呢?
  • 《粵菜大師》上菜啦
    深圳衛視主持人李如儒走街探店,尋訪「大隱隱於市」的粵菜大師,帶領觀眾朋友們感受大灣區的煙火氣息,品味「敢為天下鮮」的粵菜文化。2020年粵菜美食文化紀錄片《粵菜大師》第一集,將於6月27日周六21:30在深圳衛視播出。前方高能,請你的味蕾準備好迎接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