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水南調」:將貝加爾湖引水到我國,網友:如同再造個中國

2020-12-12 琪聞憶史

雖然說地球上海洋佔了71%,但是能為人類所用的淡水資源卻很少,而我國的淡水資源只佔全球水資源的6%,但我國又是一個超級人口大國,所以每個人能享用的水資源少之又少,於是我國一直在倡導節約用水,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我國的水資源分布不均,南方水資源比較充足,而我國北方有很多城市都是缺水城市,內蒙古和新疆更是嚴重缺水,大部分都是沙漠,一直無法解決缺水問題。前些年的南水北調工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方一些城市的缺水問題,但供水區域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根本無法解決其它北方的城市的用水問題。

而作為中國的領國俄羅斯,它雖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但它卻不用擔心水資源匱乏的問題,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啊,俄羅斯有著歐亞大陸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這是世界第一深湖,面積有3.15萬平方千米,最深處達1637米。

貝加爾湖的蓄水量達2.3萬立方公裡,這是什麼概念呢,這大約是佔了世界上地表淡水總量的五分之一,並且水質上乘,這對於亞洲乃至全世界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水資源。

不過,貝加爾湖與北京的距離只有兩千多公裡,之前就有消息說中國將於俄國協商,從貝加爾湖調水,這距離跟俄羅斯安加爾斯克到中國大慶2400公裡的石油管道相差不多。如果再和京杭大運河連接起來,建立輸水管道,雙方將受益無窮。

如果布局合理的話,還可以流向廣闊而又平坦的蒙古高原,這樣的話,不僅可以解決北方的的缺水問題,還可以將內蒙古的大片沙漠經過治理變成一片綠洲。如果有可能的話,還可以往西到達新疆,這將大大增加耕地面積,中國再養活幾億人恐怕也不是沙漠大問題。

如果這一設想能真正的運用於實際,雖然這是一筆投入不小的大工程,但一旦實現,所帶來的益處巨大。一旦西北水問題解決,就會逐漸形成城市,這片地區也會變成富裕之地。有網友表示,這就如同再造了一個中國,中國到時候的綜合國力將會出現大的飛躍。

相關焦點

  • 如果貝加爾湖還屬於中國,會解決北方地區水資源不足的問題麼
    隋唐全盛時期以及元朝,貝加爾湖都曾是中國的領土。到了明朝,此地一直被瓦剌控制。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朝跟俄國籤訂《尼布楚條約》,將貝加爾湖以東地區劃給俄國。而雍正五年(1727年)籤訂的《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最終標誌著貝加爾湖地區徹底劃入俄國版圖。
  • 我國有南水北調,蒙古國想搞北水南調,引貝加爾湖水到我國可行嗎
    南水北調工程在我國人盡皆知,該工程主要是為了把我國南方地區相對豐富的水資源調到我國缺水的北方和西北地區,以求將我國國土上的水資源進行區域再分配和最大化利用,如今該工程的中線和東線已在不同程度地發揮效益,西線也在進行方案比對以求儘快開工。
  • 貝加爾湖的水量有多大?我國能引水利用嗎?說出來你可能不會相信
    貝加爾湖的水量有多大?我國能引水利用嗎?說出來你可能不會相信相信李健的歌迷們應該都聽過《貝加爾湖畔》這首歌,這首動聽的歌曲是李健有一年到俄羅斯遊玩時,因為去貝加爾湖被當地的美景所折服,所感動而寫下的。貝加爾湖的儲水量是整個地球地表淡水儲藏量的五分之一,比俄羅斯國家淡水總量的五分之四還多,足足是中國淡水總量的八倍,如果把我國最長的河長江裡的水都注滿貝加爾湖,需要經過二十五年的時間,把全世界的河流裡的水都注滿貝加爾湖,需要耗時將近一年之久。由此可見貝加爾湖的儲水量之驚人。
  • 蒙古水資源分布北多南少,能否效仿我國進行「北水南調」
    而人類為了生產和生活,在世界上建造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引水工程。比如說我國的「坎兒井」,「南水北調工程」;埃及的「西水東調工程」(把尼羅河水送入乾旱的西奈半島);美國的「加州北水南調工程」等一系列工程。用管道或者人工水渠的方式把這些水順著高低的地勢差,引入缺水的南部地區(在色楞格河的中遊地區海拔大約在1200米左右,而南部的幾個戈壁省的荒漠戈壁海拔只有800到1000米,引水工程完全可行)。
  • 我國淡水總量不足其1/8,我們能從貝加爾湖引水利用嗎
    因為貝加爾湖它的水之源打開為23.6萬億立方米,而我國的淡水資源加在一起也不過是2.8億立方米。這兩個數一對比,你就大概可以看出來我們之間是差多少了,是不是感覺我國的淡水資源實在是太少了,是不是感覺有些可憐又特別的可惜?說起貝加爾湖,大家現在對它可能沒有印象,但是小編需要告訴大家的是,這個貝加爾湖其實曾經是蘇武牧羊的地方,是霍去病飲馬的地方。
  • 貝加爾湖淡水流向中國?儲量堪比20條長江,徹底解決北方乾旱
    近些年來我國一直面臨著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水資源匱乏,所以我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決定從俄羅斯的貝加爾湖遠途引水,早前中俄雙方達成協議,我國從貝加爾湖購買大量的淡水資源,引到我國比較乾旱的北方,預計這個淡水儲量可以比擬二十條長江,該項目一旦成功,便可以在短時間內徹底解決我國北方的乾旱問題
  • 貝加爾湖引水入中國,這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只可惜阻力非常大
    從小我們的教育理念裡面,節約用水是最長被提起的話題之一,我國的淡水資源雖然也十分豐富,但由於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嚴重不足,而且還有不少地方乾旱缺水的情況十分嚴重,為了緩解我國南北用水的需求,我國浩大的南水北調工程,歷時50餘年,從計劃到建設,我國最終完成了這項工程,受益人口高達1200
  • 如果雅魯藏布江能引水到喀什,對我國有2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其中又以雅魯藏布江的水資源最值得開放,它水量豐富,地勢最高,容易按落差引水到其他需要的地方,而且,它還比較奇特的以近乎90度大拐彎流向印度去了,在我國境內還沒有很好的利用起來。西藏鄰居新疆國土面積佔我國六分之一,大部分處在比較低一些的第二階梯內,而且平地極多,就是缺水,所以,如果藏水能夠引進新疆,對我國開放新疆這塊大土地是有重要意義的。
  • 中國的南水北調,美國的北水南調,唯獨蘇聯的東水西調是失敗工程
    中國的南水北調,美國的北水南調,唯獨蘇聯的東水西調是失敗工程世界上曾有3大調水工程,中國的南水北調,美國的北水南調,蘇聯的東水西調,然而唯獨蘇聯的東水西調工程是一個失敗的工程,甚至還造成了災難,要說上個世紀,蘇聯的實力可是有目共睹的,而當時的中國堪稱在這三個國家之中是最薄弱的,這究竟是技術上的問題還是地理位置的問題?
  • 南水北調都知道,那你知道北水南調嗎?
    但是知道北水南調工程的朋友卻不多,當下它指的主要是我國新疆地區的引額濟克(烏)工程,就是引出額爾吉斯河的水到烏魯木齊和克拉瑪依等地的工程,是希望以北疆某些地區的豐富水資源調到位置靠南的缺水地區,使得新疆地區的水資源分布更加的均衡,所以常被叫做「北水南調」。
  • 新疆引水注入羅布泊 樓蘭王國將重見天日
    這是一項宏偉的計劃,即在天山山脈挖掘隧道,將北邊伊犁河水系的水引入塔裡木河。如果這項計劃變成現實,不僅嚴重缺水的塔裡木河流域將再現活力,而且連塔裡木河過去的終點--羅布泊也將獲得新生。當地政府還希望使著名的文化遺產樓蘭王國也能重見天日。  羅布泊曾因河流改道和洪水而水量豐沛,但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乾涸情況日益嚴重,1972年湖水面積縮小到了零。
  • 貝加爾湖的水不能賣給中國?俄羅斯人自己先吵起來了
    來源:參考消息網俄媒稱,在庫爾圖克鎮,從事向中國和韓國出口貝加爾湖水業務的工廠建設已基本完工。貝加爾湖的保護者們出現了意見分歧:一些人為西伯利亞「聖地」的未來哀悼,另一些人則驚訝於前者的無知。貝加爾湖如今被管道環繞,它們就像外星人的觸角,要將湖水抽乾。」報導稱,根據這篇帖子的內容,貝加爾湖的水似乎將通過管道輸往中國。可誰會相信這一點呢?事實上,正在建設的工廠將生產銷往中國和俄羅斯其他地區、被稱為「Akvasib」的瓶裝水。貝加爾湖水是可再生資源。每個地區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純淨水源,在每個這樣的水源附近都建設了水廠。也存在大量井水,但它們水質不佳。
  • 貝加爾湖水量豐富,佔到全球淡水資源的17%,能北水南調嗎?
    貝加爾湖的淡水資源確實很吸引人!現有資料說明,貝加爾湖的淡水佔到全球淡水資源的17%~20%,蓄水資源高達23.6萬億立方米,遠超我國黃河、淮河、長江的年流量之和。(蘇聯用氫彈炸出的水庫)而我們今天打貝加爾湖的主意也有天馬行空的感覺,撇開政治因素不說,就算貝加爾湖的水隨便我們取,想要跨越蒙古高原的阻擋調往華北平原,甚至是新疆沙漠,簡直就是瘋狂的基建計劃,其難度不亞於調集青藏高原的河流到新疆的紅旗河計劃!
  • 歷史上的貝加爾湖究竟與中國有多少關係,又怎麼到俄國手中?
    從現在的網絡輿情來看,但凡是提到貝加爾湖,就很能讓我們的同胞好一陣激動。大家紛紛覺得這是我們國家的,現在已不在領土範圍內,實屬遺憾。確實,古代史上曾經有一段歷史,貝加爾湖歸屬於中國,但是問題在於,這段歷史有多長,而俄國又是怎麼得到的呢?
  • 世界各地跨流域調水工程|西水東|東水西|灌區|引水工程_網易訂閱
    引起人們注意的是,在大部分縣投票反對的北部供水區,也有1個縣的贊成票超過50%,這是因為該縣居民認識到,工程確實也有利於防洪和減少損失。  它在雪山山脈的東坡建庫蓄水,將斯諾伊河的多餘水量引向西坡,在調水沿途利用落差發電。雪山工程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大型水電工程之一,包括7個水電站、80公裡引水管道、11條共145公裡壓力隧洞、16座大壩、1座泵站、510公裡高壓電網等,年供水23.6億立方米,灌溉總面積26萬公頃。它保證了阿德雷德市和重要工業區「鐵三角」(Iron Triangle)的水源供應,大大促進了墨累-達令盆地農牧業的發展。
  • 貝加爾湖科學考察啟示
    8月9日至8月30日,本人隨中國科學院貝加爾湖科考隊,對貝加爾湖湖體、湖周植被、色楞格河及其河口三角洲的自然溼地以及貝加爾湖保持優良水質的機制進行了綜合考察
  • 中國最大沙漠下竟是一片地下海洋,水資源儲量堪比10個貝加爾湖
    熟悉中國地理的人都知道,中國的沙漠面積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這裡的沙漠戈壁總面積加起來為128萬平方千米,佔到了中國國土總面積的13%。西北地區之所以發展緩慢,糟糕的自然條件是最大的制約因素。在塔裡木盆地裡,就有中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這裡的面積比華北平原的面積還要大,卻是一片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雖然不少人都想要開發塔裡木盆地,但水資源缺乏是難以逾越的障礙,甚至有人還計劃從青藏高原引水。或許是命運早有安排,我們夢寐以求的水資源,其實就隱藏在塔裡木盆地茫茫的沙漠下面。
  • 為啥不從貝加爾湖調水來用?從科學角度來講現實嗎?
    首先談談水源地蓄水量,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蓄水量高達23600立方千米,佔到了全球地表液態淡水總量的20% 以上,這個體積相當於北美五大湖的總量,最低點位於海平面以下1219米,這麼深的湖,很顯然是由於地殼下陷形成的,這麼高的蓄水量對調水水源地來說,可以認為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貝加爾湖水質也很好,達到了飲用水級別,非常適合作為調水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