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貝加爾湖還屬於中國,會解決北方地區水資源不足的問題麼

2020-12-12 維度圖書館

提起貝爾加湖,很多中國人可能會有一種不一樣的感情,因為這塊廣袤的土地和寧靜的湖水很長一段時間都曾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

貝加爾湖古稱「北海」、「小海」,長久以來都是遊牧民族活動的地區,人們熟知的蘇武牧羊的故事據說就發生在這裡。匈奴、鮮卑、契丹等民族都在這裡長期活動。隋唐全盛時期以及元朝,貝加爾湖都曾是中國的領土。到了明朝,此地一直被瓦剌控制。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朝跟俄國籤訂《尼布楚條約》,將貝加爾湖以東地區劃給俄國。而雍正五年(1727年)籤訂的《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最終標誌著貝加爾湖地區徹底劃入俄國版圖。

貝加爾湖

講完了歷史,我們來說一說貝加爾湖的一些基本情況。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清澈的湖泊之一,而真正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它的深度和巨大的蓄水量了。貝加爾湖是世界上平均深度最深的湖泊,最大水深為1634米至1741米,平均深度758米。其湖面海拔456米,也就是說湖底最深處甚至低於海平面1200多米。雖然貝加爾湖面積小於北美的蘇必利爾湖,但因深度遠大於其他湖泊,其總蓄水量高達23600立方千米(23.6萬億立方米),佔全球地表淡水儲量的約20%,比北美洲五大湖(22800立方千米)和波羅的海(21000立方千米)的水量還要多,而這個數字大概是中國全年降水量(約6000立方千米)的四倍,是中國地表淡水總儲量(2800立方千米)的八倍多。雖然世界第一大湖裡海的總蓄水量等於三個貝加爾湖,但因為裏海是鹹水湖,利用價值遠不如貝加爾湖大。

主要湖泊儲水量對比

正是因為這個曾經屬於中國版圖的世界淡水儲量第一大的湖泊有著如此誘人的淡水資源,而我國又是一個缺水的國家,很多人便為失去了這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資源寶庫而感到惋惜。於是有一些人甚至所謂的專家建議我國政府應同俄羅斯協商,從貝加爾湖買水,通過「北水南調」的方式來解決我國北方,尤其是西北、華北等缺水地區的用水問題。

但是他們混淆了靜態蓄水量和動態可更新水量這兩個概念。貝加爾湖看似驚人的蓄水量其實屬於靜態蓄水量,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蓄滿的,需要經歷成千上萬年的累積才能形成。就好比石油的儲量,在沒有河流和雨水補充的情況下,用一點少一點。為了維持當地的生態環境,不可能大肆消耗靜態蓄水量,真正可以被利用的也就只有動態可更新水量了,說白了我們想要調水只能從貝加爾湖流出的一些河流裡想辦法。

從貝加爾湖流出的河流中最主要的一條是安加拉河,安加拉河流經中西伯利亞高原南部,最終匯入葉尼塞河。其年徑流量大約為500億立方米,略大於黃河的年徑流量。如果想要從貝加爾湖調水,這500億立方米能調走多少呢。考慮到不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破壞,實際可調水可能只有50-100億立方米,而近乎擱淺的「南水北調工程」的規模遠比這個大得多。國內的引水工程尚且沒有成功,規模更小距離更遠的貝加爾湖引水工程計劃的實際意義看起來並不大。

美麗的貝加爾湖

即使我們不考慮可引水量的多少,單從這個計劃的實施來看,其難度又有多大呢?

第一,俄羅斯會不會同意。俄羅斯政府一直以來十分重視對貝加爾湖周邊環境的保護。尤其在1996年貝加爾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後,俄羅斯政府在湖的東西沿岸區域設立了國家級保護帶,禁止狩獵和亂砍亂伐。甚至為避免湖體汙染,當時一條在建的石油管道被迫向北移了40公裡,可見俄羅斯政府對保護貝加爾湖的決心和態度。引水工程俄羅斯很可能不會同意。

第二,蒙古會不會同意。翻開地圖,要想從貝爾加湖調水到中國,必須經過蒙古。要知道蒙古也有大面積的沙漠和戈壁,缺水問題一樣十分嚴重,即使蒙古同意,勢必會要求從中分一杯羹。這樣實際引到國內的水量肯定會打折扣。

第三,聯合國和其他一些國際組織會不會同意。要知道當初前蘇聯的引水灌溉工程就曾導致當時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幾近乾涸,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國際上一些環保組織和機構的譴責之聲也從未停止過,甚至還成立了《國際拯救鹹海基金會》。可以想像有鹹海的前車之鑑,貝加爾湖的引水工程勢必會遭到多方面的阻撓。

第四,技術難題。即使我們假設中俄蒙三國均同意引水方案,甚至您可以想像現在貝加爾湖周圍地區還是中國的領土。即使這樣,引水工程在技術上如何實施仍然困難重重。貝加爾湖湖面海拔456米,而蒙古平均海拔為1580米,最低處也超過500米。即使到了我國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平均海拔也有1000多米。這意味著引水距離超過1500公裡,引水高度超過1000米,這種技術即使能夠實現,工程造價也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甚至有人估算其造價可能超過三峽大壩,如此一來,引入國內的水將變成天價水,「北水南調」變得毫無意義。

引水要橫跨整個蒙古高原,難度極大

綜上所述,那些幻想引水到國內的人可能只看到了貝加爾湖誘人的淡水儲量,卻根本沒有考慮到這個想法的實施難度之大超出想像,而實際真正能利用的水量又極其有限,可謂性價比極低。所以就目前從環境、技術以及成本考慮,從貝加爾湖「北水南調」必然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貝加爾湖淡水流入中國?水量相當20條長江,或將解決北方乾旱?
    貝加爾湖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相信知道這個地方的人也不少。據說,中國跟俄羅斯達成協議,計劃將貝加爾湖的湖水引流入中國,而這引流的水量,可以達到20條長江,或許可能解決北方乾旱的問題?
  • 貝加爾湖淡水流向中國?儲量堪比20條長江,徹底解決北方乾旱
    近些年來我國一直面臨著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水資源匱乏,所以我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決定從俄羅斯的貝加爾湖遠途引水,早前中俄雙方達成協議,我國從貝加爾湖購買大量的淡水資源,引到我國比較乾旱的北方,預計這個淡水儲量可以比擬二十條長江,該項目一旦成功,便可以在短時間內徹底解決我國北方的乾旱問題
  • 引貝加爾湖水資源,解決中國北方水荒,哪個王朝最有資格這樣做?
    公元前3世紀左右,丁零散布於貝加爾湖沿岸,秦漢之際匈奴帝國崛起,貝加爾湖悉數納入匈奴轄地,此後東西兩漢先後對匈奴展開了長達百年的世紀之戰,匈奴不敵被迫西遁,在這一時期貝加爾湖基本上統歸漢政府管轄,遺憾的是漢朝中央政府沒有在貝加爾湖一帶設置有效的管轄機構,而今零星的漢代宮殿建築和城市遺址散落於貝加爾湖流域,甚至在出土的瓦當中雋刻有「天子千秋、常樂未央」,這是中原王朝對貝加爾湖統轄的有力證明
  • 中國「北水南調」:將貝加爾湖引水到我國,網友:如同再造個中國
    我國的水資源分布不均,南方水資源比較充足,而我國北方有很多城市都是缺水城市,內蒙古和新疆更是嚴重缺水,大部分都是沙漠,一直無法解決缺水問題。前些年的南水北調工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方一些城市的缺水問題,但供水區域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根本無法解決其它北方的城市的用水問題。
  • 貝加爾湖淡水流向中國?水量可抵20條長江,將徹底解決北方乾旱?
    貝加爾湖,一個讓國人魂牽夢繞又耿耿於懷的地方,這裡曾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丁零人(即譜寫出「天蒼蒼野茫茫」《敕勒歌》的敕勒人先祖)的祖居地;也曾是漢之蘇武牧羊一十九年的禁錮的北海;更是大唐帝國關內道骨利幹屬的疆域小海
  • 中國水資源安全問題及對策
    據水利部門統計,全國669個城市中有400個面臨缺水問題[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用水的要求會更高,缺水威脅還可能進一步加劇。 在缺水的同時,普遍存在水資源浪費的現象。目前,中國用水量已達5 600億立方米,美國的用水量也是5 600億立方米(包括800多億立方米含鹽量1g/L以上的鹹水)[2]。中國的淡水利用量已經超過美國,而美國的經濟規模是中國的10多倍。
  • 貝加爾湖面積不大,儲水量卻比北美五大湖還多,文科生分析很到位
    就權威機構的數據來看,目前世界上水資源最豐富的8個國家分別是: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尼、孟加拉和印度。其實按照人均擁有量來看,因為兩個龐大的人口基數,中國和印度的人均擁有量是排名比較靠後的,也是水資源較為匱乏的國家。另外,巴西、印尼屬於熱帶雨林,其雨水量較為充沛,而且森林居多,儲水量自然相對比較豐富。
  • 中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問題
    聯合國《世界水資源綜合評估報告》指出:水問題將嚴重製約21世紀全球經濟與社會發展,並可能導致國家間衝突。探討21世紀水資源的國家戰略及其相關科學問題,是世紀之交各國政府的重點議題之一。  一、世界淡水資源和水危機  1.地球上水的儲量中,淡水只佔2.5%,其中易供人類使用的淡水不足1%。
  • 古時屬我國管轄的貝加爾湖,如今是怎麼解決俄羅斯淡水資源問題的
    作為「生命之源」,地球表面的水佔了地球總面積的71%,然而這其中,能夠提供給人類直接使用的淡水,卻十分匱乏,許多地區人民深受缺水問題的困擾。例如我國的華北地區,就受到自然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淡水資源緊缺,我國還為此實施了偉大的南水北調工程。而鄰國俄羅斯卻幾乎沒有水資源缺乏的困擾,這或許得歸功於,我們今天要介紹的貝加爾湖了。
  • 一座蓄水量達23萬億立方米的湖泊,若還在,中國淡水問題將解決
    俄羅斯有著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這就是貝加爾湖,面積3.15平方千米。貝加爾湖的深度是世界第一,最深的地方達到1600多千米,其淡水蓄水量驚人,達23.6萬億立方米。曾有人說過,如果貝加爾湖歸屬中國所有,將徹底解決中國的淡水供應不足的問題。
  • 塔裡木盆地下面勘探到巨量水資源,這可以與10個貝加爾湖媲美
    我們都知道,沙漠地區的水資源是非常緊缺的,年降水量不足400毫升,而且氣候非常的乾旱。或許可以這樣說:乾旱就是沙漠地區的標誌性特徵。如果在沙漠地區發現了很多水資源,那麼就有種不正常甚至是不可思議的感覺了。
  • 為何說我們不可能從貝加爾湖向華北等地區調水?
    而相比之下,隨著經濟發展,我國水資源本就不足的北方尤其是華北日益受到水資源短缺的威脅,為此國家不得不花費巨大精力進行「南水北調」的世紀工程。那麼,但水依舊短缺的局面,我們能不能尋求從貝加爾湖調水呢?靜夜史認為當然能,具體來說就是能個錘子。
  • 貝加爾湖引水入中國,這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只可惜阻力非常大
    從小我們的教育理念裡面,節約用水是最長被提起的話題之一,我國的淡水資源雖然也十分豐富,但由於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嚴重不足,而且還有不少地方乾旱缺水的情況十分嚴重,為了緩解我國南北用水的需求,我國浩大的南水北調工程,歷時50餘年,從計劃到建設,我國最終完成了這項工程,受益人口高達1200
  • 我國淡水總量不足其1/8,我們能從貝加爾湖引水利用嗎
    小編打一個比方,告訴大家它到底有多麼的深吧,我們的長江水都是知道的吧,它是特別多的,因為滔滔不絕,但是如果把長江水倒入到貝加爾湖的話,那麼還需二十五年才能夠把它給倒滿。如果將全世界的河流,都引入到這個湖泊的話,把它注滿也才需要一年的時間。從這裡我們大概可以看出,這個貝加爾湖,它不僅特別的大,還特別的深。
  • 沙漠地帶的塔裡木盆地,有著大量水資源?專家稱可抵十個貝加爾湖
    如果你對我國的地形有很好的了解,你應該都知道,雖然我國陸地面積很大,但其中一些是無人居住的沙漠地帶,目前,中國有70萬平方公裡的沙漠和50萬平方公裡的戈壁,使我國的沙漠總面積位居世界前列,雖然沙漠這麼多,對每個人來說似乎都不是一件開心的事,但時不時的沙漠地區還是會給每個人帶來一些驚喜
  • 西伯利亞300年貿易史:中俄能否再次跨越貝加爾湖達成再次合作?
    而貂這種動物產地多在寒冷的地區,尤其以北美加拿大及亞洲西伯利亞地區為主。在中國很多女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兩個較昂貴的皮包,但俄羅斯女人在皮草和名牌包之間,多數會選擇皮草大衣,因為在零下20度的冬天裡皮草才能保證溫暖。雖然近年環保意識抬頭與預算問題,許多人會開始選擇羽絨大衣與人造皮草。但傳統上,平均每一位俄羅斯女人至少會擁有一件貂皮大衣。
  • 微軟承諾:將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微軟計劃在其最新環境的環境承諾中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到2030年,其補充的水量將超過其全球運營所使用的水量,從而使公司「積極用水」。類似微軟這種級別的科技巨頭,其數據中心往往需要大量的水,微軟繼續將繼續把數據中心安置在能夠更好服務客戶及具有戰略意義的地方,即使這些地方正面臨著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例如:微軟將計劃明年在亞拉桑納州興建新的數據中心,該州就正面臨著缺水的問題,以防止沙漠地區過於乾涸。
  • 中國最大沙漠下竟是一片地下海洋,水資源儲量堪比10個貝加爾湖
    熟悉中國地理的人都知道,中國的沙漠面積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這裡的沙漠戈壁總面積加起來為128萬平方千米,佔到了中國國土總面積的13%。西北地區之所以發展緩慢,糟糕的自然條件是最大的制約因素。在塔裡木盆地裡,就有中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這裡的面積比華北平原的面積還要大,卻是一片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雖然不少人都想要開發塔裡木盆地,但水資源缺乏是難以逾越的障礙,甚至有人還計劃從青藏高原引水。或許是命運早有安排,我們夢寐以求的水資源,其實就隱藏在塔裡木盆地茫茫的沙漠下面。
  • 丹佛斯優質高壓泵有助於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
    開發和利用海水淡化技術不僅是現代海洋開發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未來開發新水源解決全球性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之一,丹佛斯深諳海水淡化已經成為淡水資源危機的戰略選擇,並積極拓展逆滲透市場版圖。
  • 臺灣水資源問題日趨嚴重
    桃園缺水事件,突顯臺灣水資源不足問題越來越突出。 受日前颱風影響,桃園縣出現嚴重的缺水事件,不得不實施「分區供水」、「供一停一」(北部地區)或「供一停二」(南部地區)措施,已影響到民眾的正常生活與企業的經營活動,也引發一場政爭。 臺灣民意代表接連要求「經濟部長」何美玥應對缺水問題處理不當負責,並要求其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