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養了十幾年的附石六月雪,嶺南盆景技法修剪後,差點沒認出來

2020-12-12 一婲一草

老爸是個對盆景非常痴迷的人,他養的盆景大大小小在家已經快上百盆了,養的放不下了就送人或是賣出去,然後再養一些新的盆景,家裡有一盆老爸養了十幾年的附石六月雪盆景,要知道附石盆景養起來比普通盆景更花時間,用嶺南盆景技法修剪後,差點沒認出來,一起來看看吧。

六月雪盆景,它的名字非常好聽,而且它還有一個很浪漫的名字叫滿天星,因為它在花期的時候,枝幹上會開出上百朵小花,特別像滿天繁星,特別漂亮,六月雪喜溫暖溼潤,稍耐寒,在我全國分布比較廣泛,它極耐修剪,是製作小型盆景的優良材料,所以很受人們的歡迎,但是六月雪大型樁材較為少見。

六月雪的造型多為片雲狀,但是很少有人會把六月雪經嶺南盆景技法來修剪造型,這似乎也有些違背六月雪觀花、觀葉的特質,但是本著盆景人對盆景無限的想像力,盆景也會給人出其不意的別樣美感。自然生長下的六月雪,它的枝葉比較密集,所以一些枝葉中得不到光照和通風的細枝很容易縮枝死掉。所以如果長期六月雪處於同一個造型,非常不利於幼枝的生長。

如果你也在養六月雪,而恰巧對它的樹形不太滿意的話,可用嶺南盆景製作技法中的「剪寒枝」,讓盆景脫衣換錦,修剪完畢以後也可清楚的看到樹形及枝形,更便於做出調。而此刻脫衣換錦看寒枝,這盆六月雪卻是另一番滋味,簡直是快要認不出來了呢。

相關焦點

  • 嶺南盆景名樹種——六月雪,可把根玩到極致的精品盆景素材!
    氮素肥:能夠讓葉色更為鮮豔,尤其是著重賞葉的金邊六月雪,適時追施,可讓葉色對比更為鮮明漂亮。翻盆:翻盆時間在每年的2-3月份進行,生長旺盛期的六月雪可每1~2年翻盆一次,樹齡較長的六月雪3年左右也應該進行翻盆換土。盆土以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加以河沙,確保其疏鬆肥沃。
  • 嶺南五大名樹之六月雪盆景的養護技巧!
    六月雪枝幹柔韌,易蟠扎,其葉細瑩圓、枝密纖巧、四季常青、根懸爪露,蒼古素雅,可育成虯曲式、懸崖式、直乾式等多種樣式,是極佳的盆精景素材,為嶺南盆景「五大名樹」之一(五大名樹:六月雪、榆樹、雀梅、九裡香、榕樹)。
  • 大膽突破 促「嶺南盆景」誕生
    他是芳村馥林園第三代傳人,父親是嶺南畫派名家蘇臥農,自幼在藝術氛圍濃厚的環境中長大。20世紀50年代,他到流花公園西苑進行盆景製作,得到孔泰初的指導,又經數十年的潛心研究,其作品有蒼鬱渾厚的藝術風格。早期從花棣興起 但缺少獨特風格蘇倫曾研習盆景藝術的流花湖公園中的西苑素有「盆景之家」的美稱。
  • 松柏微型盆景的取材途徑,整形技法和養護措施
    松柏微型盆景的取材途徑,整形技法和養護措施王 平 馬 超松柏類植株,因四季常綠、針葉細小、根幹奇特、生命力強、易造型易養護的生態特性和飽含文人墨客賦予的人文精神,成為微型盆景規模化生產的首選素材所選插穗從盆景修剪時所剪下的枝條中選取,不要求形態完美,但應生長健壯、具備折彎有致的雛形。剪取長約 10~15cm 枝條後,插入疏鬆且排水良好的種植床內,加以養護,枝條生根成活後,移入小瓦盆中栽植。上好盆若放置於沙槽上培養,成活率更高。1.2 播籽繁殖籽播法用於微型盆景的真柏小苗繁殖。
  • 嶺南盆景五大名樹——雀梅「易活難養」你真的用對方法了嗎?
    雀梅別名別名: 對節刺、雀梅藤,碎米子等,是傳統的「盆景七賢」之一(七賢:黃山松、纓絡柏、榆、楓、冬青、銀杏、雀梅 ),嶺南盆景五大名樹之一(五大名樹:六月雪、榆樹、雀梅、九裡香、榕樹)。但對於喜嶺南盆景的盆友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叫「雀梅好活難養」,養活雀梅是易事,要養好則需要一定的經驗了!
  • 盆景梅花花後修剪要趁早,否則影響來年開花!
    春暖乍寒,南方有些地區的梅花迎雪綻放,吸引了大批遊人觀賞。盆景梅花的花期要比自然生長的梅花早一點,一方面為了趕春節,另外一方面室內養護溫度不會很低,溫差小,開得也就早。盆景梅花花後修剪一定要趁早,否則會影響來年開花!花後怎樣修剪盆景梅花?有以下幾點建議。
  • 製作漂亮的雀梅盆景,離不開這5點做法,造型齊全蓄枝快
    雀梅是亞熱帶樹種,是我國樹樁盆景的主要材料。近年來,雀梅從江南逐步走向北方,被越來越多的盆景愛好者喜歡。其實筆者覺得,雀梅作為名氣很大的優質盆景素材,主要是沾了嶺南盆景界的光。因為雀梅如同我們北方的酸棗,根系、葉片、枝刺、枝幹都差不多,僅是溫度溼度的差異。雀梅的主幹、枝條蒼老嶙峋,葉片大小適宜。
  • 嶺南盆景:風俗家家九裡香
    今年6月,在國際盆景大會和2013年展會上公布,廣州取得2015年世界盆景大會和年展的舉辦權,76歲的周炳鑑老先生聽到此消息異常興奮,認為嶺南盆景可以藉此機會一展風採,他亦為此準備了一盆「舉世無雙」的雀梅等待2015年的世界盆景大會上切磋。作為嶺南盆景的傳承人,周炳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看到嶺南盆景的獨特風貌。
  • 名聲在外的嶺南盆景藝術家韓學年,很多盆景愛好者都想拜他為師!
    受地方盆景氛圍影響,自幼已對盆景產生興趣,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動手參與種植,以自娛自樂、增加生活情趣為目的,盆景創作喜歡自己動手,想弄些有點個性的東西。不拘題材,叢林、附石、樹樁、「素仁格」等都玩弄下,但對山松情迷些。生活的圈子在嶺南,因而技藝離不開地方風格,但在作品的創作中,從選材到構圖都少隨波逐流,儘量使盆景表達出自然環境中的生長意境。
  • 製作雲頭雨腳盆景,首選素材六月雪,5點揭曉蓄枝育根過程
    約有1-2年時間,根系生長到盆面時解除套筒,看看根形是否需要調整。如果六月雪樁頭下面有明顯的根系缺位,預計將來上盆時不利於支撐,如四缺一或者三缺一。我們可以在該部位刻傷,塗抹生根粉誘根,再是靠接主根補根,起到支撐根的作用,否則上盆後雲頭不穩。再用加入生根粉的黃泥漿蘸根封漿,繼續添加較大的石料養根。
  • 附石盆景小中見大繁中求簡特點
    造型有法, 「小中見大」是附石盆景製作的一條重要原則,也是附石盆景的一大特點。宋代王十月的《巖松記》雲:「松身氣象聳焉,藏參天覆地之意於盈握間。」元代丁鶴年在《為平江韞上人賦》中寫下「尺樹盆池曲檻前」、「氣吞渤解波盈掬,勢壓崆峒石一拳」的詩句,都描寫了盆景小中見大的特色。
  • 雲南小石積下山樁,怎麼修剪造型呢?想把它種在花盆裡做成盆景!
    他想把它種在花盆裡做成盆景觀賞!一盆景愛好者告訴洪先生,下山樁最該煩惱的並不是如何修剪造型,而是怎麼把生樁養活,等把它養旺了,變成老樁後再想上盆和造型的事。這個應該是剛挖出來的小石積吧,看樹樁很有一木成林的態勢,可以先截幹處理一下,斜切,做成不等邊三角形的形狀,然後將它栽種到地裡,千萬別急著上盆,這麼大一個樁,不先養養直接上盆是很難成活的。
  • 一根瘦弱的樹苗,大師加一塊山石,養上2年,變成高檔附石盆景
    一根瘦弱的樹苗,大師加一塊山石,養上2年,變成高檔附石盆景!其實附石盆景的製作方式真的非常簡單,像一些瘦弱的樹苗可能會更加方便製作。因為除了一些天然根系比較長的樹木之外,很多人工栽培的附石盆景樹,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養根才能夠製作完成,接下來就直接給大家介紹一下,大師的附石盆景製作技巧,希望各位朋友能夠喜歡。
  • 20種南方樹樁,適宜北方製作熱帶盆景,這就是最佳選擇
    北方養植九裡香,可於立冬前後搬入室內,清明後室外養植。切記越冬時不要溫度太高或者太低,必須使其休眠。春夏移植、換盆;不耐寒、不耐旱,越冬溫度不能低於5度,夏季可暴曬;適應中性微酸性沙質土壤,有時弱鹼性土壤也能生長;尤其喜歡通風透光、耐溼、喜腐熟的有機肥;北方春夏兩季修剪、攀扎,適宜截幹蓄枝技法和攀扎蓄枝法,也是製作附石提根的好素材。
  • 怎樣才能製作出自然、美觀的附石盆景
    附石盆景即是樹植石上,石置盆內,以樹為主,石為賓,樹附石而生,樹有姿,石有勢,樹石交融渾然一體的盆景造型藝術。也就是將樹木附植石間,根系伸人石縫而生,枝幹盤曲伸人石洞或石上叢生,或懸垂石下,或橫斜傍石,使奇石與古樹相映成趣。 下面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附石盆景的製作方法吧。
  • 迎春花盆景怎麼養 迎春花盆景的製作介紹
    下文中幾張迎春花圖片就能體現出來。花後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迎春花。迎春花特點表現在根系發達,萌櫱力強,耐修剪,生長迅速,枝條柔軟,金英綠萼,豔麗逗人,是非常適合製作成迎春花盆景的優美素材。迎春花老樁枝幹蒼勁,基部懸根露爪,適宜製作成曲乾式、臥乾式、懸崖式、臨水式、風吹式、附石式、懸根式盆景造型。迎春花盆景怎麼養?下面花草樂和您分享迎春花盆景的製作及後期養護方法及迎春花圖片欣賞。
  • 中國哪的盆景最出名?
    中國哪裡盆景最出名?盆景起源於我國,由於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中國盆景流派較多。傳統分為五大流派,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海派等。海派盆景:有400餘年歷史。所以海派盆景吸收國內各派優點,並且借鑑海外盆景藝術特點,以師法自然、蒼古如畫著稱。在布局上強調主題性、層次性、多變性。體現山林野趣,重視自然形態。技法上扎剪並重,只用金屬絲綁紮造型,後精細修剪。在樹種的選擇上也是靈活多變觀葉、觀花、常綠、觀果都有,以松、柏為主。並且常用硬質山石、海母石、浮石等石材,精細表現自然之美。有非常深刻的衝積平原特色。
  • 養了3年的雀梅盆景,養護過程與心得分享,不足之處請高手指正!
    雀梅樹姿蒼勁古雅,根幹造型或自然或奇特,果可食,嫩葉可代茶飲用,說起雀梅,很多盆景愛好者都忍不住心嚮往之。它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很重要的盆景樹種,素有盆景「七賢」的美譽,也是我國嶺南盆景五大名樹之一,在盆景界裡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也廣泛應用於各種園林布景之中。
  • 家裡養這六種花,多修剪、少澆水,養成高價盆景人人誇!
    現在養花的人越來越多了,很多「養花大神們」不僅花養的好,盆景那也是玩的有模有樣,很多人覺得盆景是「高端玩家」才敢養的,其實不然,很多家裡常見的花草也能養出盆景的效果,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六種比較常見的花草,很容易養成盆景,身價馬上翻一番,趕緊看看,你家養了幾種?
  • [製作]茶花根盆景
    、技法上下功夫。根據造型的大致需要用利鋸截取 ,然後置於溼麻袋中 ,下山後材料若不及時使用 ,則要用溼沙儲藏。(2) 上盆    上盆前最好用高壓水槍將根上的泥沙衝洗乾淨 ,稍陰乾後再根據最後的造型需要裁截定型 ,然後按植物原來生長的方向立植於盆中(置於土中的切口要用白乳膠封上) ,土壤可用山土與河沙按3 :1 的比例配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