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1月7日消息: 藍天,白雲,綠地,清水……如果沒有親眼到橫塘河溼地公園看一看,常州的老市民應該很難想像,5年前還是一片荒蕪的地方,現在已經長成一個溼地公園的模樣——橫塘河水清澈粼粼,兩側分布著慢行步道。
住在青龍苑北區的趙德娣,每天吃過晚飯,都會與鄰居相約,一起到橫塘河溼地公園走一走。「溼地公園就在小區東面,飯後散步走5分鐘就到了。」趙德娣說,這兩年,她看著橫塘河道裡的淤泥被一車一車運走,留下一渠清水,還有暢遊的魚群。
住在青龍苑北區的趙德娣,每天吃過晚飯,都會與鄰居相約,一起到橫塘河溼地公園走一走。「溼地公園就在小區東面,飯後散步走5分鐘就到了。」趙德娣說,這兩年,她看著橫塘河道裡的淤泥被一車一車運走,留下一渠清水,還有暢遊的魚群。
趙德娣在散步時發現,曾經荒地上生長的大型喬木、灌木都被保留了下來,配合著公園的功能區域,形成不同的景致。原來,作為天寧區政府重點推進的生態綠城自建項目,橫塘河溼地公園儘可能保留沿岸的原生植被,著力表現天然景觀,並在部分區域進行生態修復。項目負責人介紹,橫塘河兩邊的慢行步道,南北通達,東西延展,將來會和城市的慢行精品線進行對接,是為市民提供的一個休憩運動場地。
現在,橫塘河東岸及西岸C1區的慢行系統基礎、園路基礎、橋梁及景牆的基礎及主體結構已結束,喬木種植已完成,整個工程已完成了70%。
橫塘河溼地公園的建設,還實現了市民「買房就是買新鮮空氣」的願望。王女士是福建人,與丈夫在市區做水產生意。兩年前,他們在選址買房時,聽說這裡將建成溼地公園,就決定在附近買了房子。「每天沿著橫塘河跑兩圈,比在健身房鍛鍊有意思多了。」王女士說。
發展軌跡
「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這是五年來天寧生態綠城建設的生動寫照。
薔薇公園、翠竹公園出新改造,鳳凰公園、紫荊公園、季子文化公園建成開放……綠色的生態「細胞」,遍布於天寧的每一個角落,賦予天寧與眾不同的詩情畫意。
這五年,為把天寧真正打造成空間布局多樣、生活環境優良的宜居區域,天寧區圍繞「增核、擴綠、連網」,把青洋高架、京杭大運河、北塘河——橫塘河等15個生態綠道全面打通,累計新增公共綠地296公頃,生態綠城建設高標準推進,居民移步即景,寧靜秀美、綠意縈繞的城市印象日益鮮明。
這五年,綠色低碳發展模式加快形成,循環經濟、綠色產業、低碳技術成為主流,淘汰紡織印染行業落後產能3.65億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較2010年下降14.8%,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及化學需氧量均超額完成「十二五」控制目標。一個省級綠色社區、一所省級綠色學校、五所市級綠色學校——各類生態細胞項目的創建,正在為天寧輸送著源源不斷的能量。
這五年,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浦前張家村、康家塘、章家村、東風泵站等易淹易澇整治提升工程全面完成,57個小區生活汙水得到接管,30個河道得到整治提升。
推薦閱讀:
瀋陽遼中蒲河溼地公園獲批成為國家級
新疆:吉木薩爾2016年將建溼地公園和沙漠公園
湖南婁底水府廟溼地公園聯村建綠
九江新增2處省級溼地公園試點
(來源:中國常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