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何以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2020-12-17 摩訶衍善法堂

在今天的印度比哈爾邦伽耶城南的菩提伽耶,有一棵大菩提樹,大約三千年前,本師釋迦牟尼佛在這裡睹明星而悟道成佛,並說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師

智則得現前。

關於佛陀為什麼會睹明星悟道,古往今來一直是眾說紛紜。有一種觀點認為:是天上的星星射下一道光,把釋迦牟尼佛的中脈七輪打開了而悟道。這是明顯的外道論。

當時,佛陀在菩提樹下已經打坐了四十九天,在最後一天的凌晨,偶然抬頭看到了夜空中的星星,在這一剎那,借著這個機緣覺悟到了我們本來的面目:星星在很遙遠的天空裡,為什麼能看到它呢?哦!原來這個能見的性能是廣大無邊的。

見不到,可以聽到;聽不到,可以想到。這個見聞覺知之性,也就是覺性,才是真正的佛。所以「佛」字,翻譯成漢語,就是「覺」的意思。這個覺性時時在我們門頭放光,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太陽悟道,一切行、住、坐、臥、見、聞、覺、知、喜、怒、哀、樂,都可以悟道。開悟見性之後,再勤除煩惱習氣,損之又損,就會圓滿法身、報身、化身佛。

相關焦點

  • 佛陀睹明星悟道,他修行的是大乘還是小乘?
    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清晨,佛陀在尼連禪河邊睹明星而悟道,了悟人生真諦,從此佛教誕生。佛法被分為大小乘教法,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釋迦牟尼所修習的是大乘還是小乘呢?其實,根據眾生根器,佛門教法也被分成五乘,即人、天、聲聞、緣覺、佛菩薩乘,既然佛陀是成就佛道,那他所修行的一定是大乘佛法中的佛菩薩乘。《阿含經》中講,佛陀之所以能夠成佛,是因為他便觀因緣,體察了世間的苦空無常,而後成就佛道。並且釋迦牟尼說,佛法是經由過去諸佛一路傳承而來。
  • 為什麼魔王波旬要阻礙佛陀悟道,還要讓佛陀早入涅槃呢?
    佛陀在沒有悟道成佛之前,所經歷的修行是十分艱苦的。主觀上的無法覺悟讓佛陀心急如焚,因為他曾答應過淨飯王,如果自己不能悟道就返回迦毗羅衛國去繼承王位。客觀上的諸多誘惑也在同樣在阻礙著佛陀,魔王波旬的擾佛行動就是其中之一。
  • 印度菩提迦耶:佛陀悟道成佛之地
    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為佛陀成正覺之地。據經典記載,佛陀經歷六年苦行之後,行至此地,於畢缽羅樹下之金剛座上結跏趺坐,證悟十二因緣、四諦法等,而得正覺,故畢缽羅樹又稱菩提樹,即『覺樹』之意。 伽耶城於中世紀為婆羅門教徒所擁有,為與婆羅門教徒之伽耶城區別,特將佛成道之聖地稱為佛陀伽耶,而與佛陀之生處(藍毗尼園)、初轉法輪處(鹿野苑)、涅槃處(拘屍那城娑羅雙樹林)並稱為佛陀之四大聖跡。
  •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睹明星而悟道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後來在恆河邊菩提樹下打坐,發誓非成無上正等正覺不可,否則便死在那裡,最後終於睹明星而悟道。其實這一段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我再講一遍的原因,是要提起大家的注意,也就是要大家知道,釋迦牟尼佛在這十二年中,做了些什麼,又是如何修持的。我們看了他的傳記,只看到他學無想定三年,最後「知非即舍」,往往忽略了他在這十二年當中,認真修持的一面。我們先來說一說,什麼是「無想定」?
  • 佛陀究竟是如何悟道的?
    相傳,佛陀悟道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釋迦牟尼出家修道,先是跟隨阿羅藍仙人和鬱陀迦仙人學習禪定,但未獲得真正的解脫。 後到尼連禪河附近的樹林中修苦行,六年間,日食一麻一麥,直至形枯心竭,瀕臨死亡,也始終未能成道。
  • 淨慧長老:臘八節是佛陀悟道日
    臘月初八,是佛陀經過六年苦行,在菩提樹下覺悟成道的紀念日。  臘月初八,是佛陀經過六年苦行,在菩提樹下覺悟成道的紀念日。這一天,在佛教歷史上,是象徵佛教誕生的一天。因為它是佛陀成道的日子,有佛陀成道說法,才有佛教。
  • 佛陀在家時的三兄弟,想成佛的卻成了魔,想開悟的沒開悟
    悉達多王子未曾開悟成佛之前,也曾是個普通人,禪宗有個說法:「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因此呢,從這點上講,普通的人也都是會有成佛的機會的。有了成佛的機會,就都能成佛嗎?那就不一定了。不必說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參悟條件都並不一樣,即便是相似的生活環境、參悟條件下,也不見得就都能把握住成佛的機會。佛陀在家時的三兄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南懷瑾居士:佛陀抬頭悟道悟到了什麼?
    南懷瑾(圖片來源:資料圖)今年正月間,一位老朋友蕭先生來看我,臨走時問了一句話:「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最後抬頭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麼?」後來在恆河邊菩提樹下打坐,發誓非成無上正等正覺不可,否則便死在那裡,最後終於睹明星而悟道。其實這一段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我再講一遍的原因,是要提起大家的注意,也就是要大家知道,釋迦牟尼佛在這十二年中,做了些什麼,又是如何修持的。我們看了他的傳記,只看到他學無想定三年,最後「知非即舍」,往往忽略了他在這十二年當中,認真修持的一面。我們先來說一說,什麼是「無想定」?
  • 開封法師率南京宏覺寺佛教參訪團朝聖佛陀成佛地印度菩提迦葉摩訶菩提寺
    摩訶菩提寺正覺大塔朝聖成員手摸披在佛陀等身像的袈裟,共沾法喜在佛陀當年頓悟成佛的菩提樹下舉行參拜法會,開封法師率眾跪誦經文,感悟佛陀慈悲參拜摩訶菩提寺的金剛座、正覺大塔和佛陀七七四十九天悟道成佛的菩提樹,感受佛陀當年證道開悟之過程重走佛陀之路朝聖禪修不是旅行觀光。
  • 釋迦牟尼佛,悟道前和悟道後,有何不同?
    那就是釋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與成佛之後,到底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其實,這個問題,只有釋迦牟尼佛自己才最清楚,不過我們可以通過佛經去分析,可以大概知道,得道前,與得道後的區別。佛法,是一門修心的法門,所以說,一個人,悟道以後,心一定會發生改變,但外在或許不會有太多的改變,就好像一個修行人,悟道前,每天砍柴、挑水,在他悟道後,依然會每天,挑水、砍柴。
  • 本師釋迦牟尼佛如何悟道的故事
    第一天,因為就發了天眼通了,第二天,天耳通,當然五、六天六通具足,第七天早晨抬頭一看,睹明星而悟道,睹,就是看見了,明星,天快要亮的時候抬頭一看,太空,天空上面什麼都沒有,一顆辰星在那裡亮,這個時候他悟道了。他怎麼講呢?奇哉!奇哉,真奇怪啊,自己感覺到奇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世界上每一個人,不止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一個螞蟻眾生,包括了很多的生命,都是佛。
  • 佛教聖地菩提伽耶:佛祖悟道成佛的地方(圖)
    原標題:佛教聖地菩提伽耶:佛祖悟道成佛的地方(圖) 佛祖悟道的菩提樹   摩訶菩提寺位於印度比哈爾邦南部伽耶市近郊七公裡處的佛教聖地的菩提伽耶。是印度次大陸現存年代最久遠的寺廟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 一般人都認為坐禪是悟道成佛的唯一方法
    「當然為了成佛呀!」坐神是為了觀照真正的自我,而悟道成佛,這是一般人對坐禪的認識,馬祖也這麼認為,因此才去坐禪可是,南嶽和尚一聽到馬祖的話,竟然拿來一枚瓦片,默默地磨了起來,覺得不可思議的馬祖便開口問「你究竟想幹什麼啊!」棗平靜地回各:「你沒有看到我在亂?你磨瓦做什麼?」「做鏡子。」「大師,瓦片是沒法磨成鏡子的。」「馬祖啊,坐禪也不能成佛的。」
  • 佛陀有圓滿的六神通,為什麼任由魔王波旬破壞佛法,這是有原因的
    這時魔王波旬發現悉達多快要成佛了,所以派他的三個女兒魔女,色誘悉達多,想破壞悉達多的清淨修行。悉達多使法力,使魔女得見自身惡態:只見骷髏骨節,皮包筋纏,膿囊涕唾。魔女見狀,匍匐而逃。但是魔王波旬並不甘心,率領魔神千軍萬馬一起上陣,數不盡的刀槍劍戟斧鉞鉤叉一股腦兒的往悉達多身上招呼。剎那間天搖地動日月無光,佛陀身上放出萬丈光芒,毒雷毒箭紛紛落地。悉達多說道,「魔王你該消失了」,魔王波旬氣憤地離去。
  • 佛陀剛悟道的時候就說出了佛法的基本教義,卻被人忽略了千年!
    佛陀說:「止!止!吾法妙難思!」這是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之後,面對梵天的勸請說出的一句話。「停,停,不要再勸了,我所悟到的東西,不能言語,不可思議,我又如何住世說法呢?」不過幸運的是,佛陀憑藉他出世間的智慧找到了解釋這不可言說真諦的方法。
  • 菩提迦耶(Bodhgaya)——佛陀悟道的地方
    太子在王舍城託缽乞食期間,摩揭陀國王頻毗娑羅(Bimbisara)曾經拜會太子,他見太子氣度非凡就勸其還俗,還要將一半的國家分出,被婉言謝絕,最後他請求太子在悟道以後一定要返回王舍城,分享所悟。就在這株畢缽羅樹下,悉達多太子終於悟出無上妙法,從此佛陀誕生了。從此畢缽羅樹就被稱作菩提樹(Buddhi Tree),而這個地方就被叫作菩提迦耶(Bodhgaya)。
  • 一個人一世能修成佛嗎?佛陀告訴你答案!
    而且一個成佛後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來修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經歷的時間更是無法計量。修成佛需要如此漫長的時間,聽起來也是駭人聽聞的。可能有些人就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佛陀就一輩子就修成了。佛陀曾經師從婆羅門的一位導師,但是他發現婆羅門的法已經無法使得他正悟。
  • 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後,說的第一句話,開悟了無數人
    佛陀是佛教的創始人,在佛教還沒有出現之前,佛陀出生在印度的迦毗羅衛國,是當時的釋迦族人,父親是淨飯王,而身為太子王儲的悉達多,卻走上了一條遁世苦修之路。佛陀並不是一個神,而是與我們一樣的人,而我們與佛陀的區別在於,佛陀是覺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