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丨媽媽只有兩種:廣東人的和別人的

2020-12-26 騰訊網

趣讀丨媽媽只有兩種:廣東人的和別人的

(有刪改)

正所謂

同一個廣東,同一個媽

從我們出生開始

她們就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拉扯大

不求我們大富大貴

只願我們平平安安

不求我們事業有成

只願我們能一直健健康康

她們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

「做人咧,最緊要開心」

小時候我們總是很煩她們的念叨

長大離開家獨自一個人在外打拼

沒有老媽做的飯菜

沒有老媽的嘮叨

我們又總是會覺得少了點什麼

不在她們身邊

她們也只能在電話裡嘮叨說:

「吃飯了嗎

不要老是吃那種不乾不淨的路邊攤

會吃壞肚子的」

《請回答1988》裡有一句臺詞說:

「聽說神不能無處不在

所以創造了媽媽」

作為一個廣東崽

我們是打心裡覺得

世上只有媽媽好

廣東媽媽特別好

最後

我很想對媽媽說一句:

謝謝你當年選擇了生我而不是一塊叉燒~

其實

每個媽媽都是獨一無二的媽媽

你媽媽有做過讓你感動或是欣喜的事情嗎?

快來留言區分享吧

相關焦點

  • 趣讀丨毛穴町、肛門強…這些日本名字讓中國人不忍直視!
    趣讀丨毛穴町、肛門強…這些日本名字讓中國人不忍直視! 日本 原標題:趣讀丨毛穴町
  • 只有兩種人敢做的刺身,在上海找到了
    這家新開的日料店 主打海膽+刺身 一周三次長崎直運海鮮 一年四季來吃到的海膽都不同 在這有一種刺身,只有兩種人敢做 1
  • 繪本趣讀|I am a Bunny,帶你領略四季變換的美麗!
    今天的《繪本趣讀》,讓我們跟小兔子Nicholas,去認識一下春夏秋冬哦!I am a Bunny 是「金色童書」作家斯凱瑞作品,以小兔子Nicholas為主線,把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特徵都刻畫出來,畫面唯美,是很好的美育和科普書。
  • 讀首詩再睡覺|生活的趣致,是有幸玩弄每天的日出
    生活的趣致輕輕哼唱一曲把別人的感傷,融化在喉淡然地,拉長了音符我就在獨唱裡,忘記了孤獨時光在眼神裡,在發梢處流淌生活的趣致,是有幸玩弄每天的日出心中有山水思想就是天地.未來,我也能白頭後來的趣致只求我有詩只求詩有你後來的天地,唯有詩別人吟讀的卻是我和你
  • 趣讀丨「微辣」是四川最容易讓人誤解的詞,你們還讓不讓外省人活了!
    來源:視覺志  (ID: QQ_shijuezhi)▼不久前對於川渝人來說世界上只有兩種食物一種叫火鍋, 另一種叫其他沒有火鍋,得到全世界又有何用而這世界上也只有兩種味道一種叫麻辣,一種叫其他可以!這很四川!這很重慶!
  • 「假精緻」媽媽和「真粗糙」媽媽,帶娃的兩種極端,誰更勝一籌?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A媽媽:"帶娃出去吃飯,一定要去高級餐廳,讓孩子多見見世面。" B媽媽:"要這麼奢侈幹嘛?吃路邊攤也不一樣可以吃得飽嗎?"
  • 出海收入冠軍「趣加FunPlus」:遊戲是藝術、科學和創造力的結合
    文丨孔露嬌編輯丨楊絢然視頻丨Facebook x 創業邦視頻:獨家專訪出海收入冠軍「趣加FunPlus」近日,全球知名數據平臺趣加首席戰略官高培德認為,遊戲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方式,高品質的遊戲是一項包含藝術、科學和創造力的產品。這些內容不僅能吸引玩家,還能創建一個高效運行的商業模式。
  • 趣頭條前瞻:米讀小說被約談整改,趣頭條收入將「縮水」多少?
    【公司動態】趣頭條旗下小說閱讀應用米讀小說發布公告稱,米讀小說App將進行整改完善,整改將在三個月內完成。【前景展望】昨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約談了晉江文學城、番茄小說、米讀小說運營企業,其中,掃黃打非辦責令米讀小說網站及移動客戶端自 7 月 16 日 12 時起停止更新、停止經營性業務 3 個月,並在網站、移動客戶端首頁登載整改公告。
  • 77歲老人泡圖書館8年寫25萬字《趣讀二十四史》
    泡圖書館8年 寫出《趣讀二十四史》  77歲趙慶剛只有高中文化 愛讀書勤思考寫出25萬字書稿  □文/本報記者 崔虹 圖/本報記者 郄磊  趙慶剛,77歲,泡圖書館8年,讀了兩遍《二十四史》,整理的筆記、搜集的資料記滿了10個本,然後經過自己的總結歸納和加工,最終寫出一部25
  • 2019「廣東人最喜愛」出爐,趣墅陽江海陵島星空度假村位列其中
    依託南方都市報《旅遊時代》及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宣傳平臺,全方位覆蓋廣東,輻射全國。經過十年的運營,影響力越來越大。十年中,廣東人以自己的眼光評選出一批批旅遊目的地和品牌,見證了旅遊業的發展,也在旅遊產業迅速發展的這十年中,盡一份力量。
  • 世上只有媽媽好,只有媽媽最理解孩子,每個媽媽都是世上最偉大的
    《今生是第一次》這部劇很真實,看前半段的時候還不太理解女主的媽媽為什麼總是強調女主和別人一樣。原來說女主沒有那麼體貼懂事、尊敬長輩,是不想讓女主結婚後受委屈,堅持舉辦婚禮也是想讓女兒不被輕視。女主媽媽和爸爸吵架時說的那句「她哪裡像我了」,也只是希望女主活的不要像自己一樣。
  • 煲湯,廣東人一輩子的白月光
    比如天津熬小魚、安徽撒湯;而南方沒有這種顧慮,湯更加獨立,也以更多形式出現《廣式煲湯1688例》、《24節氣煲靚湯》……廣東湯譜比菜譜還厚。燉一鍋湯費心費神,每個廣東媽媽都必須成為湯水專家。烹飪工具必須是陶煲、砂鍋、瓦鍋,最次也要買一個掌握核心科技的電飯煲來將就。
  • 趣讀歷史:半遮面的的夏朝(三)
    戰國時期雜家的代表人物尸佼在其著作《尸子》裡說:「禹於是疏河決江,十年未闞其家……生偏枯之疾,步不相過,人曰禹步。」,意思是禹因忙於工作,十多年不著家,得了「偏枯」的毛病,所謂偏枯就是偏癱。晉人李軌在《揚子法言》註解裡說得更明白:「姒氏禹也,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禹步」,那個「俗」字用得太好了。
  • 川網特別策劃丨三線建設者家書⑧:每天為同事讀報紙 我非常高興
    20世紀60年代,為滿足備戰需要,改變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布局,國家啟動「三線建設」,在中西部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上一期,我們展現了三線建設者亓偉的家書故事》》》血流在手套裡凝固,手套都取不下來了劉霞玲   今天,讓我們走近劉霞玲,1966年,他從四川宜賓來到攀枝花參與三線建設,在寫給父母的信中,提到了當時工人們空餘時間的消遣方式……  親愛的爸爸媽媽
  • 全國美食地圖 篇五:腸粉是廣東人的鄉愁
    ▲ 抽屜腸粉雖然腸粉一筷子拆穿,只有米皮、餡料、醬汁三部分。但正如江蘇的面一樣,廣東人對腸粉擁有無限的熱愛與想像力。所以腸粉可以在店裡坐著吃也可以打包回家吃,但在廣東絕對見不到邊走邊吃的。在廣東媽媽眼裡,早餐吃得急是犯了養生大忌。▲ 腸粉+粥,最常見的搭配。這應該是港式腸粉了。廣東眾多粵菜小吃,腸粉家常但也難複製。以前我們寫過從順德家裡帶智能電飯煲來杭州煮粥的阿輝,來了杭州再沒提過腸粉的事。
  • 兒童節詩歌丨媽媽是棵大樹
    優秀的中華兒女的鮮血和生命,染紅了國旗,也贏得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應有的主權與尊重。祖國高於一切的信念,深深的植入了我們心中,胸前的紅領巾的火紅中,民族魂獲得了新生。一串鳴唱的白雲,在萬裡晴空之中巡行,我們就象小樹,幼苗,花朵,成長在祖國的溫暖的懷抱中……明亮的教室裡,我們汲取著知識的營養,熱鬧的操場上,我們放飛著童年的心情。
  • 熄燈號丨藏地深情
    「德央,為什麼你小小年紀就給人的感覺很慈祥?」我的大學語文老師曾經這樣問我,說完她就笑了,她覺得慈祥一詞用在我身上有點滄桑,和實際年齡不太符合。我聽了卻感覺很溫暖,因為我生活在一個很有愛的家庭裡。我的爸爸是一名軍人,從當兵開始,一直到去年轉業,都未曾離開過我的家鄉——西藏。
  • 「趣村·港頭」丨在造幣局留宿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院落格局規矩,正房二層,形制是沁源地區典型的三開間,一層住人,二層存放糧食和雜物。廂房一層,因為年久失修,大多數已經破損或倒塌,很難一窺全貌。改造前,三個院落已經閒置多年,原住民早已遷到新村居住,此處產權已經移交給村集體。
  • 趣看丨什麼是廣東早茶?
    而潮汕的工夫茶也早已申遺成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片@圖蟲·創意)▼ 美味的茶湯,構成了廣東人飲食的重要部分,同時也為另一種有趣的餐飲形式奠定了基礎。清末,廣府文化的中心—廣州,一度是全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口岸,商品經濟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周邊地區的城鎮化和工商化。
  • 「四川火鍋」和「重慶火鍋」有何區別?廣東人:不都是只有辣椒嗎
    火鍋是這些年來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在以前廣東這種不能吃辣的地區很少出現川渝地區的火鍋,但是這幾年來隨著外來人口在廣東地區的增多。川渝地區的火鍋店基本上已經開遍了全國各地。不過對於川渝地區的火鍋,廣東人一直有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