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恢復向社會開放

2020-12-25 中國日報網

12月23日,市民在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的姓氏查詢系統前拍照留念。當日,經過近兩年的修繕,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恢復對社會開放。2019年5月,在秉承「不改變文物原狀」最小幹預性的原則下,北京歷代帝王廟文物修繕項目正式開工。修繕項目於2020年11月竣工。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12月23日,經過近兩年的修繕,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恢復對社會開放。2019年5月,在秉承「不改變文物原狀」最小幹預性的原則下,北京歷代帝王廟文物修繕項目正式開工。修繕項目於2020年11月竣工。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12月23日,民眾在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中遊覽。當日,經過近兩年的修繕,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恢復對社會開放。2019年5月,在秉承「不改變文物原狀」最小幹預性的原則下,北京歷代帝王廟文物修繕項目正式開工。修繕項目於2020年11月竣工。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來源:中新網

相關焦點

  •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將恢復開放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記者從北京市西城區獲悉,經過近兩年的修繕,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將於2020年12月23日再次向社會公眾開放。歷代帝王廟是明清時期專門祭祀古代帝王的皇家廟宇,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正殿祭祀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禎的188位帝王,東、西兩個配殿從祀79位功臣名將。其獨有的統一多民族帝王祭祀體系,彰顯了中華民族政權更迭、主權延續的歷史特點,見證了中華統緒一脈相承、源遠流長的歷史淵源,具有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和建築價值。
  •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將於23日再次向社會公眾開放
    經過近兩年的修繕,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將於12月23日再次向社會公眾開放。 據了解,歷代帝王廟是明清時期專門祭祀古代帝王的皇家廟宇,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正殿祭祀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禎的188位帝王,東、西兩個配殿從祀79位功臣名將。
  • 北京歷代帝王廟今天恢復開放
    經過近兩年的修繕,今天(23日),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恢復對社會開放。開放後,《三皇五帝與百家姓》專題展與《關羽身首魂尊》專題展將以嶄新的面貌與公眾見面。2019年5月,在秉承「不改變文物原狀」最小幹預性的原則下,北京歷代帝王廟文物修繕項目正式開工,主要對北京歷代帝王廟的景德門、景德崇聖殿、東配殿、碑亭、祭器庫、鐘樓等16座單體建築進行了局部整修。
  •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下周三重開
    本報訊(記者 張驁)經過近兩年的修繕,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將於12月23日再次向社會公眾開放。歷代帝王廟是明清時期專門祭祀古代帝王的皇家廟宇,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正殿祭祀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禎的188位帝王,東、西兩個配殿從祀79位功臣名將。其獨有的統一多民族帝王祭祀體系,彰顯了中華民族政權更迭、主權延續的歷史特點,見證了中華統緒一脈相承、源遠流長的歷史淵源,具有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和建築價值。
  • 歷代帝王廟恢復開放 採取實名制網絡分時段預約參觀
    歷代帝王廟恢復開放 每日預約400人 採取實名制網絡分時段預約參觀,目前僅接受個人預約,暫不提供團體預約 昨日,北京歷代帝王廟,遊客參觀,拍照留念。攝影/記者 王嘉寧 昨日,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恢復對社會開放。
  • 經過近兩年修繕 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下周三重開
    歷代帝王廟博物館下周三重開  本報訊(記者 張驁)經過近兩年的修繕,北京歷代帝王廟博物館將於12月23日再次向社會公眾開放。  歷代帝王廟是明清時期專門祭祀古代帝王的皇家廟宇,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正殿祭祀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禎的188位帝王,東、西兩個配殿從祀79位功臣名將。其獨有的統一多民族帝王祭祀體系,彰顯了中華民族政權更迭、主權延續的歷史特點,見證了中華統緒一脈相承、源遠流長的歷史淵源,具有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和建築價值。
  • 逛歷代帝王廟,品皇家祭祀文化
    京城博物館,帶您有範逛。我們的節目和北京市文物局、民盟北京市委合作,每周為您推出「博物館,有範逛」系列。
  • 【國學常識】歷代帝王廟的來龍去脈
    明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後,南京歷代帝王廟一直由太常寺負責祭祀。嘉靖皇帝在取得「大禮議」的勝利後,對禮制研究很是痴迷,釐定了不少祭典制度,改建或新建了一批皇家壇廟,新建北京歷代帝王廟,就是其中之一。他認為,歷代帝王廟遠在南京,不便前往親祭,而在北京祭祀歷代帝王,只附屬於南郊之祀,也很不正規。於是決定在北京新建歷代帝王廟。
  • 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廟宇之一——北京歷代帝王廟!
    北京歷代帝王廟是一處以伏羲、炎黃祖先為祭祀中心,以統一多民族帝王系列和歷代功臣名將為祭祀體系的皇家廟宇,俗稱帝王廟。帝王廟位於北京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路北,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其政治地位與太廟和孔廟相齊,合稱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廟宇。
  • 歷代帝王廟:古來帝王誰有資格就坐?明清多次更改,終成政治秀場
    直到明嘉靖皇帝時期,因為他信奉道教、熱衷祭祀,但頻繁往返與南京確實不妥,於是1530年他下令在北京新建一座帝王廟。選址在原保安寺的舊址,效仿南京歷代帝王廟,所有的廟制一開始全盤照搬,只是把塑像改成了牌位。2年後北京歷代帝王廟完工,嘉靖皇帝親臨祭祀。
  • 歷代帝王廟重陽之夜首演《國樂盛典》
    原標題:歷代帝王廟重陽之夜首演《國樂盛典》   光明網訊 10月2日晚7時,平日寂靜無聲的歷代帝王廟,絲竹悅耳、管弦動聽。由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與中國廣播藝術團合作打造的《國樂盛典》大型民族交響音樂會在這裡舉行。
  • 歷史上188位皇帝的大聚會,就在這裡——歷代帝王廟!
    其實,這說的就是歷代帝王廟環北京內城的地鐵二號線有阜成門一站,如果您從B口也就是東北口出來繼續往東走,大概一公裡左右吧就會看到一片清靜之地這也就是今天要重點介紹的塵封秘境了哪兒呢,歷代帝王廟之所以說這裡是因為歷代帝王廟是2004年才對外開放的
  • 北京恭王府博物館恢復開放
    2020年9月15日,遊客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內遊覽。當日,閉館235天的北京恭王府博物館正式對公眾恢復開放。(杜建坡攝/光明圖片)2020年9月15日,遊客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內參觀"清代王府文化展"。當日,閉館235天的北京恭王府博物館正式對公眾恢復開放。
  • 北京各恢復開放博物館將全部實名制預約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今天(7月22日)下午,北京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59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凌明介紹,在應急響應級別下調至三級後,鼓勵具備疫情防控條件的博物館有序恢復開放,全面實行實名制預約參觀方式,博物館日接待量不得超過日最大承載量的50%
  • 北京這家博物館終於恢復開放!
    閉館3個月之後,中國航空博物館終於恢復開放!因內部整修,博物館2020年8月10日起閉館,很多軍事迷們都期盼著它重新歸來,今天起(11月11日),中國航空博物館終於和大家見面了!世界各國製造的各種飛機~中國航空博物館恢復開放公告
  • 帝王廟「整容」,一招一式都有講究,明年中亮相
    正在修繕的歷代帝王廟內,腳手架旁的施工馬道曲折迴轉,延伸向十多米高的作業面。今年74歲的張三來如履平地,不用扶著把手就輕盈地爬到了屋頂,和正在安裝瓦件的古建工匠交代著施工要領。昨天上午,在歷代帝王廟,工人正對古建築琉璃瓦面進行修繕。 本報記者 鄧偉 攝張三來是帝王廟修繕項目的技術顧問,來自首開房地總承部第八項目部。「瞧瞧這綠琉璃瓦多漂亮,要還原古建築的風貌,一招一式都有講究。」說起古建修繕,張三來興致頗高。
  • 《2016年北京博物館通票》首發 減免門票總價超2500元
    《2016年北京博物館通票》由北京博物館學會主辦,北京科普基地聯盟作為支持單位,北京博睿中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設計製作並發行。2016年的通票共收集了歷史、科技、藝術、名人故居、文化場館旅遊景點、免費開放博物館共6大類,匯集了北京市112家博物館、科普教育基地和文化旅遊景點,大多數博物館和景點提供了兩人次免費或者優惠折扣,適合舉家出遊。
  • 德州市博物館與蘇祿文化博物館堅持免費向社會開放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德州市博物館與蘇祿文化博物館是保護、展示文化遺產的場所,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還承擔著社會教育功能,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推動社會發展和傳承文明方面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北京小眾博物館旅行建議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鐘鼓樓、中國古代錢幣展覽館(德勝門箭樓)、正陽門城樓、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館)、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先農壇)、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五塔寺)、白塔寺、智化寺、歷代帝王廟、東嶽廟(北京民俗博物館)、法源寺、古觀象臺、國家動物博物館、北京天文館、北京自然博物館(需提前預約)。這16個博物館的所在地,如果每個都仔細介紹一下,就是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