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史稱天府雄風,三晉重地,素有「桐葉封唐地,三晉發端處」之美譽,曾經在浩瀚的歷史煙波中有:武公據之以興晉,文公依之而稱霸的偉大壯舉。也是帶著對晉文化的深深的眷戀,我踏上了這方久違的故土。
晉國博物館
大抵來說,我出行如果此處有博物館,那是一定得參觀一下,也算是對自己了解一個城市的先入為主吧!
晉國博物館,就是一個絕好的去處,先前我已經去過山西省博物館,大體對我們在公元前700餘年的春秋時期的晉國,有個概括性了解。
領略了先輩在祭祀、徵戰、分封、日常飲食起居等多方面的概覽,此次參觀晉國博物館,更覺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禮儀之規矩有度。
漫步博物館,除了可以看到各種器皿實物,還能直接觀測到當年發掘的墓地構造,以及隨葬物件和殉葬戰馬等的骸骨,而且我們還能通過「網際網路+」的模式,通過公眾號,去直接聆聽關於那一件件展品,一段段盪氣迴腸故事的精彩講述。
更懂得了當年桐葉封地的一諾千金,也明白了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興盛繁榮的根基在於人,在於以上率下,開拓創新的精神。
懂得了宗親分封,晉國國都三易其地,文王終究稱霸的歷史必然。
懂得了,一段事件的背後必定有著千絲萬縷的文化依存,必定有著審時度勢的政治考量,必定有著睿智炯然的思想碰撞。
懂得了,發掘歷史的時代使命和責任擔當,敬佩於鄒老的博學淵源,敬佩於鄒老的治學精神。
歷史告訴了我們去珍惜現在,歷史警醒我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歷史教化我們廣見博文,讓我們增強民族自豪感,讓我們更懂得文化自信。
晉樂嫋嫋
「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詩經》開篇的「關雎」幾乎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最近我也比較迷戀央視的經典詠流傳,雖然只是短暫與那一首首經典的邂逅,但那種心靈的慰藉卻讓我真實的感覺到何為繞梁三日不決與耳!
也是在這個背景之下,有幸觀影了曲沃的編鐘大型演出,不由得讓我又飄飄然,若入幻境一般。
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
別的姑且不論,單論金石之聲,我猶記《晉書·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也就有幸聽了一場金石之樂,當就是,鐘鼓齊鳴,禮儀既備;鐘磬合奏,雅樂嫋嫋!
再佐以舞蹈表演,更映襯出了一副諸侯誠服,中原問鼎,晉國稱霸,太平盛景的宏偉史詩。
就著那天際那輪明月,徜徉千年古都,和著即興的拍子,回味那晉國神韻,不盡然間,就有了一種升騰於心的豪情萬丈;不盡然間,就有了一種惟天地茫茫上下而求索;不盡然間,就有了身在曲沃城,神似晉國魂的萬千感慨!
遊性濃,不忍去,
醉意三分,步街頭,
依惜別,難分離。
顧盼留戀曲沃城,
高歌一曲覓知音;
鐘鼎餘音久不決,
隨風飄來天籟聲!
思緒還在那宏偉中徘徊不前回味良久之時,我又與街頭偶遇數位路人,雖自謙惶惶然不可名狀,但與其交談也不由別有一番滋味,讓我不得不再次去思索這個充滿東方文化氣息的晉國故都!
他鄉故知
(1)吟 唱
信步街頭無覓處,歌聲飄來引人醉!循著草原歌曲,我們一行數人,來到了廣場一隅,但見一中年男人,正在一個人拿著麥克和著悠揚的草原曲舒展著自己的歌喉,在那清輝映襯之下,是那麼的陶醉其中,不時的還引來三五路人駐足片刻,也確實唱的很好聽,仿佛間就把你的思緒拉到了那一望無垠的碧海之內,一瞬間就讓你有了要縱馬而行天地間的感觸,一翩然間就讓我們隨著歌聲都輕輕的和著節奏也輕哼起了熟悉的曲調!
音樂最大的魅力我想就是可以互通人心吧!
(2)鄉 音
人生若有四大喜,無外乎: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此行曲沃還就真的遇到了故知。
當我們正意興闌珊之時,有位大姐主動和我們攀談,問我們是否來自平遙,我們首肯後,相隨的八十餘尋的老人笑呵呵的說她老家就是平遙,十幾歲就來了曲沃,當時候是在醫院。而且攀談期間,居然還是我們認識的一位朋友家親屬, 立馬人心就拉近了不知幾萬英尺。
祝福老人闔家幸福安康,也期盼老人有空了回咱們大美古城再看看,再聽聽兒時的鄉音,再吃一碗「三疙瘩」碗脫,就一塊「冠雲」牛肉,品嘗下我們的「親疙瘩」揪面片,喝一盅「長升源」黃酒,還有那豆腐腦油條及各式各樣的麵食!
(3)奏 鳴
回家的路人人都說快,我要說的是,回賓館的路都走了好長,恍然間是讓我們一夜之間就要深深的愛上這座城,好像是一夜間就要讓我們再也不舍離去。
在距賓館還不足百米之處的馬路邊,一輛停靠在馬路牙子跟前的小型電瓶車上坐著位老人,他正在對著對面抱胸而立的中年人吹奏著口琴。
我們於是就停了匆匆的步,聽老人吹了一曲又一曲,老人很謙虛,我們得知,老人年輕時候是木匠,因為職業病老是氣短,聽說吹口琴可以練習肺活量,就在七十多歲的時候,自己琢磨的吹,你還別說,真的是有模有樣!
我就一夜就記住了老人一句話:只要學,啥時候都不遲!
歷史的煙雲早已隨風而逝,但此行留在心中的那份既有歷史厚重又充滿人情練達的情愫卻深深的埋在了我的心田,何年某日也許再踏上這方熱土,謹以此文聊表對晉都曲沃之敬仰,謹以此文薄奩敬獻此行費心安排並深情款待我們的一併好友。
本文作者:麓泉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