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營|馬拉松成績難突破?試試這套訓練方法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很多人跑步到達一定的速度和距離時,就很難再獲得新突破。要想跑得更快更遠,必須擁有更強大的心肺系統。間歇跑是速度練習中最常見的訓練方法,今天就帶大家了解馬拉松訓練中的間歇跑。

一、什麼是間歇跑?

間歇跑是指在一次或一組練習後,嚴格控制時間,在機體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就進行下一次練習的訓練方法。通俗地說就是,快速跑一陣,休息一下,再接著跑,接著休息,不斷循環。

其核心特徵是高強度跑和休息穿插交替進行。

二、間歇跑有哪些好處?

間歇跑可以有效提高速度和心肺功能,通過反覆高強度訓練,刺激身體逐漸適應較高的配速,能夠適應在更高的心率下奔跑,以及肌肉的乳酸堆積。

在提高配速的過程中,身體逐漸從有氧進入無氧狀態,糖酵解的供能比例增大,分解的乳酸明顯增多,身體就會進入疲勞狀態。間歇跑能提高機體的抗乳酸能力,讓肌肉適應高乳酸環境,從而提高跑步過程中的整體配速。

此外,間歇跑還能提升跑者的最大攝氧量,增強跑者心肺功能。最大攝氧量是指當達到運動極限時,能夠攝取的最大氧氣量,這個值越高,代表耐力越好。同一配速下,最大攝氧量越高的選手,產生的乳酸越少。

三、這幾個原則要記牢

間歇訓練的強度接近100%最大攝氧量,幾乎是在接近極限有氧強度下進行快速跑,同時還需要將速度維持一段時間。間歇跑設置間歇的本質是:快速奔跑讓身體在幾分鐘內疲勞,通過間歇讓疲勞得到一定程度恢復,但是又不讓疲勞百分之百恢復。

因此,間歇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達到很好的訓練效果。

1. 間歇跑不適合初級跑者,建議有4~6周的訓練基礎後再開始間歇跑。

2. 訓練時間和間歇時間比為1∶1。

3. 每次的訓練時間一般在2~5分鐘之間。跑步能力較強的跑者(配速能夠輕鬆進入6分鐘以內),每一組的訓練時間在3~5分鐘。初級階段的跑者(配速6分鐘比較累的)可以按照400米一組進行訓練。

4. 每次跑的訓練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之間。例如,訓練時間為24分鐘,每一組3分鐘,那麼應該訓練8組,加上間歇,實際訓練時間會達到40~60 分鐘。水平較低者可以減為4~6組。

5. 心率應達到最大心率的95%~100%。如果心率達標,而配速尚低於目標配速,以心率為準。間歇時,要求心率恢復到最大心率的65%~79%,再開始下一組。

四、試試「亞索800」訓練法

間歇跑的方式有很多,以「亞索800」訓練法最為著名,原因在於它簡單、好操作,跑者幾乎不需要任何專業背景,只需一個馬拉松目標時間便可以實施自己的訓練計劃。

「亞索800」訓練法是通過多組800米跑來進行馬拉松訓練,並預測完賽成績。

·「亞索800」訓練方式:

根據馬拉松目標完成(時/分)制定出亞索800的每組800米完成時間(分/秒);

按亞索800每組的完成時間進行800米間歇跑,組間以同等時間慢跑恢復;

從賽前2-3個月、3-4組開始時練,努力在賽前兩周可以連續完成10組。

以上就是今天的訓練營內容了,大家可以根據個人情況來進行訓練,提高配速。

相關焦點

  • 提高馬拉松成績的訓練方法,有哪些基礎要點?
    應該進行怎樣的訓練才能有效提高馬拉松訓練成績呢?對於大部分跑者來說,我們選擇一些基本的訓練要點作為參考,讓更多的愛好者有一定的目標和方向。基本的一周訓練組合方式大部分跑者沒必要進行過於激烈的和強度更高的運動。
  • 耐力訓練的6種基本訓練方法,是馬拉松訓練的重要方法
    耐力訓練最重要的目標在於培養跑步者在較長時間內持續承受負荷的能力,在較長跑程內維持恆定速度的能力,以及通過更高效地燃燒脂肪以獲取能量的能力。耐力訓練中有6種方法適用於馬拉松訓練,按照這些方法訓練可以增強跑步者的長跑能力並提高其速度。跑步者在訓練過程中可以交替應用這些方法,以便對肌肉施加必要的刺激。
  • 馬拉松跑進3個半小時?這裡有經驗
    3小時門檻,不僅要科學訓練、有強度,還要維持一定周期,沒錯,維持一定周期這件事兒非常重要,持續累積進步。突破四小時是一個人成為嚴肅跑者的基石,好處也很多,一般馬拉松都是早上七八點開始,4小時完賽,不耽誤吃午飯,你能切身感到跑快的好處。
  • 提高馬拉松成績的輔助訓練方法,有哪些重要方法?
    馬拉松跑步訓練除了日常的各種快慢外,還有一些其它的輔助練習,也必須要加入到訓練計劃中。在這些練習中,主要是加強核心力量的訓練為主。核心訓練主要包括 脊柱穩定性訓練,臀部和腹部等肌肉訓練。做好交叉練習項目,有助於提高跑者的身體機能,提高跑者的跑步成績。
  • 馬拉松成績突破4小時,三個指標搞定
    我跑步快20年了,對於跑步成績有幾個檔位特別有體會,310、330、345、400、430、500。這幾個檔位都有一些從量變到質變過程、類似於門檻的東西,期間的體會也大不相同,之前,我寫過一篇如何突破330,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400這個門檻。
  • 應對馬拉松,怎樣訓練才合理?
    應對馬拉松,怎樣訓練才合理? 原標題:應對馬拉松,怎樣訓練才合理?
  • 馬拉松配速碰到瓶頸?嘗試用精英跑者的長距離訓練TLT來突破
    成為馬拉松跑者之後,最困擾的不是跑多長距離,而是如何在長距離上保持理想的跑步配速。很多跑者卡在一個配速平臺上難以突破,所以才會有所謂的4小時大關,330大關等等說法。
  • 見證我的PB 跑者世界阿迪北京馬拉松訓練營開營
    訓練營吸引了來自5個國家的國際跑友,以及全國各地的精英跑者,共計200餘人,齊聚於此,為62天後的北京馬拉松備戰起跑。  本次訓練營以「見證我的pb」為主題,旨在和阿迪達斯一樣鼓勵並幫助廣大跑步愛好者,以科學正確的訓練方法、積極健康的跑步態度,在馬拉松賽場上創造個人最好成績(Personal Best),實現自我突破。
  • Keep2018*線上北京馬拉松賽收官,史上*科技感獎牌獲好評
    北馬官方線上訓練營,助力跑友跑出最佳成績為服務更多跑友,在北馬備賽階段,Keep開設了「2018北京馬拉松官方線上訓練營」,針對不同能力水平與不同備賽周期的參賽者準備的多種訓練計劃Keep分別為完成比賽、提高成績、突破PB(個人最好成績)的選手打造了三套不同的訓練計劃,結合Keepland線下課程指導,使馬拉松基礎型和大神級選手都能根據自身條件和準備時間選擇訓練營,既靈活,又科學,幫助跑者達成自己的預期目標。據賽後數據統計,本屆北馬報名人數為11萬人,Keep官方線上訓練營報名人數達到4萬人,訓練營中有73.4%的參賽者,通過參加賽前訓練提升了本次北馬成績。
  • 中國馬拉松好成績井噴,三大背景功不可沒
    尤其是南京馬拉松賽場,彭建華、楊紹輝、多布傑、陳天宇4人跑進2小時10分,這在中國馬拉松歷史上是頭一次,他們的成績分別高居歷史第3位、第5位、第7位、第9位。女子方面,南京馬拉松的前四名均跑進2小時29分30秒,一同超過奧運達標線,李芷萱則以2小時26分39秒的年度最好成績奪得上海馬拉松女子組冠軍。
  • 中國馬拉松好成績井噴,三大背景功不可沒
    尤其是南京馬拉松賽場,彭建華、楊紹輝、多布傑、陳天宇4人跑進2小時10分,這在中國馬拉松歷史上是頭一次,他們的成績分別高居歷史第3位、第5位、第7位、第9位。女子方面,南京馬拉松的前四名均跑進2小時29分30秒,一同超過奧運達標線,李芷萱則以2小時26分39秒的年度最好成績奪得上海馬拉松女子組冠軍。
  • 中國馬拉松好成績為何爆發式增長?
    11月的最後一個周末,南京馬拉松、上海馬拉松、成都馬拉松三大賽事扎堆起跑。11月29日也成為中國馬拉松歷史上整體成績最出色的一天。在南京馬拉松賽場,彭建華、楊紹輝、多布傑、陳天宇4人跑進2小時10分,這在中國馬拉松歷史上是頭一次。  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馬拉松賽事一度長時間停擺,運動員們的訓練、參賽受到諸多限制,待到賽事陸續重啟,頻頻出現好成績。
  • 中國馬拉松好成績為何爆發式增長?
    11月的最後一個周末,南京馬拉松、上海馬拉松、成都馬拉松三大賽事扎堆起跑。11月29日也成為中國馬拉松歷史上整體成績最出色的一天。在南京馬拉松賽場,彭建華、楊紹輝、多布傑、陳天宇4人跑進2小時10分,這在中國馬拉松歷史上是頭一次。  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馬拉松賽事一度長時間停擺,運動員們的訓練、參賽受到諸多限制,待到賽事陸續重啟,頻頻出現好成績。
  • 大眾跑者在馬拉松比賽中,如何安全地跑出個人最好成績
    雖然我們一直強調不可能每一次比賽都會突破個人最佳,但是如果有正確的訓練和比賽策略,在比賽中安全地突破也並非痴人說夢。針對大眾跑者的一些特點,呼嚕爸爸總結了五個方面的建議,對期望成績突破的跑者希望可以有所幫助。
  • ​中國馬拉松好成績井噴,三大背景功不可沒
    2020年11月29日也成為中國馬拉松歷史上整體成績最出色的一天。 尤其是南京馬拉松賽場,彭建華、楊紹輝、多布傑、陳天宇4人跑進2小時10分,這在中國馬拉松歷史上是頭一次,他們的成績分別高居歷史第3位、第5位、第7位、第9位。
  • 全馬、半馬成績的9級段位,你現在突破了幾道坎?
    當然,作為追求健康跑為主的大多數跑者來說,他們對馬拉松訓練看得較淡,或者想等待比賽正式來臨時再開始訓練。今天,小編分享一個全馬、半馬成績的9級段位分類,刺激一下正在備戰和尚未備戰的跑者們,希望各位能及時調整好狀態,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 馬拉松成績的基礎!如何突破5K配速?
    訓練方法: 「老鳥可以2周跑一次5K,按照比賽的強度和配速」教練Black Boldon說「新手可以一周跑2次5K,儘量爭取20~30分鐘跑完
  • 馬拉松成績的基礎!如何突破5K配速?
    訓練方法: 「老鳥可以2周跑一次5K,按照比賽的強度和配速」教練Black Boldon說「新手可以一周跑2次5K,儘量爭取20~30分鐘跑完
  • 亞高原對馬拉松訓練的影響
    亞高原對馬拉松訓練的影響在此次奧運會上,來自非洲國家的一些久居高原的運動員在耐力項目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由此,高原訓練開始越來越受到重視。為什麼要在高原訓練呢?因為高原缺氧,運動員因為缺氧,低壓等特殊環景對機體的刺激及訓練強度的疊加,利用人體對環境適用能力和超量恢復的原理,使運動能力提升。在高原訓練,身體會因為環影的刺激讓生理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更利於運動能力的提升。這一生理變化是什麼呢?
  • 業餘跑者馬拉松「 破三 」難,難在哪?
    北京馬拉松2019年成績門檻,也就是中跑聯盟九星跑者,40-44歲要求是250,然後45-49歲突然降到300。其實,這說明了一個問題,45-49歲是一個人體力加速下降的階段,要想突破300,45歲之前機會更大,45歲以後,難度突然變大了,對科學系統訓練的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