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倒閉潮愈演愈烈 百貨、超市等陣亡名單一覽

2020-12-24 贏商網

  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的確讓全世界都變了。關店潮愈演愈烈,百貨、超市、便利店、餐飲、購物中心全都涉及!鐵打的地段,流水的店。關店,或意味著悲情退出,或意味著斷臂自救,或意味著重心轉移,或意味著斡旋調整。

  不管是刻骨銘心的教訓還是以退為進的戰略,這些關店的客觀數字都甚至比開店的宏偉計劃更值得關注。網際網路時代,中國許多行業正面臨著大洗牌。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但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樣的時代,實體店路在何方呢?

  實體店陣亡名單

  百貨篇

  1、梅西百貨:關店加劇,梅西百貨在2015年關了14家門店後,在2016年春已確定要關36家店,涉及到加州、紐約、德州等多個州。在這些商店關閉後,梅西公司名下約有730家門店。

  2、西爾斯百貨:掉隊中,2015年關了235家店。曾經是美國最好的百貨之一,成立於1893年的希爾斯百貨,在其誕生後的近一百年中幾乎是美國民眾的唯一選擇。當時,四分之三的美國消費者會到希爾斯購物,其銷售額甚至一度佔到美國GDP的1%。

  3、萬達百貨:變革調整,2015年關店46家,關閉濟南、唐山、江門、溫州、荊州等多個地區的嚴重虧損的門店,剩餘的上海寶山、泉州、襄陽等地區的有希望的個別門店進行調整,壓縮經營面積。

  4、塔吉特百貨:變革調整,2015年退出了加拿大市場,2015年11月初宣布3個月內關13家百貨店。塔吉特百貨是美國第四大零售商,全球500強第33名,在美國47個州設有1330家商店。

  5、百盛:調整逆襲,3年在中國內地關了9家門店,目前在中國33個城市擁有58家分店。

  6、彭尼百貨:優化式調整,2015年彭尼百貨(J.C.Penney)關了40家門店,2016年初目前計劃暫關7家門店。關店後,仍然在美門店數超在全美有超過1000間門店。

  7、NOVO百貨:慘烈的下坡路,曾經是中國時尚百貨的標杆,2015年已關5店,已退出上海及武漢市場。目前門店總數只剩下10家左右。

  8、尚泰百貨:逼離中國,跟著華潤萬象城闖中國,陸續開出3店,至2015年中期已全面退出中國內地。

  奢侈品牌篇

  1、LV:中國市場退潮中,2015年底關閉了三家中國門店,即廣州、哈爾濱、烏魯木齊三家門店。目前LV中國市場約50間門店,2016年中期前,或將關閉中國約20%門店。

  2、香奈兒:嚴控中開啟電商模式,香奈兒中國門店數為11家,是最多店鋪時期的一半。

  3、Prada:一路下滑,Prada2年在中國關了16家店,2016還未大調戰略止血的話,預計將進一步關店。

  4、Burberry:關店並調整中,2015年中國關10家,最終門店總數為68家,2016年則暫計劃再關5家。

  超市篇

  1.卜蜂蓮花(需求面積:3000-10000平方米):布局失利,去年關閉兩店今年或關一店

  2、沃爾瑪:美國洗牌,2016年初沃爾瑪宣布全球關269店。美國境內的沃爾瑪受影響最大,154間店鋪將被關閉,有102間是沃爾瑪2011年開始試水的沃爾瑪便利店。

  3、樂購:大衰退中,2015年在英國關閉了43家店,包括規模較小的Express與Metro門店。中國則把目前在內地經營的135家門店賣給了華潤,並全改為「華潤萬家」,在華原門店正大清洗中。

  5、家樂福:風口已過,2015年家樂福在華關店數量超過15家,陸續關閉了崑山、合肥、嘉興、南通、蕭山、寧波、佛山、紹興、長春、焦作、大連、西安、杭州等城市店鋪。

  6、人人樂:2014年關18家門店,將轉型社區超市

  便利店篇

  7-11:入川4年未盈利,2014年關店近30家

  餐飲篇

  1、麥當勞(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重新來過,2015年麥當勞的全球關店數在700家,美國關了近140家店,中國關了近80家。麥當勞中國目前近2300家門店。

  2、湘鄂情:高端餐飲失勢典型,曾是高端湘菜館且已上市的新星,創始人如今跑路,最多時全國40家店,2013年起陸續關門、轉讓、法院抵押清算。

  3、Teavena Tea Bars:選錯了試驗地,2016年初,星巴克宣布關閉 4 家旗下茶飲店 Teavena Tea Bars,只保留西雅圖的一家「作試驗點」。洛杉磯比弗利山莊附近的 Teavana Tea Bar 將在 4 月份關店。

  4、咖啡陪你:糊塗帳,中韓合資,高峰期在華有600多店,誓要挑戰星巴克。如今諸多城市近50%店已停業,特別是加盟商已聯合開啟維權之路。

  購物中心篇

  新華都:購物廣場去年營收同比減少,導致關4店

  服裝鞋履篇

  1、佐丹奴:2014年關190家,淨利潤大幅下降38%

  2、美特斯邦威:繼續下滑,2013年關200家,2014年關800家,2015年的關店數未披露,但2015年上半年美邦服飾出現上市7年來的首次虧損: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476萬元,同比下跌152.9%。可見轉型並不成功,同時轉型的成本加劇壓力,譬如2015年上半年廣告宣傳費高達5011萬元。預計2016年仍然將更加艱難。

  3、波司登:大幅下挫,2015年關店超5000家,執行「四季化」的行政總裁梁旭輝離職,與日本伊藤忠合作被獨立董事否決。

  4、百麗:形式反轉,百麗2015年一季度 二季度關店總數為329家店。同店銷售繼續大跌,跌幅7.7%。在2011年開店最為「瘋狂」的日子裡,百麗國際平均每天都會新開2~3家店鋪,如今已反轉。

  5、李寧:巨虧的下坡路,2014年關519家店,2015上半年關1200店。三年虧損31億元。

  面對一大波實體店倒閉,只有迎接新的挑戰,做好轉型,實體店仍大有可為,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實體店在面對誘惑之時,首先還是應保持冷靜,不要盲目跟風。必須認識到,實體店具有自身的優勢,不應該丟棄傳統企業的品牌優勢,產品的優勢,文化的優勢,銷售市場的優勢,而盲目轉到直銷。同時,也應該反觀傳實體店在直銷方面的劣勢,如,不了解直銷規律,缺乏相應人才,難以應對政策性風險和經營性風險。只有在做到了了解相關法律法規,認真進行市場調查,比較傳統企業與直銷企業的區別,熟悉並掌握了直銷企業的運作機制,為增添直銷板塊做好了充分準備的前提下,才考慮進入直銷行業。

本文轉載來自:直商微訊社,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2016年上半年實體店最新陣亡名單
    核心閱讀在一份2016上半年實體店最新陣亡名單中,22家公司共關閉了
  • 實體店紛紛倒閉,超市卻還在不斷開連鎖店,它究竟靠什麼賺錢?
    實體店紛紛倒閉,超市還在開連鎖店?它不靠賣東西靠什麼賺錢?如今,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不少實體店陷入了倒閉危機。網購相對於實體店來說優勢較大,特別受忙碌的上班族的喜愛。相比之下,實體店的生意卻是越來越難做,但是不少實體店超市雖然生意不好,卻依舊開啟了連鎖店,大家不禁感到好奇,超市是靠什麼來收益的呢?為何在電商帶來的如此衝擊下還能「屹立不倒」呢?主要原因分以下幾個方面。一.進價要做生意的都知道,如何獲取更大的利益,那就是低進價,高出售。
  • 失敗是成功之母,2017年最全陣亡企業名單鮮新出爐!
    原標題:失敗是成功之母,2017年最全陣亡企業名單鮮新出爐! 給你有用、有趣、有料的新鮮資訊! ▼ 導讀:2017企業陣亡名單,可能是你看過最全的…… 早前,一份2017企業陣亡名單在朋友圈瘋傳:
  • 近日,多地超市百貨大面積倒閉,4點見解一針見血!或許……
    今天回來的路上,看到開業三個月的一家中小型超市今日倒閉清貨了,上周我經過時還在裡面買了一些生活用品。真是風雲變幻,實體行業已經漸漸被網購逼入絕境了。這家中小型超市營業面積大約400多平米,貨物種類也很齊全,價格也比便利店優惠,為什麼才開業三個月便宣布清貨倒閉呢?
  • 實體店突圍有多難?要想交上房租每月得賣2580個女包
    實體店已突圍多年,但前路仍然漫長。最近,一份全球實體店陣亡名單在朋友圈廣泛流傳,零售業蕭條、百貨關店、達芙妮等本土品牌退敗……在電商、房租、消費者習慣改變的多重作用下,實體店大洗牌的危機又一次被推到臺前。專家表示,2015年連鎖百強銷售規模增長僅為4.3%,是歷年最低。實體店已突圍多年,但前路仍然漫長。
  • 2015實體店陣亡名單公布!
    4、尚泰百貨:成都店關閉意味泰國百貨品牌在華全軍覆沒2010年,尚泰百貨在杭州萬象城開出首店。時隔一年,又跟隨萬象城來到瀋陽市場。在去年6月12日和12月31日,尚泰百貨分別關閉了這兩家店。6、樂匯百貨:關閉最後一家門店天津津樂匯百貨於5月10日停止運營。此次閉店後,意味著市場中將再無津樂匯百貨。此次停業的是1-4層津樂匯百貨部分,津匯廣場內5層和地下1層的餐飲部分將繼續營業。
  • 又一家百貨倒閉,電商衝擊是主因,你上一次去商場購物是啥時候?
    實體店頻頻倒閉,是電商衝擊還是布局太密?4月27日,攝影師前往合肥蜀山百大探訪。當天下午,攝影師來到蜀山百大店,發現商場門口掃碼進入商場購物的市民依然絡繹不絕。在該商場正大門張貼了一則公告,時間顯示是4月25日,公告上寫著:感謝您長期以來對蜀山百大(百大港匯購物中心)的惠顧、支持和厚愛!
  • 樂賓百貨光華村街撤店清盤結算 成都百貨又陣亡一家
    ,原樂賓百貨的商戶聚集在樂賓百貨成都公司辦公區內。   成都百貨「陣亡」名單又添一家 百貨進入「大浪淘金」階段   樂賓百貨於2007年12月21日正式開業,是大地新光華廣場的主力店之一,也是力寶集團在中國西部地區打造的首家百貨,商場分為地面五層,共計3萬平方。
  • 馬莎百貨即將撤離上海!看看過去一年關了多少超市商場!
    記者日前來到馬莎百貨南京西路店看到,馬莎百貨的入門處寫著大大的「閉店清倉全場五折」的字樣。門口的通知寫著「本店4月1日正式關閉,售出商品概不退換」,另外通知還提醒消費者,「歡迎前往馬莎天貓官方旗艦店繼續購物。」記者了解到,馬莎百貨是2008年開始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在上海、蘇州、青島等地開設了多家門店。
  • 泰州首批80家「7天無理由退貨」實體店名單來了!
    市市場監管局、市消保委將對參與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活動的實體店實行動態管理——對不履行承諾或停止營業的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停止其使用「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統一標識。因無理由退貨產生的消費糾紛,消費者可以向屬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申請調解。
  • 日本實體店「擊敗」電商,中國實體店卻因電商「倒閉」,因為啥?
    那就是手機普及之後,電商行業更是猶錦上添花,發展速度飛漲,之後導致各種實體店難以生存,甚至不少店鋪因為電商的出現,直接關門倒閉。但是我們的鄰國日本卻大大相反,日本電商行業發展多年,卻一直很難打開市場,反觀實體店生意經常火熱。日本實體店"擊敗"電商,中國實體店卻因電商"倒閉",是何原因?
  • 實體店大面積倒閉,究竟失敗在哪裡
    近幾年確實的,實體店越來越不好做了,特別是服裝類的行業,紛紛都關門倒閉。以前我們看到的很多實體店的品牌,現在也是很少看到了。比如,班尼路,真維斯,佐丹奴,以純等等,就連比較新興的特步,現在實體店也是很少見到。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 為什麼在日本是實體店幹掉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幹掉實體?問題在...
    最近,一份全球實體店陣亡名單在朋友圈廣泛流傳,零售業蕭條、百貨關店、各大曾經風光無限的零售巨頭退敗……在電商、房租、消費者習慣改變的多重作用下,實體店大洗牌的危機又一次被推到臺前。為什麼日本的電商市場做不到中國那樣大那樣快呢?
  • 因經營不善嚴重虧損 湖南雙峰佳惠超市關店
    佳慧超市,位於萬福橋附近的威龍國際大廈裡,曾在雙峰盛極一時,在7月15日突然發出聲明,表示將在7月31日結業。提起佳惠超市,應該很多雙峰人都有印象,雙峰信息網以前的辦公地點就在威龍國際。據了解,佳惠超市是一家民營零售連鎖企業,發源地在懷化,於2013年1月16日在雙峰開業。
  • 大量實體店迎來「倒閉潮」,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啊!
    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會時不時地看到一家家商場掛出閉店清倉大甩賣的牌子,然后里面的商家撤櫃,整個商場或改造或倒閉!我國的實體店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縱觀那些曾經在國內火得一塌糊塗的各種品牌服裝店,比如貴人鳥、德爾惠、真維斯、拉夏貝爾等等,都因為生意不景氣而深陷困境,如今已經物是人非。不知從何時起,很多實體店的老闆都抱怨,近年來的生意不好做了。
  • 電商「終結」實體店?這幾個實體店並不脆弱,無法被電商取代!
    如今,我國的零售業已經進入了電商時代,我國的電商平臺,像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蘇寧易購等等都是行業中的巨頭,人們不需要出門就可以買到很多想要的商品,幾乎所有的實體店的生意都受到了電商的衝擊,現在街上也有很多實體店接連倒閉,實體店的生意逐漸走向了衰落。
  •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六十六)——羅城縣(含天河)抗戰資料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四)——隆安縣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五)——武鳴縣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六)——永淳縣(舊名)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七)——橫縣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三十一)——上林縣
  •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七十二)——來賓縣(含原遷江,現合山)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四)——隆安縣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五)——武鳴縣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六)——永淳縣(舊名)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七)——橫縣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三十一)——上林縣
  •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六十四——宜州縣抗戰時期資料(宜山)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之總述一,南寧地區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一)——賓陽縣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二)——馬山縣(隆山,那馬)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三)——邕寧縣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四)——隆安縣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五)——武鳴縣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