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大V、知名博主望京博格 鄭志勇
新京報訊(記者 潘亦純 陳鵬)進入2019年,A股市場國際化進程持續加快。8月27日收盤後,明晟公司(MSCI)今年內第二次擴容A股的調整將正式生效。
據悉,此次MSCI將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由10%增至15%,至此,中國A股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分別為7.79%和2.46%。
隨著外資源源不斷地進入,A股市場也將迎來新一輪利好,那麼,普通投資者該如何分享其中紅利?
財經大V、知名博主望京博格鄭志勇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坦言:「2008年以後中國市場不再是以散戶為主了,機構投資已經超過50%,現在自己炒股的人非常少了,都是買指數基金,未來的結果就是,中國會像美國一樣,想賺別人口袋裡的錢,已經賺不到了,不如去買指數基金,去賺大企業成長的錢。」
目前,市場上這類基金不少,據中泰證券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國內共有11隻基金是主要跟蹤MSCI指數的ETF基金,這其中,銀華MSCI中國A股ETF的規模排名居首,近20億元。
新京報:MSCI今年多次擴容A股,這將給A股市場帶來哪些短期及長期的影響?
望京博格:我從投資角度解釋一下影響。最近三年小盤股不漲了,大盤股一直在漲,而最近三年就是MSCI快速入中國的三年。
以前,對於投資者來說,小盤股小,可以炒作,在中國小盤股有超額收益。但最近幾年,變成大盤股才有超額收益。經過最近三年,中國市場的投資者投資偏好變了,現在逐漸是偏向於藍籌股。
對於未來產生影響的一個結果是,投資者在選擇標的上很重要,未來選擇大盤藍籌指數,都是自由流通、股份加權。我建議大家對MSCI的選擇,儘量是選擇藍籌股,或者說在海外市場最近二三十年,大家都逐步對高分紅、更有價值的股票有偏好。
原因是什麼?我們做投資賺兩種錢,一種是賺別人口袋裡的錢,靠博弈去掙這個錢;還有一種是掙上市公司成長的錢。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2008年以後中國市場不再是以散戶為主了,機構投資已經超過50%,現在自己炒股的人非常少了,都是買指數基金,未來的結果就是,中國會像美國一樣,想賺別人口袋裡的錢,已經賺不到了,還不如去買指數基金,去賺大企業成長的錢。
新京報:您長期關注量化產品和場內產品,能否介紹一下目前MSCI主題的指數和ETF類產品的情況,您認為此類產品未來的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如何?
望京博格:投資者投資指數基金肯定要選一個指數,過去,我們只知道滬深300、上證50、深證100、中證500等,這些指數是中證指數編織的。現在隨著中國市場的對外開放,海外的指數公司進入,全球三大指數公司中,MSCI是海外市場投資新興市場裡最主流的指數,還有兩個指數公司分別是標普道瓊、富時羅素。對於投資者而言,以前只有中證指數公司的指數可以選,現在世界三大指數都進來了,可選擇的面更廣。
但在中國,為什麼MSCI比較火?因為MSCI在海外新興市場佔比較多,無論是美國、歐洲、大洋洲等,要投資的MSCI指數佔比很高。新興市場裡,中國權重是最大的,所以對投資者來說,要買MSCI的話,可能不停地有新的指數進來。
MSCI這一指數還會細分,現在有MSCI EICT,在MSCI A股基礎上引入了EICT的概念,又引入了指數增強的概念,還引入了成長價值等。
最後,投資者會發現指數投資其實並不簡單,面前擺著的100個指數可能會變成1000個指數,選擇會越來越難。這時,投資者可以去投資一些基本的指數,比如中證的可以投滬深300,MSCI也可以投基本指數。因為有些細分MSCI指數未來有可能跑贏MSCI,也有可能跑輸,但未來哪個跑贏也不好說,還不如買一個最基本指數的基金,收益會更穩健一些。
新京報:今年1季度,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已與MSCI籤訂授權協議,擬在獲得監管批准後並因應市況推出MSCI中國A股指數的期貨合約,未來若如期成行,將對A股市場產生哪些影響?是否會強化MSCI中國A股指數在MSCI類指數中的優勢地位?對相關產品又有哪些影響?
望京博格:股指期貨推出肯定對於工具規模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中國過去主流的就是50ETF、300ETF、500ETF,這些本來已經是很大的ETF了,但是自從推出了相應的股指期貨後,這些ETF的規模更大了。
但是這個工具是在香港上市的,假設外資買了MSCI的股票,有一部分客戶要收回,需要資金,或者要看空,如果通過期貨去對衝掉,就不需要把股票賣掉,因為做期貨的手續費遠遠低於賣股票,這是保持流動性和穩定性的好方法。
新京報:進行ETF投資的主要是股民群體,您對投資和產品選擇有何建議?對於想參與這類產品,但沒有股票帳戶的基金投資者,您有什麼建議?
望京博格:我想強調的是投資想賺錢,必須逆人性,可能需要越恐懼的時候越敢買,這話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很難。
現在買個MSCI,四年之後肯定是賺錢的,那麼買MSCI跟滬深300有什麼區別?MSCI還有資金在流入,在託著。現在滬深300跟MSCI重合度很高,可能有90%重合度,未來MSCI擴容,可能會納入更多股票,也許會有一些中盤股納入等。
第二點,沒有股票帳戶怎麼買?就買聯接基金,但是很多人會認為聯接基金要收兩次費用,ETF收一次,聯接基金又收一次,是雙重費用。但其實,聯接基金投資ETF的部分是免收相關費用的,這個一定要強調,所以其實投資ETF聯接跟投資ETF是等效的,費用是一樣的。
新京報記者 潘亦純 陳鵬
編輯 劉曉陽 校對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