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男子採到的蘑菇。本組圖片 記者 孫建一 攝
在公園內採蘑菇的男子。
每年的七八月份,雨水偏多,是野生蘑菇生長的旺季,也是食用蘑菇中毒的高發季。28日,一名男子在友誼公園裡採摘野生蘑菇欲食用,這些蘑菇真能吃得安心嗎?
公園裡採蘑菇想過「嘴癮」
很多長春人都還記得去年8月份,吉林市一家7口人吃野生蘑菇中毒入院,一人死亡兩人病危的新聞。
18日,浙江省義烏市一家三口食用郊外採摘的蘑菇中毒,導致一人身亡……
28日14時許,在人民大街友誼公園內,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子專門選有大樹的地方轉悠,還不時彎下腰,從地面上採摘蘑菇裝進一個透明的塑膠袋裡。
「我每天都來這裡散步,今天無意中發現樹林裡面長出很多蘑菇,估計是這兩天剛下過大雨之後新長出來的,這現採的可比買的新鮮多了。」該男子稱,他打算把採到的蘑菇帶回家裡用開水焯一下燉湯。
記者注意到,該男子手中的塑膠袋裡已經裝了二三十朵大小不一的蘑菇,有紫色、黃色和灰色等。
遇到蘑菇中毒該咋辦
據了解,同樣種類的蘑菇,不代表養殖的和野生的都可以食用,例如養殖的蛋黃菇營養豐富,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可是野生的蛋黃菇卻有毒,不宜食用。毒蘑菇的種類有100多種,常見的約有十種。經常採摘蘑菇的人會憑經驗來判斷哪些是有毒的,但也不能完全保證採摘的蘑菇是可食用的。
「在誤食毒蘑菇之後,若患者解毒能力差,很有可能引起肝衰竭。病情較輕者體現為急性腸炎,而毒性較強的蘑菇會導致溶血型中毒,多器官功能不全即毒素破壞人體紅細胞,表現出劇烈的腰痛、腹痛。」吉大一院的醫生說,遇到類似的中毒情況,應立即大量喝水,催吐,將有毒食物排出體外,並就近立即到醫院進行洗胃、導洩、消炎、補液等相關急救措施,讓醫生判斷中毒程度,制定相關治療方案,才不會耽誤最佳治療時期。
記者提醒大家,儘量不要隨便採摘山上或路邊等地的蘑菇,如果不能確定蘑菇是否有毒千萬不要食用,喜歡吃蘑菇可以購買正規超市出售的鮮蘑。(長春晚報記者 何少梅 實習生 郭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