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獨家發布,如需轉載請註明文章地址。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
出生於1925年的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大廚,他一生只打磨一件事——製作壽司,卻將捏壽司這門手藝推向了極致,美國總統也是他的座上賓。沒有油煙滾滾的火熱,沒有鏟勺叮噹的嘈雜。他又是如何讓壽司,變得如此受歡迎?以上問題讓來自美國的導演大衛·賈柏百思不解,於是就決定拍一部關於壽司的紀錄電影《壽司之神》。
小野二郎的壽司店,數寄屋橋次郎雖然被評為米其林三星餐廳,卻是其中最獨特的一個。一共只有 10 個座位,店內沒有洗手間,沒有常規選單。只出售壽司,還需提前一個月訂位,在這裡每人最低消費三萬日元,吃二十個壽司,每個售價差不多人民幣 120 元。儘管如此,食客卻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到過他店裡的人都會感嘆:這是「值得一生等待的壽司」!
壽司,僅需要簡單的食材。無非是米飯、醋、芥末、醬油和魚生,將之組合在一起,卻成了小野二郎終其一生的努力。即便做了 70 年壽司,小野二郎仍舊真誠地說:「一定還可以做得更好吃,我每天都在努力達到巔峰,但仍舊不知道,巔峰究竟在哪裡。」幾十年來,他從最好的魚販那裡買魚,從最好的蝦販那裡買蝦,從最好的米販那裡買米。
從醋米的溫度,到醃魚的時間,再到按摩章魚的力度,他都會親自監督。為了讓每一塊壽司都達到最好吃的狀態,小野二郎會綜合考慮不同魚類的脂肪含量、口感、米飯的溫度,搭配醋的酸度等多方因素,排列出給客人上菜的順序。可以說每塊壽司的味覺體驗裡面凝結著他一生職人生涯的精華。
除此以外,每次將壽司捏好放在客人面前之後,小野二郎就會停下來仔細觀察。看客人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吃下壽司後的表情是滿足還是感覺欠佳,據此來調整下一塊壽司的擺放和製作方式。為了保護創造壽司的雙手,小野二郎不工作時永遠帶著手套,連睡覺也不會拿下。
對於學徒來說,二郎則是一位不苟言笑的「魔鬼教練」:入店十年後,你才有煎蛋的資格,而前十年,你要學會擰毛巾以及用刀——並且,只有在學會如何將滾燙的毛巾擰到幹溼恰到好處、遞到客人面前,你才可以碰刀。需要十年的時間每天跟毛巾接觸,這一點足以嚇走很多人。不少滿腔熱血的年輕人不勝其苦而中途撤退——最短的紀錄是一天,早上報到、晚上開溜。
至於獨立製作壽司,看看他此前五十歲還在打下手的二郎長子,你就明白了急是沒有用的。每種食材都有最美味的時刻講到如何評價壽司的美味,小野二郎認為:醋飯就佔了決定性因素的百分之六十。小野二郎先生曾詢問過經營米店的專業人士,才精選富士山間產出的米,經過完美的方法製作出來再拌入醋汁,絕不會黏膩並且入口即化,粒粒分明。
而他烹煮米飯的過程也同樣花盡心思。通過極大的重量壓住蒸鍋製作,使得米粒軟而不散。當蒸汽開始從縫隙裡溢位,就將火關小或者將蓋子稍微移動。在米飯煮好前一刻可以加到猛火,將多餘的水分散發掉。煮好的米飯需要拌入醋汁,但是不可以馬上使用製作飯糰,需要等 30 分鐘左右,讓米粒表面上的醋滲入米粒至完全吸收,才是最好的狀態。
更具匠人精神的是他對壽司入口溫度的苛刻追求。在二郎看來,每種食材都有其最美味的溫度點。小野二郎絕對不會用冷掉的米飯製作壽司,如果米飯溫度不是人體體表溫度,是無法讓壽司風味保持穩定的,小野二郎十分堅持這一點。為了使章魚口感柔軟,不像其他飯店裡吃起來像橡皮,他們需要給它們按摩至少 40 分鐘才能上桌。
而整個揉搓時間的掌握也是需要技巧。需要判斷何時該揉搓,何時該醃制,何時該烹煮是非常困難的。即便是前期的煮章魚,二郎先生也曾經過多次的實踐,終於發現,左右章魚口感與味道的關鍵是溫度。需要將章魚的觸鬚尖端放入沸水中,撈起章魚,再次放入沸水中浸泡,再撈起,重複兩到三次左右,這時觸鬚會趨於完全捲曲的狀態便可以將整隻章魚放入鍋內烹煮。
食用時,章魚與粗鹽的搭配可以凸顯出煮章魚的甘甜與清香,會有獨特的板慄香味。同樣在這些壽司的背後,二郎的食材供應商也是一群「神一樣」的組合:有隻要「最好的那一尾」的鰻魚之神,有看到好蝦子就興奮得默唸「這個適合二郎」的蝦子之神,更有頑固不化地認定自家的優質大米「只有二郎才會煮」的大米之神。
各路神人以某種奇特的氣味吸引纏繞,託舉出這個組合的集大成者小野二郎,二郎也當之無愧地將這些食材的特質發揮到極致。這部作品與其說是壽司紀錄片,更不如說是一部職業人精神的紀錄片。小野二郎的成功之處在於,對事情專注細節的態度和忍受常人不能忍之反覆的枯燥訓練。身為平凡的人,做著平凡的事,但畢生追求極致,只為精益求精。
還有更多美食等你呢~
小野二郎:壽司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一種深刻的生活方式!
壽司之神,捏壽司的時候很少說話,就算美國總統坐在面前也一樣!
小野二郎的壽司是無法被人複製的,因為我們缺少職人的技藝精神!
小野二郎注重細節,所有壽司經他用心製作,快來滿足你的味蕾吧!
下方留言處可以分享你們喜歡的美食哦~吃完記得回來點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