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薯條的熱量高,常吃對身體不好,這一點是眾所周知的,但你知道有些家常菜比漢堡薯條的熱量還高嗎?
近期,英國發表了一項有趣的研究,在比較了6個國家233種食物的熱量後,中國菜的兩道家常菜榮登熱量榜首。它們就是辣子雞丁和毛血旺。
而且,同樣的菜式,在家烹飪與餐館烹飪相比,餐館和快餐店的熱量高出很多,該研究中94%的餐館食物和72%的快餐所含熱量≥600 kcal。
為什麼辣子雞丁和毛血旺能成為熱量榜首呢?
毛血旺,作為是一道重慶名菜,裡面所有配菜都是用油來煮,每吃一口幾乎都是在喝油。
辣子雞,製作過程中要用熱油幹炸,混以辣椒,外酥裡嫩,大麻大辣。油炸會使整個菜的脂肪含量大幅提升,熱量過高。
有這麼多油脂,但為啥你不覺得膩,大概和麻辣口味的食物容易開胃有關。
除了油脂過高,常吃這兩道菜還會有其他的健康隱患:毛血旺中動物內臟過多,嘌呤、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在辣子雞丁的製作過程中,熱油幹炸會讓雞肉中蛋白質與脂肪會過度變性分解,產生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除了這兩個菜外,還有一些堪稱「吸油大戶」的家常菜。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少吃,以減少油脂的攝入,避免肥胖和三高症狀的出現。
1、地三鮮
地三鮮這道菜的主要食材就是土豆,茄子和青椒。並且這樣的菜聽起來就像是一道「素菜」,但是經過油炸之後,茄子、土豆會吸收大量的油,這道菜的的含油量比一碗油滋滋的紅燒肉還要多!
尤其是其中的茄子,因為疏鬆多孔,十分「吃油」。同理,燒茄子這道菜的含油量也非常高,製作燒茄子需要過油,茄子在油裡就像一塊海綿在吸水一樣,一盤汁濃味美的燒茄子實際要吸油40克左右!
2、鍋包肉
鍋包肉作為東北特色菜名聲很大,相信來過東北的朋友們都想嘗一嘗,但這到菜的熱量也很高,做的時候要把豬肉裹上一層漿下鍋炸,撈出來後還要再下鍋炒,高溫高油,這道菜的熱量可想而知。
3、乾鍋菜
乾鍋娃娃菜、乾鍋千葉豆腐、乾鍋白菜,這些是我們最常點的幾道乾鍋菜。但乾鍋菜想要達到「麻辣鮮香」的特色,大部分食材需要經過「過油」工序。這樣一來乾鍋菜的含油量就大幅提升。並且乾鍋菜會一直持續加熱,油脂都會被吸收。
4、水煮肉、水煮魚
水煮魚、水煮肉是我們最常點的2個「水煮菜」,但其實我們吃過的都知道,這根本不是什麼水煮菜,就是一道「油煮菜」。雖然水煮肉湯裡,上面是油下面是水,但當夾起肉時上面的油會吸附在肉和菜上,十分不健康。
這幾種菜吃多了,很容易導致高血脂、高膽固醇、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等問題,經常吃這些「吸油菜」,讓你不知不覺患上慢性病,為了健康著想,建議大家減少油量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