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古詩】之竹裡館

2021-02-22 和林教育

【注釋】

①選自《王右丞集箋注》(中華書局1985年版)卷十三。這是《輞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竹裡館,輞川別墅的勝景之一,房屋周圍有竹林,故名。

  ⑴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幽深的竹林。

  ⑵嘯(xiào):長聲呼嘯。魏晉名士稱吹口哨為嘯。

  ⑶深林:指「幽篁」。

  ⑷相照:與「獨坐」對應。

【古文今譯】

月夜,獨坐在幽深的竹林裡;時而彈彈琴,時而吹吹口哨。

竹林裡僻靜幽深,無人知曉,獨坐幽篁,無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來相照。

【賞析】

               

        這是一首寫隱者的閒適生活情趣的古詩。這首小詩總共四句。拆開來看,既無動人的景語,也無動人的情語;既找不到哪個字是詩眼,也很難說哪一句是警策。且詩的用字造語、寫景(幽篁、深林、明月),寫人(獨坐、彈琴、長嘯)都極平淡無奇。然而它的妙處也就在於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靜人寂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使其成為千古佳品。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實卻是匠心獨運,妙手回天的大手筆。 

  這首詩同樣表現了一種清靜安詳的境界。前兩句寫詩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邊彈著琴弦,一邊又發出長長的嘯聲。其實,不論「彈琴」還是「長嘯」,都體現出詩人高雅閒淡、超拔脫俗的氣質,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所以後兩句說:「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意思是說,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並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這裡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像力。全詩的格調幽靜閒遠,仿佛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致全部融為一體了。 

  詩中寫到景物,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對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個「明」字來形容其皎潔,並無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慣用的陳詞。至於第一句的「篁」與第三句的「林」,其實是一回事,是重複寫詩人置身其間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兩字,不過說明其既非庾信《小園賦》所說的「三竿兩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驛叢竹》詩所說的「簷下疏篁十二莖」,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這裡,象是隨意寫出了眼前景物,沒有費什麼氣力去刻畫和塗飾。 

  詩中寫人物活動,也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獨坐」、「彈琴」、「長嘯」。對人物,既沒有描繪其彈奏舒嘯之狀,也沒有表達其喜怒哀樂之情;對琴音與嘯聲,更沒有花任何筆墨寫出其音調與聲情。 表面看來,四句詩的用字造語都是平平無奇的。但四句詩合起來,卻妙諦自成,境界自出,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作為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處在於其所顯示的是那樣一個令人自然而然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領略和欣賞它的美,也應當遺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僅如施補華所說,給人以「清幽絕俗」(《峴傭說詩》)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淨,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是如此安閒自得,塵慮皆空,外景與內情是抿合無間、融為一體的。而在語言上則從自然中見至味、從平淡中見高韻。它的以自然、平淡為特徵的風格美又與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見,詩人是在意興清幽、心靈澄淨的狀態下與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淨的屬性悠然相會,而命筆成篇的。詩的意境的形成,全賴人物心性和所寫景物的內在素質相一致,而不必藉助於外在的色相。因此,詩人在我與物會、情與景合之際,就可以如司空圖《詩品·自然篇》中所說,「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進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鈞」的藝術天地。當然,這裡說「俯拾即是」,並不是說詩人在取材上就一無選擇,信手拈來;這裡說「著手成春」,也不是說詩人在握管時就一無安排,信筆所之。詩中描寫周圍景色,選擇了竹林與明月,是取其與所要顯示的那一清幽澄淨的環境原本一致;詩中抒寫自我情懷,選擇了彈琴與長嘯,則取其與所要表現的那一清幽澄淨的心境互為表裡。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寫此景,寫此事,自有其醞釀成熟的詩思。更從全詩的組合看,詩人在寫月夜幽林的同時,又寫了彈琴、長嘯,則是以聲響託出靜境。至於詩的末句寫到月來照,不僅與上句的「人不知」有對照之妙,也起了點破暗夜的作用。這些音響與寂靜以及光影明暗的襯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運用其間的。 

  先看前兩句:「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篁,竹林也;嘯,撮口作聲也。詩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脫,加之仕途坎坷,四十歲以後就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說:「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因而常常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彈著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懷。但琴聲似乎不足以宣洩鬱抑之情,所以長嘯一聲。這裡借用了一個典故。據劉義慶《世說新語·棲逸》載:「阮步兵嘯,聞數百步。」阮步兵即阮籍,他是漢魏時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他和嵇康等人對當時的封建禮教不滿,對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不滿,時常集於竹林詠懷言志。阮籍在竹林長嘯,聲聞數百步,也由此傳為美談。日本漢詩學者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精細地指出:這首詩的前兩句,暗用了魏晉之際詩人阮籍聞「蘇門之嘯」的故事和阮籍《詠懷詩》中的「起坐彈鳴琴」句意。並指出:詩人王維獨坐幽篁裡悠然彈琴,自得其樂,也很像陶潛。只不過陶潛彈的是無弦琴,而王維彈的則是有弦琴。王維居竹林之中,效阮籍長嘯,以阮籍自比,表現自己對權奸的不滿。竹之品格,葉如箭指,質如堅石,幹可斷而不可改其直,身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詩人獨坐幽竹之中,是表示自己具有翠竹一樣的氣節的。 

  再看後兩句:「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這是進一步渲染那種孤寂的情緒和氣氛的。明月相照,不僅點明坐得久,坐到明月東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明月是高潔之士的象徵,它獨自放射光輝於青天碧海之中,也像詩人一樣。所以王維引以為知心的「朋友」。這樣寫,對描寫自然景物也有好處。深林幽篁使人有暗綠色的聯想,有寂寞沉鬱的感覺,畫面是暗淡的,現在忽然「明月來相照」,使幽暗的竹林,灑上一層銀白的色彩,這種變化似乎增添了一股生氣,一層詩意,孤寂之感一掃而光,竹林、明月、詩人都融化到靜穆和諧的夜色之中了。 

  這短短的只有二十個字的詩,有景有情(幽靜之景、幽獨之情)、有聲有色(琴嘯之聲、林月之色)、有靜有動(獨坐彈嘯)、有實有虛(前兩句實寫其景,後兩句虛寫其情),對立統一,相映成趣。讀這首詩,就仿佛是欣賞一幅立體而富於變化的人物風景畫,這詩情畫意,實為作者之高手妙作。全詩優美高雅的意境,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

相關焦點

  • 古詩鑑賞《竹裡館》
    原標題:古詩鑑賞《竹裡館》 一首詩,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書,古詩散發出一種難以抗拒的魅力。今日小編帶你一起來鑑賞古詩《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獨自閒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裡?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 七年級古詩《竹裡館》賞析、譯文、試題
    竹裡館唐 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譯文】我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裡,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沒有人知道我在竹林深處,只有明月相伴靜靜照耀。【鑑賞】這首《竹裡館》,以「幽篁」、「深林」、「明月」這些景物,勾勒出一幅月夜幽林圖。在這個清幽絕俗的情景中,詩人「獨坐」、「彈琴」、「長嘯」,過著「人不知」的隱居生活,藉助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閒生活狀態,描繪出優美高雅的意境,從而襯託出他寧靜、淡泊的心境。
  • 《竹裡館》古詩朗讀
    竹裡館今天我們跟著王維又回到了山水田園詩。一、初讀知詩意這首詩是作於王維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期。二、細讀解詩句竹裡館:輞川別墅的勝景之一,房屋周圍有竹林,故名。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嘯:長聲呼嘯。深林:指「幽篁」。相照:與「獨坐」對應。
  • 唐詩鑑賞 :王維 · 竹裡館
    尤靜波:王維·竹裡館竹裡館愛上古詩:王維·竹裡館竹裡館王維·五言絕句獨坐幽篁裡,獨自閒坐幽靜竹林,✦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來抒發感情。魏晉名士稱吹口哨為嘯。深林人不知,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裡?✦深林:指「幽篁」。明月來相照。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相照:與「獨坐」相應,意思是說,左右無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來相照。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賞析之《竹裡館》,品味王維的空靈與寧靜
    詩人王維的一些山水田園詩歌,具有空靈寧靜的意境,虛實相生,富有韻味,下面我們來欣賞王維的《竹裡館》。竹裡館--王維詩人背景重點詞、詞語注釋古詩今譯古詩賞析《竹裡館》,情走淡泊,旨歸靜趣,音韻響亮,和雅共賞,使其形成了富有詩情畫意的長卷,幽明之中舒展了胸懷,擁抱了自然。喜歡的,歡迎「點讚、分享、評論、收藏」。
  • 王維《竹裡館》
    這一點我贊同。王維一生,有波折,但得善終。懷才有遇,仕途也算是有成。 今天來學一首王維的詩歌《竹裡館》,這是他在輞川別墅寫下的一首詩,是和裴迪的一首和詩。宮槐陌、臨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欒家瀨、金屑泉、白石灘、北垞、竹裡館、辛夷塢、漆園、椒園等,與裴迪閒暇,各賦絕句云爾。
  • 當「古詩」遇上「遊戲」,撞出思維火花!幼兒古詩這樣啟蒙才有效
    可我還是有些疑惑,兒子為什麼會對竹子大驚小怪?「媽媽,我感覺自己就像住進了王維的《竹裡館》,太美妙了,我喜歡這個房間。」哦,原來如此。可令我驚訝的是:兒子居然會觸景生情,聯想起先前日子學的一首古詩。為了考考他,我繼續問:「那你還記得怎麼背這首詩嗎?」
  • 古詩文學習072:七年級下冊王維《竹裡館》
    竹裡館[唐]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竹裡館,是輞川別墅二十景之一,應當是建在竹林裡的屋舍。王維(約701-761),字摩詰,河東(治所在今山西永濟西)人,祖籍太原祁縣(今屬山西),唐代詩人、畫家。②〔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篁,竹林。③〔深林〕這裡指「幽篁」。
  • 詩佛王維夏夜在竹裡館,邊彈琴邊長嘯,敢問不羈之境界如何學得?
    這就是王維的《竹裡館》,中言道:」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從詩裡,我們可以看出他的雅趣,他的閒適,他的任性,他的不羈。一個人,一把琴,一陣風,一輪月,一處竹林,一聲長嘯,一顆隨性之心,當它們匯集於一處時,必然會產生絕妙的境界。
  • 共賞唐詩之美,王維《竹裡館》
    竹裡館 唐·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深深的山林中無人知曉,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之前,我們先後賞析了王維的《相思》、《雜詩三首·其二》、《鹿柴》,這一回,我們繼續賞析王維的另外一首詩《竹裡館》。再上一篇《鹿柴》的賞析中,我們知道,天寶三載(744年)後,王維隱居於藍田輞川。
  • 預學古詩《村晚》(五下)
    跟朱煜老師預學古詩五年級下冊《村晚》村晚今天為大家講一首五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的一首古詩,這首古詩的名字,叫做《村晚》。1.知詩人它的作者是雷震。雷震這個人哪,在歷史上,缺乏記載。生於哪一年,死於哪一年,他的生平事跡如何,現在已經不清楚了。但是這首詩流傳至今。在《千家詩》裡面就收錄過他的這首詩。
  • 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二首》:這樣學字詞和詩句,輕鬆又高效!
    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二首》——《村居》、《詠柳》:課堂筆記+同步練習題,提前預習跟我學字詞:要求 會寫「碧、妝」等9個字,會認「醉、裁」等7個字。 注意「醉、妝、絛、裁、剪」等字的發音,注意「村」字的偏旁是木字旁,最後一筆是點。碧玉的碧字左上的第四筆是提。
  • 「竹裡館」
    搭建似乎更像游離在嚴肅建築學之外的民間土木。三層電梯廳:三樓全部設置為獨立茶舍,依場地東西而立,交通中置,似林中小徑,在南北進深三分有二處微微轉折,借扭轉之態,一個看似溪邊草廬的建築體離地而起,屋簷下探,竹窗由內而外撐起,似乎不論置身內外都有一探窗外究竟的願望。
  • 一邊教孩子畫畫,一邊學古詩,很棒的方法,快來試試吧!
    今天跟著千千一邊畫畫,一邊學習古詩,簡筆畫古詩倆不誤!看圖學古詩《靜夜思》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看圖學古詩《贈汪倫》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看圖學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竹裡館山水沙灘遊造起來,開啟新玩法!
    來這裡,升華親子關係,來這裡,享受自己動手的樂趣,來這裡,享受美好的田園風光,竹裡館與您,創造專屬的親密快樂之旅!竹裡館交通:1.從河源市區駕車出發只需50分鐘;2.廣州至竹裡館行車時間約2.5小時,經廣惠高速、惠河高速、205國道、梅河高速轉河義公路經過蘇家圍最後抵達竹裡館;3.深圳至竹裡館行車時間約
  • 巧虎學古詩28個動畫視頻,小孩子學古詩推薦動畫
    巧虎學古詩28個動畫視頻,小孩子學古詩推薦動畫!巧虎對於小孩來說,可真是一個可靠的小夥伴。唱唱跳跳,能歌善舞。還能跟著見識許多有趣的動物和景觀。
  • 七年級語文下冊必背古詩文(原文+譯文)
    《竹裡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裡館   中國皇家唱詩-中國皇家唱詩第四輯兒童版   2.《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 未來講堂|王維《竹裡館》誦讀:於芳
    今天,由著名播音員於芳為大家誦讀和賞析的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竹裡館》。《竹裡館》(精通詩、書、畫、音樂,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並有「詩佛」之稱。《竹裡館》寫於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期。此詩寫山林幽居情致,文字簡樸清麗,充滿禪意,表現了清幽絕俗的境界。前兩句寫詩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中,一邊彈琴,一邊悠然高唱詩歌。
  • 和王維齊名的詩人盧象,也有一首《竹裡館》
    和王維齊名的詩人盧象,也有一首《竹裡館》文:枯木《竹裡館》【唐】盧象這裡要說的是,在唐代開元年間的一位詩人,曾經和王維、崔顥比肩,有國士之風。這位詩人叫盧象,字緯卿,汶水(今山東)人,生卒年月不詳,由前進士補秘書省校書郎,轉右衛倉曹掾,歷任司勳員外郎、郡司馬、膳部員外郎等職,安史之亂受偽職,後貶為果州長史、永州司戶、吉州長史,最後拜為主客員外郎(從六品上),病逝在湖北武昌。
  • 《書譜》集字古詩16首,收好不謝!
    《書譜》集字古詩16首,收好不謝! 集《書譜》寫古詩,畫面美不勝收! 練好了書譜, 寫寫這些千餘年的句子,就更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