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4省市,34件國寶級文物

2020-12-17 聚焦汕尾

后母戊鼎

商 · 中國國家博物館

險被砸碎,險被日寇掠走

歷經劫難的國之重器

當之無愧的鎮國之寶

何尊

西周 ·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銘文中最早記載「中國」一詞

1963年出土後被賣給了廢品收購站

文物工作者以30元購得

晉侯鳥尊

西周 · 山西省博物館

鳥與象的完美結合

是祭祀祖先所用祭器

中國青銅藝術中罕見珍品

賈湖骨笛

距今7800年-9000年 · 河南博物院

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

音域可演奏中外名曲

時至今日仍可吹奏

紅陶獸形器

距今4500年-6500年 · 山東省博物館

大汶口文化的代表性文物

反映了先民發達的養豬業

以及高超的制陶技藝

長信宮燈

西漢 · 河北省博物館

既美觀,又實用的燈具

燈塵不外揚,被基辛格稱讚:

2000多年前的中國人就懂得環保啦

雪景寒林圖

北宋 · 天津市博物館

範寬畫派的傑作

1860年之後曾流落民間

文人畫精品,畫雪景的典範

瑞鶴圖

北宋 · 遼寧省博物館

宋徽宗趙佶的傳世佳作

圖中仙鶴,如雲似霧,各有姿態

曾散落民間600年不知去向

《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

北宋 · 吉林省博物館

蘇軾不僅擅長文辭

亦擅長書法

他的墨寶,皆書法極品

銅坐龍

金 · 黑龍江省博物館

1956年出土於黑龍江阿城

集麒麟、龍、獅、犬形象於一身

是黑龍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評選的頭名

匈奴王冠

戰國 · 內蒙古博物院

由鷹型冠飾,半球型冠頂和冠帶組合而成

純黃金鍛造,重達1394克

是迄今所發現唯一匈奴首領冠飾

鎏金銅牛

西夏 · 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

重188公斤,線條流暢,比例勻稱

銅牛中空,外表通體鎏金

是西夏青銅鑄造工藝的巔峰之作

馬踏飛燕

東漢 · 甘肅省博物館

見過世界多國政要,上過小學語文課本

從出土時就開始出名

國家旅遊局以它為中國旅遊標誌

舞蹈紋彩陶盆

公元前2900-前2350年 · 青海省博物館

拉手小人為兩組,分別有11人,13人

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的代表作

史前中國最美的彩陶在青海

織錦護臂

漢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只是一條護臂嗎?

仔細看哦,上面分明寫著: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金奔巴

清 · 西藏博物館

金奔巴,即金瓶掣籤制度的那個瓶

藏傳佛教大活佛轉世,都須通過此瓶掣籤

以及,該瓶造型竟是乾隆皇帝設計的

牛虎銅案

戰國 · 雲南省博物館

放置肉祭品的禮器

與馬踏飛燕齊名,號稱:

北有馬踏飛燕,南有牛虎銅案

銅車馬

東漢 · 貴州省博物館

融合東漢中原文化和夜郎文化

馬的造型昂首、立耳、豎鬃、嘶鳴

一個字:美

太陽神鳥金飾

商周 ·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四鳥繞日,太陽崇拜的象徵

含金量94.2%,僅0.2毫米厚

中國文化遺產標誌用的就是它

烏楊石闕

漢魏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出土於重慶忠縣烏楊鎮

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

古代地表建築,名副其實的國寶

曾侯乙編鐘

戰國 · 湖北省博物館

由65件青銅編鐘組成的大型樂器

音域廣,造型美,既好聽,又好看

它演奏的《東方紅》,幾乎人人都聽過

鑄客銅鼎

戰國 · 安徽博物院

歷經磨難的楚國重器,國家公祭鼎的原型

1958年,毛偉人看過該鼎後嘆道:

好大一口鼎,能煮一頭牛!

金縷玉衣

西漢 · 徐州博物館

於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出土,出過國

知名度沒有中山靖王劉勝的那一件高

卻是迄今發現的年代最久遠,保存最完好的

上虞帖

唐 · 上海博物館

又名「夜來腹痛帖」

草書,7行58字,字字如金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墨寶,唐人摹本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元 · 浙江省博物館

黃公望大作,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被火燒成兩段,《剩山圖》是該畫的前段

後段《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雲紋青銅大鐃

西周 · 福建博物院

西周時期的軍隊樂器,退兵時敲

通體雲雷紋,鑄造精細,穩重古樸

是罕見的商周時期大型甬鍾

凌氏釉裡紅樓閣式穀倉

元 · 江西省博物館

隨葬冥器

有各種俑18尊,墓志銘159字

集四種高溫釉於一體,乃世間孤品

人物御龍帛畫

戰國 · 湖南省博物館

是楚墓隨葬的招魂幡

此畫中的人物馭龍升天

與《龍鳳仕女圖》並稱先秦繪畫雙璧

翔鷺紋銅鼓

西漢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鼓面中心為太陽紋,中空無底

是西南地區流行的樂器

也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

角形玉杯

西漢 · 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玉器,出土於第二代南越王趙眛之墓

這種精美酒杯無法直立

所以斟滿的酒必須一飲而盡

越王亓北古劍

戰國 · 海南省博物館

1987年出土於安徽省安慶市

鑄造精湛,刃鋒銳利,通體無鏽

被國家文物局劃撥海南博物館收藏

青黃釉雙耳陶提壺(連蓋)

東漢 ·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李鄭屋漢墓位於九龍深水涉

墓的形制、出土文物與中原漢墓如出一轍

可見遠在兩千多年前

漢文化已經深深地影響了這片土地

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

明 · 澳門博物館

洪武年間的陶瓷精品

在入藏澳門博物館之前曾被拍賣

2006年佳士得春拍成交價

¥81,660,800

毛公鼎

西周 · 臺北故宮博物院

清道光年間出土於陝西省岐山縣

是銘文字數最多的鼎,有近500字

有人說此鼎的史料價值抵一部《尚書》

臺北故宮將它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展出

獲取更多好看文章,請關注最愛歷史。

相關焦點

  • 自駕遊走中國內陸34省市所需費用?
    自駕小車,遊走中國,走完中國內陸的34省市自治區,大多數人都覺得需要很多錢,但其實,,,,,,,,,以下,我們以自駕走完中國內陸
  • 百件國寶級文物講述風雲傳奇
    延伸閱讀  南方日報訊(駐京記者/劉長欣)你知道「中國」一詞出現在哪件文物中嗎?你知道龍的形象在不同歷史時期經歷了怎樣的演變嗎?這些問題的答案將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呈現在大家面前。  2018年1月1日晚10時,一款百集紀錄片將在央視紀錄頻道開播,越王勾踐劍、杜虎符、三星堆青銅人像、清明上河圖等百件國寶級文物,將在節目中「開口說話」,講述自己的傳奇「人生」。  這部紀錄片名叫《如果國寶會說話》,是由中宣部、國家文物局、中央電視臺共同實施的國家涵養工程項目。
  • 中國流落到日本的四大「國寶級」文物,件件價值連城,令人惋惜!
    【中國流落到日本的四大「國寶級」文物,件件價值連城,令人惋惜!】螺鈿紫檀五弦琵琶是唐朝的一種鑲嵌質地樂器。現屬於御物等級文物,收藏於宮內廳正倉院北院。漢委奴國王金印是一件文物,印面正方形,邊長2.3釐米,印臺高約0.9釐米,臺上附蛇形鈕,通體高約2.2釐米,上面刻有「漢委奴國王」字樣。天明四年 ( 1784 ) 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農,在耕作挖溝時偶然發現的。金印出土以後輾轉百年,直至1979年一個家族的後人把它捐獻給了日本福岡市博物館。曜變天目茶碗:乃南宋的傳世孤品,後流傳到了日本。
  • 中國排行前十的國寶級文物,它們價值多少,如今身在何處?
    一些對古董文物感興趣的小夥伴,相信都會一直關注中國流失在外的國寶級文物走向,當這些國寶,輾轉周折,被迎接回國之後,第一時間趕到各地博物館去一睹其風採。中華民族歷史淵源流長,所孕育的文化瑰寶,當然也是數不勝數。那在小夥伴們心中,稱得上是中國國寶級文物排行前幾的都是哪幾件呢?
  • 喜愛34個省市的十個主要關鍵詞
    在喜愛家鄉的100個精彩理由暨34省市的分別100個精彩喜愛理由留言以及34個省市的分別最精彩喜愛理由留言評選過程中,針對各省市喜愛理由提及率普遍重複的特點,我們專門分別評出了喜愛34個省市的十個主要關鍵詞,分別為:  北京:首都,天安門
  • 中國34個省市最出名的一道菜 你吃過幾道?
    中國34個省市最出名的一道菜 你吃過幾道?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亮相瀋陽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亮相瀋陽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 中國34省市喜愛度競比調查暨喜愛家鄉的100個理由有獎徵集活動說明
    一、 參與形式:  整個活動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中國34省市喜愛度直接投票調查,另一部為省市(家鄉)喜愛理由留言調查,參與形式分別為:  1、中國34省市喜愛度直接投票調查,在專區喜愛度投票現場欄目中,直接通過點擊投票來支持自己喜愛的省市
  • 歷史上最有價值的國寶級文物,你知道有哪幾件嗎?
    中國在古代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之一。我們從三皇五帝延續至今有著,從來沒有斷過,而古人通過他們的智慧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有價值的文物,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以下幾種最有價值的的國寶級文物:第一個就是戰國時期的水晶杯,它是我國一級國寶非常珍貴,它是由整塊水晶製作而成,出土時,全身晶瑩剔透與現在的水晶杯沒有兩樣。也是首批被列入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之一,這個水晶杯也是我國迄今為止,我國出土水晶製品最大的器具。
  • 陶瓷界罕見的日本國寶級文物,8件中國瓷器,你認識幾件
    如果要問除了中國之外,陶瓷界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莫過於日本了,不僅品種全,而且還質量精。翻看日本的文化史,便可知日本受中國的文化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陶瓷燒制方面亦是如此。日本的茶道起源於鎌倉時代(1192-1333年),與中國的宋代點茶法一脈相承。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2020-12-02 17:1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24件國寶級文物,不認識會被鄙視的
    下面,我們一起來鑑賞陝西歷史博物館24件必看文物,先來個圖片,文物級別不一定完全準確,哪裡不對還望各位海涵。而「簋」字本身,是古代中國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是中國 青銅器時代標誌性青銅器具之一。利簋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西周青銅器,簋內底鑄32字,大意為「周武王伐紂,在甲子日黎明對能否取勝進行佔卜,兆象很好,當日一舉擊敗商軍。七天之後的辛末日,武王賞賜給利青銅,「利」為器主名,利鑄這件器物作為紀念」。
  • 陝西歷史博物館被譽為華夏寶庫,收藏了18件國寶級文物
    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市雁塔區小寨東路91號,佔地 6.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56萬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0.8萬平方米,展廳面積1.1萬平方米,館藏文物171.795萬件(組),屬於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中國4A級旅遊景點,以豐富的館藏獲得了「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美譽。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
  • 中國4件國寶級文物,如今被「永久禁止出境」,件件都是中國瑰寶
    中國4件國寶級文物,如今被「永久禁止出境」,件件都是中國瑰寶前些日子央視辦了一套講述國家寶藏的欄目,深受大眾的喜愛。其實文物這種東西從古至今一直備受關注,生活中大家都樂意去了解一些珍貴文物及其背後的故事,在我們國家多如繁星的文物中有那麼四件比較特殊,它們屬於一批永遠不能出境的群體,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寶藏,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感受下這四件國寶的魅力。第一件國寶名叫「獸首瑪瑙杯」,這是一件唐代的遺物。
  • 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 中國頂級傳世國寶有哪些
    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1、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也被稱之為后母戊大方鼎,它是在商後期被鑄造出來的。這個龐大的青銅器高度為133釐米,重量更是達到了832.84公斤,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財富,進入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行列也是可以理解的。
  • 流失在海外的中國國寶級文物
    19世紀中期以來,由於國外列強的掠奪和戰爭,加上文物走私等因素,大量中國古代文物流失海外,其中不乏精品、孤品。 圓明園遺址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
  • 校友會2019中國34個省市區公辦大學、民辦大學和獨立學院排名
    2019-05-09 10:55:21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
  • 中國4大國寶級文物,其中1件現藏於故宮博物院,被評為鎮國之寶!
    中國4大國寶級文物,其中1件現藏於故宮博物院,被評為鎮國之寶! 雲夢睡虎地秦簡。上過中國法制史的同學,肯定學到過關於它的介紹。雲夢秦簡的珍貴之處有很多,這裡僅僅列舉幾個和法律有關的。1、世界上最早的法醫記錄,雲夢睡虎地秦墓竹簡上記載了縊死、流產、外傷檢驗等且還規定了檢驗縊死者的方法。
  • 500餘件義大利國寶級文物武漢展出 多件文物為首次出境
    人民網武漢2月22日電 (肖璐欣)21日,來自義大利的500多件文物運抵武漢,它們分別來自於佛羅倫斯國家考古博物館、龐貝考古博物館、羅馬國家考古博物館等20多家博物館,其中狄諾斯瓶、金橄欖葉頭飾、阿波羅頭像三件文物在湖北省博物館進行了開箱展示。
  • 馬未都撿漏的4件寶貝,件件堪比國寶級文物,有一件就了40塊錢
    馬未都撿漏的4件寶貝,件件堪比國寶級文物,有一件就了40塊錢馬未都是撿漏行家,在收藏界已經是共識。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馬未都創建的觀復博物館,其中藏品基本上都是他撿漏所得。每一件藏品的背後,都有一段「驚心動魄」的撿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