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各省博物館的「鎮國之寶」,每一件都永久禁止出國展出!
中國各省博物館的「鎮國之寶」,每一件都永久禁止出國展出!1.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鑲金獸首瑪瑙杯。鑲金獸首瑪瑙杯是我國歷史文物,是中國首批永久禁止出國展出的國寶之一!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古今未見類同者!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
-
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始建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為中國宮殿式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 院內收藏有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瀋陽故宮、熱河行宮、中國青銅器之鄉-寶雞運到臺灣的二十四萬餘件文物,所藏的毛公鼎、散氏盤等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如西周毛公鼎、散氏盤;鎮宮之寶的玉器翠玉白菜、闢邪雕刻、《核舟記》的原型等;王羲之、顏真卿、宋徽宗書法手跡,近代張大千廬山圖卷等;還有北魏以下歷代金銅佛像,清恭王府紫檀家具等。
-
中國歷史上的39件鎮國之寶!
大克鼎通高93.1釐米,口徑75.6釐米,腹徑74.9釐米,腹深43釐米,重201.5公斤。大克鼎與大盂鼎(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毛公鼎(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並稱為「海內青銅器三寶」。大盂鼎《平復帖》書寫於西晉,是傳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墨跡。有「法帖之祖」的美譽,見證了漢字流變。現藏故宮博物院。富春山居圖
-
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文物近70萬件,鎮院之寶是一顆白菜
臺灣有很多著名景點,比如說日月潭、墾丁公園、101塔等等,但無論如何臺北市一定要去的,作為臺灣的省會,臺北不僅有經濟文化上的優勢,還有著中國三大博物院之一的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國三大博物院,分別是臺北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我們最熟悉的肯定是北京故宮博物院,遊客量最大的肯定也是北京。
-
中國34省市,34件國寶級文物
險被砸碎,險被日寇掠走歷經劫難的國之重器當之無愧的鎮國之寶何尊西周 ·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銘文中最早記載「中國」一詞1963年出土後被賣給了廢品收購站文物工作者以30元購得晉侯鳥尊西周 · 山西省博物館鳥與象的完美結合是祭祀祖先所用祭器中國青銅藝術中罕見珍品
-
揭秘:北京故宮博物院到底有多少奇珍異寶?
前不久,東南大學與故宮博物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受聘東南大學兼職教授。儀式結束後,單霽翔院長為東大師生演講《故宮的世界 世界的故宮》時,華麗地曬了一回「家底」:故宮博物院共有1807558件套文物藏品。
-
紫禁城600年,故宮博物院文物背後的中國歷史,你了解多少?
故宮博物院文物:太和殿小獸故宮博物館太和殿上的10隻小獸名字分別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狎魚(suān ní)、狻猊、獬豸、鬥牛、行什。「這套小獸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時的原件,每件小獸都有美好的象徵寓意,尤其是最後一件——行什,只在太和殿出現,是個孤例,也是太和殿建築無上等級的體現。
-
故宮有多少件珍貴文物?快來看故宮博物院院長"數家珍"
單霽翔:故宮博物院究竟有多少件文物藏品?我們一共有1807,558件套。珍貴文物佔93.2%、一般文物佔6.4%、資料只佔0.4%,幾乎件件都是珍貴文物。
-
臺北故宮博物院驚爆遺失5件文物
臺北故宮博物院驚爆遺失5件文物 2013年03月26日 17:1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246件雍正文物
東方網10月7日消息: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60年來首度合辦的展覽「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7日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開展。展出的246件文物包括檔案、史籍、地圖、肖像、繪畫、書法、瓷器、琉璃、瑪瑙等,全面展示這位頗具爭議的皇帝的文治武功和藝術品味,意在「告訴你一個真雍正」。
-
國寶級文物被曝現多處「傷痕」 山西博物院回應
國寶級文物被曝現多處「傷痕」近日,曾被評為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虞弘墓的石槨結束了國內外多地的巡展,在山西博物院首度亮相展出。但一天之後,有細心的文物愛好者在參觀時發現,虞弘墓石槨的幾塊石板的邊緣處有明顯的傷痕,疑似新近磕碰形成的,並就此事在微博發帖質疑。
-
故宮院長:北京故宮文物數量是臺北故宮的20倍
亮點1 甲骨文邊讀邊發布 調查統計,世界現存殷墟甲骨13萬片,其中約18%藏在故宮。上世紀60年代,專家粗估有22463片藏在故宮,數量僅次於國家圖書館和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屬於世界第三大甲骨收藏單位。 然而半個世紀以來,這些甲骨卻一直靜靜地躺在庫房內。
-
扎什倫布寺280件精品文物走進故宮博物院,乾隆還設計過無量壽佛
「甲納拉康」殿內珍藏的歷代皇帝冊封班禪的金印金冊、佛像敕文、皇家贈禮等文物,真實見證著西藏地區與中央政府的密切往來。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紫禁城裡,中正殿、雨花閣、香雲亭、慈寧宮大佛堂等數十處藏傳佛教殿堂,留存著數以萬計的佛教造像、唐卡法器等藏傳佛教文物精品。
-
馬未都撿漏的4件寶貝,件件堪比國寶級文物,有一件就了40塊錢
馬未都撿漏的4件寶貝,件件堪比國寶級文物,有一件就了40塊錢馬未都是撿漏行家,在收藏界已經是共識。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馬未都創建的觀復博物館,其中藏品基本上都是他撿漏所得。每一件藏品的背後,都有一段「驚心動魄」的撿漏故事。
-
故宮外國文物集結「南下」,219件珍寶盡現宮廷異域風
2020年12月27日,「海國微瀾——故宮博物院藏外國文物展 2.0」在鼓浪嶼開幕,此次是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開館後最大規模的一次換展,也是2021開年大展。展覽分為6個單元,包括「文物來源」、「科技典範」、「釉彩華光」、「生活韻致」、「典雅陳設」、「美美與共」,共展出來自五大洲23個國家的219件故宮院藏文物,展現數百年來中外文化友好交流互鑑的成果。故宮為什麼會藏有這麼多的外國文物呢?
-
實拍蔣介石帶到臺灣的國寶級文物:圖3名氣最大,圖8專家大呼可惜
臺北故宮博物院,始建於1962年,於1965年孫中山誕辰紀念日落成,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整座建築仿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形式,採用古代中國宮廷式設計,外觀雄偉壯麗,裡面收藏了大量蔣介石從大陸帶去的國寶級文物。
-
臺北故宮博物院三大鎮館之寶
儘管從外觀上看,臺北故宮與北京故宮截然不同,但是整座建築的設計理念顯然秉承了中國宮廷式的建築風格,碧瓦黃牆,雕欄玉砌,在青山掩映下,顯得典雅而壯麗。目前,這裡珍藏著1948年以來從大陸運來的60多萬件珍貴文物。」 由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受展廳面積所限,通常每3個月會換一次展品,即便這樣,要把這裡所藏60餘萬件稀世文物逐個兒在世人面前亮個相,至少需要30年時間。
-
北京故宮博物院必看十大國寶,你知道幾個?
北京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佔地面積723600餘平方米,周圍環以10米高的城牆和52米寬的護城河(筒子河),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
-
陝西歷史博物館,年接待遊客270多萬,國家4A景點,國寶文物18件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171.795萬件,雖然館藏文物非常多,但很多都沒有機會展出,因為實際情況所限,所以在博物館裡面看到的,基礎陳列,專題陳列,壁畫,等等加在一起,也只是所有藏品的冰山一角。但是展品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會不定期地更換,所以說如果有機會,就經常去,會看到不同的文物。有些國寶,是只能買票參觀的。
-
故宮博物院七大展千餘件珍貴文物「十一」亮相太原
中國網新聞9月19日訊 (記者 蘇向東) 故宮博物院7項專題大展,1000餘件珍貴文物將於10月1日亮相太原博物館。展示主題包括清代萬壽盛典、明清官式建築、宮廷琺瑯器、明代御窯瓷器、傅山及明末清初名家書法和畫作等。「這是故宮歷史上到地方城市辦展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展覽也是太原博物館開館後的首展。」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