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冰洞:萬年冰洞被國內地質、地理、巖溶、生態、環境、旅遊等有關專家評價為當代世界奇蹟。寧武冰洞是古氣候、古環境變遷的產物。冰洞洞體的形成,冰體的產生和冰體長期不化等都與該區氣候環境演化息息相關。寧武冰洞是該區以至整個華北地區氣候、環境變遷的縮影和見證。
懸空村:建在懸崖絕壁間,其中以王化溝村最為典型,該村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王化溝村僅有居民 20 餘戶,60 多口,村莊呈東西走向依勢建設,在全長 1 華裡、海拔 2300 多米的懸崖上。村莊前臨幽靜山谷、背靠嶙峋絕壁,林海環繞,風光如畫。村中房屋依崖就勢、高低錯落、坐北向南、避風向陽。房屋後部都坐落在崖石之上,前半部則懸空而建,房屋下面以木柱支撐代替地基。房前無院,只有一條走廊,各家走廊之外多用木材橫豎組合,成為懸在空中的街道,奇險獨特。
懸崖棧道:位於涔山鄉張家崖村西的翔鳳山上,在天然雕塑大走廊內,創建年代可上溯到唐朝貞元年間。古籍記載:棧道為連通多座山峰上的寺廟而築,原長 42 華裡。近年修復 2 華裡供遊人參觀遊覽。棧道在峽谷陽面的懸崖絕壁中間,對面是茫茫林海。遊人可從小石門村後上棧道,沿絕壁中間行進,過鐵索吊橋過大石門天塹,再沿棧道前行,通過搖擺柱,進了懸空寺仙人洞,然後經過陳列懸棺的巖洞,過龍王廟,最後從棧道式懸棺群旁邊下到谷底。
石門懸棺:考古專家認為石門懸棺是長江以北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一處崖葬群,對研究北方的懸棺文化、喪葬風俗有很大意義,極具考古研究價值。石門懸棺的懸葬方式分為洞穴式、懸吊式、懸樁式、棧道式等,朝代起源,尚不可考。但石門懸棺包含了棧道、崖道、崖縫、懸吊、洞穴等多種類型,在種類上名列華夏第一。
汾河源頭:汾河為山西第一大河,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發源於管涔山、寧武縣東寨鎮的雷鳴寺泉(即汾河靈沼)」。雷鳴寺泉是三晉名泉之一,多年平均流量 0.2 立方米每秒,泉水四周九座大山環抱,九個溝壑匯攏,俗稱九龍口。泉水經雷鳴寺汾源閣一層水母殿下石縫中湧出,流入殿外水潭,過水潭,瀉入魚湖,再從九個龍口、六個魚口噴出,匯成汾河。汾河在山西省的政治、歷史、文化、經濟地位舉足重輕,是山西最大的河流,被山西人稱為母親河,對山西省的歷史文化有深遠的影響,有許多地名(汾陽、襄汾等)、產品名(汾酒)來自汾河。因此,憑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人文內涵,汾河源頭被稱為「三晉第一勝境」。
情人谷:相傳一對戀人殉情於此,故而得名,情人谷為花崗巖小型峽谷,山泉從谷中奔瀉而出,形成多處瀑布和深潭,也打磨出一片姿態萬千的奇石群,整個山谷精緻優雅,清新美麗,據說青年男女只要到谷中約會,便可喜結連理。
馬侖草原:草原坐落於高山之顛,最高海拔2712米。這塊草原不同於內蒙古大草原,這裡的牧草比內蒙古大草原的要高三五倍,色彩鮮嫩翠綠。在這神奇的草原上,盛開著各色各樣的鮮花,當你一踏上去,感覺鬆軟舒適,真像一塊大地毯。這草原中間,生長著許多不知名的高山植物,如鬼見愁,遊客皆感新奇稀罕。登草原可順便看飛來石、石猴望月、茫茫林海、北齊長城、怪松園、奇石苑、駱駝峰等,可眺望蘆芽山、虎頭山、荷葉坪等,鮮花鋪滿的亞高山草甸更使你流連忘返。
蘆芽山:蘆芽山峰巒重疊,山峰尖峭,森林廣茂, 蘆芽山因形似一「蘆芽」而得名,海拔2736米,主峰絕頂約10平方米的石坪上,巍然託起一座石砌建築——太子殿。因其位居群山之極,數十裡外即可看到。蘆芽山曾是歷代帝王將相、騷人墨客休閒遊獵的首選地方。隋煬帝曾多次到此避暑遊獵,在天池處建龐大行宮群落,迤邐百裡,鼎盛一時。
荷葉坪:華北最大的亞高山草甸,海拔2784米,是寧武、五寨、岢嵐三縣的交界,山上古木參天,濃蔭蔽日,以其狀如一柄闊大無比之荷葉而得名,海拔2784米的荷葉坪亞高山草甸是管涔山的最高峰,素有「高原翡翠」之美稱。迄今尚存駱駝石峰、荷葉長老、文殊雄獅、石柵馬樁、北齊長城、六郎將臺、彌漣異水、雪山積素等荷葉坪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