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知識】男裝漢服也太颯了,每種形制都要擁有

2020-12-16 騰訊網

| 最暖心的感覺莫過於我隨隨便便說的話,有人認真地把它聽了,而且還做了。

本期文章參考有B戰UP想大少的漢服科普視頻。

幾天前,某位男同學問我男生穿漢服會不會不好看,甚至被誤會很「娘」?。今日便來講講男裝漢服有哪些,保證看完忍不住讚嘆「好帥,我可以!」。

不過主要講形制科普,至于帥哥的漢服美圖大家可以網上搜索「漢服 男 模特」等關鍵字。好了,我們開始正文。

主要介紹使用度比較高的唐宋明三朝的男式漢服形制。

形制: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款式,不同形制之間在領子,袖子和衣長上有區別,如常見形制有圓領袍,交領(右衽)長襖,衣裳等。

漢服常見衣領:交領,立領,圓領,方領,坦領等。

漢服常見衽形:右衽,斜襟(右斜),對襟等。

漢服常見袖形:窄袖,直袖,箭袖,琵琶袖,大袖等。

小夢鎮樓:(逸仙居仿定陵多龍融合二創花唄龍紗面料 圓領袍)

-唐朝-

1圓領衣,分衤癸(kui)袍(衫)和襴袍(衫)。如下圖中一是衤癸(kui)袍,二是襴袍。

衤癸(kui)袍:腰下兩邊開叉,不接襴,也叫缺胯袍。作為便服穿。

襴袍,腰下不開叉,袍的底沿接襴。作為常服。比便服kui袍更正式一些·。

圖中兩款都是直袖,窄袖。衣服上的刺繡紋樣在古代有講究,如今都可。

唐圓領袍是由於受胡人影響引入,加以改制成為漢服之一,主要用於出行或打獵使用,比較方便日常。

2半臂

衣領是交領右衽,袖長有短袖或者無袖,腰下接襴,襴的長度到膝蓋。半臂的顏色一般是白色為主,多穿在中間,讓男士顯得更加魁梧。

如今可直接露出,不穿外袍。也可以將半臂套在襖衫外面做為冬裝使用。

-宋朝-

1圓領袍。

宋圓領袍由唐圓領袍而來,逐漸變成彰顯身份的著裝。在放量,袖子,領子上雨唐圓領袍有所區別。

很多襴袍(衫)都做大袖。宋時,圓領袍的地位不斷提高,甚至做為官服使用,如今歸為常服。領子較大,可以露出裡面交領裡衣的領子,放量也越來越大。

2褙子

與女士褙子有區別。男士褙子為便服,領子可做對襟,更多的是以「淺交領」形式穿著。袖寬不定,基本上都是大袖。袖長可達回肘或過肘。

胸前和腋下都有系帶,而腋下系帶只做裝飾用,不起實際作用。

3大氅(鶴氅)

最開始是道教法服,後在普通人中流行。

分兩種,一種是對襟袖身通連。

一種是對襟大袖腋下不開叉,極少部分有開叉。

模特:宮寒 店鋪:重回漢唐(重回漢唐掌柜孫異就是《重回漢唐》歌曲創作者)

大氅四周都有緣邊,屬於常服。大氅原則上是搭配衣裳(形制)的,但現在歲個人喜好。

4百迭裙

一直被誤會是女子的專有漢服,其實是宋制男裝中的熱款。

百迭裙是一片式大細褶的下裙,兩邊留有光面,男子可以量身定做重色,是比較好看的款式。

5行衣

全緣邊交領長衫

因為明制男裝種類比較多,所以就打算單拎出來做一期介紹。

最後放一些圖供大家觀賞。

上圖:明制曳撒(yi san),下圖:明制曳撒,模特:莊瀚

明制披風,模特:劉豐

明制披風內搭交領襦裙,模特:小夢(封面也是我夢),黃山

女模特:小柔 宋制 褙子,內搭宋抹,宋褲。

男模特:小小白 宋制

(文/顧茗思衣)

相關焦點

  • 漢服形制文化知識(男裝篇)
    可愛の小編今天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關於漢服形制的知識啦!上次說了女裝。今天就輪到男裝啦!!短褐:用獸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指平民的衣著。屬於漢服的一種,又稱「豎褐」、「褐」,以勞作方便為目的的便服。與常服和禮服相區別。特徵:用粗布做的上衣下褲的男裝,上衣長度一般在臀部和膝蓋上下。
  • 漢服形制這麼多你分得清嗎?五分鐘帶你認清漢服形制,小白變大神
    如果你也不知道各種形制的漢服都是什麼樣子的話,那就繼續看下去吧,五分鐘帶你認清各種形制的漢服,讓你小白變大神,再也不用為形制而頭疼。曲裾是漢服時候比較流行的漢服款式,曲裾屬於比較常見的深衣制,主要是由一件上下通裁的上衣和一條下裙組成的。上衣長度比較長,穿在身上能夠給人一種端莊大氣的感覺。
  • 【漢服知識】這些漢服的原型你都知道嗎?
    > 雖然躍躍欲試 但面對那麼多種類的漢服 還是望而卻步 不知該從哪裡下手 我們幫你收集了漢服常見款式 知識就是力量,來一起學習一下吧!
  • 男生如何搭配漢服才顯得高級?
    在之前的文章裡,已經給大家講過了許多和漢服有關的知識啦!但是呢,這些知識往往是和女子漢服有關的內容,關於男子漢服的這些內容,大家可能就不太知道了吧! 那麼,男子的漢服服飾都有哪些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吧!
  • 小科普|男子漢服的基本款式之上衣下裳篇
    在之前的文章裡,已經給大家介紹了許多和漢服相關的知識啦。但是呢,在進行介紹的時候,所講解的內容大多都是以女子漢服為例的。所以,對於男款漢服的認識,大家可能就知道的不太多啦!那麼,男子的漢服基本款式有哪些呢?
  • 漢服入門科普|20種漢服形制介紹(下)
    漢服中深衣的一種,為禮服,多用於祭祀等場合。直領(沒有續衽,類似對襟)而穿為交領,下身有裳十二幅,裳幅皆梯形。褙子,又名背子、綽子,繡。其樣式以直領對襟為主,腋下開胯,腰間用勒帛系束,開始為便服,逐漸成為後世女子的一種常禮服。比甲是一種無袖、無領的對襟兩側開叉及至膝下的馬甲,其樣式通常較後來的馬甲要長,一般長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長,離地不到一尺。
  • 明制漢服各種款式簡介,漢服中最端莊大氣的形制,你了解多少?
    我們中華民族上下傳承幾千年,中華文化更是源遠流長,漢服的傳承也是經歷了幾千年。而且漢服並不是單指漢朝的服飾,而是指漢民族的服飾,每一個朝代的漢服都是不同的性質,每一種形制都有其獨特的特點。要說最雍容華貴的形制是什麼的話,那絕對是明制了,接下來我們就簡單了解一下明制漢服都有哪些款式吧,看看你是不是都知道呢。首先是上半身的衣物,單層的上衣可以稱為衫,雙層的上衣則是稱為襖。在冬天的時候大家穿的都是非常厚實的上襖,而這些看起來十分輕薄涼爽的短衫或者是長衫的話都是在春夏秋這三個季節穿的,今天我們就主要拿輕薄一些的上衫來舉例子吧。
  • 正品漢服白菜店推薦,這3家漢服店物美價廉形制正確,顏值在線!
    很多喜歡漢服的女生,都會因為漢服的價格望而卻步,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三家公認的白菜店,形制正確,物美價廉。 明制一直都以版型為重,同時織金布料的製作和剪裁也非常麻煩,所以很少有廠家願意做。這就是為什麼蘭若庭能夠迅速佔領漢服的低端消費市場。蘭若庭的老闆自帶工廠,所以不需要在外面找裁縫和合作的商家。這次的明制漢服可以說是明制中最便宜的一次。
  • 漢服「TOP 10」品牌,原來這麼看漢服文化
    在近3年的線上銷量榜單中,都城南莊、重回漢唐、蘭若庭和鍾靈記4個成都漢服品牌都擠進了「TOP 10」。 再說誇張一點,稍微了解過漢服,或者曾經參加過漢服活動的人應該都見過。 由於不確定是不是人家的「黑歷史」,我拿出照片後,試探性地問工作人員佳音:「某寶上有這麼款漢服,好像很多原創店鋪都有在賣?」
  • 漢服那些事兒|襦裙
    現在一般認為,需要把衣服塞到裙腰內的為「」,製作較長並遮住裙腰的為「襖」,事實上,這兩種款式的衣裙都屬於襦裙體系。長襖+馬面裙早期漢服上衣統稱為「襦」,魏晉以後按照衣服層數把「襦」細分作「襖」、「衫」之分。
  • 結緣漢服
    於是,我決心向先賢學習,弘揚華夏衣冠禮儀文化,並加入北京漢服協會,擁有了自己的第一件漢服。  起初,穿漢服出門要頂著巨大的壓力,面對路人質疑的聲音,忍受眾人驚異的目光,各種尷尬和誤解更是家常便飯。漢服愛好者們用《詩經·秦風·無衣》中「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經典詩句中的「同袍」一詞來相互勉勵對方,表明我們有勇氣面對和承擔這些壓力。
  • 如何區分漢服中的曳撒、貼裡、直身、直裰四種形制?
    在漢服中,男生的服飾除了一些上衣下裳,更多的形制是威武帥氣的袍類。可是有幾種袍類漢服形制實在相似,讓很多漢服小夥伴傻傻分不清楚,甚至有些商家也不明白就亂標註名稱。今天跟大家區分一下這幾種易混形制。這四種漢服形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交領右衽,衣擺很長。所以小編剛進漢服圈的時候也是懵的。一:曳撒:曳撒和貼裡是明制漢服中最常見的兩種服飾,而大多數都是以「飛魚服」的造型出場的。兩種服飾都有裙擺,曳撒是交領,下擺是馬面裙,而兩邊多出一褶像耳朵一樣的下擺。
  • 漢服演變史圖解:明清服飾變化(男裝篇)
    從本文可以察覺了解到漢服男裝從明、清到民國早期的流行變化。漢服的發展歷史是怎麼樣的呢?下文漢服演變史圖解將為你解開漢服歷史的面紗。明代早期的衣冠延續元代餘風,男裝除了直身外,也有長衫款。明中期的男裝變化較顯著的就是逐漸增寬的袖型,外襬的結構也與初期不同。晚期的男裝流行以道袍為主,初期袖型為偏直袖之收袂袖。明末袍裝已發展成廣袖,內外擺的結構也有變化,最為明顯的就是那向上發展的尖形外擺。另外,也出現服妖現象(男好女妝容,衣服面料女性化)。
  • 《繡羅衣裳照暮春》:關於漢服、關於髮髻,關於古人的服飾時尚!
    作為一個喜歡漢服的姑娘來說,穿漢服,真的是很稀鬆平常的事,但是,穿漢服不一定全部都懂漢服,我雖然懂得一些漢服的形制,但對於髮髻、形制這塊我就不是全部都懂了。且這兩年,「漢服風」刮到了全國,日常走在街上都能看到漢服娘,但穿漢服的人多,可真正了解漢服的人卻不多,有些人連著基本的形制問題都沒有了解清楚,僅僅是因為衣服好看就想而已,但我卻覺得,既然穿了漢服,就應該了解一些關於漢服的知識。
  • 漢服越來越流行,它的形制有多少你知道嗎?敲黑板劃重點了
    近些年來,漢服成為人們喜愛的一種服飾,可也有些人因為不清楚形制而不敢隨便穿著。漢服的復興不應該只停留在穿漂亮衣服的淺層面上,而應該要更深的挖掘了解漢服的形制和文化。那麼中華上下五千年都出過多少種形制的漢服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漢服的幾種基本形制和搭配吧!
  • 細數那些紅極一時,形制卻不正確的「偽漢服」,你踩雷了嗎
    漢服,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接下來讓我們開始漢服之旅吧!無論是什麼圈子什麼事物,只要對它不夠了解,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都會踩坑,就比如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的漢服。漢服的形制很多,時間距離現在也比較久遠,所以很多漢服款式都是存疑的。在漢服熱度比較高的這幾年出現了不少非常火但是性質不正確的「偽漢服」,快來看看你有沒有買過這些款式吧。
  • 它是和服的來源,也是我們接觸最少的漢服形制,你知道是什麼嗎?
    在漢服的發展過程中,有這樣的一種漢服形制,那就是深衣制。這樣的一種形制,歷史是十分悠久的。雖說現如今,大家在穿著漢服的時候很少會穿著深衣這樣的形制,但是,大家也還是需要好好的了解一下這個形制的~那麼,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期,最全漢服形制介紹之——深衣制吧!希望大家在看完之後,都能有一定的收穫呀!深衣制是指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的一種服飾。因為「被體深邃」,因而得名。
  • 漢服圈兩大「戰役」之形制:改良的漢服還是漢服嗎?
    很多人不喜歡漢服圈,是因為一部分人把名聲搞臭了。漢服是華美、優雅的衣裳,為何會爆發「戰役」呢?因為漢服同袍們並不是團結一體的,不同觀點的人各成一派,水火不容、互相攻擊。別的不說,就比如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漢服、仙服之爭,相信不少人都大跌眼鏡了吧!沒有實物出土,就不是漢服?
  • 漢服是指中國傳統服飾嗎?
    從小眾到流行 女裝更好賣 南方人更喜歡買 當然,現在也有在漢服的設計中明確區分時代的。在安徽蕪湖的漢服文化展館,擺放著一件件漢唐宋明各個時期的男裝女裝,圖文並茂地展示服裝的由來、演變的歷程。 他親身經歷了漢服由小眾到流行的過程,2006年他一年銷售漢服幾百套,2008年上升到幾千套,如今一年銷售都在萬套以上。 據郭在權介紹,漢服具有「交領右衽」、「褒衣廣袖」等特點。總的來說,女裝比男裝銷售更多一些。以前漢、唐服賣得比較好,現在宋、明代的服裝則賣得比較好,為什麼呢?
  • 漢服:三人閨蜜一起穿的漢服,超仙絕美!
    有小可愛私信我,想要我推薦閨蜜三人一起穿的漢服,我在想閨蜜三人一起同行的話,穿漢服肯定是要拍照的,為了照片好看或者看起來和諧,我們一定要選擇相同類型,顏色配合的衣服,所以可以選擇同一家漢服店下的同一系列漢服,會比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