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東歐國家尋求質檢深度合作

2020-12-16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作為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的一項重要活動,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質檢合作對話會8日在寧波召開。會議討論通過了《中國-中東歐國家質檢合作對話會(電子證書與貿易便利化)倡議書》,開啟了中國—中東歐國家質檢合作新篇章。

  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及來自波赫、保加利亞、捷克、匈牙利、立陶宛、拉脫維亞、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維尼亞等9個中東歐地區國家負責進出境動植物檢疫以及食品安全部門的代表參加了該會議。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檢驗檢疫電子證書國際合作對促進國際貿易便利化和維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WTO/SPS/TBT協議框架下,應加快和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檢驗檢疫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

  在此基礎上,會議討論通過了《中國-中東歐國家質檢合作對話會(電子證書與貿易便利化)倡議書》,達成五項共識。

  一是共同認識到檢驗檢疫電子證書國際合作對促進國際貿易便利化和維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二是共同認識到在世貿組織框架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應加快和促進相關檢驗檢疫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增加雙方實時溝通的可能性,進行檢驗檢疫電子證書聯網核查方面的有效合作。

  三是共同認識到在國際貿易方面,應加強各國的檢驗檢疫交流合作,共同維護口岸公共安全、生態安全、動植物疫病安全,共同防範疫病疫情跨境傳播,共同維護進出口產品質量安全。

  四是希望在必要和適當的時候,每兩年召開一次檢驗檢疫高層國際研討會,也歡迎其他感興趣的國家參加,分享經驗、達成共識、聯合行動,共同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檢驗檢疫方面的有效合作。

  五是繼續在促進貿易便利化方面付出更多努力,為國際貿易提供一個便利、高效、安全的發展環境。同時,本次對話會還提議下一屆對話會的議題為「食品安全和貿易促進」。

  實施電子證書是中國質檢總局推進貿易便利化,打擊假冒證書,防止貿易欺詐,保證進出口產品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國檢驗檢疫電子證書系統於2010年1月正式啟用。質檢總局與智利、紐西蘭、澳大利亞和荷蘭等多個國家建立了官方檢驗檢疫電子證書核查機制,實現電子證書系統的對接和在線數據實時交換,並與荷蘭成功試行了乳製品證書的無紙化。

  此外,中方已與紐西蘭、澳大利亞、荷蘭、智利、泰國、愛爾蘭、芬蘭、德國和俄羅斯等9國籤署了電子證書合作協議,與韓國、美國、捷克等國家的有關機構進行了交流並達成合作意向。可以說,檢驗檢疫電子證書國際合作已成為中國與各國對外貿易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py

相關焦點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達佩斯綱要
    (三)2018年上半年,中方將邀請中東歐16國國家協調員訪華並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國家協調員會議。下半年,在保加利亞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國家協調員會議。(四)支持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與中國和中東歐國家有關部門更好發揮統籌協調作用,進一步完善合作體系和架構。秘書處將繼續與中東歐國家駐華使館舉行信息通報會議。
  •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農業合作前景如何?
    2020年3月,應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請求,中國派醫療專家隊赴塞幫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隊在機場受到武契奇碰肘迎接的最高禮遇,這使中塞關係迅速升溫,塞爾維亞成了中國「老鐵」。其實,不僅塞爾維亞,像波蘭、匈牙利這些中東歐國家同中國關係也十分友好,在農業、科技、金融、交通等方面有著廣泛合作。今天我們簡要談談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農業貿易情況。中東歐國家有哪些?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達佩斯綱要(全文)
    (二)歡迎更多國家結合本國國情、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三)2018年上半年,中方將邀請中東歐16國國家協調員訪華並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國家協調員會議。下半年,在保加利亞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國家協調員會議。(四)支持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與中國和中東歐國家有關部門更好發揮統籌協調作用,進一步完善合作體系和架構。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全文)
    17國表示,以《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為中歐關係的指導性文件,依據《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新聞公報》《中國關於促進與中東歐國家友好合作的十二項舉措》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綱要》《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貝爾格勒綱要》,制訂《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達佩斯綱要》發布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達佩斯綱要》發布 同意繼續構建「16+1合作」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 中國官媒1日發布《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達佩斯綱要》,稱與會各方同意繼續構建持久務實高效的「16+1合作」,將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夥伴關係提升到新的水平。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索非亞綱要
    二、加強16+1統籌協調(一)各方支持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同中國和中東歐國家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進一步完善合作體系和架構。(二)2019年上半年,中方邀請中東歐16國國家協調員訪華並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國家協調員會議。
  • 楊子力:疫情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五個著力點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外界對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質疑聲一直沒有中斷。疫情後開展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要回歸合作的本質,從需求和供給的角度出發,尋找雙方的利益契合點,在此基礎上推進合作朝著更加務實、高質量的方向前進。為此,疫情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有以下五個著力點。 重新審視現有合作機制。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索非亞綱要(全文)
    與會各方本著《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及領導人會晤系列綱要精神,圍繞「深化開放務實合作,共促共享繁榮發展」主題,共同制定和發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索非亞綱要》。一、與會各方支持克羅埃西亞承辦第八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 切實推動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
    中國社會科學報訊 (記者 高瑩)12月11日,《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進展與評估報告(2012—2020)》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外交部、中東歐國家駐華使館、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機構的嘉賓及媒體人士40餘人參加會議。
  • 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與...
    此次論壇是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北省政協主席付志方出席並致辭,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吳清海作主旨演講。本次論壇以「加強檢驗檢疫國際合作,促進中國和中東歐貿易發展」為主題,旨在加強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檢驗檢疫主管部門的相互交流,促進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在食品安全監督、農產品檢驗檢疫政策和技術方面的交流,促進中國—中東歐食品、農產品貿易健康發展。
  • 打造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萬裡長城」
    8月28日-29日,第二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暨捷克2014年中國投資論壇在布拉格舉行。來自16個中東歐國家和中國15個省區市的各界代表共1000多人出席。他們分別就環境保護和綠色能源技術發展,中國西部地區的發展及與中東歐國家合作,中國企業進軍中東歐市場,教育、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以及中捷加強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合作等議題展開務實討論,推進地方合作作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重要引擎作用。捷克總統米洛什·澤曼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中東歐國家的合作應當如萬裡長城一樣鞏固和持久。
  • 趙福軍: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進入新時代
    這次李克強總理訪問保加利亞並出席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為「16+1合作」未來發展制定規劃,與16國領導人共同見證籤署「16+1合作」項目協議,將進一步增進互信,為推動「16+1合作」深入發展提供新動力。
  • 第五次中國-中東歐國家旅遊合作高級別會議在拉脫維亞召開
    新華社裡加10月23日電當地時間10月23日,第五次中國-中東歐國家旅遊合作高級別會議在拉脫維亞首都裡加召開。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率團與會。雒樹剛在主旨發言中指出,近年來中國旅遊業快速發展,中國-中東歐國家旅遊合作成果豐碩。
  • 中東歐國家對外經濟合作中的歐盟因素分析
    [19]總體看,中東歐國家中對未來持樂觀的比例高於老成員國,平均在60%,波蘭68%,匈牙利69%。[20]  (二)歐盟是中東歐國家對外政策的立足點  歐盟經歷困難的背景下,中東歐國家尋求多元化對外政策。但是,由於中東歐國家在歐盟中享受的福利以及對歐盟的高度認同,他們對外政策的根本立足點仍是歐盟。
  •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推動深化旅遊合作
    新華社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尼克9月19日電(記者高磊)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旅遊合作高級別會議18日至20日在克羅埃西亞南部旅遊名城杜布羅夫尼克召開,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和來自16個中東歐國家的官員出席了會議。
  • 安徽省深化與RCEP 和中東歐國家合作
    12月18日,由省外辦、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安徽大學共同舉辦的安徽與RCEP國家地方政府暨中東歐國家合作研討會在合肥舉行,並舉行三方共建安徽大學國別和區域研究院籤約儀式。本次研討會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積極配合國家總體外交,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對安徽擴大對外開放合作的現狀及對策研究。與會專家學者對新形勢下安徽與RCEP國家地方政府以及中東歐國家深度交流合作的優勢、空間和願景、合作方向、合作重點及合作機制進行探討,就如何打造安徽國際交流合作新平臺建言獻策。
  • 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合作更務實 成果顯著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主任、「16+1」智庫網絡秘書處辦公室主任劉作奎表示。地方合作更務實、更精準2015年,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上,《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發布。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進展與評估報告》在京發布
    人民網北京12月12日電 (高歌)12月11日,由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中國—中東歐國家智庫交流與合作網絡、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聯合主辦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進展與評估報告(2012-2020)》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 聚焦中東歐,共繪新畫卷 中國(浙江)—中東歐國家地方合作論壇在杭...
    為夯實與中東歐國家產業合作基礎,打造中歐經濟循環圈戰略樞紐,11月28日下午,由省商務廳、省外事辦公室和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浙江)-中東歐國家地方合作論壇在杭州舉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事務特別代表霍玉珍、主辦單位領導、專家學者、重點企業代表等約50人參加活動。
  •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6 1合作」迅猛發展 合作領域擴大
    從中東歐整個地區到中東歐16個國家,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政治、經貿、外交、安全、社會、文化以及對華關係等領域的基本情況和重要事件均有涉及,全面審視了2018年中東歐各國的發展現狀與趨勢。藍皮書指出,2018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6 1合作」繼續保持迅猛發展的良好勢頭,呈現高層交往頻繁,合作領域擴大,層次日趨多元,成果逐步顯現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