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何不親自動手除掉韓信,而是讓自己老婆出面?

2020-12-18 硬核歷史官

老話常說:「飛鳥盡弓箭藏」,這句話也歷來用來解釋那些被誅殺的開國功臣,例如大家熟悉的韓信。說到這裡,可能也會有人有疑問:為什麼劉邦不親自出手消滅韓信呢?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嗎?劉邦當時可以說已經有十足的實力可以拿下韓信了,即便在這過程中有人反對但也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劉邦的實力還是擺在那裡的。

那麼他為什麼不親手直接了解韓信,而是讓自己的老婆殺掉韓信呢?雖然可能會有些不解,但我們仔細分析會發現,劉邦讓自己的老婆做這件事情與自己的私心有或多或少的關係,除了私心外,還有以下這幾個原因也會讓劉邦有所顧忌。

韓信的實力強大

韓信大家都知道,西漢開國功臣,也是我們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其實力不容小覷,而劉邦也畏懼他的才能,處在高位上的人一般都這樣,會對自己有才能的部下常有疑慮,怕自己的位置會被取代,而漢高祖劉邦也怕如果有一天自己不能平衡好韓信,那麼很可能自己不在後,大漢帝國已經不姓劉了。所以劉邦心裡也在糾結猶豫,他想除掉韓信,但又不想親自動手。而相對於劉邦的糾結,韓信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人盯上了。

那麼韓信實力的強大究竟對他來說是有利還是不利呢?我想其實無所謂好壞,可以說是好事也可以說是壞事。說這是好事是正是因為韓信的實力強大所以他能夠順利地度過幾年生活。說是壞事主要是韓信自己死得不明不白,他連自己做錯了什麼都不知道。

避免讓自己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

劉邦在執政後期或許他已經認識到自己有一天會是可能把所有的異姓王都拿下的,至於是什麼原因,我想是顯而易見的。作為皇上自己也是有私心的,尤其是不能為自己的子孫後代留下隱患,畢竟在歷史上異姓王「謀反」也不是沒有的,所以為了讓劉漢能繼續傳承下去,除掉異姓王這是必然的事情。

但怎樣去做這件事情就值得思考了,這件事情做起來肯定是要見血的,但韓信卻可以算得上是劉邦的恩人了,如果一個人去傷害對自己有恩的人肯定是會被天下人罵得,說不定後代史書上還會記下一筆自己不好的一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顯然別人來做這件事情是更好的。

三:陰差陽錯

其實不僅是劉邦有想除掉韓信的想法,劉邦的老婆同樣也有這樣的想法,至於原因當然是因為自己的孩子根本和韓信沒法比,她決不能夠讓韓信成為自己孩子的威脅。所以也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吧,呂雉因為有這樣的思考,所以才迫不得已要將韓信除掉。

但是要除掉韓信必須得用一個巧妙的方法,如果直接開門見山則很可能會把韓信逼到真的起兵「謀反」,而且以韓信的實力來說,他是非常有可能會成功的。所以呂雉才連夜召來蕭何並且以警告威脅的方式讓蕭何一定要把韓信叫來,蕭何同樣也是迫不得已之下把韓信叫了過來,這便有了後來的韓信之死。

相關焦點

  • 為何劉邦能除韓信卻不下手,呂雉殺韓信是自作主張,還是劉邦授意
    比如說,韓信打了勝仗,俘虜了敵方很多軍隊,劉邦馬上就來把韓信的軍隊調走自己用,韓信在垓下之戰擊敗項羽後,劉邦馬上就把韓信由齊王遷為楚王,根本原因就是擔心韓信在齊國培養自己的私人勢力,這些行為都是劉邦對韓信的防備。
  • 為何功高蓋世的韓信卻被劉邦默許誅殺?其實死的並不冤!
    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取天下,離不開韓信的汗馬功勞。當然,韓信之死雖然是被呂后和蕭何所害,但是也與劉邦有些密不可分的關係。韓信畫像那為何韓信功高勞苦,而劉邦為何還要默許別人殺之?我想唐太宗李世民能解答這個問題。
  • 盧綰為什麼要反叛劉邦?並不是劉邦對他不夠好,而是他真的害怕
    這個傳奇人物的名字叫做盧綰,劉邦建立漢朝之後,就封盧綰為燕王。可以說劉邦對盧綰還是很夠意思的,盧綰當上燕王之後,不是想著為劉邦守衛邊疆,而是選擇背叛劉邦。那麼盧綰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但是很快他們就遭到了劉邦的清算,韓信本來被封為齊王,擁兵數萬。消滅項羽後,劉邦忌憚韓信的實力,先是解除韓信的兵權,將他改封為楚王。之後韓信又遭到別人誣告,被為淮陰侯。最後,呂后與蕭何合謀,將韓信,誘殺於長樂宮鍾室。梁王彭越以 「反形已具」的罪名,被誅殺。燕王臧荼造反,被劉邦親自討平。九江王英布造反,被劉邦親自討平。
  • 劉邦為什麼後悔殺韓信?你知道原因嗎?
    劉邦後悔的是不是殺不殺韓信,而是後悔殺的太早,如果先啥其他異姓王,最後在殺韓信就好了。首先,韓信被殺時,劉邦正在外面徵戰,是呂后讓蕭何將韓信騙來殺掉了。劉邦得知以後,是又高興,又憐憫。高興是,韓信能力超強,但又一直不是很聽話,多次關鍵時刻抗命,忠心有限,一直為劉邦所擔憂。憐憫,則是韓信畢竟能力很強,且也是劉邦多年部下,戰功赫赫,劉邦也一直有點不忍心殺他。
  • 劉邦為何要殺韓信?換成別的帝王,可能也會殺他
    (《史記》) 韓信為劉邦打下了一大半的天下,為何劉邦卻任由呂后幹掉韓信呢? 但是,韓信在這個關鍵時刻,要求劉邦封他為代理齊王,將齊國作為自己的大本營,打造勢力。 劉邦大怒,也看出了韓信的野心,如此危急關頭,不想著如何救人,卻想著自立為王。
  • 韓信被劉邦殺死,他老婆貌美如花,最終有何下場?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韓信被劉邦殺死,他老婆貌美如花,最終有何下場?漢高祖劉邦是個知人善任的君主,他的手下有運籌帷幄的張良、精通後勤的蕭何、英勇善戰的韓信等能人志士。尤其是韓信將軍在劉邦建功立業的途中為他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怎奈何伴君如伴虎,劉邦稱帝後對韓信疑心越來越重,最後給他扣了個謀犯罪的帽子,把他給殺了,還誅三族。不過在他的家人裡有一個人逃脫了厄運,他就是韓信的老婆--殷牆。
  • 韓信被殺後,劉邦問老婆為什麼?呂后說了3個字,蕭何懵了
    扒一扒黑歷史歷史上被世人稱為戰神的不多,其中韓信就是其中一位,說到韓信無人不知,韓信是幫劉邦得天下出力最大的帥才,但最後卻難逃一死的命運。在楚漢之爭中,韓信一人可抵擋十萬精兵。與蕭何、張良合稱初漢三傑。
  • 生於江蘇的韓信,死在了陝西,卻為何葬在山西靈石縣?
    象棋是中國傳統的棋種,至於它的來歷有一種說法——創造於西漢的韓信!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軍事戰略家,被劉邦重用,卻也死於劉邦之手!生於江蘇的韓信,死在了陝西,卻為何葬在陝西靈石縣呢?
  • 開國大功臣韓信被呂后殺害,劉邦為何不聞不問?原因讓人後背發涼
    在劉邦快兵敗被項羽追的死去活來的時候,韓信依舊按照著自己的軍事謀劃按兵不動,見死不救,此時劉邦便記下了這個帳。在韓信攻破齊地時,曾上書劉邦要代理齊王,引起了劉邦的不滿,韓信暴露了野心,劉邦也起了殺心。其次,就是出於朋友義氣,窩藏欽犯鍾離昧的緣故,雖然只是一個殺韓信的引子,但應該也是一個讓劉邦更加猜疑的原因。
  • 韓信被劉邦賜「三不殺」呂雉如何計誅韓信,歷史教會我們不要太貪
    很多人都說,劉邦背信棄義,斬殺功臣,但其實不然,韓信的野心才是導致他悲劇的主要原因。韓信封王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家鄉這個地方見證了韓信的大起大落。當年韓信在這裡只是一個落魄的貴族,父母雙亡,舉目無親,因為與他人格格不入,所以不受人喜歡,經常受到欺負。他既不會經商,又不願種地,家裡也沒有什麼財產,常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
  • 劉邦為何要殺韓信、誅彭越,逼反英布?他們為何不聯合反抗?
    彭越是西漢開國功臣,他和韓信、英布三人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但彭越最後下場卻是被劉邦誅滅 三族,其理由是彭越造反。不過彭越的死和韓信有幾分相似,背後都是被呂后安上了一個謀反的罪名, 彭越到底是有造反之心還是劉邦擔心會有後患才將其除掉,目前已經不得而知了。
  • 劉邦必殺韓信,10字鐵證
    那麼,韓信是謀反還是被謀殺?又是如何被謀殺的呢?01公元前197年,代國丞相陳豨起兵謀反,漢高祖劉邦不顧年邁親自帥軍徵伐。此時,漢王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傻眼了,誰都不敢再小看這個曾經受到胯下之辱的無名小輩。蒯通一躍成為韓信最信任的謀士,他此時也看出自己扶持的韓信似乎有可能成為天下的主人,便向躺在齊王座位上的韓信說道:「我學過相面,我看你正面最高不過是個侯爵,但是背面卻貴不可言。」
  • 韓信死後,大漢的境遇讓劉邦極為後悔!
    想白起和韓信都是所屬國家的功臣可以說天下的大半都是他們打下來的,憑藉著他們的威嚴鞏固了國土。但是下場都不是很好,原因就是權力服侍人心而有的人不用腐蝕,比如劉邦本身就是自私的一切的切都是用來掩蓋自己的私心當他的目的達到了,就露出了虎狼之殺心。
  • 劉邦對韓信毫不手軟,而對「開國第一候」蕭何,為何網開一面呢?
    老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劉邦對韓信三人下手,自然有他本人猜忌過重的原因在,但他們自己的許多作法也的確招人猜忌。韓信、彭越、英布,都是劉邦所封的異姓諸侯王。漢朝實行「郡國制」,即郡縣制和分封制並行的政體。分封制下,各路諸侯王不僅有獨立的行政權,更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
  • 劉邦為什麼不殺蕭何張良陳平而殺韓信?
    但是話又說回來,劉邦對張良和蕭何的猜忌,一點都不必對韓信的猜忌小。但二人之所以得以善終,是因為都懂得急流勇退。 應該說張良是三人當中最聰明的一個,也是劉邦最放心的一個人。張良精通黃老之學,深知「不伐其功,不矜其能」,功成身退的道理,所以劉邦論功行賞時,張良拒絕了劉邦對自己「自擇其三萬戶」的封賞,只要了「留」這個地方。
  • 決定韓信生死的兩個人,他們不死韓信無恙,可惜韓信將他們全殺了
    所謂郎中,大概就是近侍,「郎中,為郎居中,則君之左右之人也」,韓信後來自己說在項羽身邊時「位不過執戟」,因此韓信應該是項羽的身邊侍衛。 由於項羽不重視韓信,「數以策幹項羽,羽不用」,於是韓信就投奔了劉邦,並最終受到重用,於是劉邦成為韓信第三個老上司。
  • 韓信慘死,誰才是誅殺韓信的幕後黑手?
    書中大致內容是,呂后稱她已掌握了淮陰侯韓信謀反的證據,但苦於劉邦對韓信有「天不殺韓信,君不殺韓信,鐵不殺韓信」的承諾,無從下手,希望蕭何想想辦法協助呂后誅殺韓信,日後必有重賞。蕭何心想這次呂后要動真格除掉韓信了,他掩蓋住內心的不安和悲傷對信使說「你回去稟告呂后,容我好好想想辦法。」看著信使遠去的背影,蕭何感嘆道:韓信危矣!
  • 劉邦為何不為戚夫人留下後路?不是劉邦忘記了,而是他不願意
    隨後,在張良、蕭何、韓信等人的幫助下,劉邦逐漸取得了楚漢戰爭的優勢,並一舉在垓下逼得項羽自刎,從而建立了大一統王朝,漢朝。 看到這,也許大家會感到疑惑,呂后作為劉邦的妻子,為何也在劉邦的打擊對象之中呢? 這其實並不意外。在劉邦稱帝的過程中,除了劉邦自己掌握的軍隊和那些異姓王所掌握的軍隊以外,第三股最大的勢力,就屬呂后一黨了。
  • 韓信被抓,趕緊喊出8個字,事後證明真高明,劉邦無奈放過韓信
    我對這些事是不信的,倒不是不信韓信被呂后殺死這事,而是所謂的五不殺和呂后另類處死韓信的方式。有人會說:不能因為這是比較「奇怪」,你就懷疑它的真實性啊。我有所懷疑,因為這件事有著極強的目的性。我認為,所謂的五不殺只為突出兩件事:劉邦、呂后殺韓信的決心以及韓信的悲慘。
  • 韓信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大將之一,韓信死後,劉邦卻這麼說
    韓信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大將之一,韓信死後,劉邦卻這麼說我們都知道,打了天下的劉邦,對於韓信,是有著很多的心思,那麼你知道韓信死後,劉邦是什麼態度呢?在劉邦平定陳豨造反後,回到朝中就聽到韓信死的事,他的反應是:喜憂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