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佛教中業障現前有哪些表現,如何消業障

2020-12-16 劍儒墨涵談修身養性

「一日無常到,方知夢中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偶讀嘉文,隨手摘抄,百看不厭,今日特別分享與各位看官。

佳句賞析

從小到大,自己的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懂事,不要惹事生非,尤其是小孩子出門玩耍,太貪玩調皮,怕出門了不在眼皮底下就惹事,於是總是在孩子出門前,囑咐一聲:「別給我造(zuo)業」,即便是長大了,求學工作在外,老人們依舊忘不了千叮嚀萬囑咐:「自己在外面,一定要多多的注意,不要造(zuo)業。」

我們家鄉話是叫做「造(zuo)業」,但是普通話標準發音的話,還是「造業」。

那咱們今天就討論一下,這個業的話題!

01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這句話,剛才在文章開頭已經提到過了,整句話的意思就是,人的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這一生就像是做夢一樣,任何身外之物都帶不走,除了自己的一身的業。

那什麼是業呢?

小時候,老師為了讓我們鞏固學習的效果,會給我們布置作業,長大了我們會從事各種事業,例如,跟土地打交道的叫農業;貨通南北,利獲東西的是商業;生產各種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的事業,叫做工業;等等諸如此類,最後歸結起來,就是從事什麼事業。

那我們這個隨身的業跟事業是沒有關係的。因為這個佛教講的「業」,是古代印度哲學宗教文化的專有名詞。

蓮花

那什麼是「業」呢?梵語Karman,音譯為「羯磨」,義譯為「造作」,以現代的語法稱作「行為」;也就是說凡是發自於身、口、意的行為,都可以稱「業」。

這個才是我們隨身帶著的「業」,是從印度隨著佛教傳進來的一個特殊的字。所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因為佛教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影響比較大,所以,這個「業」字就漸漸的深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了。

02業的探討

「業」這個字,用現代的語法翻譯為「行為」,那我們平日裡說的「造業」,就是講造行為,現代的人普遍認為「造業」,就是辦了壞事,當孩子在外面闖了禍了,父母會說,「哎呀,你造業了」;在單位裡上班,如果我們捅了婁子,同事會跟我們說,「壞了,你造業了」。

其實,佛教裡的造業,不是簡單的指做壞事,做好事也是「造業」。無非做壞事叫「惡業」,做好事叫「善業」。

當然這個善惡業都是有意為之的「造業」,那我們的衣、食、住、行,我們平日裡都很習慣的自然而然的行為呢?其實也是「造業」,這在佛法裡,叫做「無計業」。

「善業」和「惡業」,大家一看就懂,按字面意思理解就可以,但是這個「無計業」,要怎麼理解呢?就是不算入到善惡之中的業,「無計」就不計算,不記錄,那「業」就是善惡業。

大家可以想一想,衣,食,住,行對這個社會和他人造成傷害了嗎?還是有什麼幫助呢?

當然只要不是裸奔這種有傷風化太過變態的事,正常的衣、食、住、行是不會對他人和社會有利害關係的,所以不算是善惡業。

那大家肯定會想,那以後就可以吃了睡,睡了吃就是了,要是條件非常好的,就吃喝玩樂就行了,只要不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想咋玩都行,咱也不行善,也不作惡。

畢竟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這輩子,還指不定哪輩子才會報應在自己身上,那咱覺悟低,咱就多造「無計業」,這樣可不會有報應了吧。

蓮花

非也,非也。有這個想法是非常可怕的。很多朋友就問了,這有什麼可怕的,既沒給國家造成損失,也不用去給別人提供幫助,我逍遙自在的,多好,舒服的很啊。

可是大家想一想,豬是一種什麼狀態呢?人如果陷入到這種狀態的話,一生只造「無計業」,沒有「善業」,也沒有「惡業」,在六道輪迴中是會直接墮落到畜生道的,而且明明白白地說,就是會墮落成豬、樹懶等這種非常享受的動物,甚至有可能會投胎成國寶大熊貓也是有可能的。

雖然我沒有去過藏地,可是我有接觸很多修藏傳佛教的同修,他們有的專門去藏地供養那邊的僧人,我曾聽他們說,藏地的草原上,有一種叫做旱獺(ta三聲)的動物,黃色的,又胖又小。藏民們就跟那些佛友說,這些動物就是修行不用功的僧人變得,他們前生以為出家就是享福,不好好修行,只會在廟裡混日子,今生就變成了這種動物。按理我是不該這麼說的,但是我只是想告訴大家,「無計業」到底是有多可怕,希望大家千萬不要有活著就是混日子的態度。

熊貓

當然,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劉備臨終前囑咐阿鬥,「務以小善而不為,務以小惡而為之」,我們難免會做點小善小惡之類的事,那很多朋友就很怕,不能總做「無計業」,那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呢,小善小惡在所難免,很多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也肯定會有不得已而為之的惡事,那造了惡業了,怎麼辦,那這就需要懺悔,消除我們的業障。

那要消業障,我們就必須先了解什麼是業障。

03何為業障,什麼是業障現前

我還是拿那個老師布置作業的例子來說,我們通過作業練習,使我們做習題更熟練。

而我們通過練習這種行善的行為,或者作惡的行為,會養成這種習慣,甚至成為一種潛意識,形成一種價值觀,也可以叫做思維定勢。這裡的業障,主要是指造「惡業」。

業障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大家可以想一下,我們身邊很多從小就壞的人,是不是名聲不好,而且這種名聲會讓他在某個區域內,別人躲著他,甚至有意疏遠,甚至會影響到他日後的就業和婚姻。這種影響對於一個人生活與人接觸會形成一定的障礙,阻礙,那這樣大家是不是就更好的理解業障了呢?

那很多人就說啊,那我這輩子也不是壞人,也沒做過什麼壞事,怎麼這輩子還這麼苦,做事情都這麼不順利呢?

那這輩子沒做過壞事,不是壞人,那上輩子呢,大家再想一下那句話,「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也許是上輩子的業,對今生的事業和婚姻造成了障礙呢?

潛意識會影響我們的性格,但是業障卻不是單純的潛意識,它更像是一種無形無色的力量,超越了時間與空間,作用在我們的身上。

消業障

哪怕我們輪迴轉世,它也會像條尾巴一樣,跟隨著我們,在因果成熟之時,突然的就莫名其妙的讓我們很不順利。

打個比方,這是今天剛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今天騎摩託車出門辦事情,走在一個路口,就被警察給攔住了,理由是我沒有戴頭盔,其實現在這種交通情況,很多人騎摩託都不帶頭盔的,怎麼就單單攔住了我呢?

後來呢,問我要摩託車駕駛證,我沒有,就變成了證駕不符,現在這個事情的處理就是,如果按照法定程序走的話,我得帶著自己的c1證和摩託車行駛證,然後罰款並且給我的c1證扣12分,這就必須再去交警隊重新學習。幸虧我找了關係,至少對方口頭保證不給我扣分,僅僅是罰款。

我今天這事想了一下,如果從今生的因果來看,是當時我買摩託車後,本來想辦個摩託車駕駛證的。可是很多朋友就勸我,現在幾乎沒有查摩託車的,你不用去辦,花那錢幹啥,當時我也是有個僥倖心理,就沒有去辦理增駕。

菩薩

可是因果是通三世的,或許我上一世也是一個管城門之類的小官吏,然後人家要通行的時候,我也是這樣勒索銀兩,這一世因果成熟,我的惡行在這一世就變成了業障,突然的就顯現出來了,於是就有了今天這麼一出。

從我個人的例子上看,咱們繼續探討業障,其實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的話,還有外業障和內業障。

我沒戴頭盔被交警攔住,這就是外業障。

外業障,是人們因家庭、事業、外在環境等因素遭遇的障礙。這不僅僅指修行上的障礙,還包括事業、財富、情感、仕途、人際關係等方方面面的障礙。有些是可以想辦法克服的,還有一些是你無法預料與迴避的,比如天災人禍、傳染疾病、某些頑疾病痛等;又比如地震、洪水、飛機墜毀等飛來的橫禍。

那麼內業障,就是要從自身找原因了,我們總不能一直都主觀不努力,客觀找原因吧。

天空

內業障,是人類五花八門的情緒,貪嗔痴慢疑等等。從表面上看,是為了一時的貪心,覺得能省下兩個小錢,那今天也不會有這個大的破財了,這就叫「攢著攢著,窟窿等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也是自己的不夠精進導致的,其實我以前一直覺得很虔誠,我母親也覺得她自己很善良,最近我們都對自己平日的善產生了質疑,這麼多年來,雖然沒有佛堂,但是我母親並不反對我學佛修道,只是最近我們娘倆特別的能吵架,每天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然後我母親還說,什麼佛菩薩啊,這麼多年來,也沒保佑兒子娶上媳婦,幹啥都不成,哎,這些年白信了。

這就是內業障現前了,自己還沒發覺。如果能夠精進聞思修佛法,很多災禍是可以避免的。

其實這件事也更加加深了我對另一句話的理解,「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辦,對面不相識,一切從頭練」。

業障往往和因果是有緊密聯繫的。

業障往往是在因果成熟的時候,才會顯現的,平日裡是察覺不到的,這個業障現前的時候,也是最考驗人的時候!考驗一個人的心態,也考驗一個人的定力。

04業障現前的種種表現,業障消除又是什麼狀態

那業障現前都是突然出現,那它出現之前,會不會有前兆呢?有前兆,雖然我們通過這些前兆,可以猜出來業障就要現前了,可是我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更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但是只要知道有前兆,我們就可以很謹慎,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是在劫難逃,咱們也不能不明不白,對吧。

警鐘長鳴

我通過讀《了凡四訓》,把業障現前的幾種徵兆整理一下,以便大家參考。

在《了凡四訓》有說明業障要現行的時候有七個徵兆:

吾輩身為凡流,過惡蝟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見其有過者,心粗而眼翳也。然人之過惡深重者,亦有效驗: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或無事而常煩惱;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或聞正論而不樂;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夢顛倒,甚則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類此,即須奮發,舍舊圖新,幸勿自誤。——明朝《了凡四訓》

蓮花

第一個、心神昏塞,轉頭即忘:就是指一個人心神不寧、恍恍忽忽,而且感覺自己腦子也不好使了,經常的健忘,或者心不在焉,本來做著一件事,突然一打斷,就忘記自己的事情了,而且經常出岔子。

第二種、無事而常煩惱。莫名其妙的不高興,想給自己找一個不開心的理由,都找不到,也就是咱們平常說的「無名火」。

第三種、見到正人君子反而不高興。看到君子做善事,你的心裡就會產生不高興,乃至於精神頹喪,就是看到人家的善行讓你心裡不歡喜。

第四種、聞正論而不樂。聽到佛法的道理或者是正確的道理,你心中不歡喜,不願聽。

第五種、施惠而人反怨。你去幫助別人、去布施,但是別人反而怨恨你。

第六種、夜夢顛倒。比如說你平常都是做很正確的事情,但是你晚上突然夢到你做了那些不該做的事情;比如你平常都吃素,晚上夢見自己吃大魚大肉,;或者你平常不殺生,晚上夢見你在殺生,這就叫做夜夢顛倒。所謂夜夢顛倒,就是夢到與自己平日不相符的事情

第七種、忘言失智。你的心智也起了顛倒。臨終時業障現前迷惑顛倒必墮惡道。

當業障消除之後,我們也是會有相應的感覺的,在《了凡四訓》當中講到:業障消滅後會產生八種相狀:

或覺心神恬曠;或覺智慧頓開;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或夢吐黑物;或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或夢飛步太虛;或夢幢幡寶蓋,種種勝事,皆過消罪滅之象也。然不得執此自高,畫而不進。——明朝《了凡四訓》

心曠神怡

第一種、或覺心神恬曠:突然覺得自己不開心的情緒煙消雲散了,心裡的石頭就像是落下去一樣,心情非常的舒暢。

第二種、或覺智慧頓開:百思不得其解之事,突然間就想明白了,而且學東西也越來越容易,效率也高了,解決問題的思路也清晰了,即使碰到棘手的問題,也能從容應對,而且還完成的不錯。

第三種、處冗沓而觸念皆通:《弟子規》上講,「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這個「冗沓」指的就是那種事情非常複雜的情況,本來這種情況就非常負責,而且搞的特別的忙,又焦慮萬分,還效率極低,可是突然間,就感覺自己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了,解決問題也易如反掌了。

第四種、遇怨仇而回瞋作喜:以前碰到不喜歡自己的人,或者有過節的人,他們都要怒目而視,可是在業障消除之後,在遇到,對方卻對自己態度轉變了,非常的友好。

第五種、夢吐黑物。在夢裡,看到自己在嘔吐,而且吐出來的東西非常的黑,當然還有可能是夢到別的一些情況,但凡起床之後心曠神怡,都是消業障的狀態。

第六種、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晚上能夠夢到神佛或者聖人,不論夢到那個宗教的,都是對自己平日修行的肯定,他們在夢中為我們顯現自己的形象,以資鼓勵。

第七種 夢飛步太空。夢到自己非常的輕,感覺自己像是在飛,或者夢到自己在天空中。

第八種 夢幢幡寶蓋。包括夢到蓮花、夢到清淨莊嚴的供具,這些都是業障消的相狀。

這幾種只是簡略列出來,在經論當中有更多細節,《梵網經》當中也種種瑞相,業障消的時候也有徵兆,所以你時時要警惕自己,常常去觀照你的身口意,不要等到業很重的時候再來懺悔,這是來不及的。

05如何消業障

既然佛法中提出了業障的種種,那自然就有消業障的方法。

首先,懺悔。要消業障,就必須認識到自己哪裡出了問題,及時的懺悔,正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滅,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真心的從內心深處去懺悔自己的錯誤行為,懺悔自己往昔多生多世,累世積累的罪業。

電影《牧馬人》中,李秀芝對著許靈鈞說過這麼一句話,「犯過錯誤不怕,我們以後不犯就是了。」

李秀芝

只要是真心的改正,佛、菩薩都是願意加持的,所有的罪業都會消除,但是這不等同於逃脫責罰,正所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過就怕那種狗改不了吃屎的那種,今天信誓旦旦的說,我錯了,下回碰到同樣的事,還是禁不起誘惑,繼續犯同樣的錯誤。

其次,誦經持咒。在佛教中,很多經咒都有消業障的作用,例如《金剛經》、《地藏經》,金剛薩埵心咒,金剛薩埵百字明等,都有懺悔消業障的功效。

地藏菩薩

但是對於誦讀《地藏經》的問題,現在有很多的看法,我個人也贊同,晚上不宜讀地藏經這個說法。

因為萬事萬物都講究陰陽,我們人是陽,而誦讀《地藏經》,會有很多無形的眾生前來聽經,而與地藏經最有緣法的便是地獄中的眾生,是陰性的生命,白頭讀誦他們也能聽到,而且陽氣充足,而晚上本來就是陰氣很旺盛,在加上這些地獄道的眾生,就會加強這個空間內的陰氣,長此以往影響誦經人的陽氣。

如果一定要讀誦《地藏經》的話,我師父告訴我說,要在卯時(早上5-7點),這個時候,陽氣漸升,陰氣漸降,讀誦的話,正好冥陽兩界的無形眾生都能聽到,還能保持陰陽平衡,對於誦經人來說,是最佳的選擇。

金剛薩埵菩薩

最後,多做善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多行善,雖然不見善,但是禍已遠離。

這篇文章有點冗長,但是還是感謝各位朋友,能夠耐著性子看完。

我是一個喜歡傳統文化的人,希望傳統文化能夠更多地幫到所以的朋友,大家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覺得我的文章能讓人受益的話,就請點讚、收藏、轉發,讓更多的朋友看到!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業障,業障有哪些表現,如何消除業障?
    譬如,萬曆年間,在淮陰有一對母子相依為命,這婦人每日為鄰人漿洗、縫補,以此換得一些銀錢供孩子讀書。這孩子倒也爭氣,早早便考中了舉人,因為文才聞名鄉裡,便被當地縣官看中,將女兒下嫁於他。可是,沒想到這新媳婦,卻是平時在家中驕縱慣了,到得夫家對婆婆刻薄寡恩,夫婿雖看在眼裡,但卻畏於權勢,貪戀富貴,站在了媳婦一邊。
  • 佛教:「業障」現前,會出現這4大徵兆,看看你有嗎?
    何謂「業障」?其實就是因果報應。曾經種下的惡因,因緣具足,果報現前,各種障礙就現前了。比如有些人學佛之後,越覺諸事不順,這往往是業障現前,不用慌亂,顯現業障才能消業,發露懺悔,罪業即消。業力清淨了,人生才會吉祥順遂、無有諸苦。
  • 佛教:消業障的3大方法,第三點要謹記,有不可思議功德
    佛教業障的觀念,是建立在因果通三世的基礎上的觀念。大部分人以前都沒有聽聞過佛法,曾經犯下很多的過錯,這些過錯都會對自己以後產生影響,就是業障,我們眾生最大的業障就是生活中的種種煩惱、困難等等。我們生生世世學佛修行不能成就,是因為有業障,每一個人都有無知的時候,造下種種的惡業,比如殺生,墮胎、忤逆父母、不敬師長等等,這些都是不好的,都要懺悔,先明白到自己的過錯。懺悔就是改過,後不再造,如果懺悔了,明天還照做,這是自欺欺人,欺騙佛菩薩那個「業」就更重了。
  • 佛教:有了這4種表現,是業障消除的徵兆,看看你有嗎?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有緣遇到佛法,乃是生生世世修來的福報,所以作為學佛修行人,這一生有兩件事不能等,第一是消除業障,第二就是要廣結善緣。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造業,有善業,有惡業,如此循環不休。在《易經》中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所以人一生的吉兇禍福也都源於自己的所作所為,在佛教中講得更為明了,種善因得善果,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 佛教:「業障」重,會有4種表現,看看有你嗎?
    就拿學佛來說,有有些人在學佛後,越發覺得自己諸事不順,這往往就是業障現前的表現,我們不必慌張,只有業顯現了,我們才能更深刻了認識到它的存在,我們也才能夠發露懺悔來消業障。只有業力清淨了,我們的人生才會吉祥。佛教中有這樣一句著名的話,叫做萬般帶不去,唯有業相隨。
  • 佛教:「業障」重的人,身上有這4種表現,看看你有嗎?
    相信許多學佛的人應該常聽到「業障」這個詞,它是佛教專用語,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指一個造惡業所感召來的果報、障礙、不順。正所謂「萬法皆空,因果皆空」,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質疑因果。「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修什麼樣的業,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報,真實不虛、絲毫不爽。福氣都是人積德行善修來的,業障都是人作惡自作自受召感來的。這世上一切一切的發生都是有因緣的,都是該發生的事,因為因果從來不誤人。
  • 業障是什麼,表現在什麼地方,如何快速消除?
    常聽人說業障深重,那麼什麼是業障呢?小編學佛一年多了,感覺自己業障也挺重的。我們佛教認為所謂的業障,就是因身口意的造作,所召感的不順和苦難。什麼是身口意呢?這也許是哪生哪世小松鼠也救過他吧,也許他們還會有緣,還會因佛法而續緣」。這也是因果的道理,我們心裡有善的念頭必定結善的果,假如我們心裡全是惡念,那麼我們將來收穫的也都是惡果。所以當我們身邊無緣無故的發生不順和苦難,這個就是業障。這個業障需要懺悔。業障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小編給大家整理以下幾項。
  • 佛教:「業障」深重之人,身上會出現這4大徵兆,要小心!
    佛教裡常提到一個詞叫「業障」,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業障」其實就是指一個人作惡所造的惡業、種下的惡因,因緣具足、業力現前,各種障礙便會顯現。很多人信佛、信命,其實「命由己造」,信佛就是信因果。人的命運福禍從來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自己的因果自己負責,自己的業障自己消,「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一個人的起心動念都是在造業,行善得福報、作惡招禍患。「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人生的災禍都是自找的,哪裡有什麼命苦,全都是因果。「萬般自作還自受,地獄受苦冤何人」,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敬畏因果。
  • 佛教:「業障」現前,身上會出現這5大徵兆,看看你有嗎?
    何謂「業障」?簡單來說,指人曾經造過惡業,因緣具足,果報現前,各種障礙便接踵而至。它並非指流年不利等不可控的外境,而是人自身因果業報的顯現。《太上感應篇》裡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福報是自己積德修善而來,災禍也是自己感召來的。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身上有這5大表現,你有嗎?
    佛門裡常常提及一個詞—「業障」,很多不學佛的人不太明白。它其實指的是人在遭遇不順的時候,由自身業力所感召的果報。業障其實就是自身的因果,是因為過去造過惡業,消耗福報,因緣具足,果報現前。一切眾生,由於過去無明愚痴,自身帶有惡的習氣,如「貪嗔痴」,「身業、口業、意業」不淨,而造下過諸多惡業,招致當下之苦果。「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欲消惡業,先修懺悔。「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人生的福氣是自己行善修來的,人生的災禍都是自己作惡招來的。有句話叫「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世上萬般,沒有幸運、也沒有倒黴,都是因果。
  • 【佛教常識】業障是什麼意思?
    業障 (佛教解釋)  佛教語,謂妨礙修行正果的罪業,比喻人的罪孽。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中·曇無讖》:「 進更思惟:『但是我業障未消耳。』」《法苑珠林》卷七五:「如是神呪,具大威力,能受持者,業障消除。」《西遊記》第十五回:「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  詈詞。
  • 佛教:有2大特徵的人,業障深重,看看你身上有嗎?
    此刻,讓我們放下煩惱,淨化身心,一起學習佛學文化智慧,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佛教有句偈語:「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人生無業不來娑婆,來到這個世界的人,都是帶著自己的福報來的,今生所有的享受是前世修的,來世將要去往何處,享受如何,就要看自己今生的所作所為了。
  • 「業障」每個人都有,因果報應真實不虛
    只要我們還在六道輪迴,就無法擺脫,只要曾經產生過惡的念頭,就會有業障,業障的具體表現就是惡的果報,會通過任何形式表現出來,在我們世間來看就是各種不順和打擊,會讓自己產生痛苦的一切事。很多突如其來的災禍,為什麼偏偏發生在自己身上,感覺很倒黴,很多意外事故並不是偶然發生的,看似偶然,實則是一種必然,全在因果報應法則裡運轉。
  • 佛教:一個人的業障消除了,會有這幾種表現?
    學佛修道就是:隨緣消業力,更不造新殃;一個人學佛修道後,有這三個改變,說明你的業障減輕了消除了,人生會越來越好。一、智慧升華了。俗話說:不是驢不走就是磨不轉,一個人在生活中如果處處碰壁,幹什麼也不成功,窮困潦倒,別人還瞧不起,處處是違緣,這只能說明自己業障深重,人生不幸。
  • 佛教:什麼是業障病?
    『業障』乃佛教術語,意為『罪孽』,皆因無明愚痴所造。對修行人而言,指得是妨礙修行證果的罪業障礙。影視劇或小說中也屢被提起。比如西遊記中,神、佛、菩薩收服妖怪之時,「業障」,「孽畜」之類的詞語就會出現。大家都是有智慧的人,僅字義就能理解出大概意思來。
  • 佛教:一個業障深重的人,會有這三個表現,有沒有你?
    一個人的妄想執著,薰習久了,就會變成自己的業障,障礙了自己的智慧,變得愚痴,回不到自己生命的最初,找不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學佛的過程就是消業的過程,能夠不斷地管理自己修正自己改造自己,修行才會有進步;一個業障深重的人,會有這三個表現,有沒有你?一、欲望重。
  • 「業障」深重的人,身上有這5大表現,你有嗎?
    業障,佛教語,指妨礙修行正果的罪業,比喻人的罪孽 。詈詞。它指責他人他物為惡果、禍患的根源。出自南朝梁慧皎 《高僧傳·譯經中·曇無讖》:進更思惟:「但是我業障未消耳。」「業」,梵語為羯磨,有造作之意。指我們人類以身、口、意三業所造作善惡是非的一切行為。所謂「障「,即是障蔽。
  • 學佛是為了消業障,還是為了斷煩惱,從根本上告訴你學佛的原因
    業障那人們口中常說的業障到底是指的什麼呢?「業即業行,謂由貪嗔痴起身口意,造作五無間重罪之業,障蔽正道,是名業障。」、「謂諸眾生由貪嗔痴等惑,於諸善法不能勤行,而隨身口意造作惡業者,障蔽正道,是名業障。」
  • 「業障」重的人,都有這1種表現,看看你有嗎?
    關注更多佛教知識、因果故事,請您點擊上方關注。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佛門中的一個詞,叫做「業障」,當一些佛弟子遇到了困難和坎坷時,就會常常說道「我業障太重了」、「我業障顯現了」等話。那麼「業障」是什麼?業障重的人,通常有會有怎麼樣的表現呢?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來一起了解一下吧。什麼是業障呢?
  • 什麼是業障?業障深重的人,一般會出現這5大徵兆,一定要小心!
    首先,先弄清楚什麼是業障?業障,在佛教認為,是一個人由於身、口、意,這三種所造的蔽障正道的惡業。通俗講,就是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思想意識、語言表達等不善良,不管你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都會給自己積累惡的業力與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