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賣洗腳盆,四年賺了100多萬。
隨著市民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給父母等長輩送個電動按摩洗腳盆成為許多人的選擇。來渝打工的湖南小夥李超群四年前看中這個市場機會,在網上賣起了洗腳盆。四年來,他以此賺了100多萬元,同時還在我市開設了十多家實體店,成為外省來渝創業人群中的佼佼者。
靠節儉 他買來二手電腦創業
李超群昨日告訴記者,2001年來到重慶後,他做過多份低收入的銷售類工作。「那時候網店剛剛興起。」李超群表示,由於做過打字員對電腦較為熟悉,2006年他也萌生開家網店的想法。
然而賣什麼好呢?經過一番考察,李超群發現市民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年輕人給父母送禮都送電動按摩洗腳盆之類的保健器材,於是他決定也從賣洗腳盆入手。
「那時候我還在打工,每個月只有1000多塊的工資,僅夠吃住開銷,因此連開網店的最基本的設備———電腦都沒有。」李超群說,為了實現開網店的目標,他省吃儉用幾個月,終於在2007年初攢夠800塊錢到二手市場買了臺二手電腦。
靠低價 他打敗了本地總代理
電腦有了,賣什麼品牌的洗腳盆還是一個問題。在阿里巴巴網站上,李超群找到了一家生產洗腳盆的廠家,並成為該廠家的網上代理商。商場裡的洗腳盆,價格大都在500元左右。同樣的洗腳盆,李超群的網店價格不到商場的一半。
正是由於價格較低,李超群的洗腳盆網店上線不久,很快就接到了訂單。「我第一筆生意是個大客戶,一下子要了12臺,我總共賺了600元,當時高興壞了。」李超群稱,經過一年多的鋪墊,2008年他的網店走上了正常軌道,當年就賣了1萬多個洗腳盆,實現銷售收入300萬元,盈利30餘萬元。
李超群稱,該洗腳盆廠家原本在重慶有家總代理,不過那家公司走傳統的銷售渠道,每年銷售額只有數十萬元,廠家最終決定取消其總代理資格,並把它授權給李超群。
靠信譽 他身家四年暴漲百倍
「2007年的時候,我所有的資產加起來,還不到1萬元錢。」李超群昨日告訴記者,他在4年內賣出了近5萬個按摩洗腳盆,賺了100多萬元。
能做到這樣的業績,李超群說主要靠信譽———他的網店開業至今,顧客滿意度記錄始終保持在100%。這在備受爭議的保健器材行業裡是非常難得一見的,在保健器材網店裡更是幾乎沒有。
「記得廣西南寧有位女顧客,在我的網店裡預訂了一個洗腳盆,說要在母親過生日時當作禮物,可快遞公司說當天無論如何送不到。」李超群回憶說,後來他通過不停給快遞公司打電話說明情況,並多支付80元錢讓他們專門為此跑一趟,終於保證了按時到貨。
自去年起,李超群開始向實體店進軍。如今在我市大渡口、渝中區等商圈,他已擁有10多家保健器材門店。截至目前,李超群總共擁有5家洗腳盆廠家的重慶總代理資格。他的產品線也在擴張,除了洗腳盆,按摩椅、推拿機甚至是營養早餐等,如今都在他的經營範圍之內。
本組稿件 記者 趙慶博 攝影報導
銷售額:400萬元/年
毛利潤:約100萬元/年
辦公成本:房租、業務開拓等費用25萬/年
人工成本:40萬元/年
淨利潤:35萬元
(按2010年計算)
包退換也包郵費
有舍才能有得
「所謂捨得,就是有舍才能有得。」李超群昨日告訴記者,他獲得良好信譽的秘訣就在於能夠在適當的時候捨得利益。以廣西南寧那筆交易為例,李超群說,他賣洗腳盆才賺了30多元錢,而光快遞費就多花了80元,無疑是虧損的。但從長期來看,由於獲得了好的信譽,他的顧客日漸增多,又是80元錢買不到的。
「在平時的經營過程中,只要顧客買的產品有質量問題,我們二話不說就可以拿來退換。」李超群說,與網店上的絕大多數賣家要求顧客支付退換產生的郵費不同,他的網店連退換郵費都給對方包了。李超群說,每年因為退貨、換貨等他都要額外付出不菲的成本。但正是因為多付了這些成本,他的生意才越做越大。
吃小虧佔大便宜
退貨換貨一律包郵,表面上看起來,李超群是吃了虧。但是對於一個網店來說,除了產品質量,信譽是第一位的。所以,李超群其實是吃小虧佔了大便宜。
能夠在四年內賣出近5萬個洗腳盆,並且網店的顧客滿意度始終保持在100%,這不能不說李超群在維護自己的信譽上下了苦工夫。為了讓廣西南寧的女顧客能夠在當天拿到貨物,送給母親作為生日禮物,李超群甚至還多支付了80元給快遞公司,自己還虧了本。不過,單純算經濟帳,這筆生意是虧了,如果從長遠來看,他在信譽上卻賺了一大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