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謬︱「個山八友」再集序

2020-12-21 騰訊網

主辦單位:

個山美術館

協辦單位:

中國美術市場報社

溯元美術館

福建福州知木堂茶業

廣東汕頭富嘉大酒店

廣東汕頭碧灣溫泉度假酒店

北京天成東方藝術俱樂部

內蒙古包頭宏恆昇糧油有限公司

貴州歸園田居酒廠

學術主持:賈 謬

畫展題名:邵大箴

出 品 人:李青中

策 展 人:劉海博

媒體統籌:金 燕

展覽時間:2020年6月16日—18日

開幕時間:2020年6月16日下午3:30

展覽地點:北京通州區宋莊小堡北街15號2層

個山八友再集序

庚子之歲,盛夏時節,疫情方艾,百業再興。水墨高手許凱、張一南、何金時、劉默公、張植、雷剛、邱懷毅、郝中豪諸君以國畫佳作集於個山館,是為《個山八友畫展》第二季。

個山館雅好書畫,廣富收藏,濡染繪事十數載,無名位之偏見,唯畫品為標杆,博交廣濟,同舟並進,於去歲首倡《個山八友畫展》。媒體爭相報導,聞聲於耆宿,播名於閭巷,遐邇傳為佳話。

於今行情疲弱,畫壇波瀾不驚之際,個山館銳意進取,克力搜尋,精心檢索,再集「個山八友」,共克時艱,以成此展。「八友」各秉所長,各有風貌,作品題材兼備,風格迥出,足可見匠心誠意!

噫嘻,妙筆誰秉,國手何在?新時代文人畫氣象何如?《個山八友畫展》首季已然管窺一斑,而今續之第二季,則欲見全豹,霍然奪目矣!其志也,在提領當代文人畫藝脈之傳承;其願也,在饋留新時代藝術之寶庫。其意於畫者,可謂宏圖矣!

躬逢盛會,豈不幸哉!

賈謬/庚子夏夜於京東運河之畔

相關焦點

  • 個山八友畫展在北京宋莊舉行
    ▲個山美術館館長、本次展覽策展人 劉海博先生致歡迎詞▲主持嘉賓 宋金燕女士▲王子虛致詞感謝個山館劉海博先生和金燕女士把個山館新年第一展給了個山八友。個山八友是散居於宋莊周圍的八位畫家,他們是視藝術為生命並把此做為終生追求的人。
  • 《桑梓集序碑》的書法風格
    《桑梓集序碑》的書法風格——黃偉浩丙戌仲秋,梁缺與賢士、摯友、族親等二十餘人在祖居哲寓舉行了一次具特別意義的活動,並將這次活動小記成文,以石刻之,名之曰《桑梓集序碑》或《梁缺碑他出生於廣東·羅定·素龍·上寧,從小就受到了父親的良好教育,且酷愛書法,而立之年,已出版過多本書法集。這次《桑梓集序碑》的書法藝術又推陳出新,是他思想與藝術不斷成熟的突出體現。它以行草書的形式結體,以碑刻的方筆為主,行筆如鐵,端重厚樸,拙中藏巧。構成碑味濃重的行草書風,吾稱之為:「碑韻行草。」《桑梓集序碑》的書法,或正或行,變奇設險,不拘形跡,信筆達意。
  • 讀蘭亭集序(張新禎)
    待友如己,天地方圓,好生修為,於己於人,不有害於人,不傷己之身,歲可長短,皆由心生,好自為之,閒時與友流觴曲水,獨坐處清風徐來,豈不快哉,悠哉!讀罷蘭亭集序,甚喜,不免心生感慨,324字,字字珠璣,流傳於世,美文絕唱,得之,我幸。再讀,助吾眠。依然沉浸,不思歸。
  • 蘭亭集序賞析(一)
    時近正午,陽光溫暖,小蟲小蟻蜿蜒爬行,小鳥松鼠跳躍驚走,邊走邊念《蘭亭集序》:「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時隔數年,我回想起來,好像還能感受到當時的陽光微風,心中沉沉的鬱結也有那麼一絲絲的舒緩。
  • 京城流杯亭與《蘭亭集序》
    提到京城流杯亭,就仿佛看見東晉以來的書法名家,在皇家園林中比試著臨摹「右軍帖」之一《蘭亭集序》;歸隱山林的名士著長袍聚集在溪水邊,把酒吟誦《蘭亭集》中或飄逸或玄遠的詩句。《蘭亭集序》的真跡竟落難於昭陵,成為唐太宗李世民自私的殉葬品。好在這位英明的胡人生前留有拓本,《蘭亭集序》名帖才得以傳世。歷代書法大家均凝神提氣,將《蘭亭集序》張揚得紙墨飄香。  清高宗弘曆也深愛王羲之書法,程度當不在唐太宗之下。  前有祖父康熙帝「盛典昭垂,」乾隆帝如法炮製了六次南巡,行進方向一樣,可所為大相逕庭。
  • 周新廉將軍文集:文無第一,簡評《蘭亭集序》與《滕王閣序》
    南昌滕王閣《蘭亭集序》和《滕王閣序》都是千古名篇。《蘭亭集序》和《滕王閣序》兩序相較,哪一篇更「序」?老家洪都「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名垂千古;《蘭亭集序》因王羲之名而流芳百世,二者難分伯仲。由是觀之,若論書法,《蘭亭集序》的影響無人能及;若論文章,《滕王閣序》才是正真的「天才之作」。《蘭亭集序》聞名於世,的確沾了不少「書法」的光。在這個意義上講,《蘭亭集序》是一篇「書法作品」,而《滕王閣序》則是一篇「文學作品」。
  • 深度解析:日本第248個年號「令和」與王羲之《蘭亭集序》的關係
    當時,大伴旅人集合了賓客所詠的32首梅花和歌,並以漢語詩寫了序言——《梅花歌卅二首·並序》(以下簡稱《梅花歌·序》)。其序中的詩詞「初春令月,氣淑風和」被引用為「令和」,成了日本第248個年號。《梅花歌·序》首先說明了宴會的時、地一如《蘭亭集序》:「天平二年正月十三日,萃于帥老之宅,申宴會也。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蘭亭集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脩稧(禊)事也。」……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 《蘭亭集序》是怎樣煉成的
    文丨謝石 王羲之偶然書寫《蘭亭集序》的「永和九年」,誰當皇帝,誰做宰相,發生了什麼軍國大事,都早已杳如黃鶴,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夠記起。唯一的原因,就是他這天突來「靈感」,信手書寫了一篇324個漢字的短文章。這篇文章就是享近兩千年「第一行書」盛譽,使他一直穩居「書聖」寶座的《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歷經南北朝的推崇,到了唐代更是遇到了異代知己李世民。
  • 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跡在哪裡?
    並揮寫了一篇《蘭亭集序》,此序又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此篇序文雖文理通達,但還不足以傳世,能令此序文傳世的皆因王羲之的書法。《晉書》說他的書法為古今之冠,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由於在書法上的成就和貢獻,他被後世譽為「書聖」,他親筆書寫的《蘭亭集序》又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 《蘭亭集序》隱藏的書法密碼你知道嗎?
    會議的主要成果,就是王羲的的會議總結《蘭亭集序》。這也是王羲之走向「書聖」的會議。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從此成為了中國書法藝術的巔峰之作。根據歷史記載,到了唐代,帝王李世民對《蘭亭集序》的喜歡,到了痴狂的地步,費盡心機,終於把《蘭亭集序》佔為已有。
  •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為何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蘭亭集序》是王羲之於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這天與友人謝安、孫綽等41人會聚蘭亭一起過「禊節」而為那天的詩賦合集作的一篇序,即後來有名的《蘭亭集序》。《蘭亭集序》全貼共28行,324字,王羲之和他的好友們飲酒賦詩、流觴曲水,寫完這篇序後,相傳酒醒後王羲之又寫了好幾遍,但都不及這篇寫得好。王羲之也對他十分珍惜,視為珍寶。
  • 魏晉風度影響下的代表作品:蘭亭集序
    說到「行書」,不得不說有著「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提到《蘭亭序》,又不得不說它的作者,有著「書聖」之稱的王羲之。王羲之,東晉人士,著名的書法家。《蘭亭序》是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的「天下第一行書」。公元353年4月22日(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等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王羲之將這些詩賦撰成一集,並做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由此書寫了內心的感想,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產生的過程:名士、酒、詩、書缺一不可
    《蘭亭集序》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王羲之在酒後酣暢淋漓地所寫出的這部書法,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那麼,這部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書法作品是怎樣產生的呢?筆者告訴你,如標題那樣,《蘭亭集序》產生的過程是:名士、美酒、詩歌、書法四樣缺一不可。魏晉時期,由於帝王昏庸,朝綱敗壞,文人生活在一個不能自由施展才華抱負的時代,他們心有不滿而又不能宣洩,就往往與酒結緣,並借酒尋求超脫。
  • 王勃的《滕王閣序》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你更鍾愛哪一篇?
    在中國古代,有兩篇特別著名的駢文,一篇是少年天才王勃即興創作的《滕王閣序》,另一篇是書聖王羲之創作的《蘭亭集序》,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寫的序都比他們後面的詩要出彩的多。這兩首序雖然創作年代不同,詩人所處的背景和環境也各不相同,但細細品讀這兩首經典之作,仿佛我們也跟隨這些詩人的腳步,穿越到了千年前的遊宴之中。
  • 出身名門的王羲之,為何寫下悲喜交加的《蘭亭集序》?
    一眾文人在蘭亭聚會中共成詩37首,並匯詩成集——《蘭亭集》。在大家的極力推舉下,王羲之便為《蘭亭集》作了序。《蘭亭集序》文章的抑揚頓挫之美《蘭亭集序》開篇對蘭亭之春的描寫讓人不禁聯想到春天最美好的模樣——好山好水,約上一幫知音,遊山玩水,暢聊人生。
  • 硬筆楷書寫名篇 - 王羲之蘭亭集序
    硬筆書楷書作品寫了很多,對於蘭亭序這個天下第一行書從來沒有完整書寫過,即便日常練習也是用硬筆臨摹成行書,楷書沒有寫過,在上幾次給大家講了硬筆書法的偏旁部首的一些書寫方法,雖然還沒有系統性地講完,間架結構還沒有講,但是書法學習除了日常的基本功練習外(筆畫,部首,結構),日常的讀帖或者是看一些自己喜歡的硬筆書法作品對硬筆書法學習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古文觀止》蘭亭集序思維導圖
    蘭亭集序時間:公元353年,永和九年地點:會稽山陰之蘭亭背景:公元316年管家到王家一看,王家小夥個個都是青年才俊,器宇軒昂啊!管家欣喜不已,走到東廂房,看到一個小夥若無其事的光著肚皮躺在床邊吃西瓜,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管家回去把這個特殊情況一稟報,太尉覺著,這小子,與眾不同啊!說:「就他了!」於是把女兒許配給他。真是「天上掉餡餅」,這也是「東床快婿」的由來。
  • 結合《蘭亭集序》從王羲之書寫的專業角度,說說怎樣欣賞書法作品
    一談起書法,必談到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很多人不明白,這帖書法作品被公認為行書第一,是名人效應,還是真的這麼好?這可以毫不猶豫地告訴你,這件作品是真的好,它的好在神採、用筆和筆勢三個方面都屬於領先者。我們不妨結合《蘭亭集序》,從這三個方面逐一分析一下,看看書法作品到底要怎樣來欣賞。王羲之的墨跡原作,到今天已經見不到了,但是可以藉助唐朝的摹本。其中神農本是各摹本中最聞名的,據說是運用近似於工筆的響拓的方法。
  • 《蘭亭集序》:人生俯仰之間如此,讀者瞭然
    每次看到「蘭亭集序」的墨跡,就會想起去歲秋日杭州之旅後,取道紹興,漫步魯迅故鄉,經歷沈園風雨,還有尋覓蘭亭山水的足跡,終生難忘。漫步蘭亭園內,零接觸這部傳奇,突然感覺她竟如此平易近人,絕不像右軍書序的速寫:「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流觴曲水」。短短一個小時就能遍遊蘭亭,不得不慨嘆:書聖原來是「小城大愛」啊。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的誕生地——紹興蘭亭
    在這些書法大家當中,王羲之由於處在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點上,對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做出了空前絕後的貢獻,因此被後世盛讚為「書聖」,而他的代表作《蘭亭集序》更是被後世的書法愛好者們推崇為行書的圭臬,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誕生《蘭亭集序》的紹興蘭亭也成為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