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四大植物應用場景,帶你一覽植物如何滲滯蓄淨用排

2021-02-07 中國給水排水

來源:海綿城市(微信號:haimianchengshiwang)

本文已獲得原創授權

海綿城市是一個城市雨洪綜合管理系統,在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下,城市排水系統中需要儲存有限的雨水,利用更多的自然力量進行排水。自然的力量,多指利用綠色基礎設施進行雨水利用,如屋面綠化集水、生物滯留池、雨水花園、城市河道等,利用這些措施來緩解城市內澇,可以實現健康、持續、自然滲透和淨化的循環城市環境。植物是海綿城市中收水的重要組成部分。

植物能夠滯留、吸納,淨化雨水,是解決雨水面源汙染和水體存儲循環的關鍵一環。

植物在特殊環境下的生長狀況以及在雨水設施中的特殊功能均受到雨水的淹沒時間、淹沒頻率、淹沒深度等的影響。因而,合理地選擇與配置植物是維持雨水設施性能長期有效的關鍵。

海綿城市中植物選擇與設計的總體目標是:構建雨水設施穩定的植物群落,使之符合生態和審美的雙重要求。

其應用場景分類四種:屋頂綠化、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和城市水系,城市水系中植物應用場景又分為河道和護坡兩種。

屋頂綠化

綠色屋頂由植物層、種植土層、排水層、屋面防水層等組成。屋頂花園設計必須充分考慮自然條件要求,如結構堅固,具有承載力和隔水及排水設施等。

1丨選擇要求

選擇綠色屋頂的植物時,需要考慮幾點:

選擇陽性、耐瘠薄的淺根性植物。植物根系的長度不能超過種植土層厚度。屋頂種植土層厚度一般為10~30cm,為防止植物根系穿破建築防水層,應選擇鬚根發達的植物,避免選擇直根系植物或根系穿刺性較強的植物;

選擇耐旱、抗寒性強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

選擇具有耐空氣汙染,能吸收有害氣體並滯留汙染物質的植物;

選擇抗風、不易倒伏、耐積水的植物種類,以常綠為主,冬季能露地越冬的植物。

2丨具體應用植物

➢淺根性植物如白玉蘭、紫玉蘭、天竺、杜鵑、牡丹、茶花、含笑、月季、橘子、金橘、茉莉、美人蕉、大麗花、蘇鐵、 百合、百枝蓮、雞冠花、枯葉菊、桃葉珊瑚、海桐、構骨、葡萄、紫藤、常春藤、爬山虎、六月雪、桂花、菊花、麥冬、蔥蘭、黃馨、迎春、雞蛋花、天鵝絨草坪、 荷花等。

六月雪

➢耐旱、抗寒性強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常見的有繡球花、羅漢松、瓜子黃楊、大葉黃楊、雀舌黃楊、錦熟黃楊、珊瑚樹、棕櫚、蚊母、絲蘭、梔子花、巴茅、龍爪槐、紫荊、紫薇、海棠、臘梅、壽星桃等,因時因地區確定使用材料。

繡球花

雀舌黃楊

➢抗風、不易倒伏,同時又能耐短時積水的植物。如大葉胡頹子、胡枝子、銳齒冬青、無刺枸骨、矮紫杉、叢生大葉女貞、法國冬青、大葉黃楊、 樸樹、櫸樹、黃櫨、美國紅櫨等。

胡頹子

➢常綠植物如耐冬、山茶、中華蚊母、日本女貞、紅 豆杉、香樟、杜英、北美櫟、廣玉蘭、榕樹、冬青、棕櫚、散尾葵、加拿利海棗、桂花、造型對接白蠟、造型黃楊、海桐、劍麻、南洋杉、鳳凰木、木荷、紅花木蓮、含笑等。綠地草坪以常綠草坪及麥冬草、佛甲草、果嶺草為主。

佛甲草

散尾葵

海桐

此外,屋頂綠化還可根據不同植物對種植基質土層厚度要求,將喬木、灌木進行樹池栽植或在綠地進行局部微地形處理。

2016年,灃西新城在轄區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之一——西部雲谷園區的2棟樓、約2400平方米推行綠色屋頂示範項目建設。植物的使用不僅使得園區屋頂景觀效果極佳,也大大提升了雨水的截留、淨化作用。

精心選配佛甲草、景天、細葉芒、馬藺等植物品種,耐旱耐澇、適應性強。目前基本解決了荷載、營養、淨化、澆灌等問題。

 

【下沉式綠地】

1丨選擇要求

下沉式綠地的下凹深度應根據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滲透性能確定,一般為10~20cm。在不同下凹深度配植植物要充分考慮到不同植物的耐水及耐旱特性。

➢優先選擇根系發達、淨化能力強的植物;

➢耐短時水淹、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種類;

➢採用喬、灌、草相結合的多種群落結構,形成季相變化豐富的綠地景觀。 

2丨具體應用植物

下沉式綠地種植植物優先選擇具有一定耐澇性的鄉土植物,採用喬、灌、草相結合的多種群落結構,形成季相變化豐富的綠地景觀。

➢常用的地被類植物為細葉芒、黃菖蒲、鳶尾、水蔥、千屈菜、萱草、馬藺、斑葉芒、木槿、檉柳、旱柳、白蠟、花葉蔓長春、花葉扶芳藤、大花六道木、毛核木等;

細葉芒

鳶尾花

種植鳶尾的下凹式綠地

➢喬木類為垂柳、旱柳、龍爪柳、榔榆、桑、柘、豆梨、杜梨、檉柳、紫穗槐、落羽杉、水松、棕櫚、梔子、麻櫟、楓楊、櫸樹、山胡椒、狹葉山胡椒、沙梨、楓香、懸鈴木、紫藤、楝樹、烏桕、重陽木、柿、葡萄、雪柳、白蠟、凌霄等。

楓楊

棕櫚

對於大型綠地項目,將綠地全部下沉的土方工程量較大,費用高,因此建議按照分區域、分路段設計下沉式綠地,利用地形曲直、起伏等微地形變化營造良好的景觀效果。

【雨水花園】

雨水花園屬於生物滯留設施中的一種典型的雨水設施。雨水花園在非降雨期間幾乎是乾燥的,其植物配置應結合進水雨水水質和水質淨化目標。

➢選用能有效淨化汙染源、既耐水溼又耐旱的草本及花灌木植物種類;

➢雨水花園一般對景觀效果要求較高,可優先選用本土植物,適當搭配外來物種;

➢雨水花園在降雨期間水體流動速度較快,所選植物需要擁有較深的根系;

具有較高的抗逆性,能抗汙染、抗病蟲害、抗凍、抗熱等。

雨水花園一般挑選耐水、耐溼性好,且植物植株造型優美的喬木作為常用植物,便於塑造景觀和管理維護。

常用耐水溼喬木有:溼地松、水杉、落羽杉、池杉、垂柳等。

因雨水花園中的水量與降雨息息相關,存在滿水期與枯水期交替出現的現象,因此種植的植物既要適應水生環境又要有一定的抗旱能力。

根系發達、生長快速、莖葉肥大的植物能更好得發揮功能。例如:馬蹄金、斑葉芒、細葉芒、蒲葦、旱傘草等。

將草本植物與木本植物搭配種植,提高植物群落的結構層次性和觀賞性,去汙性和觀賞性。如:燈芯草、水芹、鳳眼蓮、睡蓮等。

在試驗馴化的前提下謹慎選用外來物種,既能提高花園中物種的多樣性,又可避免物種入侵。根系發達、生長快速、莖葉肥大的植物能有效降解汙染物質,是選擇雨水花園植物的重要標準。

【城市水系】

城市水系裡需要種植植物的區域有兩種:河道及護坡,應根據設計水深和水體汙染物的淨化目標選擇相應的植物種類。

1丨河道

河道中要選擇根系發達、淨化能力強、抗水淹的水生植物,在不同水位條件下,選擇合適生活型的水生植物———溼生植物、挺水植物、浮葉植物和沉水植物,完善水生植物群落,提高水體生態系統的自淨能力。

挺水植物:挺水植物是指根生長於泥土中,基葉挺出水面之上的植物。在濱水植物景觀的營造中,挺水植物是最重要的植物材料。比較常見的有荷花、千屈菜、香蒲、蘆葦、菖蒲、慈姑、黃花鳶尾等。

浮水植物:浮水植物是指根生長於泥土中,葉片漂浮於水面上,包括水深1.5-3m的植物。浮水植物在劃分水面空間、改變水面色彩、增加水面景觀效果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漂浮植物:漂浮植物是指根生長於水中,植株體漂浮在水面上。它多數以觀葉為主,隨著漂浮的地點的變化,植物可以改變不同水域的水面景觀效果。如鳳眼蓮、水鱉、大薸等。

沉水植物:沉水型水生植物根基生於泥中,整個植株沉入水中,具發達的通氣組織,利於進行氣體交換。沉水植物有:竹葉眼子菜、狐尾藻、黑藻、苦草、金魚藻、菹草等。

2丨護坡

河道護坡為溼地水陸交錯的地帶,是溼地向陸地的過渡區域,處於土壤比較潮溼的環境,也可能周期性地被雨水淹沒,適合種植一些根系發達、淨化能力強的沼生、溼生植物,在岸際可點綴喜水溼的喬灌木。

➢生長快、適應性強、病蟲害少的植物;

➢耐修剪、耐瘠薄土壤、深根性的植物;

➢管理粗放、抗風、抗汙染、有一定經濟價值的植物。


在河道護坡植物的應用中需要三種類型的植物:

➢抗衝擊性強、能固土的植物:像狗牙根,高羊茅,黑麥草這幾種草籽都具有以上的特點。野芋、紫芋、象耳芋、斑茅、旱傘草、千屈菜、再力花、梭魚草、蘆葦、蘆竹、水蔥、野燈芯草、香蒲、水燭、慈姑、歐洲大慈姑、菰、石菖蒲、香菇草、黃花水龍、水禾、苦草、菹草,以及所有推薦的耐水溼木本植物。

狗牙根

➢耐汙能力強的植物:姜花、美人蕉、旱傘草、黃菖蒲、花菖蒲、路易斯安那鳶尾、蘆葦、蘆竹、水蔥、野燈芯草、香蒲、水燭、菰、黃花水龍、水禾、粉綠狐尾藻、苦草、金魚藻、菹草等植物。

旱傘草

黃菖蒲

➢在水岸交界處(河道消落帶)生長的植物:溼生植物中體量較大又耐水溼的野芋、紫芋、象耳芋、美人蕉、旱傘草、磚子苗的等植物適合消落區應用。挺水植物中,可以在陸地生長的蘆葦、蘆竹、野燈芯草、石菖蒲、香菇草、金線蒲等植物適合在消落區應用。能夠耐受短時間水淹的木本植物垂柳、水杉、池杉、南川柳、水松、落羽杉、枸骨、苦楝、烏桕等植物,可以應用在消落區。

香菇草

野芋

河道消落帶至常水位範圍內建議選用溼生植物。常水位至50cm水深處建議應用挺水植物。常水位以下50cm ~80cm處建議應用浮葉植物。沉水植物建議種植在水體能見度2倍以內的水深區域內。浮水植物在流動的河道內極易快速擴張,避免使用。

目前國內針對海綿城市中植物的功能、選擇原則及設計方法等的研究比較滯後,導致在海綿城市的設計實施階段,往往無法正確的選擇植物,及提供適當的生存環境,難以充分發揮植物各自的雨水淨化效果,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海綿城市建設發展。

海綿城市的建設離不開植物,植物不僅能吸納雨水,還起到淨化雨水的作用,是解決雨水面源汙染和水體存儲循環的關鍵一環。海綿城市植物是景觀和功能保證的有效途徑。隨著海綿城市建設的推進,對植物的研究也將持續推進。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溼陷性黃土地區海綿城市建設雨水滲蓄風險防控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針對溼陷性黃土地區海綿城市建設雨水滲蓄引發環境地質災害風險等問題,系統梳理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經驗,結合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提出開展溼陷性黃土地區海綿城市設計預評估的建議與方法,探討構建包括主動消除溼陷性、設置安全防護距離、貫穿溼陷性黃土層、防滲漏處理、強化疏排水
  • 榮昌打造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工程玉帶路西段市政道路正式開工
    榮昌新聞網訊(通訊員 車世紅)近日,從新區建設管委會傳來消息,榮昌區首條全面融入海綿城市設計理念的市政道路——玉帶路西段正式開工建設,預計工期360天。近年來,黃金坡新區堅決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堅持「規劃優先、基礎先行」,高標準、高質量開展城市新區開發,先後建成榮昌大道、黃金大道等主幹道10.6公裡,瀨溪河路等次幹道3.7公裡,在建道路5.5公裡。玉帶路西段屬於黃金坡新區「兩橫三縱」道路主骨架的最後閉合標段,起於迎賓大道,止於榮昌大道。
  • 下雨天你會擔心什麼?北京通州7.41平方公裡完成海綿城市改造
    小區的老住戶知道,工人師傅們做的事情,用專業的詞兒說,就叫做海綿城市改造。人行道、停車位、綠地……走進紫運西裡小區,記者看見,不少設施都已是煥然一新。人行道和停車位重新做了鋪裝,改造成了透水道路和透水停車位;通過微地形改造,原本位置較高的綠地成為集納雨水的凹地;光禿禿的土地種上了耐澇植物,利用植物根系淨化和蓄滯雨水。
  • 什麼是海綿城市?
    原標題:什麼是海綿城市?  □ 本報記者 馬愛平   2015年1月,國家財政部、水利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啟動了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4月,南寧、武漢等16個城市通過層層篩選被列入國家級試點名單;6月,水利部組織編制了《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水利工作的指導意見》。該意見預計近期頒布實施。
  • 明珠灣起步區先行先試海綿城市理念
    但雨水落在傳統市政道路後,主要通過溝渠等灰色設施排走,而雨洪公園裡的地都是能「吸水」的。園徑採用了透水鋪裝,運用自潔式透水磚、透水仿花崗巖等材料,使得雨水通過鋪裝結構往地下滲,消除了傳統硬化路面鋪裝在降雨時地表徑流增加等問題。走在公園裡,細心的市民會發現,路兩邊的綠地並不隨地形起伏,而是兩邊凹下去。
  • 旱季沙灘、雨季溼地,昌平建設「海綿城市」不怕下雨天!
    進入汛期以來,昌平區進入「多雨模式」,為充分挽留「天上水」,避免公園出現內澇積水,近年來,昌平區園林綠化局加強「海綿城市」建設,在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建設過程中,提升集雨節水功能。據了解,雨水花園源於「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主要用於匯聚並吸收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雨水,通過植物、沙土的綜合使用使雨水淨化,並使之逐漸滲入土壤,涵養地下水,是一種生態可持續的雨洪控制與雨水利用措施。
  • 重慶市大足區: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近年來,重慶市大足區將海綿城市建設作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充分運用海綿城市「滲、滯、蓄、淨、用、排」的建設理念,全力打造天藍、地綠、水碧、城美的生態宜居城市,2020年將完成海綿城市建設面積4.45平方公裡,佔城市建成區面積的20.23%。
  • 河北省《海綿城市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規範(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河北省住建廳近日就《海綿城市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規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本規範編制組總結了近年來全國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的設計和實踐經驗,參考國內外相關標準和應用研究,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本規範。
  • 北京中軸線最南端的這座海綿機場,如何解決航空港的國際難題?
    首都北京是水資源嚴重緊缺的特大型城市,雨水是天賜的珍貴禮物。如何留住天上來水並加以利用,始終是重要的長期課題。可滯蓄1.5個昆明湖「開展『海綿機場』的探索,既是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客觀條件『倒逼』的結果。」大興國際機場技術工程部副總經理王路兵說。
  • 這是一座怎麼樣的海綿城市
    嘉興成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之一,通過滲、滯、蓄、淨、用、排等多種技術實施,實現城市良性水文循環。 今年4月,嘉興又獲得一個「國字號」新頭銜: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並獲得3年累計12億元的中央專項補助。
  • 五湖二池三園大多項目已動工 福州海綿公園是這樣打造的
    ­  「就是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海綿設計理念,做到海綿公園『滲、滯、蓄、淨、用、排』六大作用。」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園林景觀所項目負責人黃貝琪告訴記者,海綿公園中的設計都是花了心思的,有的看著是小技術,但運用後會發揮大作用。­  滲:主要是改變各種路面、地面鋪裝材料,改造屋頂綠化,調整綠地豎向,從源頭將雨水留下來然後「滲」下去,就地吸納。
  • 上海市15個海綿城市建設改造案例分享
    你知道什麼是「海綿城市」嗎?你知道五角場下沉式廣場、「上海之魚」周邊道路等都是海綿城市改造案例嗎?市住建委說,目前,上海海綿城市建設正在進行中。徐匯區雲錦路跑道公園、長寧區蘇州河慢行步道、虹口區虹灣綠地……16個區都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嘗試。
  • 海綿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海綿城市創意演講火熱開啟
    他表示,灃西新城經過幾年的反覆學習研究和試驗,通過三級雨水利用體系,實現雨水的「滲、滯、蓄、淨、用、排」,總結出可推廣,可複製的寶貴經驗。最後他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向大家直觀詮釋了海綿城市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綜合效益,希望大家走進灃西,積極參與海綿城市的建設。
  • 揚州首條「海綿道路」即將完工 全長1.6公裡能蓄水
    6月29日下午,記者來到生態科技新城曙光路,該路的路基比其他路都要高,特別是中分綠化帶的路基,比常見綠化帶路基要高不少,這明顯與其他很多城市的「海綿道路」不同——在其他城市,海綿道路的綠化帶低於路面,這樣路面積水可以第一時間流入綠化帶,經綠化帶吸收,並最終排到市政管網。
  • 青島高新區打通「海綿城市」生態經絡
    青島生態框架基本建完中國園林網3月2日消息:當大雨滂沱時,很多城市往往積水橫流嚴重內澇,極易引發安全事故,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呢?高新區管委工作人員解釋,海綿城市,也即是將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統的汙染防治與生態修復結合起來,讓城市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防止出現城市內澇,需要時再把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 解鎖東郊湖海綿化建設「黑科技」,中建一局安裝公司智慧工地觀摩記
    慶陽市住建局、市海綿辦、慶陽隴浩海綿城市建設管理運營有限公司部分領導以及業內工作人員、媒體、市民代表等人對中建一局集團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東郊湖海綿溼地公園項目進行了現場觀摩指導。,展現溼地特色,提供休閒、遊憩空間的同時,達到海綿城市宣傳、教育作用。
  • 青洽會見聞:「海綿城市」是個啥?
    「海綿城市是個啥?」在青海國際會展中心西寧城市館內的一個沙盤前,今年57歲的王勝利向工作人員詢問道。  「大爺,海綿城市意思是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下雨的時候能吸水、蓄水、滲水和淨水,需要的時候能將所蓄存的水再釋放出來,加以利用。」從西寧市開始發展海綿城市起就一直參與至今的司德勇,是海綿城市沙盤的解說員。
  • 海綿城市工程案例詳解—雨水調蓄池
    循環過程是構建「海綿城市」的重要內容,海綿城市建設中提及的「滲滯蓄淨用排」中的「蓄」指的就是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不僅把雨水留下來,同時也把降雨蓄起來才能達到調蓄和錯峰,而後進行有效利用的多重目的。
  • 海綿城市建設每年投入4000億「大城市病」如何緩解
    這些年來,我國的城鎮化發展速度迅猛,而且這一趨勢還在繼續,大城市向超大城市發展,中型城市向大型城市發展,城市的大規模擴張帶來了城市內澇、水體變質、河湖生態退化、熱島效應等「大城市病」的嚴峻挑戰,建設綠色、低碳、人水和諧的海綿城市也已成當務之急。
  • 河北:構建海綿城市 新小區推行綠色屋頂建設
    中國園林網9月12日消息:近日,石家莊市制定下發《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海綿城市建設的階段目標,並要求以正定新區等重點區域為先導,示範帶動和推廣應用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推進全市海綿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