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你在武林門前,笑著問我西子湖方向,然後我也陪你走進南山路仲夏的陰涼……」這幾天,一曲名為《延安路》的民謠火遍網絡。作為杭州市民和遊客最熟悉的商業大街,延安路這個傳統意義上的杭州中心地標未來很可能還會大變樣。
6月11日,在市商務委、上城區人民政府、下城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杭州國際商業街區建設論壇現場,延安路商業大街與世界十大商業街區之一的新加坡烏節路籤訂友好街區合作協議,延安路將對標紐約第五大道、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等世界名街,打造成「全球領先、中國典範、杭州韻味」的國際商業大街。這也意味著,集文旅休購娛於一體,可以買商品、看歷史、學文化、品生活,兼具智慧與歷史積澱的延安路國際化步伐又有了實質性進展。
新零售勢不可擋
未來的延安路智慧商圈
將覆蓋整個街區
李先生在湖濱商圈附近上班,最近借電商平臺618促銷大戰東風,湖濱銀泰各品牌陸續加入打折大軍。上周,李先生下班後去銀泰血拼,但手拎戰利品擠地鐵實在不方便,她果斷選擇銀泰與菜鳥合作的「定時達」服務,「喵街」下單,2小時即可送到家。
從武林銀泰、湖濱銀泰到西湖銀泰,新零售帶來的這種智慧商業體驗每天都在延安路上演,而層出不窮的新零售場景更是隨處可見——首家能幫消費者減負的智能洗手間,第一家智能化的天貓小店,銀泰西選、盒馬鮮生、無人餐廳、天貓快閃店……
5月初,DT財經發布的《2018年中國「新零售之城」發展報告》顯示,從指數得分來看,杭州已成為新零售的新一線城市。坐擁最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武林、湖濱、吳山三大最繁榮的商圈,延安路無疑站在了這座智慧之城新零售實踐的最前沿。
「未來延安路將進一步優化業態布局,引領新零售、新商業、新消費。」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11日在論壇現場表示,在現有發展基礎上,將儘快把智慧商圈覆蓋到延安路整個街區,加大與阿里巴巴集團等的合作,加快建設天貓小店集群、武林路和河坊街口碑街、智慧餐廳、智慧超市、跨境電商體驗店等新零售業態。「接下來,將注重延安路與三大商圈的業態互補,地上、地下、空中的立體發展,通過各種形式把各商業業態融合串聯,提高品牌效應和區域性影響力。」
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未來的延安路將成為有格調的打卡新地標
「作為一座城市的地標,國際商業大街只有『購』遠遠不夠。」在中國步行街商業街工作委員會主任韓健徽看來,無論是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還是倫敦龐德街,這些世界名街共同的特點是蘊含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以及鮮明的地域特色。
從武林廣場出發,一路往南至吳山廣場,全長約3.5公裡。作為杭州城裡黃金商業命脈,延安路的繁華可追溯到明清時期。當時的延安路叫做「延齡門大街」,1914年改名延齡路,1966年定名延安路。從最早的老字號名店,到「十大商場」扎堆,再到市場一輪輪洗牌、轉型升級,杭州的商業演進史幾乎就與延安路如影隨形。延安路上的每一個拐點,都緊隨市場洪流,映射了杭州城百年繁華和沉浮,是名副其實的城市會客廳。
「延安路不缺歷史沉澱和文化底蘊。」對於擁有知味觀、杭州酒家等百年老字號,有75條大大小小街道支路巷子,有絲綢特色街區、清河坊等帶有地域特色的商貿街區,有紅門局別墅、陸遊故居、司徒雷登故居、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等歷史文化建築的延安路來說,重點在於如何讓歷史在現代重煥新生,如何讓本土文化接軌國際。
「從這個角度來說,未來國際化的延安路會努力成為老字號展示地、本地商業文化集聚地,努力將文化和旅遊、商業相融合,充分展示杭州的民風民俗、歷史積澱和文化內涵。地方的、民族的、特色的才是國際的、世界的。」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改造道路景觀
未來的延安路燈光秀和街景交相輝映
提及新加坡,很多遊客會立即想到烏節路。這條曾經的鄉間小路如今已變成新加坡首要的旅遊休閒地,每10名遊客中,就有5名會到訪。隨著延安路與之締結友好街區,未來雙方將進行更多合作和交流。其中,烏節路的「月光經濟」即夜經濟頗具借鑑意義。
「這是成為世界名街不可忽視的要素。」新加坡烏節路商聯會執行董事吳令興介紹,該街區夜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亮燈工程,「烏節路聖誕燈飾每年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蜂擁前來觀賞。」
韓健徽建議,與西湖臨近的延安路湖濱商圈的燈光與色彩可以與西湖夜景相融合,對外地遊客是一個極大的吸引力。還可以延安路兩側建築物為背景,分區段建設燈光秀,在江南民樂或世界經典樂章伴奏下,展現杭州經典傳說故事。
「各商家的招牌、櫥窗、logo對街區整體形象塑造也十分重要。」韓健徽表示,在世界十大名街上,一個小商家的燈箱廣告都非常有特色和吸引眼球。「可以給予一些特殊政策,對延安路商家的燈箱廣告和企業LOGO進行統一徵集,規劃設計街道立面、店面、招牌、櫥窗、廣告、概念店,使遊客走在街上就有一種獨特的體驗。
「杭州將從多方面持續推進國際商業特色街的建設,努力打造成為『商、旅、文、娛、體驗』全面融合的商業繁榮地、旅遊目的地、文化展示地,引領新時代新零售、新商業、新消費。」杭州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總結道。(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