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萬用戶亟待導入網際網路金融大市場,積分成為最有效的「高速公路」。近日,平安萬裡通推出了一個「1積分體驗」活動——每周送出1萬杯星巴克咖啡、1萬支哈根達斯冰淇淋、1萬張電影票,甚至還會送出20個F1賽道的試乘體驗名額。這場賠本賺吆喝的買賣,到底意欲何為?
提升積分變現能力
創建於2008年的平安萬裡通,從2012年起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打造國內第一家通用積分平臺。顧敏覺得是時候讓外界重新認識平安萬裡通了。在這位平安集團常務副總經理看來,過去的一年,萬裡通積分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它不僅要成為一個通用積分平臺,帶動平安的綜合金融開拓,更要成為整個平安大數據布局的核心。
某股份制商業銀行需要500積分才相當於1元人民幣,而另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需要440積分等同於1元人民幣。而且,兩家機構的積分是不能合併兌換的。
積分消費是商家用以增加消費者黏性的營銷手段,原意是給消費者帶來很好的消費體驗。但傳統積分消費分散、單一,兌換門檻高,往往被消費者認為「雞肋」,使用率低。據易觀智庫數據顯示,北京25-50歲年齡段,平均手中持有超過6種具備積分功能卡片的超過60%,但使用率不超過50%,消費者對積分的體驗性非常低。
破解積分「碎片化」,通用積分模式開始應運而生。負責集團創新業務的中國平安執行董事兼常務副總經理顧敏坦言,「大環境變化了,現在大環境更適合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萬裡通被平安定位為網際網路金融的重點項目。」顧敏說,現在萬裡通積分的方向不是讓用戶去兌換自己平臺的商品,而是「用戶想買東西的時候,積分可以直接當錢用」。這實際上就是通用積分,外部商家可以將自己的積分兌換成通用積分,也可以發行這種積分且這種積分能在數十萬乃至上百萬商家使用。大大提高了積分的「變現能力」。
規模決定市場
打造通用積分平臺,必須有巨大的用戶和商家規模,才能玩得轉。平安萬裡通有個富爸爸,這個富爸爸不僅可以提供給萬裡通創業資金,更有8000萬擁有萬裡通積分的巨大用戶。8000萬平安用戶不僅是數量巨大,而且是具備金融類產品消費能力的高消費用戶。這個優勢資源為萬裡通打開與線上、線下商家合作提供了一塊很好的敲門磚。
萬裡通積分可以在國內主流電子商務網站如淘寶、天貓 、京東、1號店、噹噹、唯品會等花積分或者賺積分,可以在星巴克、哈根達斯、味千拉麵、物美超市、必勝客、全家便利店等15萬家商家都可以使用萬裡通積分。平安內部的金融產品,自然早已打通,保險用戶可以用積分抵扣現金繳納保費,也可以用積分還信用卡帳單。據說平安內網甚至有人打折收購公司員工的萬裡通積分,因為可以直接用積分還平安銀行的房貸。
平安金科COO,萬裡通負責人常琳表示,現時萬裡通積分用戶每天能給淘寶帶去兩萬張新訂單,單日成交額在300萬元以上。而且萬裡通還可以為商家提供用戶的積分消費數據報告,幫助商家做精準營銷。
用戶體驗和執行速度是關鍵
網際網路金融,不能丟的是網際網路的本質:用戶體驗和執行速度。
萬裡通打造通用積分的定位明確後,如何讓積分「通用」起來,如何跟線上線下的「小夥伴」們求交往、求合作,以及達成合作的速度成為影響用戶體驗的關鍵。
萬裡通1積分活動初步預計投資上千萬補貼用戶抽兌、搶兌生活禮、豪華禮和無價星體驗禮。平安萬裡通投入巨額費用打造1積分的有兩個初衷:一是要顛覆積分不好用的體驗;二是通過刺激用戶消費/賺取積分能獲得更多大數據,進而能進行用戶精準營銷、服務平安金融業務以及合作商家,這也是平安萬裡通的核心價值。
據悉,萬裡通1積分活動開展2周以來,在微博、微信、BBS等引起了很多用戶的熱議,用戶大多認可萬裡通積分的價值和便捷體驗。相應的,有用戶認可,就會有商家願意埋單,初期合作夥伴星巴克、哈根達斯的積極參與也為這一活動吸引了更多商家前來洽談合作。
「1積分就兌」,撬動消費與商戶的狂歡
面對之前有媒體質疑萬裡通「燒錢」, 常琳表示,萬裡通希望通過1積分活動回饋平安8000萬老用戶,這些用戶通過使用平安銀行卡/信用卡、購買保險等積累了萬裡通積分,可以藉此活動獲得更多回報。另一方面,1積分活動吸引到更多新用戶,引發了大家對積分的重新認知,由此勾連起的積分消費、金融消費以及消費大數據,具有很大的商業價值。
據了解,《商業周刊/中文版》曾稱讚萬裡通是真正意義上的通用積分平臺。目前只確定了開始,沒有確定結束日的1積分活動還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更多人還在拭目以待後續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