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決定一個人財富的並不是勤勞,而是要敢下這三種「笨功夫」

2020-12-21 紅衣記史官

《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也是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

縱觀古今,有心之人都會發現,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做對決策的成功人士都熟讀一本書,比如古代的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再比如現在的李政道、楊振寧、馬雲。

《四庫全書》評價《易經》不器,用途廣泛,包含了古代帝王之學,治政軍事,宇宙天文,哲學,醫術,命理佔卜,經濟,文化,音樂,數理,如果僅僅把它當作算命,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易經》上說,潛龍勿用。

每個人成事的前期,都要經歷一個潛伏、積累、等待時機、厚積薄發的過程。不同的事,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潛伏周期。有的人幾年就爆發了,有的人需要十幾年,少數人需要幾十年。很多人等不到爆發,就失望放棄,半途而廢。

萬事萬物都有其內在的規律可循,做事也不例外。為什麼在付出同樣努力的前提下,有的男人能成就一番大器、功成名就,有的男人即使碰得頭破血流,也沒有太大成就呢?

這與其做事功夫的高低有著重要的關係,重要程度遠超所謂的人脈。對此,老祖宗就總結過許多智慧,以下結合《易經》智慧,分享男人成大器,人脈次之,要敢下這三種「笨功夫」,有道理

易經忠告:決定一個人財富的並不是勤勞,而是要敢下這三種「笨功夫」

01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錢鍾書先生在進入清華大學後,他的目標就是「橫掃清華圖書館」。在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博覽群書後,他終於寫出了學術著作《管錐編》,書中引述4000多位名家的上萬種著作中的數萬條書證,可謂是博大精深。

《易經》說,當一個人心懷夢想、朝著一個目標,不問結果、不求回報,只專心做事、潛心修行的時候,這類看似木訥的老實人實際上是最終能成就一番事業的人。用現在流行一句話來說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老實人因為老實,不會鑽營取巧,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別人一遍能做好,他需要十次、一百次才能做好。

聰明人一天就能完成,他需要一個一個星期半個月才能完成。正是在這樣的慢吞吞中,他將一件事反覆打磨、築牢地基。等到他能夠熟練地掌握技藝之後,剩下的就是突飛猛進的增長,以及紮實穩步的發展。

02表面隱忍不發,內心暗藏大志

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晉代,有一個大官叫陶侃。按理說,人活到大幾十歲了,也位高權重,該知足了。可陶侃大人閒著沒事天天搬磚。早上把磚搬出去,晚上再把磚搬回來。別人問他做什麼,他說鍛鍊身體。 搬磚也就罷了,他還叫部下把砍下來的零碎竹子、木頭等都收集起來好好收藏放著。你肯定會對此人評價:又小氣又神經。畫風一轉。後來時局變動,陶侃是管長江以南軍事防務的,這時需要建立水軍,馬上要造船,並且要在很短期間內完成。陶侃大人平日裡攢得那些不起眼的木頭竹子就派上用場了。因為身體好,作戰能力強,他率領部隊也是所向披靡。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道理。

《易經》說,生活裡我們也會遇到一些人,無論別人怎麼看待他,怎麼評論他, 怎麼詆毀嘲笑他,他要麼憨厚地笑一笑,要麼不吭氣,只是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看似愚笨,實則心懷大志。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這些看似憨厚老實的人在不經意的時候,冷不丁的放大招,刷新所有人的觀念:原來他這麼厲害啊!這就是他們表面隱忍、內心堅毅的魅力所在。

03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晚清名臣曾國藩曾有一個笑話:

6歲的時候,小曾國藩在家背儒家經典,背到半夜也沒有背出來,這可急壞了那晚剛好在他家的梁上君子——小偷。原本打算等曾國藩睡覺後順手帶點東西走的,遲遲不見他背過,小偷最後實在忍不住了,跳出來把那篇文章一字不錯地背出,丟下一句「這麼笨還讀什麼書」後揚長而去。我估計當時曾國藩的心理陰影面積有整個屋子那麼大。包括後來考舉,可謂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可謂曲折坎坷。一次考試考七八次十多次考不過,換了一般人早就崩潰了,乾脆放棄得了。曾國藩不放棄,一次次撿起來,哪怕考到四十幾歲,也非考中不可。這樣的精神毅力連老天也會感動的。

《易經》說,很多老實人並不懂得大道理,但是他會悶頭去做,因為他知道春種秋收,只有付出才有回報。做大事業的人,要是能夠明白這一點,「萬物將自化」,也就不會投機取巧,只想著走捷徑了。

的確,任何事情,只要你付出就會有回報。有時候回報不一定是以你期待的方式饋贈與你,但是會在不知不覺裡讓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得到充盈。

成功的真諦往往是生活中看似最愚笨、可笑、卻常常忽視的簡單道理。

無論你是聰明人還是老實人,看到這裡就應該明白一念萬年,細水長流,無所求,不求成果,亦不放棄努力,最後一定是成功的。

老祖宗給我們的告誡,早懂少吃虧,古人的智慧以及忠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能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很多人都問我,想要學習很多古人的智慧,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學起?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從書本上獲取!

那麼該看什麼書呢?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看一看《易經》

世間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何況《易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易經》不僅是一本「奇書」,也是關於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以前聽人這麼說《周易》的學問博大精深,我還不太理解,直到後來,我聽到一位老人家這樣說過:

我們從出生、上學、工作、結婚,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其實都能在《易經》中找到提示;因為《易經》足足64卦,每一卦就是一種人生劇本,而你的每個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它早就幫你推演完了;很多事情,看似是運氣,其實根本有跡可尋。

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易經》可以告訴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每選對一次,成功機率放大10倍、20倍。所以說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讀懂中國《易經》!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就天亮了,足見其智慧的廣博;

馬雲更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查理·威爾海姆評價中國的《易經》:「知識經濟正在改變我們的時代,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帶給我們巨大衝擊的這次革命,實在受惠於中國古代的偉大經典《易經》。」

不過很多人覺得原始版《易經》上面都是文言文晦澀難懂,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我讀的是這本《圖解易經》,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在書中領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我看了《易經》之後發現,裡面不僅有深奧的大道理,還有很多貼近生活的人生智慧!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讀《易經》真的可以讓我們把握自己的命運!你可以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再對照易經裡的64卦,一一對應。我看完之後,對於很多年前在生意場上遇到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

所以,為了人生多點好運,早點讀懂《易經》,才能更好把握未來!這本《圖解易經》才55塊錢,也就是兩包煙錢,就可以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讓你受益終生!可以買來自己閱讀或者送禮,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易經》:一個人的財富,不單純是勤勞,而是遵守這3條規律
    《易經》:一個人的財富,不單純是勤勞,而是遵守這3條規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古人常說,積德,意思就是跟積善一樣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積了厚德的人家,福報一定很大,子孫都跟著沾光。但是呢,積善行德卻不僅僅是靠做上一兩件善事才能的,而是需要人終其一生,致力於行善積德,這樣這個人呢積累的福報才會深厚,進而讓家族興旺,財運早晚便會來了。順天應人,適時而動這句話的順天的意思,並不是說順應天意,自己就不用努力了。
  • 決定一個人財富的,不是勤勞,《易經》中暗藏3條通往財富的密碼
    如今想要致富,並不像改革開放初期單有行動足以,許多人為了追求財富,一直在探索先人未曾走過的路,尋找一條通往財富的捷徑。有一句有趣的說法是,通往財富的捷徑都記載在國家收藏的一本書上,這本書的名字是《憲法》。實際上,古人早就已經為我們準備了正經的致富之路,都藏在了《易經》之內。
  • 決定一個人財富的,除了勤勞和努力,還要遵守這4條「天規」
    古人曾這樣評價《易經》:包羅萬象,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虞世南更是說:「不懂易經的人,不可為帥才。」馬雲則在演講中表示,經商的人一定要多看看《易經》,對生意場上的事情都非常有幫助的。《易經》這本書裡就包含了許多這樣關於人生的大智慧大哲理,雖然全書只有二十多頁的內容,但卻有著六十四卦,每一卦都可以延伸出一個新的道理,說盡了關於人生和整個宇宙的規律,讓你學到許多你從前從來都未曾接觸過的知識。一個人是否發財,除了勤勞和汗水,還要遵守這4條天規。
  • 易經告訴你:一個人想發達,並不只是靠勤勞,建議你讀讀這4句話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一段困難的時期,在這個時候,心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能自甘墮落,而要繼續努力,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度過困難的時期,每個人都會有失敗的時候,而最後成功的都是那些人都是因為他們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目標,而是選擇依然努力,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易經》上說,潛龍勿用。
  • 易經告訴你:一個人想發達,並不只是靠勤勞,建議你讀讀這3句話
    每個人都會有失敗,而那些最終成功的人其實就是在困難時期不放棄自己目標的那些人,面對困難他們並沒有輕言放棄,而是選擇提升自己並且迎難而上。每個人的成功都要經歷一個潛伏、積累、厚積薄發的過程。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潛伏期。
  • 《易經》提醒:決定一個男人財富的,遠不止勤奮,而在於這4個字
    為此,馬雲曾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決定一個人財富的,除了勤奮,還有《易經》中的「元亨利貞」4個字元者,善之長也《易經》:「元者,善之長也。」意思是,善心、善念是事業最好的起點。
  • 易經提醒你:一個人能擁有多少財富,真的早已註定嗎?建議看看吧
    易經提醒你:一個人能擁有多少財富,真的早已註定嗎?建議看看吧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很多人以為,富貴是天註定的。其實不是。「未曾清貧難做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這是南懷瑾大師給世人留下的勸世良言。
  • 《易經》透露了3條秘密:家族富裕並不是靠勤勞,原來是我弄錯了
    在我30歲那年,我的人生必讀書就是《易經》!為什麼呢?自古以來,克服逆境並在生活中做出決定的成功人士從未像現在這樣成功過。 《易經》已被選為必讀書籍。它是中國文化的「原著」,是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
  • 財富不是靠努力!而是謹記這3條天規,《易經》早就透露給世人了
    在東方世界,我們有很多了不起的東西,做生意到一定程度要多看看《易經》和佛學經典,絕對會有幫助。李政道、楊振寧等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自己的科學思想受易經的影響很大。《易經》講究的就世間萬物的變化規律,我們知道一切的偶然都是歷史的必然,我們現在所發生的必定是由於過去的經歷並且影響著未來,這就是一種規律。很多事情,看似是運氣,其實根本有跡可尋。
  • 《易經》揭秘:一個人的眼神暴露他的人品,一個走姿決定他的富貴
    而在古代,這些秘書都藏在《易經》中!想要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就要通過他下意識的舉動來看,因為這時候會流露出他內心的真實想法。所以一個人的姿勢和神態,就可以暴露一個人的人品。而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兩句話,一個人的走姿體形看穿其人品,看人八九不離十。
  • 一個人想發達,不是只靠勤勞,而是要做到這3點,才能越來越富有
    不信,你看看,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都處都充斥著這四個字。如:獨家小院的大門上,客廳的牆上,學生的書桌上等。事實又上如何呢?勤不一定能讓人成功,但不勤勞肯定不會富有。「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這句話出自荀況的《荀子勸學篇》它原是告訴大家學習要勤奮,通過持之以恆,就必能收穫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 易經說: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從來不是靠運氣,建議你讀讀這5句話
    易經說: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從來不是靠運氣,建議你讀讀這5句話在古代,《易經》是公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所以魯迅先生才會說:「讀懂了《易經》,就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有一句話說的好,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很多人覺得這句話有點誇張了。
  • 《易經》:一個人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可能要走財運,你佔了幾樣
    在大多數人眼裡,《易經》只是古人用來佔卜的書籍,這可太低估它的價值了。事實上,《易經》對人類生存以及宇宙奧秘都進行過一番探索,是一本集結人類智慧的大百科全書。無數偉人通讀《易經》,在其中領悟到通往成功的奧秘。
  • 決定一個人貧窮還是富有,不是金錢和學歷,而是這五種王牌思維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在生活中,許多人都渴望成為一個懂得賺錢的高手,而我們要知道,決定人與人財富的往往不是金錢多少和學歷,本質上是一種思維的差異。在窮人的眼裡,生活是很難,而這種難會讓他們越發不敢挑戰困難,而是被困難嚇跑了,變得謹小慎微。而在富人的眼裡,他們更加專注目標。對於他們來說,做事先要有目標,他們往往聚焦是目標,而不是遇到的各種問題。在他們的人生字典裡,一旦目標設置下來,就認為要想盡辦法完成。
  • 易經告訴你:一個人想發財,並不只是靠勤勞,建議你讀讀這3句話
    通過易經,我選擇了大力的智慧,總是讓自己站在贏取更多的一邊。」聽了這話,我如雷貫耳。我走錯路走得太遠了!然後我回憶起從古至今成功人士的道路自古以來,那些找到了衝破逆境、做出正確人生決定的成功人士,都把《易經》列為必讀之書。
  • 易經智慧,財富人生—堅持五福,百日築基
    所以說我們不僅要給傳給子財富,更要傳給他道,讓他能夠有這個智慧去善用財富,創建一個更加幸福的人生。第五,一夢成真,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夢想。實現五福人生,古人講就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十一擇業與擇偶,十二趨吉要避兇。
  • 《易經》揭示成功的定律:一個人拼到最後,靠的並不是努力和運氣
    《易經》揭示成功的定律:一個人拼到最後,靠的並不是努力和運氣30年前,一名知識淵博的老人家奄奄一息。臨死前,學員問詢是不是有什麼要留下來的。他思索了一會兒,只留下來了一句遺言:「中國未來一定大放光彩,要留意《易經》。」這名老人家便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老先生。古人言,《易經》博大精深,取決於它包羅萬象。
  • 易經忠告:有舍才有得,一個人在發財之前,需要先拋開這5樣東西
    易經忠告:有舍才有得,一個人在發財之前,需要先拋開這5樣東西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按照現代科學的講法,人的命運跟幾大因素有關係,風水,積德,讀書!這是南懷瑾大師給世人留下的勸世良言。《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所以有很多名人追捧。《易經》中記載:「做人要明白,人追錢,永遠發不了財」。
  • 易經:一個人越來越窮,往往是因為這3件小事沒做好,要做出改變
    讀萬卷書不如好好地去閱讀一下《易經》這本書。這句話似乎有點誇張,但這並不是誇張。可以說,《易經》是我國所有哲學思想的源頭。 《易經》中有六十四卦。儘管只有六十四卦,但它們可以解釋世界上萬物變化的規律。他們教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做出選擇。閱讀《易經》這本書,生活將少走彎路。
  • 易經忠告:飯桌上的這三種人遇到了,最好躲遠一點,不可交心
    《易經》在古代就被稱作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了,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這裡面充滿了萬事萬物變化的規律,是古人的智慧結晶。人們為什麼會對《易經》有這種偏見呢?都是因為對它還不夠了解。《易經》裡早就提醒我們了,飯桌上的這三種人,遇上最好躲遠一點,不可交心。口無遮攔,酒後多言《易經》提示,飯桌上,有這樣一類人,他們大大咧咧,說話毫無忌諱。《醒世恆言·卷九》也有提到,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