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我國6500年前誕生的一部古書,但由於其中的內容晦澀難懂,所以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一直飽受爭議,甚至一度被曲解為封建迷信。
但是縱觀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尋找到人生方向的聖賢之人,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受到了《易經》的啟示。
在古代,像孔子、諸葛亮、鬼谷子這樣的能人異士,都曾經熟讀《易經》。
而在現代,首富李嘉誠曾評價《易經》可以使人受益終生,就連國外的諾貝爾獎得主查理·威爾海姆也曾表示:帶給我們巨大衝擊的這次革命,其實都是受益於中國古代的《易經》。
《易經》不僅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更是人生的路標
《易經》這本書的篇幅雖然很短,只有區區20幾頁的內容,但是其中所記載的64卦象,卻可以包羅萬象,其中隱藏的大智慧,可以讓人受用一生。
我們無論處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每當遇到困難時,其實都可以在《易經》中尋找到答案,換句話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看似是運氣好,其實都是有規律可循的。
馬雲曾表示:「太極是一種哲學思想,融合陰陽變化,功守之道被我運用到企業經營中,相信對每個人的事業、生活都是有幫助的。」
為此,馬雲曾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決定一個人財富的,除了勤奮,還有《易經》中的「元亨利貞」4個字
元者,善之長也
《易經》:「元者,善之長也。」意思是,善心、善念是事業最好的起點。
馬雲的創業初心「幫助中小企業賺錢」,其實就是對《易經》中的「元者,善之長也」的踐行,正是「幫助中小企業賺錢」的善念,才使得馬雲的事業走向成功。
亨者,嘉之會也
《易經》:「亨者,嘉之會也。」「嘉」是美好的德行,也就是說,要把美好的德行集中起來,才能事業亨通。
馬雲曾經在一次演講中提到:線上交易模式必須要建立完善的誠信體系,對於馬雲來說,除了建設誠信產品,還要樹立公司的誠信。
而馬雲在創業中的堅持的「客戶第一、誠信」的價值觀,正是「亨」——「嘉之會」,在美好德行的匯聚下,最終走向了成功。
利者,義之和也
《易經》:「利者,義之和也。」這句話是說,所謂的利益,是要建立在道義之上的,合作共贏才是根本。
而阿里巴巴正是這樣一個實現了「雙贏」的公司,馬雲事業的成功正是「利」——「義之和」——共贏思想的體現。
貞者,事之幹也
《易經》:「貞者,事之幹也。」純正而執,是做事離不開的主幹。
馬雲所堅持的「不賄賂」的正途,保證了阿里巴巴公司的長久穩定發展,也正是這種「貞」的精神,所以才成就了馬雲的非凡事業和人生。
所以說,《易經》中的「元亨利貞」,才是決定一個人財富最為關鍵的因素,只有以善念為初衷,誠信為根基,共贏為目的,美德為原則,才能讓自己的事業一帆風順。
《易經》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因為它中國人真正的財富
其實,《易經》中所涵蓋的人生規律和智慧,遠遠不止「元亨利貞」這4個字,如果細細品讀就會發現,任何人都可以從中受益,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當然,身邊很多對《易經》感興趣的朋友都表示過,這本書的內容全都是文言文,普通人怎麼可能看得懂呢?
人生在這世間一世,真的得好好花點時間去讀讀《易經》,去大徹大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經常聽到周圍的一些朋友說:易經都是文言文看不懂,理解起來也很困難,根本不知道應用到生活當中等等。
如果大家想讀,還是建議去讀一些帶有白話文譯文版的《易經》。
目前我看的這本就是帶有白話文翻譯的易經,名為30天學會《易經》。它採用我們平常最容易理解的表達方式,一一深刻解讀了《易經》中的每一句話,將其中晦澀難懂的智慧,以白話的方式呈現在讀者的眼前,讓每個人可以解讀《易經》的古老智慧。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千萬別在晚上讀《易經》,不然你下一次抬頭天就亮了。足見其中的大智慧;
馬雲更是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易經周易#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可以讓你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可以讓你受益終生財富!
想要閱讀學習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把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