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臺披薩自動販賣機 放在了蔦屋書店門外

2020-12-23 界面新聞

日本如今有超過500萬臺自動販賣機分布在城市鄉村的各個角落,其中飲料自動販賣機的份額約為50.1%,最少的則是酒精飲料自動販賣機——規模只有0.5%。但除此之外,還有更多門類相當小眾的自動販賣機——比如最近剛登陸日本的披薩販賣機。

近期,在日本廣島縣就出現了一臺披薩自動販賣機,投入錢幣後約3分鐘,取出口便會彈出一個打包好的熱披薩。自動販賣機裡的披薩共有2種可選,售價980日元(約人民幣60元)的瑪格麗特披薩,以及售價1280日元(約人民幣79元)的四種芝士披薩。機器內披薩均為義大利製作進口。

披薩自動販賣機

披薩自動販賣機

這臺自動販賣機被設置在廣島縣的蔦屋書店楠木店門外。披薩自動販賣機的代理商表示,選擇蔦屋書店是因為「店內販賣的電影、音樂與披薩能完美搭配」,如果這家店外的披薩自動販賣機運營狀況良好,未來也有計劃在其他店鋪外鋪設披薩自動販賣機。

事實上披薩自動販賣機的創意並不是日本首創,此前2016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的Xavier大學內就曾出現過24小時供應派和披薩的自動販賣機;還有一個專門用樂高積木創作的工作室用樂高搭建過真實的必勝客單人自動販賣機。

不過這些自動販賣機更多地停留在創意階段。而蔦屋書店外的披薩自動販賣機在日本這個遍地是自動販賣機的地方,未來似乎更有可能擴張。

Xavier大學內的披薩自動販賣機

日本此前也有不少自動販賣機品類的嘗試。7-Eleven曾從今年7月起,嘗試在東京部分店鋪推出生啤自動販賣機——類似店內的自動咖啡機,消費者在收銀處付費後拿著杯子自行去機器接飲即可。價格為小杯100日元(約人民幣6元),中杯190日元(約人民幣12元),與居酒屋生啤相比非常實惠。

不過這個自動販賣機卻爭議不斷。儘管不少人對實惠的生啤都喜聞樂見,但也有不少人擔憂會提高酒後駕駛、醉酒後鬧事和未成年人飲酒的概率。一方面出於輿論壓力,另一方面生啤實在太便宜,成本壓力也讓7-Eleven終止了生啤自動販賣機的運營。當然這麼做還是為其吸引了不少社媒討論。

7-Eleven的生啤自動販賣機

而利用自動販賣機賣貨的噱頭的確比普通銷售高不少。有烤肉店會將自家引以為豪的烤肉醬汁裝進自動販賣機內,也有神社將御守放入自動販賣機內,供人們自主選擇;還有賣帆布袋的自動售貨機等等。

烤肉醬汁自動販賣機

帆布包自動販賣機

御守自動販賣機

相關焦點

  • 蔦屋書店上海店12月開業、星巴克開「茶館」、肯德基推炸雞味口紅...
    1、蔦屋書店(需求面積:1500-3000平方米)上海店12月開業,選址百年歷史建築    8月12日,蔦屋書店官宣其上海首店將於12月開業,位於上海市延安西路1262號的「上生·新所」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   上生·新所主要由孫科別墅+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海軍俱樂部3處歷史建築組成。
  • 日本蔦屋書店印象
    作者:未酉寅  日本蔦屋書店於1983年在大阪創立,至今已在全國有1500多家分店。現在,日本的實體書店85%面臨經營困境甚至倒閉危機,但蔦屋書店不僅存活下來,而且營業額連年攀升。蔦屋書店是日本最大連鎖書店和人氣最旺書店。
  • 日本自動販售機也推「定期券」了,2480日元包月喝飲料
    根據日本自動販賣機工業會統計,全日本大約有超560萬臺販賣機,平均每23人就擁有一臺,這個比列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作為自動販賣機大國的日本,每年光自動販賣機的銷售金額都超過7兆日元,emmm……全年的販賣品加起來都能繞地球好幾圈了,也難怪自動販賣機會成為日本的一種文化符號。
  • 上海蔦屋書店「牛」在哪裡
    但在上生·新所剛開業不到10天的蔦屋書店上海首店,每天6個時段總計3000人次的入場名額早在年前就預約一空。文創園區裡開書店,在上海已不鮮見。近年來,國內一些商業地產、城市更新項目都選擇書店作為「主力店」,提升整體影響力和「質感」。而就在蔦屋上海首店開業前一夜,北京798藝術區的佳作書局宣布,將於2020年年底停止營業,同一天關門歇業的還有位於深圳華潤萬像天地的誠品生活。
  • 蔦屋書店上海首店落戶「上生•新所」!
    蔦屋書店上海首店落戶「上生•新所」!蔦屋書店是日本知名的連鎖書店,在書店品牌的世界排名中也位居前列。其旗下的「代官山蔦屋書店」更是被選為「全世界最美的20家書店」之一、「2020年最應該去的52個地方」之一等。作為日本網紅書店,不少鐵粉甚至會打「飛的」前往感受書店的魅力。
  • 蔦屋書店的秘密-虎嗅網
    近日,一則「日本蔦屋書店2020年落戶中國杭州」的消息引起關注。蔦屋書店不僅是日本知名的連鎖書店,也是亞洲最著名和最有影響力的書店之一。蔦屋書店成立於1983年,在傳統書店經營整體衰退和網際網路電商的強大衝擊中順利突圍並逆勢增長,已經擁有超過1450多家書店,銷售額超過1300億日元,與日本其他品牌書店營業額的總和相當。在過去數年間,蔦屋書店作為「新零售」的典型樣本,被國人爭相學習和借鑑。
  • 蔦屋書店上海首店開業在即 將帶來哪些驚喜
    書店一層一位專門研究蔦屋書店的文化學者告訴記者,蔦屋書店上海首店提升了中外雜誌期刊的展售含量。距離正式開業還有3天,記者看到,現場工作人員仍在不斷調整圖書和文創產品的陳列細節。一些指示牌、購物籃等標識也已擺放妥當。
  • 「蔦屋書店」大陸首店在杭開業
    當然是天目裡和它帶來的蔦屋書店!10月18日,集購物、美術館、辦公和餐廳等多元業態的藝術型園區「天目裡」開業了。這個耗時8年打造的園區,位於杭州市西湖區古蕩街道,由建築大師倫佐·皮亞諾設計建造。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紐約時報大廈等都是他的傑作。
  • 上海蔦屋書店為何這麼「火」?
    上海蔦屋書店「牛」在哪裡 今年元旦小長假,上海遭遇寒潮,景點客流較往年略有減少。但在上生·新所剛開業不到10天的蔦屋書店上海首店,每天6個時段總計3000人次的入場名額早在年前就預約一空。 文創園區裡開書店,在上海已不鮮見。近年來,國內一些商業地產、城市更新項目都選擇書店作為「主力店」,提升整體影響力和「質感」。
  • 「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來了!日本蔦屋書店將於今年12月開上海首店
    8 月 12 日的上海書展上,日本蔦屋書店宣布其上海首店將在今年 12 月正式開業,落戶上海延安西路 1262 號上生·新所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這是一家「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書店的內部設計仍在進行中,預計將打造一個 2000 平方米左右的空間。整個門店會延續蔦屋書店「生活方式提案」的精神,並以「美育」為主題。屆時店面會分為兩層,一層的主題是「掌握知性」,二層則以「磨練對於美的意識」為主題。書店也將舉辦各種活動,進一步傳遞蔦屋書店的態度。
  • 臺灣蔦屋、誠品書店等5大知名書店大玩跨界經營
    商用不動產市場掀起一波新趨勢,複合式書店正快速崛起。受到手持式裝置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所影響,實體書店式微,全臺五大知名連鎖書店近年紛紛結合百貨餐飲,不但能快速集客,更能提高毛利,已躍居經營王道。信義全球資產經理王維宏表示,書店毛利率低,為了存活,複合式經營已成為主流,除增加空間使用效率外,也可多元化營收來源,不然就要轉型為小眾市場的主題型書店。
  • 日本蔦屋書店來了!上海首店落地這棟「網紅」老建築
    摘要:打造培養感性的空間上海書展首日,蔦屋書店以「在這座城市,可以看到未來」為主題舉辦發布會,預告上海首店將於今年12月正式開業。這家以「美育」為理念的策劃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共兩層,一樓主題是掌握知性,二樓主題是磨練對於美的意識。店內將有豐富的精選圖書和限定商品,同時配合全新的業態和豐富多彩的體驗型活動。蔦屋投資(上海)有限公司中國總代表兼董事長野村拓也分享了日本蔦屋書店的發展歷史。
  • 知名連鎖書店首店落戶上生·新所,蔦屋書店 來了!
    隨著2020年上海書展的開幕,蔦屋書店正式官宣,落戶於上生·新所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的上海首店將於今年12月正式開業。 蔦屋書店是日本知名的連鎖書店,在書店品牌的世界排名中也位居前列。
  • 日本最美書店「蔦屋書店」來了 年底前落腳臺北信義區
    代官山蔦屋書店(需求面積:1500-3000平方米)以森林中的圖書館為設計理念,獨特的編織感流動白色立體牆面,和透視感佳的落地窗,設計感獨特。(盧美杏攝)   被譽為日本最美書店的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也被選為全球最美20家書店之一,來臺布局2年,是各百貨積極爭取合作對象。近日在104徵才、密集部署,目前確定落腳信義區,與信義誠品比拚,據悉花落統一時代,昨統一時代低調表示有接觸,但細節和內容未確定。
  • 日本蔦屋書店:全球最火書店的秘密
    在下定決心開日本最大的實體書店之前,增田宗昭問了自己這個問題。彼時圖書出版業大震蕩,關店潮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傳統書店岌岌可危。 但這一切並沒有阻止增田宗昭開書店的決心,他深信自己手裡握著未來。如今,蔦屋書店不僅在行業的一片愁雲慘霧中存活了下來,還成為新零售領域的範本和先行者。
  • 蔦屋書店的中國大陸雙城記
    近期,蔦屋書店在中國大陸的第二家店、上海首店的選址信息在媒體上被披露,書店位於上海延安西路1282號、由萬科開發的「上生·新所」項目內。由於該信息不是蔦屋官方披露的,因此進駐的店型是否為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還需要更多的消息進行確認。
  • 實體店難做,轉學蔦屋書店,其實蔦屋書店早已不是一家書店
    就在我們快要懷疑人生時,日本蔦屋書店的新零售模式,映入眼帘,新零售典範蔦屋書店,1450家店,銷售額過79億,據說2020年要登陸上海。看看蔦屋書店的經營模式,我們發現,蔦屋其實不是一個書店。賣書不是賣書籍本身,而是賣書籍裡面的內容和它所表述的生活方式。傳統實體書店都把自己定位於賣場,每個人走進來,就是為了找書和買書的。
  • 從蔦屋書店,看日本新零售
    代官山.蔦屋書店蔦屋書店的創始人增田宗昭認為,蔦屋書店是出售書中所表現的生活提案,而非書籍本身。蔦屋書店所做的就是讓書店成為一個通過書籍進行提案的場所,書店成為了一個編輯的空間,為此,蔦屋書店做了很多顛覆性的變革。
  • 「賣」生活方式的書店它來了!上海首家蔦屋書店正式開業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正式開業上海首家蔦屋書店於2020年12月22日正式開業,書店坐落於上升新所內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將以保護和展現建築之美、記錄和延續歷史文脈為主軸,將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有機結合,用博物館般的場景設計,賦予閱讀儀式感,構築起一個約2000平方米的全新藝術文化策源地。蔦屋書店是融匯書籍、文具雜貨和咖啡業態的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
  • 書店測評|日本蔦屋書店首家海外分店:憑什麼比誠品還火
    上個月,日本知名連鎖書店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開出了海外第一家分店,落地於中國臺北東區的「統一時代百貨」五樓,前方就是威名遠播的誠品書店信義店。相比號稱亞洲最大規模的誠品旗艦店,對門只有163坪的蔦屋在規模上完敗,但店員介紹,自開業以來,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客人在此排起兩行長龍,只為踏進一家「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