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吃蟹的季節要到了!
2020年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節定於9月21日,開湖即上市,大閘蟹上桌倒計時只有10天啦。
何謂大閘蟹?河蟹也,但不是所有的河蟹,品種都是中華絨鰲蟹。這裡自然就不得不提陽澄湖大閘蟹,陽澄湖大閘蟹又名金爪蟹。產於蘇州陽澄湖,蟹身不沾泥,俗稱清水大閘蟹,體大膘肥,青背白肚,金爪黃毛,肉嫩膏膩,是秋季最應景的美食,挑剔的老饕們今年咋算怎麼吃呢?
由於數量和時令的關係,陽澄湖牌大閘蟹並不是開湖之後一直都有售賣哦,記住陽澄湖牌大閘蟹只賣到每年12月31日,錯過就要等下一年了。
下面是答疑時間,你關心的問題都有答案!
大閘蟹怎麼辨別公母?
陽澄湖牌大閘蟹公母辨別並不難,從外表上看,公蟹的肚臍是尖的,母蟹的肚臍是圓的;除了外表之外還可以通過蟹黃來辨別,公蟹體壯膏膩,母蟹肉嫩黃肥,各有風味,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吃母蟹或是公蟹。
大閘蟹怎麼清洗?
1. 用小蘇打水泡大閘蟹5分鐘,用刷子把蟹體表面刷乾淨;
2. 然後將大閘蟹放入淡鹽水中浸泡,讓它把胃裡髒東西吐出;
3. 再次用牙刷清洗背、腹、嘴、螃蟹兩側和腳。
4.抓住雙鉗打開腹蓋,中間由裡到外擠出排洩物,清洗腹蓋內臟物和蟹鉗即可。
大閘蟹怎麼保存?
把捆好的大閘蟹放在冰箱的保鮮室內保存即可,溫度控制在3~6攝氏度,再把擰乾的毛巾蓋在大閘蟹上即可。
注意:大閘蟹不可以放在水中養,死水缺氧會窒息而亡!
大閘蟹哪些部位不能吃?
蟹腮是螃蟹的呼吸系統,不可食用;
蟹胃很髒,不可食用;
蟹心,中醫常說螃蟹極寒,而蟹心為最,它一般位於螃蟹中央一塊黑色膜衣下,所以不可食用。
吃完大閘蟹怎麼去腥?
1. 去除手上的腥味:吃完大閘蟹之後,將少許白酒滴入手中,兩手相互摩擦數下,再用清水洗淨;或者在洗漱盆中放一些菜葉,用菜葉擦手也能去除腥味。
2. 去除口中的腥味:食蟹後,可衝泡一杯紅糖薑茶,趁熱喝,既能去除口中的腥味,又能暖胃驅寒。
大閘蟹怎麼蒸?
材料:大閘蟹,生薑1塊,紫蘇包,醋20ml
1. 將大閘蟹從包裝中取出,無需解綁,用水衝洗乾淨,放一邊晾乾;
2. 蒸鍋加水,放入3-5片生薑,放入紫蘇包,再將大閘蟹放置在蒸籠上;
3. 水開後保持大火再蒸12-15分鐘(冬季時間適當延長),關火燜一分鐘;
4. 取一隻小碗,放入適量的糖、醋、姜碎或者黃酒,也可根據自己口味加幾滴檸檬汁和山楂碎。
(PS:紫蘇葉性溫、味辛,有很好的驅寒功效,在蒸大閘蟹的時候,在下面墊一張紫蘇葉,能夠平衡大閘蟹的寒性。)
陽澄湖大閘蟹的食用營養價值?
陽澄湖大閘蟹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高於其它陸生和水生動物,是肉類維生素的5—6倍,比魚類高出6—10倍,比蛋類高出2—3倍;維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魚類高出6到10倍。
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鈣126毫克以及鐵2.8毫克。
螃蟹殼除含豐富的鈣外,還含有蟹紅素、蟹黃素等。
陽澄湖大閘蟹的藥用價值
據《本草綱目》記載:螃蟹性味鹹、寒,有小毒。歸經入肝、胃。具有舒筋益氣、理胃消食、通經絡、散諸熱、散淤血之功效。蟹肉味鹹性寒,有清熱、化淤、滋陰之功,可治療跌打損傷、筋傷骨折、過敏性皮炎。蟹殼煅灰,調以蜂蜜,外敷可治黃蜂蜇傷或其他無名中毒。蟹肉對各種癌症都有較好的療效。
現代研究發現,蟹殼含有一種物質——甲殼質,甲殼質中可提煉出一種稱為ACOS—6的物質,它具有低毒性免疫激活性質,動物實驗已證實,該物質可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轉移。
小科普:大閘蟹名稱的由來
「閘字不錯,凡捕蟹者,他們在港灣間,必設一閘,以竹編成。夜來隔閘,置一燈火,蟹見火光,即爬上竹閘,即在閘上一一捕之,甚為便捷,之是閘蟹之名所由來了。」竹閘就是竹籪,籪上捕捉到的蟹被稱為閘蟹,個頭大的就稱為大閘蟹。又因產自陽澄湖,故名陽澄湖大閘蟹。
陽澄湖牌官方正品大閘蟹,防偽標識要認清!
三重防偽確保正宗:有機養殖防偽戒指,出口註冊防偽戒指,水產品質量追溯」認證。
覺得有用請點讚哦,下期再教大家:如何優雅的吃大閘蟹?(吃完還能完整的拼回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