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克裡斯託 恣遊四方
前文回顧:日本·斜風細雨不須歸|關西漫步八日行·Day 4
Day 5 帝王之家
景點&行程:二條城——錦市場——金閣寺——龍安寺——仁和寺——寺町通
餐飲:錦平野、出石庵
住宿:松本旅館
安排京都的行程可以說是幸福的煩惱,因為京都的歷史古蹟實在太多了……
上午先來到二條城。
這是最初由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所建,是幕府將軍在京都的行轅,德川家的最後一個將軍德川慶喜在這裡大政奉還。
這裡保存了日本桃山時代的繪畫雕刻和建築特色,是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二條城外的護城河和角樓。
方方正正的城池被數米寬的護城河所包圍,河內側則築起厚實的城牆。
繞過東大手門進入城內,金碧輝煌的唐門就出現在眼前,這也是內庭二之丸御殿的正門。
二條城的核心,日本的國寶級文物——二之丸御殿。
斜向排列的六棟建築物連接在一起,裡面就是將軍日常起居和接見大臣的場所,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除了殿內極盡奢華的裝飾,牆上的壁畫也是一大看點,代表了江戶時期最高的藝術水平。
行走其中,依稀可以想見將軍昔日的威嚴和德川家的榮光。
二之丸御殿外的庭院。
這座庭院的設計主持者是……小堀遠州,和高臺院、南禪寺庭院的設計者是同一人。
大哥你是承包了整個京都的庭院設計嗎?
經過二之丸御殿後再過一座小橋,來到本丸區域。
可惜本丸御殿正在大修中,天守閣也早已焚毀,只得在本丸庭園中略作遊覽。
從本丸外一瞥護城河和城牆。
這棵蒼松與城牆就靜靜地佇立在這裡,見證數百年的興衰更替。
位於城池北側的清流園。
這是1965年才修造的,不過依然延續了日式庭院雅致的設計風格,池塘邊上精心堆砌了大大小小的石頭。
二條城離以美食而聞名的錦市場不遠,正好遊覽後過來覓食。
窄窄的一條商業街,絕大部分是餐飲店,不少店鋪門前都排起了長隊。
錦平野,一家主打天婦羅和玉子燒的店鋪。
點了一份天婦羅套餐,天婦羅份量不算多,搭配的漬物倒是有八種。
漬物是日本和食中必不可少的小菜,也是京都的一大特產,但口味屬於見仁見智吧,至少這八種裡有兩三樣實在欣賞不來。
下午的第一站是金閣寺。
看過《聰明的一休》的都應該對劇中那座金光閃閃的樓閣印象深刻。
這座寺廟正式名稱是鹿苑寺,最初是一休動畫中足利義滿將軍的山莊。雖主體建築是日後重建的,但仍被列為世界遺產,也是京都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金閣寺的門票很有特色,設計成一張護符的樣式。
金閣寺主體——舍利殿。下午天色又有點陰沉,但無法掩蓋舍利殿的燦爛。
三層的樓閣臨湖而建,上兩層滿布金箔,屋頂傲立著一隻金色的鳳凰。
殿內三層分別供奉著足利義滿的坐像、觀音像和佛舍利,不過並不對遊客開放,就無緣得見了。
殿前的湖泊稱為鏡湖,沿湖點綴著無數奇松怪石。天氣晴朗時,整座金閣在明鏡般的湖面上投下清晰的倒影,美不勝收。
金閣寺與市郊的貴船神社一樣,最美的景致是在大雪之後。屆時天地一片蒼茫雪白,只剩金色的殿身熠熠生輝。京都當地甚至有「如果發現下雪,趕快去金閣寺」之說。
離開金閣寺,1公裡開外的龍安寺是京都城北的又一座知名寺院,以院內的枯山水而著稱。
龍安寺的石庭。
這大概是京都乃至全日本最有名的一個枯山水庭院了,英國女王都曾到訪過。
鋪滿白色細石的石庭中一共有15塊以青苔鑲邊的石頭,以二、三或五為一組成5組散布在庭中,此外別無一物。
這些石頭看似散落四處雜亂無章,其實內涵玄機:在庭院的一側,無論從什麼位置,都最多只能看見其中14塊石頭,總會有至少1塊石頭被擋住而無法看見,其中蘊含著世事無法一眼洞察的禪意。
不大的庭院內,遊客或者來來回回地數石頭,或者乾脆坐在庭邊看著石頭冥想,試圖參悟這枯山水蘊含的禪機。
方丈庭院內保存的繪製精美的壁畫。這也是為數不多允許拍照壁畫的寺院了。
龍安寺內遍植楓樹,因此冬季的自然景觀較為蕭條。
不過在日式的庭院內,總能從無數的小細節中尋找到一些小美好。
眼看離天黑還有一點時間,又來到龍安寺不遠的仁和寺。
看著寺院門口匾額上「總本山」三個字,也能想到這寺廟的來頭不小。
仁和寺是日本真言宗御室派總寺,建於公元886年。
後宇多天皇和各代法親王均在此出家,此處便逐漸成為皇家御寺,有許多皇子皇女於此落髮出家,因此仁和寺又稱為「御室御所」。
也因為與皇家的深厚關係,仁和寺的建造規格超然於普通寺院之上。
到訪的時間太遲,入到庭院建築內參拜遊覽的時間已經截止了,只能匆匆的在院內轉了一圈。
仁和寺內除了存有國寶級別的佛像、繪畫等文物外,寺內還種植有兩百餘株名貴的櫻花,即使在賞櫻勝地遍地的京都也屬於翹楚,被稱為「御室櫻」。
仁和寺是一定要再來一次了……
乘車回到市區內的寺町通。
這條不長的小路上雲集了許多京都知名的老牌店鋪,漆器象彥,化妝用品白鳳堂,茶葉一保堂茶鋪,京版畫芸草堂等等,是購買京都特產的不二選擇。
下面這家是以錫器聞名的請課堂。
店鋪已有近200年歷史,主要銷售製作精美的錫器、銀器,涵蓋茶具、酒具等。價格自然不菲,不過鑑於獨此一家的設計和工藝,個人覺得還是很值得愛好者使用或收藏。
夕陽西下,暮色中的小路。
並不是什麼特別的景點,但是很喜歡的一個畫面。
又到了晚餐時分。
這趟行程前對於餐飲基本沒有做過規劃,這頓也不例外。
沿著寺町通閒逛,看到這家店招牌上寫著そば(蕎麥麵)就進去了……
又是一家只有五六桌的小店,店內的顧客除了我全是日本人,並且也用略帶異樣的眼神打量我……看得出這家店少有遊客光顧。
也難怪,對普通外國遊客來說,即使不與懷石料理、和牛料理這些高端和食相比,蕎麥麵的知名度也無法與拉麵、咖喱飯等庶民料理比肩。
但冷蕎麥麵勁道的口感、清爽的口味以及獨特的蘸面吃法,個人感覺是其他和食無法替代的。
定食裡的天婦羅、豆腐皮和年糕口感的迷之糕點……不單食材的味道很紮實,盛放的器皿也是很嚴謹,桌面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餐具和碗碟,儀式感相當強。
翹首期盼的蕎麥麵。將小碟中的蔥末、海苔絲、芥末等依個人口味加入盛有調味醬汁的杯中並攪拌均勻,再夾一筷子蕎麥麵在杯中蘸著吃。
有多好吃呢?我是吃到一小根都不剩,並且回去的路上一直後悔沒有再多點兩碟……
TIPS:
1)二條城正門邊上花500円就可以租一個講解器,有中文語言可選,一定要租一個;
2)錦市場的遊客真的多,如果事先有查好心儀的店鋪,一定要錯峰去;
3)金閣寺和二條城以建築為主,四季皆可觀賞。龍安寺和仁和寺的自然景觀極佳,還是建議在春秋兩季到訪,冬天會少很多樂趣;
4)大部分寺院下午4點半就開始停止入內,寺町通的許多老鋪傍晚6點也就關門,不少店鋪每周還有一天定休。關於景點和店鋪的營業時間,還需要提前做好功課以免撲空。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