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斜風細雨不須歸|關西漫步八日行·Day 5

2020-12-20 恣遊四方

原創:克裡斯託 恣遊四方

前文回顧:日本·斜風細雨不須歸|關西漫步八日行·Day 4

Day 5 帝王之家

景點&行程:二條城——錦市場——金閣寺——龍安寺——仁和寺——寺町通

餐飲:錦平野、出石庵

住宿:松本旅館

安排京都的行程可以說是幸福的煩惱,因為京都的歷史古蹟實在太多了……

上午先來到二條城

這是最初由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所建,是幕府將軍在京都的行轅,德川家的最後一個將軍德川慶喜在這裡大政奉還。

這裡保存了日本桃山時代的繪畫雕刻和建築特色,是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二條城外的護城河和角樓。

方方正正的城池被數米寬的護城河所包圍,河內側則築起厚實的城牆。

繞過東大手門進入城內,金碧輝煌的唐門就出現在眼前,這也是內庭二之丸御殿的正門。

二條城的核心,日本的國寶級文物——二之丸御殿。

斜向排列的六棟建築物連接在一起,裡面就是將軍日常起居和接見大臣的場所,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除了殿內極盡奢華的裝飾,牆上的壁畫也是一大看點,代表了江戶時期最高的藝術水平。

行走其中,依稀可以想見將軍昔日的威嚴和德川家的榮光。

二之丸御殿外的庭院。

這座庭院的設計主持者是……小堀遠州,和高臺院、南禪寺庭院的設計者是同一人。

大哥你是承包了整個京都的庭院設計嗎?

經過二之丸御殿後再過一座小橋,來到本丸區域。

可惜本丸御殿正在大修中,天守閣也早已焚毀,只得在本丸庭園中略作遊覽。

從本丸外一瞥護城河和城牆。

這棵蒼松與城牆就靜靜地佇立在這裡,見證數百年的興衰更替。

位於城池北側的清流園。

這是1965年才修造的,不過依然延續了日式庭院雅致的設計風格,池塘邊上精心堆砌了大大小小的石頭。

二條城離以美食而聞名的錦市場不遠,正好遊覽後過來覓食。

窄窄的一條商業街,絕大部分是餐飲店,不少店鋪門前都排起了長隊。

錦平野,一家主打天婦羅和玉子燒的店鋪。

點了一份天婦羅套餐,天婦羅份量不算多,搭配的漬物倒是有八種。

漬物是日本和食中必不可少的小菜,也是京都的一大特產,但口味屬於見仁見智吧,至少這八種裡有兩三樣實在欣賞不來。

下午的第一站是金閣寺

看過《聰明的一休》的都應該對劇中那座金光閃閃的樓閣印象深刻。

這座寺廟正式名稱是鹿苑寺,最初是一休動畫中足利義滿將軍的山莊。雖主體建築是日後重建的,但仍被列為世界遺產,也是京都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金閣寺的門票很有特色,設計成一張護符的樣式。

金閣寺主體——舍利殿。下午天色又有點陰沉,但無法掩蓋舍利殿的燦爛。

三層的樓閣臨湖而建,上兩層滿布金箔,屋頂傲立著一隻金色的鳳凰。

殿內三層分別供奉著足利義滿的坐像、觀音像和佛舍利,不過並不對遊客開放,就無緣得見了。

殿前的湖泊稱為鏡湖,沿湖點綴著無數奇松怪石。天氣晴朗時,整座金閣在明鏡般的湖面上投下清晰的倒影,美不勝收。

金閣寺與市郊的貴船神社一樣,最美的景致是在大雪之後。屆時天地一片蒼茫雪白,只剩金色的殿身熠熠生輝。京都當地甚至有「如果發現下雪,趕快去金閣寺」之說。

離開金閣寺,1公裡開外的龍安寺是京都城北的又一座知名寺院,以院內的枯山水而著稱。

龍安寺的石庭。

這大概是京都乃至全日本最有名的一個枯山水庭院了,英國女王都曾到訪過。

鋪滿白色細石的石庭中一共有15塊以青苔鑲邊的石頭,以二、三或五為一組成5組散布在庭中,此外別無一物。

這些石頭看似散落四處雜亂無章,其實內涵玄機:在庭院的一側,無論從什麼位置,都最多只能看見其中14塊石頭,總會有至少1塊石頭被擋住而無法看見,其中蘊含著世事無法一眼洞察的禪意。

不大的庭院內,遊客或者來來回回地數石頭,或者乾脆坐在庭邊看著石頭冥想,試圖參悟這枯山水蘊含的禪機。

方丈庭院內保存的繪製精美的壁畫。這也是為數不多允許拍照壁畫的寺院了。

龍安寺內遍植楓樹,因此冬季的自然景觀較為蕭條。

不過在日式的庭院內,總能從無數的小細節中尋找到一些小美好。

眼看離天黑還有一點時間,又來到龍安寺不遠的仁和寺

看著寺院門口匾額上「總本山」三個字,也能想到這寺廟的來頭不小。

仁和寺是日本真言宗御室派總寺,建於公元886年。

後宇多天皇和各代法親王均在此出家,此處便逐漸成為皇家御寺,有許多皇子皇女於此落髮出家,因此仁和寺又稱為「御室御所」。

也因為與皇家的深厚關係,仁和寺的建造規格超然於普通寺院之上。

到訪的時間太遲,入到庭院建築內參拜遊覽的時間已經截止了,只能匆匆的在院內轉了一圈。

仁和寺內除了存有國寶級別的佛像、繪畫等文物外,寺內還種植有兩百餘株名貴的櫻花,即使在賞櫻勝地遍地的京都也屬於翹楚,被稱為「御室櫻」。

仁和寺是一定要再來一次了……

乘車回到市區內的寺町通

這條不長的小路上雲集了許多京都知名的老牌店鋪,漆器象彥,化妝用品白鳳堂,茶葉一保堂茶鋪,京版畫芸草堂等等,是購買京都特產的不二選擇。

下面這家是以錫器聞名的請課堂。

店鋪已有近200年歷史,主要銷售製作精美的錫器、銀器,涵蓋茶具、酒具等。價格自然不菲,不過鑑於獨此一家的設計和工藝,個人覺得還是很值得愛好者使用或收藏。

夕陽西下,暮色中的小路。

並不是什麼特別的景點,但是很喜歡的一個畫面。

又到了晚餐時分。

這趟行程前對於餐飲基本沒有做過規劃,這頓也不例外。

沿著寺町通閒逛,看到這家店招牌上寫著そば(蕎麥麵)就進去了……

又是一家只有五六桌的小店,店內的顧客除了我全是日本人,並且也用略帶異樣的眼神打量我……看得出這家店少有遊客光顧。

也難怪,對普通外國遊客來說,即使不與懷石料理、和牛料理這些高端和食相比,蕎麥麵的知名度也無法與拉麵、咖喱飯等庶民料理比肩。

但冷蕎麥麵勁道的口感、清爽的口味以及獨特的蘸面吃法,個人感覺是其他和食無法替代的。

定食裡的天婦羅、豆腐皮和年糕口感的迷之糕點……不單食材的味道很紮實,盛放的器皿也是很嚴謹,桌面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餐具和碗碟,儀式感相當強。

翹首期盼的蕎麥麵。將小碟中的蔥末、海苔絲、芥末等依個人口味加入盛有調味醬汁的杯中並攪拌均勻,再夾一筷子蕎麥麵在杯中蘸著吃。

有多好吃呢?我是吃到一小根都不剩,並且回去的路上一直後悔沒有再多點兩碟……

TIPS:

1)二條城正門邊上花500円就可以租一個講解器,有中文語言可選,一定要租一個;

2)錦市場的遊客真的多,如果事先有查好心儀的店鋪,一定要錯峰去;

3)金閣寺和二條城以建築為主,四季皆可觀賞。龍安寺和仁和寺的自然景觀極佳,還是建議在春秋兩季到訪,冬天會少很多樂趣;

4)大部分寺院下午4點半就開始停止入內,寺町通的許多老鋪傍晚6點也就關門,不少店鋪每周還有一天定休。關於景點和店鋪的營業時間,還需要提前做好功課以免撲空。

To be continued...

相關焦點

  • 日本·斜風細雨不須歸|關西漫步八日行·Day 7
    原創:克裡斯託 恣遊四方 前文回顧:日本·斜風細雨不須歸|關西漫步八日行·Day 6Day 7 旅行青蛙今天的第一站,為被譽為日本三景之一的天橋立,旅行青蛙的第一幅照片就是來源於此。名氣雖然大,但因為距離京都有兩個小時的車程,所以遊客並不算多。乘坐纜車上山後,之字形的天然海堤就盡收眼底了。
  • 日本·斜風細雨不須歸|關西漫步八日行·Day 2
    前文回顧:日本·斜風細雨不須歸|關西漫步八日行·Day 1Day 2 大阪:古老與現代景點&行程:大阪城→四天王寺→通天閣→梅田藍天大廈餐飲:陰霾的天氣更增添了幾分冬季的蕭索,這也是接下來幾天的主旋律…… 關西冬季算是淡季不是沒有原因的…… 繞過大手門和桜門,大阪城的天守閣就矗立眼前。
  • 日本·斜風細雨不須歸|關西漫步八日行·Day 6
    原創:克裡斯託 恣遊四方 前文回顧:日本·斜風細雨不須歸|關西漫步八日行·Day 5Day 6 神明的領域景點&行程:伏見稻荷大社——宇治平等院——宇治上神社——寺町通餐飲:宇治中村藤吉本店、京都三鳩亭住宿:松本旅館在京都市區連玩了三天
  • 日本·斜風細雨不須歸|關西漫步八日行·Day 4
    前文回顧:日本·斜風細雨不須歸|關西漫步八日行·Day 3Day 4 京都的日常景點&行程:南禪寺——岡崎公園——平安神宮——聖護院——下鴨神社餐飲京都至今仍保留著5-6個市集,每月固定日期在固定地點舉行,平安樂市就是排在每月第二個周六。 市集裡兩百多個商鋪大都屬於個人出來擺攤,賣的也大多是自製的食品、生活用品以及一些小擺設。商販也並不賣力吆喝,只看有顧客到攤子前駐足,才熱情的介紹起自家的產品。
  •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寫的都是他們。「箬笠」就是用竹絲和青色箬竹葉編成的鬥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莖葉或皮製成的雨衣。如果以龍鬚草(蓑草)為原料,它就是綠的。「歸」,回家。「不須歸」,是說也不須回家了。作者在詞裡雖然只是概括地敘述了漁夫捕魚的生活,但是,讀者通過自己的想像,完全可以體會到詞的言外之意。
  •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注釋: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白鷺:一種白色的水鳥。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鱖魚:俗稱「花魚」、「桂魚」。扁平、口大、鱗細、黃綠色,味道鮮美。箬笠:用竹篾、箬葉編的鬥笠。蓑衣:用草或棕麻編織的雨衣。
  • 「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含義是什麼?
    每日5分鐘,在詩詞中遊歷中華,一起帶著孩子讀唐詩,遊名勝,講成語我已經加入了,你還不來嗎
  • 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遊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豔而飽滿。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注釋:①漁歌子:詞牌名。
  • 斜風細雨不須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君似明月我似霧,霧隨月隱空留露。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_________張志和《漁父》入秋了,山裡的秋,來得比江南早,在江南呆久了,回到這片故土,我竟成了陌人。心中繁盛的花事,就這樣在微風過隙的剎那,變成了枯黃的落葉匆匆。從此年華不在停留,盛年不復重來。
  • 遊記:日本關西片大阪京都奈良
    我們的線路是關西片休閒遊:大阪-京都-奈良。【day1】大阪:ken house,日本老夫妻開的一家民宿。【day2-4】京都:福家·聚樂,老闆是中國留學生。【day5】奈良:Mickey的公寓。☆日本換乘:日本公交車實時app,班次、時間清楚。日本公交車比較複雜,不同時間段線路、停靠站點都會變。☆airbnb:訂住宿。☆tripadvisor:美食app,搜店方便。
  • 2018日本關西行
    近年內數次赴日,除了一次較為匆忙的東京行之外,行程都集中在關西地區,這裡有購物天堂的繁華都市大阪,古風古韻的歷史古都京都,以牛肉聞名天下的港口城市神戶
  • 漫步關西感受盛唐遺風
    關西掠影 圖片:席飛洋要想了解日本文化,關西是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有人說大阪是城市生活美學的典範。曾經的歷史被尊重、保護並傳承,成為人們最豐厚的積澱。臺灣作家林文月曾在書中寫「大阪人講究吃,京都人最在意穿。」
  • 瀨戶內海 關西 | 被計劃控制的文藝小眾日本
    瀨戶內海關西 | 被計劃控制的文藝小眾日本【 日本 初印象】雖然 日本 很近 一直想去的地方也很多
  • 淡水漁人碼頭——臺灣八日行(二十四)
    淡水漁人碼頭 ——臺灣八日行(二十四)
  • 超詳細:關西八日親子遊
    日航關西空港酒店就在機場裡面,非常適合深夜到達的旅客,房間面積在日本來說也算寬敞的,沐浴用品都是POLA,還很貼心的為我們準備了嬰兒床,平均每晚房價在一千元左右。從關西機場到臨空奧萊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在T2航站樓樓下乘坐5號專車直接到達outlets門口。
  • 不一樣的體驗 日本關西行
    第一次到日本旅遊,和朋友商量好,最後決定去日本京都。飛機一定要提前定,因為暑假是日本的旺季,基本上機票比平日貴了一倍,而且不要圖便宜,一定要選個大的航空公司,我們是從天津飛大阪關西機場的。抵達日本的時間大概是當地時間下午四點多,因為我們要去京都,所以沒在大阪停留,直接乘坐haruka直接從關西機場到京都,全程80分鐘左右,沿途風景很美。到達京都站後我們坐了2站公交,就到了我們入住的酒店,在四條附近,交通方便,環境幽靜。
  • 日本 | 關西行
    想體驗下日本人的服務,選擇了日本航空。滿機都是西裝革履的日本商務男,氛圍很是嚴肅。傍晚,飛機迤迤然地降落在大阪關西機場。將提前買好的docomo卡(日本電話卡實名制,網上買的卡只能上網用,但足夠了,畢竟不會講日語)換上,準備乘坐JR直接到京都。進入關西機場JR站前有出售icoca卡的地方,不需要提前預訂。
  • 你想知道的日本關西自由行交通攻略
    京都 Day2-Day3 京都紅葉、寺廟、嵐山 Day4 二條城、京都御府——大阪 Day5 環球影城 Day6 奈良 Day7 大阪閒逛——上海浦東 關於自由行,最頭疼的還是交通,尤其是日本的交通本身就很複雜
  • 日本關西 流浪人歸,亦若回鴨川
    日本國,可以用這一句話來概括。第一次到日本,免不了俗,先去了關西地區,日本的軌道交通十分便利,購買張交通旅遊券,就能在大阪、京都、奈良間隨意穿梭啦。關西 · 大阪府 OSAKA 來到大阪,必須要來的就是心齋橋道頓崛美食街,日本美食的代表地,被稱為 「 世界廚房 」 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