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彌厄爾大教堂燈光秀有多火?中山路有商家營業額翻倍增長

2020-12-09 半島網官網

原標題:聖彌厄爾大教堂燈光秀有多火?中山路重現堵車景象,有商家營業額翻倍增長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最近幾日,要說島城市民朋友圈裡最火的,那要數聖彌厄爾大教堂的燈光秀了。作為青島創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聖彌厄爾大教堂的點亮瞬間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青島創新節之Light it up「點亮青島」活動點亮了老青島人埋藏心底的回憶,契合著人們對老城區復興的期望,大教堂也瞬間成為網紅打卡地,在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前來打卡的同時,也帶動了大教堂周邊的經濟復甦。就如同一位從事文化產業的阿姨所說,大教堂的點亮,點亮的不只是一棟老建築,而是他們心裡多年的願望。

市民:點亮心中多年的願望

夜幕降臨,海風徐徐。11月2日晚,青島天氣寒冷,但凜冽的海風也阻擋不了市民們觀看天主大教堂的熱情。晚6點,大教堂廣場上已是人頭攢動,每個人都拿出手機對著教堂的光影拍攝,人群中有抱著孩子的家長,有穿著校服的學生,還有白髮蒼蒼的老者,每個人都凝神屏氣,靜觀大教堂的華麗蛻變。

廣場中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單阿姨今年83歲,在女兒的帶領下專門從市北趕來,為了能長時間觀看燈光秀,她還專門帶了便攜椅子,坐在椅子上撐著拐杖,戴著圍巾帽子,靜靜地觀看大教堂上光影的變化。單女士告訴記者,她是老青島人,以前就住在這附近,後來搬到市北,但對這裡深厚的感情始終不變,「在以前的印象裡,大教堂比較莊重,現在更有特色,沒想到大教堂還能這麼呈現出來,很神奇。」單女士說。

在大教堂五彩斑斕的燈光下,一對新人正在拍婚紗照,女主人曹莎告訴記者,他們前一天從濟南趕來青島拍婚紗照,在結束拍攝時,攝影師告訴她這裡有燈光秀,他們就迫不及待趕來了,雖然當晚寒風凜冽,一對新人衣衫單薄,但為了能留下美好的回憶,他們一直堅持著。「真是童話般的夜晚啊,雖然很冷,但能將如此震撼的場景留在我們的婚紗照裡,一切都是值得的。」曹莎披著棉衣說。

寒風中一對專門從濟南趕來的新人,在大教堂廣場前拍攝婚紗照。

「之前周邊的很多建築物都被點亮了,但唯獨大教堂沒有,讓我們老青島人很遺憾,這次大教堂的點亮,點亮的不只是一棟老建築,而是我們心裡多年的願望。」現場一位從事文化產業的老青島人不無感慨地說。

對於老青島人來說,大教堂承載著他們對老城區美好的回憶,而對於新青島人來說,這裡是這座城市極具韻味的文化地標。王琨是一名90後,來青島近十年,就如他所說,自己不是青島人勝似青島人。「作為一個新青島人,看到教堂被點亮的那一刻,我內心無比的激動。」王琨告訴說,這兩天他一直在發與點亮青島相關的朋友圈,就是想讓全國的朋友都能看到我們青島通過科技+藝術的創新手段為城市增光添彩。在這期間,他拍攝的視頻也被各大媒體轉載,「這算是為宣傳青島貢獻了自己的綿薄力量,我一直堅信,你對這座城市的愛有多深,他對你的回饋就有多滿。」王琨說。

有商家營業額是平時的1.7倍

大教堂在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打卡的同時,也帶動著中山路周邊經濟的復甦,中山路「夜經濟」也成為拉動周邊經濟增長的新的增長極。

夜幕降臨,天主教堂前的每個攤位上都掛上了絢爛的小彩燈,與燈光秀相呼應,點點光輝中映照著老城的夜。一家經營文創飾品的攤主告訴記者,前來看燈光秀的市民和遊客都成了她的客戶,燈光秀表演為她的攤位帶來了火爆的生意。僅三天的時間,夜間的營業額已超越國慶黃金周的總營業額。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及一筆筆到帳的生意,令攤主張女士欣喜不已。

同樣感到欣喜的,還有周邊的餐飲商戶。在燈光秀表演的這幾天裡,「正新雞排」的兩名工作人員常常忙到深夜。「生意太火爆了,從下午5點開始一直到晚上10點半,訂單源源不斷。」商戶尹先生告訴記者,火爆的生意帶來了營業額的直線上升,與疫情前的旅遊旺季營業額幾乎持平。

位於中山路上的「鹿角巷」奶茶店也在此期間賺得「盆滿缽滿」。商戶劉女士對記者說,以往,夜晚奶茶的訂單相對於下午時段會少許多,晚上8點後的訂單幾乎就很少了。然而,在燈光秀表演的這幾天裡,該店鋪在夜間的奶茶銷量一路看漲。「按照慣例,我們晚上8點半就打烊了。如今,晚上的奶茶銷量上升,店鋪也因此延遲到9點才關門。」

文創產品集合店「青島印象」的店主告訴記者,從燈光秀表演的第二天開始,店鋪的營業額出現了翻番的好成績。她對記者說,晚上來看燈光秀的市民多以年輕人、帶孩子的家長、外地遊客居多。這些消費群體直接帶動了店鋪裡玩具、明信片、帶有「老青島」元素的文創產品的銷量,粗略統計來看,營業額是平時的1.7倍左右。

如今,「夜經濟」已成為青島穩經濟、促消費,提升城市能級、激發經濟活力的重要抓手,燈光秀也為西部老城區的發展提供了新引擎。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青島創新節「點亮青島」活動,就是想通過「科技+藝術」的形式,讓青島市民感受到老城區增添了新魅力,通過科技手段激活城市創新之光,通過新地標的打造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從而成為青島夜經濟的啟動鍵。

利用網格線勾勒出大教堂的輪廓

半個月的工期用24小時完成

能帶來如此火爆的效果其實是主創團隊沒有想到的。

謝中寶是此次為大教堂提供硬體設備搭建的負責人,「我們從接到通知到設計再到搭建只用了24小時,但是如此大工作量的活動,正常需要至少半個月的,並且需要提前5天搭建,所以這次對我們來說是一次極大的考驗。」謝中寶說,但從效果看,他們所有的熬夜加班都是值得的。

謝中寶來青島已經21年,畢業後就從事光影工作的他,在2010年創業時,毫不猶豫選擇了老本行,「光影對我來說是魔幻的,每一次舞臺的呈現都是全新的,就像自己孕育的新生命,在揭開面紗的那一刻她就降臨到人世間。」謝中寶說。

憑藉著對光影虔誠的熱愛,經過多年的發展,茂唐文化團隊已成為業內的佼佼者,「我們一共有三個股東都是對技術有著執著追求的人,成立之初我們的目標是5年在業內被提及時都能豎起大拇指點讚,沒想到不到兩年時間就實現了。」謝中寶的團隊從最初的10幾人發展到60多人,在核心技術人員零辭職的狀況下,茂唐文化團隊有著非常穩定而頂尖的設計團隊,承擔過即墨古城牆體秀、紅樹林光影秀,各種大型音樂節和演唱會等等高質量活動,「這也是我們能承接各種高難度活動的底氣。」謝中寶說。

說到技術,謝中寶介紹,能帶來如此清晰效果還得益於他們從比利時進口的32000流明的雷射投影儀,這個投影儀就像汽車領域的勞斯萊斯。現場共使用了12臺雷射投影儀,每臺投影儀投出大教堂不同位置的畫面,通過6臺伺服器拼接合成,融合出來就是市民看到的五彩斑斕的畫面。

「首先根據相關部門提供的大教堂的尺寸,三維設計師會建立一個1:1的三維立體模型,然後設計製作投到大教堂上的畫面和視頻,他們就像畫家一樣,根據大教堂的底蘊、以及童話城堡點亮夜空的主題,畫出色彩不同的大教堂。

但如何能做到分毫不差地投影到大教堂上呢,謝中寶說,這是他們技術中的關鍵,「首先,我們用密密麻麻的網格線投影到大教堂上,然後根據大教堂的輪廓、細節一點點調動網格線,大到整體輪廓,小到窗欞窗花、凸起凹陷,都能清晰呈現。

「如大教堂的屋頂,就是通過將右上角的兩三個網格線收掉形成一個斜面,來呈現出屋簷斜角的效果。」謝中寶說,最麻煩的地方是頂端的兩個十字架,要通過一點一點的收進、放出、左右調動才調出分毫不差的十字架圖形。「設計師就像雕塑師,我們通過將多餘的線條一點點剝離,最終雕刻出我們心目中的作品。」謝中寶說。

通過前期的畫面設計、3D建模、網格線定格等準備,最後將這些元素通過12臺高配雷射投影儀投射到大教堂上,投射出12種彩色圖案,以波普藝術的強烈色彩,呈現出了觀眾所看到的五彩斑斕、如夢似幻的聖彌厄爾大教堂。

「希望能通過這次光影盛宴,將老城區逐漸帶回人們的視線內,也彌補我內心老城區被人們遺忘的遺憾。」謝中寶感慨地說。

有市民希望燈光秀持續「亮」下去

經營了37年的無名小吃承載了每個老青島的回憶,在這幾日也迎來了難得一見的火爆場面,店主劉女士今年65歲,一直堅守著店鋪,「沒想到能這麼火爆,中山路這十幾年從來不堵車,現在居然都堵車,聽客人說都找不到停車位,真是難以想像。」劉女士說。

之所以一直堅守,劉女士說一方面出於對老城區的感情,另一方面有很多原來住在附近的老街坊都很懷念她家的老味道,雖然鄰居們都搬到了李滄、城陽、嶗山等地,但還是會時不時開車來吃飯,「這幾天,老街坊們為了看燈光秀都紛紛提前和我預約。」劉女士說。

寒風中,市民們不顧寒冷拿出手機定格大教堂燈光秀。

劉女士告訴記者,如果要用一個符號定義聖彌厄爾大教堂,那在她心裡,它是一個聲音,「每周日的敲鐘聲從小伴著我長大,常年縈繞耳邊的鐘聲就像老朋友一樣,沒想到這個『老朋友』居然能給我們帶來這麼火爆的生意。」劉女士說,政府組織的這次活動太有意義了,「真是做到了我們老百姓的心坎上,就應該多舉辦一些這種活動,帶動我們這些依然堅守在中山路上老店的復甦,也希望燈光秀能作為常態化活動一直辦下去,這既是城市新地標的打造,也能帶動周邊經濟,讓老城煥發新的生機。」。

據悉,一直到11月8日,每晚6點到10點,「科技+藝術」的天主教堂燈光秀將持續上演,為島城市民帶來視覺盛宴。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聖彌厄爾大教堂燈光秀有多火?中山路重現堵車景象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最近幾日,要說島城市民朋友圈裡最火的,那要數聖彌厄爾大教堂的燈光秀了。晚6點,大教堂廣場上已是人頭攢動,每個人都拿出手機對著教堂的光影拍攝,人群中有抱著孩子的家長,有穿著校服的學生,還有白髮蒼蒼的老者,每個人都凝神屏氣,靜觀大教堂的華麗蛻變。廣場中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 青島聖彌厄爾大教堂燈光秀
    山東青島,作為青島創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浙江路的聖彌厄爾大教堂上演燈光秀。主題為「點亮青島」的創意活動,以教堂為背景,雷射照射出12種彩色畫面,讓百年教堂瞬間成為網紅打卡地。 趙健鵬/IC photo
  • 教堂燈光秀點亮青島老城夜經濟 周邊商家營業額增1.7倍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大教堂的點亮,點亮的不只是一棟老建築,而是我們心裡多年的願望」……最近幾日,要說島城市民朋友圈裡最火的,那要數聖彌愛爾大教堂燈光秀了。
  • 青島大教堂燈光秀點亮周邊夜經濟 部分店鋪收入最高增加5倍
    ,隨著人流量增加,教堂周邊的小攤販、店鋪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近日記者來到聖彌厄爾大教堂附近,探訪周邊小攤、店鋪近期客流量和收入狀況。  吳阿姨在聖彌厄爾大教堂附近經營棉花糖小攤已有八九年了,據吳阿姨介紹,創新節燈光秀舉辦之前,大教堂附近一到晚上就沒什麼人了,收入很低,遇上大風天氣擺攤幾乎沒有收入。
  • 青島之旅,聖彌厄爾大教堂
    聖彌厄爾大教堂位於肥城路與浙江路的交會口,德佔時期為布菜梅路和蘆伊特波爾德路,俗稱天主教堂。教堂始建於931年5月,落成於1934年10月。由阿爾弗雷德·弗菜波爾設計,工程指導為阿圖爾·比亞盧恰,教會主持魏嘉祿主教為教堂定名為「聖彌厄爾大教堂」。
  • 神秘的青島「聖彌厄爾教堂」,「上合前夕暢遊青島」
    初到青島,冒雨遊覽了棧橋和中山路後,看到雨勢不歇,直接順著中山路走向青島「聖彌厄爾教堂」 ,室內參觀是備選方案。在青島市中山路東側的浙江路上,有一座高大雄偉的建築,其主體建築大門的兩側各聳立著一座直插雲霄的鐘塔。
  • 青島聖彌厄爾大教堂
    青島聖彌厄爾大教堂也稱為青島天主教堂,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而設計。擬建教堂應高百米,適逢二戰爆發,德國禁止本土資金外流,該教堂不得不修改圖紙,即建成規模。教堂始建於1932年,於1934年竣工。塔身高56米,是建國前山東省最高的建築。
  • 最美青島丨聖彌厄爾大教堂
    在青島肥城路與浙江路的交會口,有一座高大雄偉的建築,始建於1931年5月,落成於1934年10月,它就是青島地區最大的哥德式建築,也是中國唯一的祝聖教堂聖彌厄爾大教堂。(祝聖,就是祝,{耶穌在世時的祈禱,和我們效法耶穌的祈禱},聖{聖人,天主教裡有很多被封聖的人,其中包括,宗徒和其他為我們傳福音的人,他們忍耐,行為、勞碌都是為報答耶穌基督的救贖},就是讚美耶穌,光榮歸於至高的而慈憫的父,阿門。
  • 青島天主教堂本名天主教青島教區浙江路聖彌厄爾教堂
    青島天主教堂本名天主教青島教區浙江路聖彌厄爾教堂。(部分報導稱:聖愛彌爾教堂),青島天主教聖彌厄爾大教堂於1932年破土動工,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而設計,1934年10月落成,歷時兩年半多。
  • 青島天主教堂(青島天主教聖彌厄爾大教堂)
    青島天主教堂本名聖彌厄爾教堂,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而設計。擬建教堂應高百米,適逢二戰爆發,希特勒嚴禁德國本土資金外流,該教堂不得不修改圖紙,即建成現在規模。教堂始建於1932年,於1934年竣工。
  • 聖彌厄爾教堂,規模宏大的人主教
    走在老城區的街巷之中,你或許可以從教堂頂樓傳出的鐘聲尋找到它,但更多時候只要你抬頭便能看到它。聖彌厄爾教堂(浙江路天主教堂)是青島老城區的標誌性建築之教堂高大的雙塔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青島老市區的最高點。
  • 神秘的青島「聖彌厄爾教堂」開放啦!來這裡感受基督教建築藝術的傑作
    青島天主教堂本名聖彌厄爾教堂。9月6日,浙江路聖彌厄爾教堂,不少遊客憑健康碼購票入內遊覽參觀。浙江路教堂是島城老城區一棟著名的歷史建築,同時也是最受外地遊客歡迎的拍照「打卡」地之一。疫情防控期間浙江路教堂一直對遊客關閉,據了解,自9月1日起教堂內部已經恢復對遊客開放。
  • 航拍建國前山東第一高——聖彌厄爾教堂
    這座青島天主教堂本名聖彌厄爾教堂,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而設計。教堂始建於1932年,於1934年竣工。塔身高56米,是建國前山東省最高的建築。是中國唯一的祝聖教堂。文革時,教堂受到嚴重破壞,1981年4月恢復使用,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它已經成為青島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青年情侶婚紗攝影必選。
  • 青島「老城復興」 由一場教堂燈光秀「點亮」
    花崗巖築成的高牆,晴時黃,陰時褐,落日時依然有如赤金。一場燈光秀,讓這座建築成為一個焦點。燈光秀讓教堂外表每夜綻放出嶄新的色彩,慕名而來的人流熙熙攘攘,輻射範圍達整條中山路。浮翠流丹間,點亮的不僅是初冬的夜色,還有人們對老城區復興的希望。「復興」,不會靠單個活動完成,亦不會靠單個地點完成,背後是整體業態的更新升級。
  • 青島「老城復興」:由一場教堂燈光秀「點亮」
    「燈光秀」帶動下,中山路商圈遊人如織,附近不少老字號小吃店門前排起長龍絢麗的「燈光秀」,令青島老城區的夜景增色不少石頭不會老去。浙江路上,天主教堂歷經時代巨變,已度過80餘載歲月。花崗巖築成的高牆,晴時黃,陰時褐,落日時依然有如赤金。
  • 一座建於1901年的兩層哥德式建築 東交民巷甲13號 聖彌厄爾教堂
    傳教士在中國修建的最後一座教堂——東交民巷教堂,又名聖彌厄爾教堂、法國教堂。東交民巷教堂是一座建於1901年的兩層哥德式建築。東交民巷教堂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甲13號,以其正門上方精美的天使造像而聞名。
  • 風雨88年 打開聖彌厄爾教堂,就是打開東西方文明融匯的鑰匙
    嚴格說,這座天主教堂有缺憾,當年修建的時候因為資金短缺,所以一切從簡,未臻完美,但它之所以不同凡響,成為中外馳名的觀光聖地,妙就妙在它是東西方文明融匯的典範,是一座可以屹立百年甚至千年的不朽城市標記。這是一座傳奇的教堂青島天主教堂又名「聖彌厄爾教堂」,聖彌厄爾是《聖經》中記載的一位總領天神,他與魔鬼首領戰鬥,打敗了魔鬼,保護了人類。按照天主教的傳統,每建立一處教堂,就要確立一名教會歷史上的聖人作為主保,這位主保聖人的名字也就是這座教堂的名稱。
  • 花博會火了,有商河餐飲店忙到飛起營業額翻倍
    齊魯晚報訊(記者 王皇) 5日,為期十天的第四屆濟南花卉園藝博覽會暨第一屆濟南都市農產品博覽會進入了第八天,雖然花博會接近尾聲,但記者上午在現場看到,停車場爆滿,主會場的各個展廳也很有人氣。這個假期商河藉助花博會著實火了一把,本地的老粗布等特產、周邊的飯店都體驗到了花博會的超高人氣。圖一,雖已下午3點,花博會周邊的餐館生意紅火,停了不少車。上午10點,去往花博會主會場旁停車場的通道車輛前後排隊緩行才能進入,停車場內幾乎已停滿,去往主會場的遊客也絡繹不絕。
  • 【美麗青島】中國唯一的祝聖教堂在青島!
    到青島旅遊,不得不提青島天主教堂,青島天主教堂本名聖彌厄爾教堂,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