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公裡"走了"20年?臺灣地鐵「被政治拖慢」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市民和遊客苦苦等待20年後,一條連接臺灣桃園機場和臺北市區的捷運今年3月終於開通了。但開通剛3個月,桃園捷運公司卻發現已累計虧損近18億元(新臺幣,下同),公司資本額損失了一大半。為什麼一條本該大受歡迎的地鐵線路會如此「命運多舛」?答案,還得從臺灣政治中找。

6次通車都跳票

過去,臺北市民和外地遊客從桃園機場出來,只能選擇計程車或機場大巴,打的到市區要花一個小時和千元左右,所費不菲。現在有了桃園機場捷運,直達車只需35分鐘,普通車50分鐘,當然是好事一件。

然而,桃捷公司近日發布財務報告,發現原本有30億元的公司初始資本額,至今年2月僅剩12億元,累計虧損近18億元。換言之,還沒開始運營,桃捷公司資本已經虧掉了六成。

這種事是怎麼發生的?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主因是機場捷運通車前,連續6次延宕通車,桃園捷運公司已成立卻沒營收,桃捷公司已發函臺當局交通部門,要求編列營運前虧損補貼12.87億元。

過去1年多內,桃捷連續6次準備通車,卻都被臨時喊「卡」,堪稱一大奇聞。馬英九執政末期,桃捷線路已基本完工,臺當局交通部門每次要求通車,都被桃捷公司打回票,由鄭文燦任命的桃捷董事長何暖軒當時聲稱,桃捷有4522項缺失,不能通車。

奇怪的是,蔡英文一上臺,問題突然就「迎刃而解」了——桃捷瑕疵據稱迅速降到了25個,桃捷公司欣然同意「先通車,再改善」,通車一舉成功,喜氣洋洋地免費試乘、半價試營運。桃捷通車成了慶賀民進黨上臺的錦上添花,鄭文燦在桃園市的人氣也隨之高漲。

為什麼桃捷公司一再拒絕國民黨的通車要求?背後還是政治考量。桃捷雖是臺當局、臺北市、新北、桃園共同出錢建設,管理權卻落在桃園市手中。民進黨籍的桃園市長,當然不願意讓桃捷通車變成國民黨的政績。

有臺灣媒體就此評論,桃捷遲遲無法通車,根本不是安全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在政客和桃捷公司的精心策劃下,蔡英文終於「歡喜收割」原本該是馬英九的政績。拖了一年才通車是藍綠惡鬥的結果,損失卻由全體臺灣人承擔。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20年走51公裡6次通車都跳票 臺灣地鐵被政治拖慢
    臺灣地鐵被政治拖慢  本報記者王 平  市民和遊客苦苦等待20年後,一條連接臺灣桃園機場和臺北市區的捷運今年3月終於開通了。但開通剛3個月,桃園捷運公司卻發現已累計虧損近18億元(新臺幣,下同),公司資本額損失了一大半。為什麼一條本該大受歡迎的地鐵線路會如此「命運多舛」?答案,還得從臺灣政治中找。
  • 臺灣地鐵 被政治拖慢
    市民和遊客苦苦等待20年後,一條連接臺灣桃園機場和臺北市區的捷運今年3月終於開通了。但開通剛3個月,桃園捷運公司卻發現已累計虧損近18億元(新臺幣,下同),公司資本額損失了一大半。為什麼一條本該大受歡迎的地鐵線路會如此「命運多舛」?答案,還得從臺灣政治中找。
  • 臺灣地鐵:被政治拖慢 6次通車都跳票
    (資料圖片)   市民和遊客苦苦等待20年後,一條連接臺灣桃園機場和臺北市區的捷運今年3月終於開通了。但開通剛3個月,桃園捷運公司卻發現已累計虧損近18億元(新臺幣,下同),公司資本額損失了一大半。為什麼一條本該大受歡迎的地鐵線路會如此「命運多舛」?答案,還得從臺灣政治中找。
  • 臺灣這條長51公裡的地鐵不僅建了20年,而且開通3個月後竟然…
    (資料圖片)為什麼一條本該大受歡迎的地鐵線路會如此「命運多舛」?答案,還得從臺灣政治中找...過去,臺北市民和外地遊客從桃園機場出來,只能選擇計程車或機場大巴,打的到市區要花一個小時和千元左右,所費不菲。現在有了桃園機場捷運,直達車只需35分鐘,普通車50分鐘,當然是好事一件。
  • 20年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創造的「另類奇蹟」
    東南網2月6日訊(海峽導報導報駐臺記者 吳生林)2017年春節後的第一個上班日,臺灣桃園機場捷運(簡稱「桃捷」,捷運即地鐵)開啟試營運,並將於一個月後的3月2日正式通車。然而,「空心」早成習慣、「謊言」家常便飯的蔡英文,卻在此際驚雷般道出了一句真真切切的大實話——「20年實在等太久!」「空心蔡」的這句大實話,把因為桃捷通車才稍稍感覺到一點點榮光的臺灣民眾,又重新拖回到那不堪回首的痛苦記憶中。從臺北車站到桃園機場,僅僅35分鐘。
  • 張維為批評臺灣機場捷運建設慢,臺媒《中國時報》這樣說
    這段在11月播出的節目主題並不是臺灣,而是在講大陸的崛起,張維為在對比中西文明發展時,順帶提到他昔日訪問臺灣的一段記憶,他說,1996年第一次去臺灣時,臺北正在規劃機場捷運,「但是20年過去了,到今天還沒有建成!期間我看到報導是臺灣已經換了13個交通部長,大多是政治任命」。這個記憶並不離譜,機場捷運確實拖了20多年,政黨三度輪替,施工風波不斷。
  • 等了20年 臺灣桃園機場終於通地鐵了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原名中正國際機場,是臺北市的主機場,更是臺灣島內最大最繁忙的機場。
  • 桃園機場捷運變「慢」運
    文|朱穗怡  以當代興建高速鐵路的先進技術而言,一條長51公裡的鐵路線籌建了20年仍無法通車,可謂「奇聞」。最近臺灣交通部無奈宣布,連結臺北市至桃園的機場捷運無法按期通車,也不願訂下未來通車之日。這是臺灣方面自1990年代籌劃興建機場捷運以來,通車日期第六次「跳票」,輿論譁然,民眾失望。
  • 桃園機場捷運建設一拖20年 藍綠纏鬥延宕重大建設
    最近臺灣交通部無奈宣布,連結臺北市至桃園的機場捷運無法按期通車,也不願訂下未來通車之日。香港《大公報》發表評論指出,連結機場與市區的交通運輸相當重要,桃園機場捷運堪稱全臺命運最坎坷的鐵路線,建設問題一拖就是20年,反映相關部門執行力不彰,尤其島內政治光譜兩極化,藍綠纏鬥常常導致重大建設延宕或重要政策半途而廢。
  • 等了20年 臺灣桃園機場終於通地鐵了(圖)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原名中正國際機場,是臺北市的主機場,更是臺灣島內最大最繁忙的機場。機場與臺北市相距約40公裡,中間有高速公路相連,約有40分鐘車程。多年來,天南海北的來臺旅客,可在機場搭乘客運巴士、高鐵接駁車、計程車(僅到臺北市區就需花費約1300元新臺幣)前往島內目的地,但唯獨沒有地鐵可乘。直到今天,臺灣桃園機場才終於通行地鐵。
  • 耗時20年六度延宕通車 桃園機場捷運是奇蹟還是奇葩
    年 六度延宕通車  桃園機場捷運是奇蹟還是奇葩(行走臺灣)  本報記者 王 堯  「桃園機場捷運(地鐵)上月通車,下次到臺灣可以坐捷運到市區了。」有嫌票價高的,有嫌臺北車站轉乘走太遠的,還有嫌車廂太晃的。不過這都是細枝末節,最難以言說的,是起大早趕晚集、苦等20年的酸楚。  早在1996年,臺灣當局即決定興建機場捷運, 以BOT(建設、經營、轉讓)模式啟動,但因資金等因素流產。2002年後當局決定將工程收回,重新規劃建設。2006年,機場捷運工程重新啟動,正式開工,但建設過程中一再出現問題,預定的通車時間六度延宕。
  • [海峽午報]桃園市議員嘆兩岸差距大:臺灣花20年才建50公裡地鐵
    [海峽午報]桃園市議員嘆兩岸差距大:臺灣花20年才建50公裡地鐵 桃園市議員嘆兩岸差距大:臺灣花20年才建50公裡地鐵。
  • 桃園機場捷運一拖20年 藍綠纏鬥延宕重大建設
    導讀: 最近臺灣交通部無奈宣布,連結臺北市至桃園的機場捷運無法按期通車,也不願訂下未來通車之日。島內媒體以香港機場快線為例,全長35公裡,1994年動工、1998年7月啟用,但反觀臺灣桃園機場捷運,全長51公裡,2006年動工,但迄今仍未通車。
  • 桃園機場捷運是奇蹟還是奇葩(行走臺灣)
    「桃園機場捷運(地鐵)上月通車,下次到臺灣可以坐捷運到市區了。」   「有沒有搞錯?難道不是早就通車了嗎?!」   不怪大陸人民心急,只因桃園機場捷運預計於某年某月通車的消息看到太多次,已經把人搞糊塗了。剛坐上機場捷運一個多月的臺灣民眾,心情那叫一個酸爽!
  • 壞了壞了,臺灣地鐵鋼軌被凍裂!
    ▲2018年1月9日鋼軌斷裂圖桃園機場地鐵2017年2月2日試營運、3月2日正式通車。被臺灣媒體稱為「等了20年,臺灣桃園機場終於通地鐵了」。▲桃園機場位置圖▲桃園機場地鐵鐵路斷裂對於桃園機場地鐵已經不是第一次。2017年2月18日凌晨,剛試運行半個月的桃園機場地鐵,就發生了道岔鋼軌斷裂事故,大約有2-5mm的鋼軌裂縫。
  • 臺議員嘆兩岸差距大:臺灣花20年才建50公裡地鐵
    前國民黨桃園市議會黨團書記長、市議員李家興(圖片來源:中評社)海外網3月21日電據中評社報導,前國民黨桃園市議會黨團書記長、市議員李家興受訪時表示,日前到大陸參訪,強烈感受到兩岸差距愈來愈大,對臺灣經濟更擔心。
  • 苦等20年 桃園機場捷運春節後「駛」出來
  • 桃園機場捷運等了20年
    民眾試乘之後,發現問題多,從臺北車站搭機場捷運,方向不明,要走十分鐘才到,臺北車站變成更大的迷宮。捷運上的wifi不通,行程時間太長等等。     蔡又說: 「二十年實在等的太久,一定要讓這個等待更值得。」這話是什麼意思?她是說只要機場捷運通了車,過去的一筆爛帳都可以一筆勾銷了嗎?臺灣人多患有健忘症,機場捷運的這筆爛帳很具代表性,不容忽視。
  • 蓋了20年桃園機場捷運 成了全球最荒唐的反面教材
    一條蓋了20年的機場捷運,剛好把臺灣公共工程的弊病全都曝露出來,也成了全球最荒唐的反面教材。包括政治力介入影響專業、向財團低頭、最低標得標的嚴重後遺症、以及從工程問題淪為藍綠角力的政治議題。      1996年,李登輝執政時期,臺灣決定要蓋這條機場捷運,但李登輝堅持採用BOT,由自己好友長億集團旗下從未有重大交通建設實績的長生國際得標。
  • 卻被一條14公裡的隧道拖了11年,工期再三拖延
    尤其是在鐵路和橋梁的建設上,更是達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不過大柱山隧道工程卻難倒了我們中國人,拖了十幾年都沒有完工,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吧。這條隧道位於雲南大瑞鐵路的路線上,是這條鐵路線必經的隧道。不過在施工當中人們才發現,雖然隧道的全長看似非常短,不過它的施工還是非常令人棘手的。為什麼會這樣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