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走51公裡6次通車都跳票 臺灣地鐵被政治拖慢

2020-12-12 廈門網

  臺灣地鐵被政治拖慢

  本報記者王 平

  市民和遊客苦苦等待20年後,一條連接臺灣桃園機場和臺北市區的捷運今年3月終於開通了。但開通剛3個月,桃園捷運公司卻發現已累計虧損近18億元(新臺幣,下同),公司資本額損失了一大半。為什麼一條本該大受歡迎的地鐵線路會如此「命運多舛」?答案,還得從臺灣政治中找。

  桃園機場捷運,藍色為普通車,紫色為直達車。(資料圖片)

  6次通車都跳票

  過去,臺北市民和外地遊客從桃園機場出來,只能選擇計程車或機場大巴,打的到市區要花一個小時和千元左右,所費不菲。現在有了桃園機場捷運,直達車只需35分鐘,普通車50分鐘,當然是好事一件。

  然而,桃捷公司近日發布財務報告,發現原本有30億元的公司初始資本額,至今年2月僅剩12億元,累計虧損近18億元。換言之,還沒開始運營,桃捷公司資本已經虧掉了六成。

  這種事是怎麼發生的?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主因是機場捷運通車前,連續6次延宕通車,桃園捷運公司已成立卻沒營收,桃捷公司已發函臺當局交通部門,要求編列營運前虧損補貼12.87億元。

  過去1年多內,桃捷連續6次準備通車,卻都被臨時喊「卡」,堪稱一大奇聞。馬英九執政末期,桃捷線路已基本完工,臺當局交通部門每次要求通車,都被桃捷公司打回票,由鄭文燦任命的桃捷董事長何暖軒當時聲稱,桃捷有4522項缺失,不能通車。

  奇怪的是,蔡英文一上臺,問題突然就「迎刃而解」了——桃捷瑕疵據稱迅速降到了25個,桃捷公司欣然同意「先通車,再改善」,通車一舉成功,喜氣洋洋地免費試乘、半價試營運。桃捷通車成了慶賀民進黨上臺的錦上添花,鄭文燦在桃園市的人氣也隨之高漲。

  為什麼桃捷公司一再拒絕國民黨的通車要求?背後還是政治考量。桃捷雖是臺當局、臺北市、新北、桃園共同出錢建設,管理權卻落在桃園市手中。民進黨籍的桃園市長,當然不願意讓桃捷通車變成國民黨的政績。

  有臺灣媒體就此評論,桃捷遲遲無法通車,根本不是安全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在政客和桃捷公司的精心策劃下,蔡英文終於「歡喜收割」原本該是馬英九的政績。拖了一年才通車是藍綠惡鬥的結果,損失卻由全體臺灣人承擔。

  奇怪的定價策略

  今年3月,桃園捷運開通,半價試運營期間人頭攢動,場面很是熱鬧。然而,試運營結束後,桃捷生意變得冷清許多,沿線許多站乏人搭乘。

  島內媒體分析說,沿線居民不愛搭車可能跟桃捷奇怪的定價有關。桃捷的普通車每站停靠,花費時間比直達車多了15分鐘,但定價和直達車卻是一樣的。而且從A1搭到A12與A1搭到底站A21,票價也一樣。

  這樣的定價,對於桃園市市民很划算,但對沿線一些站點的居民就不太公平了。臺灣媒體人黃智賢批評,這是鄭文燦私心自用補貼自己的選區,「人類史上竟有這樣赤裸裸剝削人民,討好自己選區的政客!」

  對於票價爭議,鄭文燦起初表示,票價是臺北、新北、桃園三市共同審議決定,而且直達車與普通車票價相同,也是馬英九任內的決定,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不過,隨即遭到新北市政府的強硬回擊,表示票價是桃園市政府一意孤行的結果,更是桃捷董事長何暖軒主導所致。

  黃智賢撰文指出,桃園市政府表示機捷沿線「沒有鳥沒有蛋」,所以沒人搭乘。但若沒人搭,那為什麼機捷第一個月票價半價時,幾乎班班人潮鼎盛?機捷之所以「沒有鳥沒有蛋」,是因為鄭文燦把「鳥」都趕走了,「蛋」都留給自己享用了。

  20年走51公裡

  桃園機捷還創造了另一項紀錄,短短51公裡的線路,建設時間竟然長達20年。歸根結底,還是政治惹的禍。黃智賢直言,「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到鄭文燦,都把機捷當成資源玩」。

  1996年,臺灣當局決定興建機場捷運,1998年長生公司得標,後爆發財務問題倒閉退出。2002年底陳水扁當局將機場捷運交給「中華工程」接手。後因地方政府搶資源,要求機捷路線由直線改彎,導致「中華工程」也退出。10多年後,機場捷運於2006年重新啟動,正式開工,整個過程增加工程款達600多億元,總造價變成了1138億元。島內觀察家說,桃園機場捷運工程,犯了公共工程所能犯的所有錯誤,純粹是人禍造成的。

  實際上,臺北的道路工程修建都以「慢」著稱。臺北市第一條捷運木柵線(現在的文湖線)於1988年動工,8年後才通車。臺北通宜蘭的雪山隧道,花了15年時間。背後原因,與政治勢力相互掣肘搶食大餅分不開,這一過程中,往往伴隨著環保團體、利益集團等的各種抗議。

  臺灣民意調查基金會秘書長馬康莊撰文表示,中國大陸20年前開始建設高速鐵路,現在高鐵已四通八達,總裡數高居世界第一。同樣的20年,兩岸在公共運輸建設方面的差距簡直有天壤之別。原因何在?經濟條件、社會需求、政治制度、發展方向、民粹猖狂……都值得深入討論。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臺灣地鐵:被政治拖慢 6次通車都跳票
    (資料圖片)   市民和遊客苦苦等待20年後,一條連接臺灣桃園機場和臺北市區的捷運今年3月終於開通了。但開通剛3個月,桃園捷運公司卻發現已累計虧損近18億元(新臺幣,下同),公司資本額損失了一大半。為什麼一條本該大受歡迎的地鐵線路會如此「命運多舛」?答案,還得從臺灣政治中找。
  • 51公裡"走了"20年?臺灣地鐵「被政治拖慢」
    市民和遊客苦苦等待20年後,一條連接臺灣桃園機場和臺北市區的捷運今年3月終於開通了。但開通剛3個月,桃園捷運公司卻發現已累計虧損近18億元(新臺幣,下同),公司資本額損失了一大半。為什麼一條本該大受歡迎的地鐵線路會如此「命運多舛」?答案,還得從臺灣政治中找。
  • 臺灣地鐵 被政治拖慢
    市民和遊客苦苦等待20年後,一條連接臺灣桃園機場和臺北市區的捷運今年3月終於開通了。但開通剛3個月,桃園捷運公司卻發現已累計虧損近18億元(新臺幣,下同),公司資本額損失了一大半。為什麼一條本該大受歡迎的地鐵線路會如此「命運多舛」?答案,還得從臺灣政治中找。
  • 臺灣這條長51公裡的地鐵不僅建了20年,而且開通3個月後竟然…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主因是機場捷運通車前,連續6次延宕通車,桃園捷運公司已成立卻沒營收,桃捷公司已發函臺當局交通部門,要求編列營運前虧損補貼12.87億元。過去1年多內,桃捷連續6次準備通車,卻都被臨時喊「卡」,堪稱一大奇聞。馬英九執政末期,桃捷線路已基本完工,臺當局交通部門每次要求通車,都被桃捷公司打回票,由鄭文燦任命的桃捷董事長何暖軒當時聲稱,桃捷有4522項缺失,不能通車。
  • 20年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創造的「另類奇蹟」
    東南網2月6日訊(海峽導報導報駐臺記者 吳生林)2017年春節後的第一個上班日,臺灣桃園機場捷運(簡稱「桃捷」,捷運即地鐵)開啟試營運,並將於一個月後的3月2日正式通車。然而,桃捷建設總時長,卻整整耗費了20年,創造了臺灣公共工程建設的「另類奇蹟」。20年是什麼概念?從1996年臺當局決定以BOT模式興建開始,桃捷命運浮浮沉沉,得標廠商幾度更迭,規劃興建六度跳票,歷經4位臺當局領導人、13位交通部門負責人,直到今天,才完成「最後一裡路」。20年,驀然回首,只有一聲嘆息!
  • 桃園機場捷運變「慢」運
    文|朱穗怡  以當代興建高速鐵路的先進技術而言,一條長51公裡的鐵路線籌建了20年仍無法通車,可謂「奇聞」。最近臺灣交通部無奈宣布,連結臺北市至桃園的機場捷運無法按期通車,也不願訂下未來通車之日。這是臺灣方面自1990年代籌劃興建機場捷運以來,通車日期第六次「跳票」,輿論譁然,民眾失望。
  • 桃園機場捷運建設一拖20年 藍綠纏鬥延宕重大建設
    最近臺灣交通部無奈宣布,連結臺北市至桃園的機場捷運無法按期通車,也不願訂下未來通車之日。香港《大公報》發表評論指出,連結機場與市區的交通運輸相當重要,桃園機場捷運堪稱全臺命運最坎坷的鐵路線,建設問題一拖就是20年,反映相關部門執行力不彰,尤其島內政治光譜兩極化,藍綠纏鬥常常導致重大建設延宕或重要政策半途而廢。
  • 桃園機場捷運一拖20年 藍綠纏鬥延宕重大建設
    導讀: 最近臺灣交通部無奈宣布,連結臺北市至桃園的機場捷運無法按期通車,也不願訂下未來通車之日。島內媒體以香港機場快線為例,全長35公裡,1994年動工、1998年7月啟用,但反觀臺灣桃園機場捷運,全長51公裡,2006年動工,但迄今仍未通車。
  • 桃園機場捷運等了20年
    民眾試乘之後,發現問題多,從臺北車站搭機場捷運,方向不明,要走十分鐘才到,臺北車站變成更大的迷宮。捷運上的wifi不通,行程時間太長等等。     蔡又說: 「二十年實在等的太久,一定要讓這個等待更值得。」這話是什麼意思?她是說只要機場捷運通了車,過去的一筆爛帳都可以一筆勾銷了嗎?臺灣人多患有健忘症,機場捷運的這筆爛帳很具代表性,不容忽視。
  • 耗時20年六度延宕通車 桃園機場捷運是奇蹟還是奇葩
    年 六度延宕通車  桃園機場捷運是奇蹟還是奇葩(行走臺灣)  本報記者 王 堯  「桃園機場捷運(地鐵)上月通車,下次到臺灣可以坐捷運到市區了。」難道不是早就通車了嗎?!」  不怪大陸人民心急,只因桃園機場捷運預計於某年某月通車的消息看到太多次,已經把人搞糊塗了。剛坐上機場捷運一個多月的臺灣民眾,心情那叫一個酸爽!  35分鐘直達機場  先說爽。3月2日,歷經20年等待、6度延遲通車時間的桃園機場捷運終於正式通車運營!
  • 先通車再改善 桃園機場地鐵線路3月底上路
    華夏經緯網1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耗資1100億新臺幣打造的桃園機場地鐵線路,在工程進度5度延宕跳票後,高鐵局預定3月通車,但合約要求的速度、平均班距,至今仍未過關。高鐵局表示,3月底通車時程不變,但也不排除先通車、再改善。
  • 桃園機場捷運7年6「難產」 測試打滑險撞車
    大公網3月6日訊 延宕7年、原訂今年3月底通車的機場捷運(桃園機場至臺北)因行車時間、速度、班距未達合約標準,確定無法按時通車,已是第六度跳票。  新聞背景:苦等20年 島內最坎坷捷運  據《聯合報》報導:桃園機場捷運苦等20年仍通不了車,從2009年開始,2010、2013、2014、2015年,到今年3月底,都是機場捷運曾經要通車的時間,如今第六度跳票,堪稱全臺命運最坎坷的捷運。
  • 綠營批捷運三環三線跳票 朱立倫:政治語言難響應
    原標題:綠營批捷運三環三線跳票 朱立倫:政治語言難響應   中國臺灣網3月17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新北市長朱立倫今天表示,在野批評他捷運三環三線政見跳票是政治語言,政治語言很難響應,明明看到工程施作也會說跳票。    朱立倫及臺北市長郝龍斌今天共同主持捷運環狀線第一階段地下段潛盾隧道動工祈福儀式。
  • 苦等20年 桃園機場捷運春節後「駛」出來
    作為地方主管機關的桃園市政府昨天宣布,機場捷運將在春節後分兩階段為民眾提供免費試乘,3月初正式通車。具體時程將在今天由桃園市長鄭文燦與交通部聯合公布。耗資1138.5億新臺幣(約51.5億新元)打造的桃園機捷全長51.03公裡,約新加坡本島東西長度。
  • 臺機場捷運20年才建成剛試運營就發現鋼軌斷裂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試運營期間發現鋼軌斷裂。(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海外網2月21日電臺灣桃園機場捷運耗時20年終於建成,將於3月2日正式通車,不料才剛開放試乘,就發現鋼軌斷裂。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桃園機場捷運距離通車運營僅剩下9天,目前正在進行民眾試乘試運營,不料桃園機場捷運公司指出,18日凌晨工作人員進行例行維修保養巡檢工作時,發現在A9林口站到A10山鼻站之間的道岔區出現2-5mm的鋼軌斷裂。
  • 臺機場捷運20年才建成 剛試運營就發現鋼軌斷裂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試運營期間發現鋼軌斷裂。(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海外網2月21日電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耗時20年終於建成,將於3月2日正式通車,不料才剛開放試乘,就發現鋼軌斷裂。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桃園機場捷運距離通車運營僅剩下9天,目前正在進行民眾試乘試運營,不料桃園機場捷運公司指出,18日凌晨工作人員進行例行維修保養巡檢工作時,發現在A9林口站到A10山鼻站之間的道岔區出現2-5mm的鋼軌斷裂。
  •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為何修了20年?
    從臺北到桃園的機場捷運,經過20年的延宕後終於通車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媒體的攝影機前,豎起大拇指比了個「贊」。她說: 「20年實在等得太久,一定要讓這個等待更值得。」這話是什麼意思?她是說只要機場捷運通了車,過去的爛帳都可以一筆勾銷了嗎?臺灣人多患有健忘症。有評論者說,機場捷運工程,犯了公共工程所能犯的所有錯誤,純粹是人禍造成的。
  • 桃園機場捷運6度跳票 臺灣"交通部"道歉
    摘要: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當局「交通部」今天下午3時正式宣布,桃園機場捷運3月無法通車。據估算,廠商提出3個月改善時程、1個月進行剩餘測試及穩定性測試,再來還有桃園捷運公司要求3個月模擬訓練,以及未來申請履勘作業約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