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是什麼意思怎麼讀 驚蟄節氣的含義解釋拼音讀法介紹

2020-12-13 閩南網

驚蟄是什麼意思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為驚醒,「蜇」為蟄伏,「驚蟄」就是驚醒入冬藏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yú),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驚蟄是哪天 2019年驚蟄節氣幾月幾日具體幾點幾分開始

  驚蟄是什麼意思

驚蟄拼音怎麼讀

  驚蟄[ jīng zhé ]

驚蟄有哪些民俗習俗?

  「打小人」驅趕黴運

  「打小人」在廣東和香港地區比較流行,通常在驚蟄這一天流行打小人,打小人並非詛咒,而是另外的一種祈福形式,求一個心裡安慰,打小人的最佳時間是驚蟄日傍晚七點,地點則一般在陰暗的地方進行,例如橋底。香港民間傳統會打小人,在銅鑼灣鵝頸橋「打小人勝地」生意最好的梁婆婆燃點香燭,將紙小人放在磚頭上,手執一隻舊鞋,口中念念有詞:「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無地走……」。手起鞋落打得拍拍響,再放入元寶盆燒為灰燼。

  祭白虎化解是非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餵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蒙鼓皮

  《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古人想像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驚蟄吃梨

  古時生物類別比較多,有些傳染病也沒有100%的特效藥,而驚蟄這一天正是萬蟲甦醒的時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並預防。在陝西、山西及蘇北一帶流傳有「驚蟄吃個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驚蟄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古代走西口者也取「離」的諧音,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後來,山西的人們驚蟄日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驚蟄的讀音驚蟄怎麼讀?節氣驚蟄是什麼意思驚蟄的含義解釋
    驚蟄的怎麼讀:  【拼音】:jīng zhé  【解釋】:1.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公曆3月5,6或7日。此時氣溫上升,土地解凍,春雷始鳴,蟄伏過冬的動物驚起活動,故名。2.指經過冬眠被春雷驚醒的蟲豸。
  • 驚蟄三候指的什麼內容含義介紹 驚蟄風俗習俗有哪些
    驚蟄三候指的什麼內容含義介紹  古時候人們是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滿園的桃花已經盛開了,朵朵嬌豔。二候倉庚鳴:春天來了,黃鸝早已經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開始鳴叫了。三候鷹化為鳩:「鳩」在古時候為布穀鳥,仲春時因「喙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飢,如痴而化」。到了秋天時,鳩再化為鷹,飛到天空中。
  • 有關驚蟄節日的詩句詩詞有哪些 10首描寫驚蟄的經典古詩
    有關驚蟄節日的詩句詩詞有哪些  《觀田家》  唐代: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 2019年3月6日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驚蟄節氣-驚蟄是什麼意思
    2019年3月6日為二十四節氣當中的驚蟄,驚蟄節氣有什麼含義呢?驚蟄又是什麼意思?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更是幹支歷卯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3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 驚蟄是什麼意思及24節氣驚蟄有什麼意義?驚蟄後氣溫還會降低變冷嗎
    2019年3月6日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最具動態畫面感的節氣——「驚蟄」,時值「九九」第二天。此時節,春催萬物,不論是植物、動物,還是自然景觀,都有了新的活力,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那麼你知道驚蟄是什麼意思及24節氣驚蟄有什麼意義?驚蟄後氣溫還會降低變冷嗎,快來看看具體情況吧! 驚蟄三候是什麼意思?
  • 「驚蟄」是什麼意思?為何如此命名?節氣三候是什麼?
    「蟄」字,繁體字為「蟄」,《說文解字》解釋為「臧也。凡蟲之伏為蟄。」「驚蟄」的意思就是驚醒蟄居的昆蟲。在公曆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天氣回暖,春雷始鳴,蟄蟲驚而出走,所以將這一節氣命名為「驚蟄」。
  • 驚蟄的來歷傳說 驚蟄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的農曆日曆上有二十四節氣,這個節氣可以說都是為農業準備的,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是感覺不到二十節氣的明顯變化的。在二十節氣裡有一個叫「驚蟄」的節氣,這是春季裡一個特別引人注意的節氣。那驚蟄又代表著什麼呢?
  • 驚蟄的含義 驚蟄養生要注意這些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代表著春天的來臨以及萬物復甦的開始。驚蟄的含義是非常多的,在生活中驚蟄如何養生呢?人們常說驚蟄的時候適合吃梨,那除了吃梨,驚蟄與飲食還有哪些關係呢?小編給大家一一講解。驚蟄的含義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6日左右。此時地球已經到達太陽黃經345度。從這一節氣起,氣溫上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常年雨水、驚蟄也可聞春雷初鳴;而華南西北部除了個別年份以外,通常要到清明才有雷聲。
  • 驚蟄三候是什麼意思?描寫驚蟄的經典古詩詞句有哪些?
    今日驚蟄,萬物復甦春光明媚。2019年驚蟄時間:2019年03月06日 星期三 (己亥年(豬年)正月三十,今天是驚蟄)。驚蟄,是一個最有靈氣的節氣,它穿越了漢唐歲月,踏著明清的月光而來,春雷一聲,春蟲萌動生命的氣息迸發而出春天開始熱鬧了。 驚蟄是什麼意思?
  • 驚蟄節氣到,「驚蟄」別稱「啟蟄」,其中的原因你知道嗎?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於每年公曆3月5-6日交節。2020年的驚蟄節氣是3月5日,星期四,距離驚蟄還有2天時間了。驚蟄在二十四節氣中,是反映自然生物在受到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因此,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還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驚蟄節氣的標誌性特徵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據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溼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溼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
  • 驚蟄是什麼意思?2019年3月6日5時10分「驚蟄」 一雷驚蟄始
    新華社天津3月3日電(記者周潤健)「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中國天文年曆》顯示,3月6日5時10分迎來「驚蟄」節氣。此時節,天氣漸暖,杏花綻蕾,春雷乍響,蛇蟲驚醒,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田間地頭一片繁忙的景象。
  • 2019驚蟄吃什麼食物?驚蟄節氣養生食物推薦及食譜做法
    2019年3月6日是驚蟄節氣。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那麼,驚蟄節氣這一天有什麼傳統食物,驚蟄吃什麼養生呢?接下來,小編整理2019驚蟄吃什麼食物,以及驚蟄養生食譜做法。一起來看看吧!2019驚蟄吃什麼?
  • 俗語「雷打驚蟄前,生意莫作忙做田」,啥意思?今天驚蟄不妨一看
    俗語「雷打驚蟄前,生意莫作忙做田」,啥意思?今天驚蟄不妨一看驚蟄,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大家知道它的來龍去脈嗎?作為幹支卯月的起始,正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乃生發之相也。所以驚蟄這一天陽氣上升,氣溫開始回暖,與之相伴的則是春雷乍動,萬物復甦的景象。有俗語稱:「雷打驚蟄前,生意莫做忙做田」,可見在驚蟄這一天還有很多講究。近一段時間,我國很多地區因為冷空氣的影響迎來了大範圍的降溫,甚至很多地區好不容易享受到了溫暖的陽光,結果沒幾天又迎來了降雨和降雪。
  • 驚蟄節氣養生
    3個節氣,指春雷初響,驚醒蟄伏中的昆蟲。  在這個時期,也是疾病的高發時期,我們要做好保健工作,適當調整飲食起居,那麼驚蟄時節如何養生呢?驚蟄節氣養生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一、忽冷忽熱多變化 預防感冒最重要
  • 二十四節氣驚蟄的由來、習俗及注意,你知道多少?
    出自【唐】元稹的《詠廿四節氣詩·驚蟄二月節》《漫談傳統節日》系列第5回今天3月5日,是我們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你知道驚蟄的由來和意思嗎?你知道驚蟄有些什麼傳統習俗嗎?你知道驚蟄節氣需要注意哪些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
  • 今日小寒,俗話說:「小寒蒙蒙雨,驚蟄凍死秧」,是什麼意思呢?
    今日已經是24節氣中的小寒了,但是在北方今天,依然是陽光明媚,天氣很好。當然這也是一種好的現象,根據小寒的天氣變化,古人還預測出了明年的天氣好壞。比如有句農村俗語叫做:「小寒蒙蒙雨,驚蟄凍死秧」,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二十四節氣 | 今日,驚蟄
    驚蟄的到來,正值九九時節,是人們欣欣然迎接久違的春姑娘的時候。驚蟄節氣的基調,是溫暖而歡快。提起驚蟄,一種常見的說法是,隆隆的雷聲,驚醒了蟄伏冬眠的小動物。但是,驚蟄這個節氣的「初心」,其實和雷並無關係。雷的「鬧鐘」功能,與布穀鳥的「催耕」功能一樣,都是出自人們過於豐富的聯想。以現代氣候,在二十四節氣起源的黃河流域區域,通常是在清明之後迎來初雷。
  • 《明日方舟》驚蟄原型是什麼 驚蟄原型資料詳解
    導 讀 明日方舟中,驚蟄是即將實裝的5星幹員,那麼遊戲中驚蟄怎麼樣,原型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老人常說:「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是什麼意思?
    今年的驚蟄節氣是2020年3月5日,也就是農曆二月十二。驚蟄節氣是我國第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節氣的到來也預示著我國南北各地氣溫逐漸回升,而北方地區下雪的情況基本逐漸減少。每年驚蟄到來都會伴隨著春雷,我們常聽到一句老話「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這句話代表著什麼意思?
  • 驚蟄節氣,品讀一首名家的詩作,一夜微雨,萬物復甦
    雨水節氣過後,天氣漸暖、白天更長。每天清晨,天還是蒙蒙亮,枝頭的鳥兒就開始歡唱,催促著還沉浸在夢想的人們,不要辜負大好的春光。當一輪紅日終於從山崗上冉冉升起,絢爛的朝霞也驚豔了整個田野和村莊,讓宋代詩人陳允平也悠閒地賦詩,「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