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楊湖血戰,劉鄧:誰當主攻?無人應答,王近山霍然起身:我來打

2020-12-13 騰訊網

大楊湖是位於菏澤城西南六十裡的一個小村莊,看起來十分普通,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如果不是74年前發生的那場血戰,估計很多朋友都不會知道它的名字。1946年8月末,時任「鄭州綏靖公署主任」的劉峙親率38萬重兵,採用分進合擊的方式直撲魯西南,妄圖在菏澤一帶和我劉鄧大軍決戰。

當時劉鄧身邊只有4個縱隊5萬餘人,還不及敵人的一個零頭,這仗該怎麼打?經過研究後,劉司令員決定先拿西路最強的敵整編第三師開刀,只要把這路敵人打掉,就會對其餘的敵人形成極大的心理震懾,再粉碎劉峙的這次進攻就會容易的多。1946年9月3日黃昏,我軍4個縱隊向敵整編第三師發起了全線進攻。

整編第三師是老蔣的嫡系,全部美械裝備,戰鬥力十分強悍,師長趙錫田畢業於黃埔四期,有一定的指揮能力。戰鬥打響後,我軍遭到了敵人的頑強抵抗,進展極為緩慢。此時敵人的各路援軍也紛紛向大楊湖開進,最近的整編41師已距大楊湖不足20公裡。如果我軍不能在短時間內全殲整編第三師,就有被敵人反包圍的危險。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劉鄧首長於9月5日下午召開了4個縱隊旅以上幹部作戰會議。參謀長李達介紹完敵情後,劉司令員說:「現在我們必須根據敵情的變化調整一下部署,我和鄧政委研究過,消滅整三師必須從大楊湖開刀。駐守大楊湖的是整三師的主力59團,該團所處的位置是敵整個防線的中心,只要吃掉它,我們就可以直搗趙錫田的指揮所,全殲整三師!」

鄧政委接著強調:「大楊湖戰鬥是消滅整三師的關鍵,消滅整三師又是粉碎敵人整個攻勢的關鍵,如果打不好這一仗,殲滅不了整三師,等後面敵人30多萬大軍趕來,我們輕則要失去魯西南,後退300裡,不得不背起背包回太行山打遊擊,重則有可能全軍覆沒。」劉司令員環顧了一圈會場,問道:「哪個縱隊願意擔任主攻?」

各縱隊領導並沒有往日那種爭著搶著要任務的情況,反而個個沉默不語,會議一時陷入僵局。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並不是說大家畏戰怯敵,而是因為這一戰實在太關鍵了,誰都沒有絕對的把握。正在此時,時任6縱司令的王近山霍然起身,接下了這副重擔,並表示:「我縱堅決打下大楊湖,打剩一個旅,我去當旅長,打剩一個團,我去當團長,打剩一個連,我去當連長!」

當天晚上11點30分,6縱對大楊湖之敵發起了猛攻,王近山把縱隊指揮部設在了距大楊湖只有3裡遠的地方,擔任主攻任務的18旅旅長肖永銀的指揮所距前線更是僅有區區的300米。戰鬥一開始,肖永銀就把手中的三個團全部投入了戰鬥,雖然我軍兵力佔據優勢,但敵人的火力實在太猛,上百挺輕重機槍構成的嚴密火網壓得戰士們頭都抬不起來。

49團三次衝入村內,都被敵人反擊的火力逼了回來,52團和54團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佔領了村中的兩個院子。王近山見狀,決心不給敵人喘息之機,把作為預備隊的兩個旅全部投入到了戰場,經過徹夜苦戰,於6日黎明時分將敵人全殲。59團被我殲滅後,整三師軍心大亂,紛紛往下潰敗,最終被我軍圍住消滅,師長趙錫田也成了我軍的俘虜。整三師覆滅後,其餘各路敵軍害怕遭受同樣的命運,紛紛掉頭回竄,劉峙精心布置的分進合擊就這樣被我軍給粉碎了。

相關焦點

  • 顧祝同的外甥鄙視王近山:不過如此!軍神:「請君入甕」
    因此,趙錫田的第3師是強敵,同時也是弱敵,劉伯承果斷決定:打!就打這個趙錫田! 確定了「先打誰」,劉伯承司令開始籌劃「怎麼打」。 東線的徐州方向:這一路敵人是國民黨軍「五大主力軍」中的兩個軍-邱清泉的第5軍和張靈甫的整編第74師。
  • 王近山病逝,聶鳳智不知如何評價其一生,肖永銀:我來寫吧
    當時各個縱隊司令員都打過不少勝仗,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更加清楚這次作戰的難度。四個縱隊人員加起來不到四萬人,並且武器裝備落後,而敵軍三十萬人,裝備精良,戰鬥力很強橫。對劉鄧大軍而言,如果這次避而不戰,那麼中原地區便會成為國軍的天下,我方只能退守太行山。為此他倆的目光便再一次掃視全場,這時六縱司令員王近山站了出來。
  • 上甘嶺傷亡巨大,還打不打?王近山槍打斑鳩,下一賭注
    可是,作為一名軍人,王近山不希望自己部隊的防區丟失任何一片陣地,所以他猶豫、他躊躇,他在指揮部裡不斷地權衡。到下午4點多,王近山突然吩咐警衛員把司機朱鐵民叫來。原來,王近山在指揮部裡待太久了,想讓司機帶他到野外去溜達溜達,換個環境,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朱鐵民將王近山拉到指揮所附近的一個山坡下,王近山下了車,走上了山坡。
  • 王近山會打仗,也會來事!陳賡抽著繳獲的日本煙,果然不問其罪
    一旁的772團副團長王近山一聽到「打鬼子」三個字,立馬跳了出來,主動請纓:「我願領3營及特務連,在此地設伏打鬼子!」 見王近山主動領命,陳賡回道:「好,你們記住,一定要為771團報仇雪恥!
  • 「瘋子」王近山:一把大刀砍出生路,戰場上橫衝直撞,靠紅旗定位
    後來他們索性不任命農場主,而直接由副農場主王近山來負責農場的事宜。時值1968年秋季,正是麥收的季節。當王近山正在組織員工收麥子時,一群學生看上了農場地形的空曠,便以"開會"為由阻止人們收麥子。王近山看到是學生們來了,本來想和他們講道理說糧食的重要性。
  • 朝鮮上甘嶺戰役,王近山請教林彪如何打,林彪送他一個字
    對於究竟派誰出任志願軍最高指揮官的問題,現在的人有很大的爭議,很多人認為毛主席最開始想要林彪或者粟裕指揮韓戰,但是兩人因為身體情況不能勝任,最後才把指揮權交給了彭德懷。歷史究竟是不是這樣呢?咱們今天就不去爭論了,永遠沒個頭,總之,最後彭德懷擔任了志願軍最高指揮官,並且順利的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畔趕到了三八線。新中國也因為韓戰一戰成名,贏到了國際上的認可。
  • 志願軍血戰上甘嶺
    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我志願軍與美軍持續鏖戰43天,敵我反覆爭奪陣地達59次,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衝鋒。迫使聯合國軍停止進攻。在這次戰役中,美軍受到了我方坑道戰的成功阻擊。
  • 王近山哭道:「鄧政委,我是個廢人了,再也不能打仗了吧?」
    他急切地問:「錢部長,我的腿會殘廢嗎?你說實話。」錢信忠與他相識相交十幾年,深知王「瘋子」是個膽識超常,不畏困難的硬漢子,所以,他實話實說了:「王司令,按我們現在這麼差的醫療條件,你的傷又這麼重,這腿怕是要留下殘疾.....」他沒想到,天不怕地不怕的王近山一聽這話竟臉色大變,用被子把頭一蒙,不吭氣了。他更沒想到,堂堂的縱隊司令員鬧起小孩子脾氣來了。
  • 定陶戰役中,劉鄧率領的4個縱隊,司令員都是誰?
    定陶戰役,爆發於解放戰爭前期,是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在內線打的第一仗,是一場以少勝多的典型戰役,定陶戰役打了五天,殲滅了敵軍一個整編師,繳獲了大批的物資,粉碎了國民黨的作戰計劃,意義非常重大。參戰的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的第一、二、三、六這四個縱隊,我們今天給大家講講司令員都是誰。
  • 中野猛將王近山不僅能打仗,還會帶兵,帳下還出了三位頂級戰將
    中原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由劉伯承元帥領導的一支部隊,該野戰軍政委是鄧公,故此又稱之為劉鄧大軍。不過,作為被後人譽為中野頭號猛將王近山將軍,不僅能領兵打仗,同時還會帶兵。可能對王近山將軍熟悉的朋友都知道,在解放戰爭歷史上,王近山將軍率領的第六縱隊是中野的頭號王牌部隊,也是劉帥手中的尖刀,屬於是逢戰必用的那種。
  • 巫哲《輕狂》,給老子飛選手寇忱和我有一個秘密霍然,致青春年少
    青春年少,正是肆意輕狂時,這是最簡單純粹的年齡,真摯的友情、打賭的狠話、不經意的悸動、緊張的告白和能夠走進學生心裡的那些老師都將是每一個人一生中最難忘的回憶,誰還沒有年少時,誰還沒有過輕狂意,慶幸,最好的年齡能夠遇到最好的自己,結識那些「過命」的朋友,許多人都可以在霍然、寇忱以及「舔海行動」小組的青春中找到曾經自己的影子,和他們一樣「既有今朝醉,也有萬年長」。
  • 王近山真不要命:你不給錢 我就咬響子彈,炸死你的全家!
    王近山,部隊裡流傳最廣的一個外號,王瘋子,這個王瘋子瘋子勁那可是從小養成的。小時候王近山在家鄉紅安就帶著一群窮小子鬧革命。鬧革命也要有武器啊,如是王近山就為弄到槍,傷透了腦筋。小夥伴說知道在哪裡買槍,買槍?也得有錢啊?不過王近山也不是什麼都沒有,王近山有子彈,他把子彈拿出來顯擺。
  • 王近山千古,小平對悼詞字酌句斟,添改謹慎,後為其補發任命通知
    因此,每次打仗,王近山都安排老部隊衝鋒陷陣,先把對方打怕,心裡一旦產生畏懼之情,那麼事情便相當好辦了。一旦敵人開始退,王近山便讓老部隊退下來,讓新兵蛋子上。新兵蛋子們勇氣是一點兒也不缺,追擊敵人,追得是相當的猛,收繳敵人的武器也相當賣力。更不提什麼抓俘虜了,人人搶著幹。常常人敵人納悶,這些人的精力為何這樣好?根本不知道,人早就換了一批了。
  • 王近山16歲當連長,面向家鄉磕頭求保佑,18歲當團長殲一個旅
    王近山眼看戰局僵持不下,16歲的王近山主動向團長王宏坤請命,要帶自己的連隊去拿下山頭。王宏坤揮了揮手,批准了他的請求。戰鬥中,王近山衝在最前。他殺紅了眼,找準一個大個子敵人,衝上去與他廝打起來。王近山感覺有什麼堅硬的東西在自己的腦袋上戳了下,接著就有溫熱的液體流了下來。原來,是大個子敵兵抓起尖石,對著王近山就是一通亂敲。王近山本能反應,拔出配槍結果了他。王近山負傷後,因失血過多,兩眼發黑,他嘟囔著「沒當成烈士」,昏了過去。等他再醒過來時,已經躺在後方醫院的病床上了。
  • 秦基偉:王近山許諾我們要什麼,他給什麼
    一米八幾大高個的王虜,聽完話後非常堅定地回答道:我一定回來!可最終秦基偉連他的屍骨遺骸都未曾找到半分,可見上甘嶺一戰有多令人痛心。上甘嶺戰役打響時已是深秋,中朝軍隊和聯合國軍大大小小的交手,已經多到數不清。近兩年時間的交鋒,雙方將領也算對彼此了解得差不多了,常規打法和用兵套路可謂是已然於心。
  • 李雲龍原型之女憶父親:我爸爸比李雲龍瀟灑
    爸爸早已料到日軍會來報復,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致使岡村寧次的「鐵滾式三層陣地新戰法」因此流產。  第三部曲,早在1945年7月下旬,為了保衛延安,爸爸在陝北淳化縣爺臺山戰役中一舉攻佔爺臺山,將進犯延安的胡宗南部隊完全擊潰,有力保障了延安的安全,並再次被毛主席接見。
  • 開國中將王近山,誤入敵軍包圍,提著大刀率一個團全殲敵一個旅
    1915年,王近山出生於湖北黃安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八歲給人放牛,13歲給地主當長工。1930年,還不到15歲的王近山參加紅軍。當時紅軍嫌他長得太過瘦弱,都不想要他,但是王近山很快就證明了自己,在參軍不久後的一場戰鬥中,王近山和國民黨軍的一名大個子士兵遇到了,但是他並不害怕,打紅眼後抱著這名國民黨軍士兵摔下了懸崖,國民黨兵當成死亡,王近山只受了輕傷,後來王近山的戰友都叫他王瘋子。參軍僅僅三年,由於作戰出色,王近山就升任了團長。1933年,王近山被任命為紅28團團長。